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Be the best, and they will respect you! 成為最好的,大家就會尊敬你!
2022/04/23 15:21:39瀏覽1374|回應0|推薦46

作最好的,大家就會尊敬你

Be the best, and they will respect you!

作者:Rosey Wang Ma[1]

翻譯:Leaf力明        2022/4/22 

我流著淚從學校回來,跑到父親面前大喊:我再也不要去這個學校了。有個男孩總是取笑我和姐姐,扯我們的辮子,用手指將眼睛拉成縫,把鼻子壓扁,嘲笑我們的小眼睛和扁鼻子。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但許多人被逗笑了。姐姐和我是學校裡僅有的兩個中國人,也是僅有的亞洲人。在1950年代末期,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街上見不到亞洲人。父親用一句話做結論:「作最好的,他們就會尊重你」。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做到最好,正如他所說的,在那所學校剩下的幾年裡,我們做了模範生,也受到大家尊重。 

      我的學校是一所特別的法國學校,[1]除了學費昂貴,還有制服,書籍,都由法國進口,學校許多活動及特別的設備,也產生許多費用。其他國際學校還有英國高中,義大利學校和奧地利學校。其他的兄弟姐妹則進了這些為了這個大都市的富裕精英和外國居民所開設的學校。多數同學的父母都是有名的商人,外交人員,專業人士;但我們只是移民。我的父母多年前從中國逃離了共產黨,先在巴基斯坦避難,五年後,由於政治壓力,又再次移民,[2]搬到了土耳其。父親在伊斯坦堡大學擔任教授。 

     大的孩子,先被送到鄰近的土耳其公立小學,是免費的。後來我們被送到這些私立外國學校。但沒有足夠的資源按時付學費,父親會在學校之間輪流付費,這學期要求這個學校延期,下學期又延付其他學校學費,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尷尬。而且唸不同的學校,也意味著不能把制服或書籍從兄姐傳給弟妹,也沒有足夠的預算來支付所有學校有關的費用;因此我們沒有零用錢或任何奢侈品。當時沒有意識到,之後因為這樣的教育讓我們一生得到的許多好處,也培養我們普世價值觀,這些足以彌補當時物質上的短缺。 

      由於我們無法用各自學校學的語言來溝通,土耳其語就成為我們的共同語言,大家因此非常精通土語。同時,對每個兄弟姐妹從各學校接受的不同文化和語言也有所認識。到現在已半個世紀了,我仍然不明白是什麼原因,讓只有微薄薪水的父親做出了如此雄心勃勃的決定。到現在,我仍然訝異,他為何有這樣的遠見,為他的孩子提供這種多元文化、多國語言的教育方式。這是當今全球相互理解,互相接受與和平共處的基礎。另外,中國式及伊斯蘭的家庭教塑造了我們的多元身份。 

      了解教育的重要性一定深植於父母的家庭傳統。父親來自山東,很小就被送到北京求學,直到從燕京大學畢業。後來,自費到土耳其留學,他前往伊斯坦堡大學念研究所,唸的是歷史。[3]我的母親在三零年代的重慶上學,那時到學校受教育的女性極為少數。 

      父親57歲時在伊斯坦堡去世,母親成為寡婦,有八個孩子要養。在國外,沒有其他支援,她勇敢繼承了父親經營的中餐館[4]這是土耳其第一家中餐館,這樣她才能夠繼續讓我們兄妹接受多元文化的教育。 

      在臺灣讀完大學後,我嫁給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馬來西亞人,並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家生活,且成為公民。這個國家,最讓我驚訝的是她的人民來自許多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宗教和文化傳統。在當時(70年代初)英語為共通語言,不僅在各種族之間的交流,甚至在同種族的人之間(因為語言不同,例如廣東華人和福建華人間,或泰米爾人和旁遮普印度人之間)都使用英語。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裡將是我們孩子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我的父母讓我認識西方多元文化的優點和美麗,我的孩子在這個東方多元文化社會中,也會經歷同樣的東西。 

      馬來西亞的教育政策非常獨特。為了滿足各民族的需求,公立學校以馬來語為主外,還有額外的POLPeople own language學生自己的語言)課程供華裔和印度裔學生學習各自的母語,也有中文和印度(泰米爾語)公立小學,在此學生也接受大量的馬來語教育。在學校,英語從一開始就是核心科目進行教學。因此,這些馬來西亞孩子在學校生活,都有機會用三種語言,融合三種不同的文化。 

      然而,很快我就明白,政治正確的設計並不一定會促進多元文化的互動,甚至會減少相互理解,因為每個族群的父母大部分會選擇將他們的孩子送到各自的學校。必需想辦法,讓我們的六個孩子了解,只要是馬來西亞人,他們就有幸成為多元文化的一分子。在學校,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鼓勵他們參加各族的孩子一起參與的活動,讓他們參加團體運動、芭蕾舞和現代舞、武術、戲劇活動、課外活動、童軍活動等......。他們還把不同種族和宗教的朋友帶回家,對別人來說,我的孩子是他們見過的第一個中國穆斯林。 

    每個孩子從高中學業的那一年,都會申請一個文化交流專案,他們去到不同的國家。例如,一個孩子登上了一艘東南亞和日本友誼船,航行到日本和六個東南亞國家,共8周。其他孩子分別去了法國、瑞士、荷蘭、日本和埃及,參加一年的課程。在此期間,他們住在當地家庭裡,並進了當地的學校。回來時每個人都學會一種新的語言,及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賞,有一個新的家庭和許多新的友誼。他們又在土耳其、美國、英國等國家繼續完成了大學學業。許多朋友對我們讓孩子在正規教育中,中斷一年或幾年的想法,持懷疑態度;但我們相信,大部分生活教育不僅僅來自教育機構。世界是一所學校,一所歡迎所有人的學校。除非孩子們被送出去探索,否則他們會被侷限在自己的小圈圈裡,受限於自己的文化,語言和宗教,以及自己長久的刻板印象、思想和信仰,這是最危險的。

      我堅信,多元文化的學習過程可以培養負責任的年輕人,使其深刻意識到全球公民是由數百個不同的民族、文化、信仰和語言組成的。我的孩子是少數親身證明這樣觀點的人。

      在我的故事中,還有一個要提的是女性的教育,特別是在穆斯林家庭中。我父親和丈夫,都是知識淵博、虔誠的穆斯林,遵循回教教義的規定,與許多回教國家的部落傳統所見到的不同。我原來家庭,有六個女孩和兩個男孩,即使在預算吃緊的情況下,對誰要進入這些私立學校沒有差別待遇。到我自己,先夫對我們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也做了同樣的事,女孩們必須接受教育。外子經常開玩笑說:我確定有通往天堂的門票」,因為古蘭經要求有有小孩的父母,要好好培養兒女讓她們接受教育,這樣才可以進天堂。他不僅支援,而且鼓勵我攻讀碩士學位,後來又攻讀博士學位的決定,這兩件事都是在我們有了六個孩子之後。若我不補充說明,就對已故的丈夫不公道。我們姐妹和女兒們有權利在學校內外接受優質教育,我很感恩,這符合古蘭經的規定。不論是不是穆斯林,這是我們女孩的權利。 

      另一個問題是把我們送到其他宗教學校,尤其是對於三姐和我來說,去一所由修女經營的天主教學校,引起了我們家庭宗教導師的擔憂。但父親信任我們,這就夠了。當我們的兒女選擇去非穆斯林國家,並與不同信仰的當地家庭住在一起時,她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我們信任我們的孩子,讓他們離開。在他們回來時,他們的寄宿家庭和與他們生活的小社區對伊斯蘭教更為瞭解,並尊重他們在非回教的環境中,因信仰要求做的祈禱齋戒的行為;同樣,我們的孩子也有機會觀察和理解,及尊重自己以外的宗教信仰,這是最重要的。他們與寄宿家庭維持長久聯繫。所有這些學習過程,都有助於他們成為負責任的全球公民,對自己的身份有充分信心,理解和欣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並學會與他人接觸的技巧。 

      我深知一位受過教育的母親對其子女會產生正面影響,並將延伸到子孫後代。我為數以百萬計的女童和婦女感到悲痛,由於父母的冷漠、貧窮或戰爭,從過去到現在,她們一直都沒有機會接受基礎教育。我更感到遺憾的是,有些穆斯林社區,假借宗教的名義,將女孩和婦女保持無知和眼光短淺,視為當然。這些父親和丈夫也必須被教育,認清受過教育的婦女可以給家庭和社區帶來好處的事實。我渴望成為變革的積極推動者,對我而言,相信這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從阿拉賜予我的福氣中回饋一點點。如果一個男人能往正面改變他的態度,或一個女孩會因我的所作所為而接受教育,我也會感到滿足。

 



[1] 作者解釋,原來是天主教修道院設立的學校,戰後不再傳教。從小學到高中,小學只收外國學生,土耳其本地生,小學畢業才收。以法文、土耳其文教學。

[2] 作者父親是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當時是終身制。巴基斯坦承認中國與中國友好,中印交惡,有邊境衝突,所以會對作者父親有影響。

[3] 後來才知道作者父親很崇拜土耳其國父凱木耳。

[4] 只靠學校薪水不養夠家,父親開了中國餐館。

  ( 四維堂前面)



     這篇文章刊登於2009年11月23日的Voices 網站,這個網站是屬於大英國協(Commonweallth) 教育部及國協秘書處管理,專門收集英國國協各會員國的婦女,為了教育提出的各種意見。作者Rosey Wang Ma,是我大學同學,土耳其僑生。非常聰明,人際關係非常好,同學都很喜歡她。最近因為政大校慶,要編我們這一屆畢業多年的同學紀念冊,我向她邀稿,網站上找到這篇文章,我覺得非常有啟發性,供大家參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858585&aid=17352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