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6/20 08:33:44瀏覽532|回應3|推薦15 | |
賭城景象 又是個黑色星期五。 今天我在意外中到了澳門,因為簽證原因。我必須離開香港再回來。 風雨交加又閃雷電,坐上船又碰上大風浪,整整一個小時,就這樣整船人被拋上盪下的,像在玩海盜船,前後左右不斷的傳來嘔吐聲,還有更利害的阿婆還可以吃東西,我被盪的很不舒服。 這次到澳門除了看工地之外,和同事小逛了一下澳門。澳門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舊街道區殘留著葡萄牙的風格及路名,不可思議的人們總是離家再遠,會把自己所熟悉眷戀的東西帶在身上,或是重新複製一個,而澳門在回歸之後大興土木的發展博奕事業,更顯的城市的新舊不同的建築對比相當強烈,說不上什麼感覺,但是它比香港舒服,因為沒那麼多人,建築也沒那麼稠密,人們的神情很悠閒,加上這幾年的博奕事業收入超過las vegas,所以富足之外,他們也開心多了! 我們搭計程車到對岸,車子過了條很長的橋,七年前我在珠海工作時候,常常往返澳門台灣,但從來沒進澳門觀光。但是每次要過關去珠海,總是要坐車經過這些長長的橋,然後就到了關口走路就到珠海,所以印象很深。 有名的蛋塔店
這次我們進了市區,像觀光客一樣閒逛。他們帶著我先去喝下午茶,吃葡萄牙蛋塔(比真的葡萄牙蛋塔好吃上好幾倍),剛出爐的熱蛋塔和奶茶,有趣的是街上路牌上面標示著葡萄牙文,下面就寫著葡萄牙文。巷道的建築和景象,很像回到葡萄牙某個小城鎮,只是裡面全住著中國人而已,說中國話。 我們往著小山坡走到他原先在海邊蓋了一排像度假房子,現在因為填海,海卻離這裡很遠了,原先長滿水筆子的地方,改種荷花卻因為可能不適合卻也長的稀稀疏疏的。隔著水塘(原來的海邊)很遠的對方是現在澳門的威尼斯飯店,新舊的景象就這樣夾雜著。我不知道是否文化也是和香港一樣。 原海岸邊的別墅區 原來是海岸現在變池塘
晚上我們去吃葡萄牙菜,如過要挑剔當然不及格,像在法國吃中國菜,不過好像比法國的中國菜好些,老闆是葡萄牙人但是廣東話說的好極了。菜因為食材關係但也不會太離譜。室內裝設和葡萄牙很像,牆上掛滿了葡萄牙人會掛的裝飾,燈光和葡萄人一樣為了省電用燈管,燈色慘白不是很亮,頓時我覺得自己回到葡萄牙似的。 餐桌同事在餐桌上說了一則故事:他說英國人統治香港,在殖民時代,英國人不屑學廣東話之外,更以大英帝國為驕傲,所以在他們居住及出入的地方,均標示 『中國人與狗不得進入』。所以幫英國人作事的人,香港人稱他們為『走狗』,而他說日本人統治台灣時候,幫日本人作事的人被稱作『漢奸』一樣,我終於懂了「走狗」和「漢奸」哪裡不同,原來是國籍不同,他說葡萄牙人則不一樣,既然要久居在此,葡萄牙人一般都會學廣東話,看的出來因為馬路路牌是先有中文再有葡萄牙文,我想如果你生活在別人國家裡,即使你是比較優勢,學著尊重別人的文化有何不可?至少大家可以相安無事過日子。 新舊之間 街道 路牌 舊建築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