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30 20:55:58瀏覽2741|回應9|推薦138 | |
在安徽屯溪看了《徽韻》,本以為演出徽州戲曲,,結果是為宣傳觀光而設計的舞蹈;有"黃山"、"七仙女"、"徽商"及"徽劇"四部分。有很大部分是特技表演,熱鬧有餘,內涵不足,但"徽商"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所謂天下第一商幫"徽商",從明中葉起至晚清,稱霸全國商界三百餘年,寫下中國經濟史上重要的一頁。大陸從80年代開始從事徽商的研究,如今已成為顯學。舉凡徽商的興起、發展及衰落,徽商經營的理念、策略、文化及徽商與宗族、徽商與土地的關係都在研究之列;從而"徽州女子"也成為研究的對象,"徽商"的背後有一群被犧牲的節烈婦女。 緣由是徽州山多田少,養不起眾多人口,但水路四通八達,加上徽州特產多,出外經上的徽州人漸漸形成商幫。此地大部分的男子從小要離鄉習商,徽州有句俗語形容這樣的慘狀:"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徽州男孩從小就要告別母親,到外鄉長輩或親戚家作學徒,燒鍋煮飯、上門下門,受千般辛苦。 "在歷時三年的學徒期間,他們是沒有薪金的;其後則稍有報酬。直至學徒[和實習]期滿,至二十一、二歲時,他們可以享有帶薪婚假三個月,還鄉結婚。婚假期滿,他們又隻身返回原來店舖,繼續經商。自此以後,他們每三年便有三個月的帶薪假期回鄉探親。所以一對夫婦的婚後生活至多不過三十六年或四十二年,但是他們一輩子在一起同居的時間,可能不過三十六個月或四十二個月——也就是三年或三年半了。"(胡適口述自傳-唐德剛作品集)因此也就有"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的說法。 更有些年滿十二、三歲的男孩先完婚,然後才外出當學徒,所以有:"歙南太荒唐,十三爹來十四娘"。 而徽商的活動範圍遍及各地,東抵淮南,西達滇、黔、關、隴,北至幽燕、遼東、南到閩、粵。徽商的足跡還遠至日本、暹羅、東南亞各國以及葡萄牙,(1)路途遙遠。 所以做為徽商背後的女子,不但要忍受丈夫長年在外,更要經歷骨肉分離之苦。當時路途艱險,常有盜匪出沒,在途中喪生的徽商很多,造成許多女子很年輕就守寡,否則就是等到丈夫或兒子成功回來,已到人生暮年。徽州男子不幸,女子更是前幾世不修。 上為徽韻演出揮別母親,下為水上航行的危險 (做了紅頂商人回家時,母親已垂垂老矣。) 而中國女子在封建的父權體制下,本來就卑微、沒地位、沒有自由,尤其纏足之後,女子根本走不出家庭。而徽商妻子更是淒慘,幾乎獨守空閨一生。 王傳满在"明清徽州節烈婦女的宗教信仰"一文中表示:自宋朝以後,程、朱理學興起,在“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指導下,極力地提倡女子守節,寡婦不能再嫁。餓死事極小,失節事大。(2)而理學的發祥地就是徽州 ,影響更大。 加上統治者用"旌表"的方式,表彰節烈婦女,推波助瀾這樣的思想,犧牲婦女的幸福以滿足父權的淫威。如明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詔令,旌表節婦,同時規定了“凡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為嘉獎貞節的特別命令。 妻子不為夫守節,就違背了“夫為妻綱”。但徽商長年在外,多有三妻四妾,卻毫無愧疚的要求婦女在家鄉守貞,這種自私的心態,一方面要求家中有人照料,一方面滿足其男性虛榮的心理。 所以徽商背後的女人,過的是寂寞狹隘的黯淡歲月,孤老以終。 在徽州,女子守節成為集體行為,王傳滿認為徽婦只好將精神寄託佛教的信仰,寄望來生作為心靈的安慰。(3) 王傳滿言:明清徽州"新安節烈最多,一邑當他省之半"。在徽州府的地方誌中,《列女傳》占篇幅特別大。民國《重修婺源縣誌》全書共70卷,其中《列女》多達14 卷6 冊,占全書總卷數的1/5。 民國《歙縣誌》中的人物誌共9 卷,烈女傳竟有4 卷。(4) 據記載,自唐宋以來歙縣建有的牌坊達四百多座,至今留存下來的仍有104座,居中國各縣之最。而徽州的牌坊中,以表彰婦女貞節為最多,幾乎占到一半,其中,商人婦占了絕大多數。徽州有史可查的最後一座牌坊,正是一座貞節牌坊,上面刻著一行文字"徽州府屬孝貞節烈六萬五千零七十八名口"。 所以徽婦成為"徽商"文化中引人注目的一部份;近年來大陸連續拍了《徽州女人》、《大祠堂》、《貞節牌坊》等連續劇,正是敘述這樣的故事,顯現徽州文化的特性及封建制度對女性的野蠻及殘忍。 徽州成排的牌坊 如今徽州的貞節牌坊已成為觀光景點,諷刺得很。如今雖然不倡導這樣的守貞觀念,但對男女守貞的要求仍然不同,從台商娶二奶之普遍就可看出台商行徑離徽商不遠。 奉勸天下父母特別注意女兒的教育,千萬不要有女性為第二性的觀念。 (1)何黨生:明清徽商经营长江流域商业的现代解读http://www.chinavalue.net/figure/show.aspx?id=1786) (2)王傳满,"明清徽州節烈婦女的宗教信仰",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科学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3)(4)同(2)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