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義說八正道序 大願比丘
2023/02/22 23:25:27瀏覽528|回應0|推薦4

義說八正道



八正道是一組可在日常行、住、坐、臥一切生活中實踐、完成佛道之道跡。這一道跡是世尊親口所說,經由第一代的弟子結集,經後人編纂記載於《阿含經》。它是佛教修行者修行唯一之道,離此八正道的修行就非世尊所教的修法了,也就不可能獲得究竟解脫(離苦得樂),所以八正道是人類應行的大道,無論出家或在家人人只要經由此八條正道力行、實踐,必定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佛教的八正道,並不是一般所謂絕對無條件的「無上命令法」,而是超越了信仰的神權主義,也超越了消極主義的論理說和哲學概念說,更是以消滅無明,實現無我的中道法。八正道這條道跡,不只是古代聖賢所走過的路,當今及未來的人若想解脫煩惱痛苦完成佛道,也都必須依循著八正道的「道跡」。八正道的道跡不走極端也不消極,因為八正道具備了戒、定、慧相依相緣,因此它是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修行的不二門。

《義說八正道》之書將要出版了,內容是由度亮比丘尼用心將本人所講述整理出來的。為使有心實踐八正道者,容易瞭解八正道的義理,又能落實在生活中運作,本《義說八正道》就是依此目的而整理、編輯,內容簡捷、清礎、明白、有條理。任何人只要能依八條正道而生活,就能獲得究竟的解脫煩惱痛苦,因為實踐八正道就不會造作苦集,没有苦集那來煩惱痛苦呢?最後祝福各位讀者,法慧日增,早日開法眼、證聖果,過著超越欲貪心解脫、慧解脫的自在生活。

大願寫于慈蓮寺大悲殿庭93.07.31







義 說 八 正 道(或八 正 道 義 說)

第一章 成佛之道跡

第一節 最早記載八正道的經典--雜阿含經

第二節 八正道是中道法

第三節 八正道是實踐之道

第四節 圓滿八正道完成三十七道品成就戒定慧

第五節 八正道與四聖諦

第一項 八正道是四聖諦中的道跡聖諦

第二項 如何以八正道實踐四聖諦

第六節 八正道與智慧禪

第七節 修習八正道可達到解脫嗎?

第二章 正見

第一節 何為正見

第一項 了解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為正見

第二項 了解緣起法則是為正見

第三項 正觀六入處無常是為正見

第四項 思惟四聖諦則正見生

第二節 正見的重要性

第三節 正見分世俗與出世間

第四節 如何建立世間正見

第一項 認識煩惱來自於自我觀念的判斷分別

第二項 培養理性的客觀態度

第五節 如何具備出世間「正見」

第一項 親近善士

第二項 聽聞正法

第三項 內正思惟

第六節 正見的功用

第一項 正見可以淨化身心

第二項 正見引導正確的行為

第三章 正思惟(正志)

第一節 正思惟就是滅苦正確的思惟

第一項 正思惟就是正確的思惟

第二項 正思惟就是以滅苦為目的思惟

第三項 正思惟是如理作意,斷除惡不善法

第二節 正見、正思惟相續而立

第三節 出世間思惟與一般生活思惟

第四章 正語

第一節 什麼叫做正語?

第一項 正語就是離邪惡的語言

第二項 正語就是不討論與解脫煩惱無關之事

第二節 正語的重要性

第三節 如何學修習正語

第五章 正業

第一節 業的內容

第二節 如何修持正業

第六章 正命

第一節 什麼叫做正命

第二節 五種邪命

第三節 正命的積極面

第七章 正勤

第一節 正勤就是正精進

第二節 四正勤的運用原則

第三節 任何的成就,都是精勤精進而來的

第四節 精進的原則

第五節 如何激發使精進力生起

第八章 正念

第一節 什麼叫做正念

第二節 正念的重要性

第三節 如何修習正念

第四節 正念的種類

第五節 正念和專注

第六節 正念與四念處

第七節 正念的功能

第一項 體驗四諦,引生現觀的智慧

第二項 體驗無常、苦、無我、味、患、離

第九章 正定

第一節 何為正定

第二節 正定的特色及功能

第三節 正定與禪定

第四節 如何應用八正道中的七支修習正定

第拾章 結語



第一章 成佛之道跡

第一節 最早記載八正道的經典--雜阿含經

八正道這條道路,不只是古代聖賢所走過的路,當今及未來想成就佛道的人,也都必須依循著八正道的「道跡」。然而,現今佛教經典繁多,要依據那一部經的八正道,才是正確佛說的八正道呢?佛陀入滅,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在這漫長的時間中,佛教經過了根本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的衍化,因此在教義上難免都有很大的更動,如果要依最早、最接近佛陀的教法來修道,那就要依這部最早期的聖典—相應阿含(即雜阿含)。這部相應阿含雖然不是佛陀親手書寫,但據近代各國學者研究,發現一向被大乘佛教視為小乘的阿含經,竟是佛陀時代的原始教說,裡面記載了佛陀的人本主義。其客觀生活的經驗,力求究竟解脫的真理,是探究佛陀根本思想,所不可或缺的教材。

雜阿含經是佛陀入滅後第一個夏天,由五百阿羅漢舉行第一次結集而成的,那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記錄,經過審定編輯。將佛陀的遺教分為「法」(修多羅)與「律」。所結集的「法」,就是雜阿含經裡的「蘊、處、界、緣起、食、諦、菩提分」等類,稱為相應修多羅。第一次結集之後,結集內容就不斷以口誦方式傳出,經由「經師」與「律師」分別的審核保存,共同持守,因此教團和合無諍。到了西元前三○○年左右,由於戒律上的問題,再舉行了第二次大結集。

在經法方面,集成了五部:雜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長阿含、雜藏(南傳佛教分別稱為:相應部、中部、增支部、長部、小部),其中,雜阿含是四部阿含的母體。同時,第二次的結集後,僧伽分立為東、西方二部派,佛教從此進入了部派分立的時代,所傳持的經、律,也隨著各部派有意或無意的加入了自己的風格。因此現存的漢譯四阿含和南傳佛教的五部,都是由不同的部派傳承下來的。

自從佛陀入滅後,根本佛教分裂成上座部、大眾部,而後還不斷的分出了許多部派。依據文獻資料記述大約有二十部。因此今日想了解佛法的佛弟子們,應該要了解到佛法在流傳二千多年後,已呈現出多樣化了,所以要釐清真相,必須從印度佛教思想史去探討,才能撥雲見日,免於走向歧路或是茫然無頭緒的含糊籠統。雖然現今佛教界人人都說自己所說的是「正法」,是佛陀所說的八正道,然而不論如何《阿含經》是最接近佛世的經典,所以只有依阿含的八正道才可靠,其餘只能做參考,以避免迷失了正確的方向。

八正道的內容有那些呢?據我所知,雜阿含經裡面就有四十多則的經文,從列舉八正道名目到詳細的定義;以及如何的修習八正道,到達完成正定心解脫,都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此有次第的大寶藏,可惜被誤判為小乘經典而被疏忽了,進而影響到佛法的實質成就和發展殊為可惜。更遺憾的是,中國佛教長久以來將三世諸佛的成佛之道,也是唯一的生命解脫道誤判為小乘道,使「八正道」這殊勝的法次法向,正向涅槃之道,幾乎為行者所遺忘,尤令人抱憾。什麼是八正道的內容?《雜阿含經》七八四經,世尊告諸比丘:「有邪、有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邪?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正見……乃至正定。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等為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

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

何等為正業?謂離殺、盜、婬。

何等為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

何等為正方便(正精進)?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住不退。

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

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正道的修行方法,就是佛陀滅除煩惱成正等正覺之後,所確立出來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道諦」。那麼什麼是正見呢?如果從字面說,正見就是正確的知見,也就是正確的見解,具足正確的人生觀。正思惟:就是具足正見的聞慧和思慧後,時時提醒自己要保持在正見的生活中,完成修證慧的工作,能夠生活在梵行已立的正見中。簡單說,就是思惟力行完成貪欲、瞋心,沒有害人之心。正語:就是說話必須純真而且還要有益的話,簡單說就是正當的語言,徹底的斷除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經過裝飾不實的好聽話)。正業:就是離去殺生、偷盜、邪淫三惡行。正命:就是用正當的手段去謀求衣、食、臥具、醫藥。什麼是正當的手段呢?就是不要為了生活所需而犯五戒。正方便(正精進):就是有精勤不放逸的念茲在茲,保持在當下的正念中,持之有恆不退志之心努力精進。正念:就是保持在四念處當下的所緣上。正定:就是保持精神集中在當下的正念、正智上,使心不會被外境所染。

八正道是一條不走極端,具足了戒、定、慧,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修行的不二法門。也可以說,它是佛教徒修行解脫的唯一道路,這條通路是古代聖賢走過所留下的指標,所以也叫做「道跡」。離開了它,就很難成就「解脫知見」。又八正道是一套次第性相當完整,解行並重的實修方法,是一切佛法的旨歸。各種宗教其修行的方法、目標並不是都一樣,但是每一個宗教都各有其一套修道的方法,以及其最終的目的。佛教當然也不例外,因此,一個正信的佛教徒,當然就要瞭解佛教的「道跡」是什麼?所追求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而不可置疑的,佛教的修道方法就是修八正道;最終的目地,是息滅貪、瞋、痴,斷除一切憂悲惱苦。只有深刻紮實的掌握了八條正道,才能掌握了佛教到達最終目地的道路。

《雜阿含經》七八三經云: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有異婆羅門來詣尊者阿難所,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記說不?」

阿難答言:「隨汝所問,知者當答。」

婆羅門問:「尊者阿難!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阿難答言:「婆羅門!為斷故。」

復問:「斷何等?」

答言:「貪欲斷,瞋恚、愚癡斷。」

又問:「阿難!有道有跡,能斷貪欲、瞋恚、愚癡耶?」

阿難答言:「有,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婆羅門言:「阿難!賢哉之道!賢哉之跡!修習多修習,能斷斯等貪欲、恚、癡。」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彼婆羅門聞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從以上阿難與婆羅門對話的內容,可知道八正道在修行上的地位是多

麼重要了。





第二節 八正道是中道法

八正道另一個名稱叫做「中道」。中道就字面的解釋就是指一個適當的生活方式,它能避免極端的感官縱慾,也可避免極端的自我折磨。八正道的修習是理性的,不依憑任何外在的寄託,只依自己的道德行為及內心的寧靜體悟,完成內在的自我淨化,究竟息滅煩惱。一位有理性的人,能藉由行持中道的生活,來達成正確的行為與內在心靈寧靜發展,而不是藉由外在的膜拜或祈禱。一位正信的佛教徒,如果能依照佛陀所教導的八正道來生活,他就能獲得高尚的生活品質,也就能在今生與來生遠離苦厄與災難。

八正道就好像一張通往涅槃城的地圖,我們要究竟解脫煩惱,需要靠這張地圖來引導我們到達目標—涅槃。所以八正道可分為兩個目標:一、「善道」,是善導世人步入善道,作為向解脫道的基礎;二、「解脫道」,邁向涅槃、息滅、貪、瞋、痴、憂悲、惱苦的大苦集,所以八正道是世法、出世法的指標。

中道是什麼?契經上說:「爾時世尊。語憍陳如言。汝等莫以小智輕量我道成與不成。何以故。形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譬如鑽火,澆之以水,則必無有破暗之照。鑽智慧火,亦復如是。有苦樂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滅於生死黑障。今者若能棄捨苦樂,行於中道,心則寂定,堪能修彼八正聖道,離於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隨順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彼五人,既聞如來如此之言,心大歡喜,踊躍無量,瞻仰尊顏,目不暫捨。」中道就是不執著兩邊。執著兩邊就會生苦,離執著兩邊就是中道。這也就是說已經看清楚執著兩邊是苦,也清楚瞭解苦的根源就是執著兩邊,從兩邊當中跳脫出來,這條路叫做中道。

什麼叫做兩邊?就是不走極樂和極苦兩種極端,修行不偏向於縱樂受也不偏向於苦行。沉溺於樂行(愉快喜悅)和沉溺於苦行都會產生痛苦,這兩種方法都是癡迷的方法,不能達到解脫煩惱的目的。沉溺於這兩邊感官的人永遠不會達到內心平靜,因為他們都是沉溺於輪迴痛苦的漩渦裡面。凡夫眾生因為不知道中道義,所以,就沾黏在兩種極端,享受喜樂或走入苦行,因此,產生了痛苦輪迴,無法止息。我們修行要瞭解苦和樂都不是平靜的世界,只有遠離、捨棄苦樂兩邊,走中道,才能使生活平靜。縱樂或苦行都沒辦法找到中道,唯有放下苦和樂這兩邊的極端,行中道義才是正確的修行。

中道指的不只是身和語言,主要是心(觀念)。因為心主導身口行為,修行若不能內觀看清楚心、了解心的真實相,生活將永遠沒辦法平靜自在快樂。我們如果能夠透過內觀瞭解心是受、想、行、識因緣所生,就不會染著。有色身當然就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六根就會觸六塵產生六識,由六識生起六觸而生感受,感受後落入想,有想和意志行為,然後落入我們的意識中,這是屬於精神方面,因此,簡稱為心。心加上由地水火風組成的色體,即是色、受、想、行、識,就形成了五蘊的生命世界。不了解身心世界是由五蘊原素結合所成的人就會誤認為有一個我的心,而那個心是不變的,因此,產生有「我」及「我所有」的執著或有一個不變的覺性、佛性、自性等錯誤的觀念。假使我們有一個覺性不變存在的自性佛,就違背了佛陀所說的因緣生滅自然法則,所以這是錯誤的。

心是由受、想、行、識和合而成的,它的本質都是平靜的,當然就無所謂的苦樂。它們是由四大和合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根(腦)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時產生的感受,落入想、行、識統稱為身心。身心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元素組合而成的,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塵境時,生起了感受,從感受中落入想,產生心識的行為,因此,產生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這些感受都是因為在根觸塵生感受到後,落入想,用自我主觀分別出好、壞或不好不壞。事實上,受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個不變的心在分別,心也是因緣和合而成的,總會有因緣分散的時候。



第三節 八正道是實踐之道

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八條正道就是中道。實踐八正道必須經歷三十七道品的過程,才能完成達到圓滿、成就八正道,如果能完成八正道,就是戒定慧具足、達到心解脫的人。所以八條正道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實踐的,包括解脫者與未解脫者都須實踐八正道。一般人會認為解脫者為什麼還要實踐八正道?既然是解脫者,若他的行為違背了八正道,那他豈是解脫者?所以未解脫者除了要學習實踐八正道,解脫者也一樣須要實踐八正道。八正道涵蓋著整個世間、出世間的生活,因此不管是否想解脫都必須修習八正道。

佛陀說法四十五年,講了很多真理,但總歸納起來要實踐的次第叫做「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又可稱為三十七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道品總共分為七大類,它有一個完整的修行層次與次第。我們都知道佛陀當初對弟子開示修行的法要,是依據弟子根器的不同教說,例如某弟子的根器如何,佛陀就向他開示什麼。入門方法雖然有些不同,但在實踐過程中,都必須經過三十七道品的七個體系。在三十七種道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有些好像是相同的,其實它們各自有不同的作用。簡單的說三十七道品,最終目標就是要完成八正道、實踐八正道作為我們修道與生活的重心。故修習三十七道品目的就是要實踐力行八正道。



第四節 圓滿八正道完成三十七道品成就戒定慧

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的核心,依止八正道而行就是在修戒、定、慧。修八正道的根本基礎就是四念處,修四念處的身念處入門處就是出入息念。透過修出入息念遠離五蓋中的掉悔(散心、不安、悔想)及睡眠(昏沈、腦智不清),然後進一步培養正念正智使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七覺支就滿足;七覺支滿足,就能開啟出世間八正道的智慧。這也就是說修八正道就是在修三十七道品,但不是如三十七道品所列出的順序學習,而是依照次第而學。但實際上的修習應當依各人能力,也就是依各人依三十七道品之中,哪一道品比較契機,即依那一道品契機學習。無論學習的是哪一道品,都可以完成八正道,因為這三十七道品彼此都互依互緣,無論修習三十七道品中的哪一道品,都有助於培育其他道品。這三十七道品的途徑,其主要目的是促進及完成佛教的基本練習,就是所謂戒、定、慧三學的培養,所以圓滿八正道,完成戒、定、慧就完成一切道品了。

有些人對修行次第不清楚,就說修行就是修心,當然沒有錯,修行不離心,但在實際修行上來說修習必須要有次第。《阿含經》中佛陀對弟子的開示,修行必須要有法次法向,而不是單一的一門深入就可得解脫的,要修行八正道也要有次第,先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建立正知正見,具足正見、正思的智慧力才不會盲目,然後從身口意三業次第而修,才能達到徹底地解脫煩惱的目的。

八正道可分世間善道和出世間解脫道。世間善道和出世間解脫道的差別,就是在有否趣向體驗苦集滅道四聖諦。如果修八正道的目的並不是要體驗苦集滅道,也不是為了去除煩惱痛苦,那就是修世間八正道;但如果你修八正道的目的,就是要體驗苦集滅道和止息煩惱痛苦,這就是修出世間的八正道了。

八正道的修行涵蓋戒、定、慧三學;正見、正思惟是屬慧學,「慧」是體驗苦集滅道;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戒學,「戒」就是道德的培養,戒除所有的不良言語和行為;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屬定學,「定」就是精神專注集中的培養。要修行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正見及正思惟能力,才不會盲修瞎練,正見、正思惟具足了,就要力行從身口意次第漸次滅除惡習的行為,所以修行八正道必須先了解八正道,然後按照八正道的次第而修。如果沒有先了解八正道那麼就無從修起,因此八正道是以正見、正思惟為首的慧學。

智慧可分為三種:聞慧、思慧以及透過修證自體驗到的修證慧。

第一、聞慧。

聞慧就字面上來說,就是聽來的智慧,包括從別人那裡學來的智慧都可包涵在內,例如看書學來的或聽演講學來的這都是屬於「聞慧」。「聞慧」雖然是接受到別人所教導的智慧,變成了自己的智慧,但這種的聞慧還是屬於有無明成份在內,因為別人所教導的是正確或不正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還是有存在著疑惑的成份。

第二、思慧。

「思慧」是經過內正思惟理智上的理解。它是從聽聞和閱讀來的聞慧,在進一步的經過思考是否合理、是否能實踐、是否能止息煩惱痛苦,經過思惟、考慮後感覺到是有道理後,才信受奉行,由於「思慧」還是屬於理論上的知識了解,還沒有經過培養內觀如實正觀照見實相,它只是將聽來的知識加以理性的判斷而已,因此難免就會加入自我見解及推理、判斷的成份在內,所以並非是如實正觀的智慧。

第三、修證慧。

修證慧才是如實正觀的智慧。這是從聞慧、思慧所了解的道理中,經過如實培養內觀智慧,親身如實正觀自證體驗到的經驗。這種修證慧才是第一手的資訊,因此就會從內心中產生深刻的印象,又徹底的了解身心真相,因此不可能再有懷疑,所以就有能力改變以前錯誤的觀念,進一步改變過去錯誤的行為。如果說以世俗的眼光或推理、判斷就能體會到的物質現象,那就不需要透過培養內觀所開啟的修證慧,就可足以確定相信了。

例如:水、火、刀、槍是具有危險性,只要聽人說或自己經過推理、判斷就會了解的,那當然就不需要堅持一定要自己跳進水裡看看,或跳到火堆中才肯接受水、火是危險性的道理,當然不需要拿刀殺自己看看,也不需要拿槍打自己看看才會相信刀、槍會傷人的,才肯接受事實,否則這種人就太愚癡了。如果是身體的部份聽聞就知道會老、病、死,這不需要等到自己老、病、死後才相信的。但是心理方面那就不同了,不是用一般眼光或推理、判斷就可了解的,何況是緣起的自然法則呢?那當然就必須透過內觀的智慧才能自體驗到甚深緣起法則,不可能只有用一般知見就能了解身心是因緣法。更何況要改變我見、我慢的習性反應,並非是一般知見的道理就能去除的,只有修證慧才能徹底的根除我見、我慢習性反應,我見、我慢習性不根除,輪迴生死就有份。

聞慧、思慧是引導走向修證慧的助道因緣,不可將聞慧、思慧誤為實相慧而毫無懷疑的接受,否則是會成為修證慧的障礙,大大的影響培養內觀智慧因而錯失機會。修證慧必須由自己實際經驗才能自證到的,因此可以這樣的說,只有透過親身自證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到達究竟的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雖然要透過內觀自證才能到達解脫,但要培養內觀修八正道,首先必須具備聞慧和思慧來了解八正道的道理,然後進一步才力行修八正道完成修證慧,由此可見了解正見是很特別重要。也就是說要具足正見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究竟智慧,但要完成具足正見及修證智慧,就必須透過實質的修行培養內觀,才能到達具足如實正觀智慧的修證智慧,所以修八正道之前聞慧、思慧是需要的,只因為我們都是佛陀的聲聞弟子,並非是無師自證的佛陀,何況佛陀也是修八正道才成佛的。

有了具足八正道的聞慧、思慧後,還要力行實踐八正道,完成八正道的生活,不是只有聞、思的了解八正道就夠了,八正道是力行之道,而不是理論之道。只要人人在生活的行為上,都能按照八條正道去力行,體驗苦集滅道自證緣起法則,斷十結就可證四雙八士成為最究竟的聖者。又如按照八條正道去做,雖然或者未能成就聖者,至少也不會再落入邪見之中,招感煩惱痛苦的原因。修內觀四念處就是修八正道中的正念,修正念就是完成力行修八正道,因此修內觀就能完成八正道,獲得八正道的利益。完成八正道體證苦集滅道,就能破除邪見,邪見破除了就是修證慧的生起;也就是說修證慧生起了,就破除了邪見。



第五節 八正道與四聖諦

第一項 八正道是四聖諦中的道跡聖諦

佛陀詳細的將八條正道分為世俗及出世間二種,它們二者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思惟苦集滅道四聖諦,以作為世俗與出世間之區分,由此可知,四聖諦是出世間修行的不二法。也可這樣的說:無論你是說那種法,如果不與四聖諦結合的話,那也只是世俗之法而已,談不上修出世間之法。由此可知,思惟觀察四聖諦才是出世間的智慧禪,否則都是世俗的有煩惱(有漏)、有執取、只有轉向於善趣之法而已,修行者對於這個重點不可不慎,否則口中雖然說所修的是出世間的智慧禪或是佛法的解脫道,但事實上是世俗的、有煩惱的、有執取的、只是轉向於善趣之法而已。

我為什麼一再的提醒修行佛法者,要重視出世間的四聖諦呢?因為没有四聖諦就等於佛法没有特色了。既然佛法没有特色,那麼佛教在世間就等於多餘的了。但其實並非如此,世間没有四聖諦就没有光明,因為世間有四聖諦的真理,世間才處處充滿光明。

八正道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苦滅道跡聖諦,它就是可以到達究竟滅苦的八正道。它也是佛陀發現的,是佛教修行完成究竟解脫的不二門。八正道就像一顆含有八種完成究竟解脫成份的藥,一個行者必須力行實踐此八條正道,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過著自在的生活。八正道是中道法,也是不採苦行也不縱樂的修法。縱然外稱修道法有多種,然而只有以八條正道才能究竟的破除無明,體證四聖諦。當無明完全破除之時,邪見也就破除,苦跟著息滅了。這也就是說經由八正道破除無明所引生的智慧,就可破除過去的邪見,妄執身心是我、我所、常樂、我淨等;體證苦集的智慧可破除過去諸苦是由他人所生起之邪見;體證苦滅聖諦的智慧可破除過去必須無奈的接受苦的輪迴,或妄見執著定境為涅槃的邪見;體證苦滅道跡的智慧可以消除過去的邪見以及戒禁取見中錯誤修法的執著,而對佛、法、僧、、聖戒(聖者喜愛的戒)不疑,這也就是說唯有力行八正道,才能生起獲得究竟解脫煩惱痛苦不疑的智慧。

第二項 如何以八正道實踐四聖諦

以下就談談如何以八正道實踐四聖諦。正見的認識修行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一.具有了解正見的知識。二.現觀四聖諦。第一階段雖然了解四聖諦的道理,但還未完成現觀(洞見或如實知見)四聖諦。三.完成正定具備正見的生活。也就是由了解正見,現觀四聖諦,進而實踐正念、正知,獲得完成正念、正智的正見生活;而要完成正念、正智的正見生活,必須經由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才能獲得;也就是說修行的第一階段必須先了解四聖諦,具備有正見的知識;有了正見的知識之後,就可知道無常故苦的知識、苦集是渴愛、苦是可滅除的,如再進一步實踐八正道,就能完成苦滅道跡,究竟的滅除苦了。有了這些正見之後,就會生起滅苦、滅苦集之正志(正思惟),有了八正道中的正志,在生活中就可提醒自己不可放逸,所以正志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由於正見、正志已建立了,在修正語、正業、正命或修四念處(正念)時,正志就有助於正念、正知的培養,而獲得正念、正智而完成正定。







第六節 八正道與智慧禪

從以上所談可知八正道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道諦,其中道諦是可以導致滅苦的八條正道,也是通往涅槃的惟一之道,而要奉行完成八正道的惟一方法就是修習四念處(即智慧禪)。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之首,可以導致清淨、斷除煩惱,如果修習八正道而沒有實踐修習四念處,那麼所修的八正道也只是世間的八正道而已。因為它沒有以正念而念住於身受心法,就無法體證四聖諦達到涅槃。反過來說,也就只有修習四念處,才能體證四聖諦達到涅槃,而這也就是四念處排列於三十七道品之首的原因。

四念處是一切修習之基,沒有修習四念處就無法實踐正觀五陰等,或圓滿八條正道中的其他七條正道,體證四聖諦獲得涅槃,這也就是說修習八正道的正念就等同修習四念處。因為如果沒有正念的念住於身受心法,就無法如實知五陰是無常、苦、無我,因而無法培養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完成正定,體證四聖諦,獲得涅槃。因此四念處智慧禪與八正道具有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



第七節 修習八正道可達到解脫嗎?

《雜阿含經》七五二經,迦摩比丘請問佛陀:「世尊!是否有一種道、一條道跡,可以斷除此愛欲呢?」佛陀告訴迦摩比丘說:「有八正道,能斷除愛欲,所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斷除愛欲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斷欲的道跡。苦從欲貪五受陰等而來,修八正道則可斷除內心的欲貪。八正道也可叫做中道,因為八正道是避免兩個極端的。一個極端是經由感官的享受追尋快樂,屬一般凡夫生活之道;另一個極端是經由各種自虐的苦行尋求快樂。這種苦行不僅痛苦、無價值而且對修行解脫沒有幫助。

這兩種極端都無法滅苦。佛陀未成正覺之前,自己也曾經嘗試過這兩種極端,發現這兩種極端對滅苦無益,然後才坐在菩提樹下思惟內證觀察十二緣起法則,開啟清淨智慧法眼,發現滅苦之道就是八正道,而成就正等正覺。

八正道是切實可行的解脫之道。因為八正道由八個部份所組成,確實能達到究竟滅苦完成解脫,因此稱為八種正道,簡稱八正道。「八正道」之所以能代表苦滅道跡聖諦,是因為離此八正道不可能達到涅槃,八正道與涅槃是不可分的,所以才將八正道列為苦滅道跡聖諦。

按照八正道修行就能得到解脫嗎?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的總稱,前面提過無論在家、出家,只要依自己當下所需,就《雜阿含經》佛陀揭示之三十七助道品的修行方法中選擇一項,精勤不放逸的如實修行,就會完成究竟解脫之道。因此修八正道肯定會得證究竟涅槃,斷除煩惱,擺脫生死輪迴。就算當今慧力不足、努力不夠,無法得證涅槃,命終也可以往生善道或天界,不會墮入三惡道。



第二章 正見

第一節 何為正見

正見是什麼?就是正確的知見,正確的人生觀。以世間法來說,正見是正確認識善惡業報,崇信三寶,孝養父母,持守戒律,布施行善;以出世間的正見來說,正見是洞見緣起法則、四聖諦,趣向涅槃之路的精勤修行。如《雜阿含經》七八四經說:「什麼為正見呢?就是肯定有布施之行、有佛的言教、有齊戒、有善行、有惡行、有善報、有惡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有阿羅漢存在於此世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而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換句話說八正道的正見是什麼?正見就是具備有四聖諦的知識,換句話說,正見亦是如實理解事物的真正本質,充份的了解與清楚事物善惡的因果本質及身語意三方面的運作。藉著了解因果業力,將會學習到戒惡行善,藉此行為在生命中創造出有益業果。當一個人具有正見時,他也同時體悟了生命的三項特性(即三法印,所有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不圓滿的、也無永恆自我)和明白相依緣起的道理。

以下我們再來看看《雜阿含經》七八五經對正見又如何解釋。七八五經: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都如上說(如七八四等經中所說),差別在於:「什麼為正見呢?所謂正見有二種。有一種正見,是世俗的,有漏、有執取,轉向於善趣;有一種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執取,正盡苦,轉向於苦的邊際。什麼叫做正見為有漏、有取,而向於善趣呢?就是肯定有布施之行……乃至知道世間有阿羅漢,不再受後有之身,這就叫做世間的正見,是世俗的,有漏、有取,而轉向於善趣。什麼叫做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執取,正盡苦,而轉向於苦邊呢?所謂聖弟子正思惟一切苦、集、滅、道等,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這就叫做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執取,正盡苦,而轉向於苦的邊際。」

從以上二經就可清楚的知道,正見分為趣向善的世間八正道和趣向涅槃的出世間八正道,兩者之差別就在於思惟觀察苦、集、滅、道四聖諦。

一個具有完全正見的人,他的心中不會有造惡不善的觀念,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明白緣起法則,是以無我為生活,因此,是一位解脫苦惱的聖人。簡單說,正見就是正確的了解一切因緣和合事物的無常性。修行的正見是要斷除煩惱,不是為了獲得神通,也不是要得到死後的寄託,若想得到死後的寄託就是輪迴思想,因此,會帶來痛苦。痛苦並非環境的關係,也不是國土的關係,是我們心理的因素。例如有人說美國很好,也有人說美國不好,美國人有美國人的痛苦與快樂,台灣人也有台灣人的痛苦與快樂,每一個國度、每一個地方都有痛苦與快樂。我們要了解痛苦不是來自身體的關係,也不是環境因素所引起的,更不是別人所給予的。痛苦是出自於我見之想,快樂也出自於我見之想,痛苦或快樂是由自己產生的,並非來自別人或環境。我們要了解,任何事情都是因緣的和合、是無常性的,沒有永恆的我或我所有。了解正確的因緣果關係是修行人必須具足的,若不相信緣起法則或不知因果關係的必然性,就無法透視真理了。

第一項 了解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為正見

正見可以說是對一切的事事物物都要有正確的見解。比如認識一切皆苦,明白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苦是不知無常,想要自主掌握控制,但卻不能,所以,就引生諸苦。明白諸行無常就可體驗到諸法無我,因此,就不會染著「我」及「我所有」,內心就能寂靜涅槃。萬法皆由因緣所生,一切的一切都是不能獨立存在的,也無一法是永恆不變的。法就是所有一切因緣生滅的東西,當然也包含了精神和物質。宇宙及人生也可以包含在諸法裏面,因為任何東西,若它是因緣所生,有一天終歸會消滅。

學佛修行首要必須先建立正確的見解:世俗的正見就是了解分別善惡,出世的正見就是了解苦集滅道的因緣果關係。那麼如何了解呢?當然就是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才能有正確的見解,有正確的見解後要保持正思惟,不放逸的向上精進、修行體驗。何況只有正確的見解理論還是不夠的,還必須透過內觀修行自體證並實踐正念、完成正定的生活,才是八正道中的正見。



第二項 了解緣起法則是為正見

緣起法則絕對真理,無論是一千年、幾萬年,佛陀所自證發現的緣起自然法則是不分國度、不分種族、不分貴賤,都是自然的隨著因緣生滅。緣起緣滅的真理就是真理,不受時間影響,若不堪時間和空間的考證、考驗,就不能說是真理。誤導緣起法則的真理是人,而非真理本身,真理就是真理,不會因被誤導而有所改變。大家都會說自己說的就是真理,如果知道自己說的不是真理,就不會說自己說的是真理了。所以,不要聽人家說:「這是真理」就信以為真,必須要冷靜的思惟是否符合三法印?三法印就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如果沒有正確的知見,總是把一切事情推給別人或環境,就會永遠煩惱不安,也就是說,沒有正見的人會一直認為一切錯都在於別人,別人對不起他,一切煩惱痛苦是別人使他煩惱痛苦的。因此,沒有正見的人永遠得不到滿足和平靜。滿足和平靜是出自於心(觀念),而非身體或環境。有正見的人知道一切問題都是出自於心,不是出自於環境和別人。若是對真理不了解、沒有正見的人,走到那裏都無法平靜,因為見解上的錯誤,隨著自我主觀錯誤的習性反應而起分別,因為沒有透過內觀修四念處而產生的智慧,因此,對四聖諦苦集滅道因果不了解,自然就無法持有正見。當根觸塵生識時,落入想,了知看到外面的種種色相,耳朵接觸到外面的聲音,鼻子嗅觸到香味,舌頭嚐到外面的味塵,身體觸到軟、硬、細滑、粗,意根觸法塵等等,這些都是因緣條件和合而已。眼睛有眼睛的因緣、色塵有色塵的因緣、聲音有聲音的因緣、耳根有耳根的因緣等等,都是有它各自的「因」和「緣」條件和合而建立組成的。如果不能將身和心分開來觀察清楚,就容易落入有一個永恆的自我,處處都以主觀判斷分別,產生種種的對立出來。

佛陀說無我就是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因此,無論合意、不合意都是暫時的,因為身心及環境都不斷的在改變,剎那生、剎那滅,這些身心的變化,若沒有內觀智慧的覺察力是不會發現到的。自我主觀都是由推理、判斷及過去的經驗,隨著觸受產生習性反應發展出來的。不了解身心是因緣和合體,就會誤解有一個永恆的「自我」,認假為真、認幻為實,因此,就無法安寧了。

第三項 正觀六入處無常是為正見

什麼是正見呢?如《雜阿含》六入處誦中說:「當觀眼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耳、鼻、舌、身、意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正見是八正道中之首,八正道也稱為中道,八正道是沙門法,除非具足了正見,否則是沒有機會正盡苦、究竟苦邊的,正見讓人如實知四聖諦,也讓人如實知修行應對治的對象,以及所要趣向的目標,因此,唯有正見確立之後,其餘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才能隨之而起,乃至成就心善解脫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果不知正見就不知四聖諦,不知四聖諦就不知五受陰、六入處、緣起法,因此就不知如何出離世間(生死),而只能依世間邪見向於世間,因而依著這世俗的見解,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彼皆隨順,隨順什麼呢?當然隨順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世間、世間法,也就當然一切得不可愛果,不可念、不可意果了。在這般見解不正確的情況下,再怎樣修思惟、口語、業(行為)、修命、修精進,修念、修定也不可能成就八正道之果報的。

為什麼?因為沒有正見之因,反而會生起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之果報。又為什麼要有以正見為首的八正道才能成就出世間之果報呢?因為梵行的修習必須依循著向厭、離欲、滅盡的法次法向,在法次法向中所厭的是對五陰的欲貪,如果對五陰生欲貪(味),就會生起禍患,但因為五陰是無常、苦、無我,,所以修行是要離對五陰的欲貪、滅盡。五陰欲貪滅盡了,那就沒有其他可滅盡的了。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一切其他欲貪是來自於五受陰,所以五陰欲貪滅盡、五受陰欲貪也就滅盡,六入處等欲貪當然也滅盡。

除了正見外,其他以正見為首的其他正道,每一項也都必須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既然如此,沒有正見的人那能瞭解所要遠離的是五陰、六入處等欲貪(五受陰)的世間、世間法呢?一個行者如果沒有正見的智慧,誤修八邪道將令他們永遠處在世間、永受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折磨。

第四項 思惟四聖諦則正見生

佛陀自己是現觀四聖諦而完成正見之人,如《雜阿含》四四三經中:佛陀對諸比丘們說:「我本未聞法時,得正思惟此苦聖諦,正見已生;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正見已生。」

此段經文的白話就是:佛陀向諸弟子們說:「我在於本來,在還未聽到正法時,就是正思惟對於此苦聖諦而生起正見;對於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已生正見。也就說:佛陀本身也是正思惟苦聖諦,因而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生起正見的。佛陀是一位無師自悟證的大覺者,因此是具足正見之人。佛陀是由什麼緣故而完成自悟證具足正見的呢?就是悟證四聖諦。既然如此,我們雖然是聽聞佛陀教法的聲聞弟子,但只要能悟證四聖諦也能成為具足正見之人。



第二節 正見的重要性

沒有正見就沒有正確的觀念,沒有正確的觀念就會到處都不好,其實,好不好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我們的觀念。從建立正確的觀念下手,處處都會是好的,不從我們的觀念洗滌而向外追求是不正確的。病在我們的觀念,卻錯解病出自於環境和他人身上,這樣的話,如何能自在和快樂呢?沒有正見的人對真理不了解,執著錯誤的法,這種人走到那裏都是痛苦的,因為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滿足他的自我觀念。見解上的錯誤及觀念上的錯誤若不改善,永遠都不會安心的。如果沒有從見解、觀念上下手來解決、治療,卻錯解環境的不好、人的不對,這樣不是一輩子都在找適合的人及環境嗎?那麼不是一輩子都在痛苦嗎?這樣要如何達到安心呢?

人的痛苦在於滿足自我的欲想。任何人的心不安就是不了解真理,錯解有一個永恆自我,為了滿足自我一生忙不停,結果造作了大苦集。其實,心的不安無關於環境及他人,是自己對真理不了解、不正見所產生出來的。要解決煩惱痛苦必須先找出煩惱痛苦的主因,然後透過修八正道滅除,這樣才是有智慧的選擇,要不然走到那兒都不會安心。

一個人若是不了解真理,怎能自在呢?讓他住海邊,嫌海水吵;住樹林,嫌鳥兒吵;與大眾住,嫌大眾吵。你想,不安靜的並不是環境或是別人,而是我們的心。正見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正見是達到清淨之心的一個方法。沒有正見將看不清楚真理,就會被自我主觀的習性拉著走;若不了解感官根塵識觸受的過程,沒有一個永恆的自我,而錯認為根觸塵有一個我在主宰、我在看、我在聽,錯解有一個「我」,就會產生執著沾黏。若是了解在「看」的這個是因緣和合的我,就不會沾黏;但是,如果錯解有個我在看、在聽、在主宰或有個靈魂在操作,那麼就會處處得不到滿足、安寧,而無法平靜。無論在何時都有可能會產生憂悲苦惱,這是沒有正見引生自我主觀的心在作怪,並不是環境或者他人在作怪。

有一次,佛陀看見一隻野狼從牠的住所(森林裡)跑了出來,跑出來後,站了一會兒,又跑進森林的草叢裏,進去沒多久,牠又跑出來,然後跑進一個洞穴裏,進去洞穴沒多久,又跑出來,不久又竄進一個樹洞中,但是,沒多久又跑了出來,站不到一分鐘,又再度跑進跑出,甚至躺下、趴下、坐著,總覺得不安寧,後來就走開了。無論是坐、跳、走都無法安寧,原來那隻野狼得了所謂的皮膚病,當牠站著的時候,皮膚病上的疹癬蟲就會侵入牠的皮膚,使牠的身體發癢而覺得痛苦、不自在。所以,這隻野狼才會跑來跑去、換來換去,想找一個比較合牠意、可讓牠減輕痛苦的地方,但是,都找不到,到處都覺得不舒服,所以,無法停下來。佛陀看到這隻野狼的情形,就藉此機會對比丘們開示:比丘們!今天下午你們有沒有看見那隻野狼呢?站著是苦、跑著也苦、坐下來苦、躺著也苦,牠跑進草叢裏也是苦、跑到樹洞裏也是苦、跑進洞穴裏也是苦,無論跑到那裏都是苦,於是就怪罪一切都是環境不好,因此,牠就永遠在痛苦當中。

事實上,這些問題都跟外在環境無關,牠的問題是出自於牠身體上的疹癬蟲在作怪,但是,牠卻不知道,反而錯認為環境不好。一個人若是沒有正見就和那隻野狼一樣,錯認為是環境不好、別人不好。我們的不滿足、不安也是由於錯誤的知見所產生的,因為沒有透過內觀訓練,當根觸塵生識進而生觸,由觸引生感受,在感受當中,因為沒有正見,就落入了「我和我所有」的邪見中,那時就會產生愛和不愛,而到處責怪別人,錯認別人帶給他不安、痛苦,帶給他煩惱。

明白的說, 如果沒有正見,跑到那裏都一樣痛苦,為什麼呢?因為內心存著錯誤的知見。沒有正見就像那隻野狼一樣,身體會癢是因為身上有疹癬蟲的關係,牠不從根本去治療,反而錯解環境,所以,跑到那裏都不安穩,也都得不到快樂、安穩、自在,隨時都在緊張、瞋恨、痛苦的生活裏面,若是治好了牠的疹癬病,無論走到那裏,牠的身體都會感覺很輕鬆愉快自在。任何人若不能保持正見的觀念就不可能使顛倒妄想止息,當然就不能看清緣起緣滅的自然法則,如此,他的生活是得不到自在安樂的。《雜阿含經》七四八經說:「彼正見者,能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中的正見就如火車頭,因此修行者必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在修行上有所成就,否則盲修瞎練、土法鍊鋼是無法進道上昇的。

修行的目的,是要到達具足正見的生活以解脫貪、瞋、癡,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果連正見的觀念都不知道,要如何完成正見呢?沒有正確的見解,往後行為也就不正確了,不正確的行為就是無明。《雜阿含經》的七四九經就清楚的說明,具備正見才會完成正定得解脫,不具備正見就會生起邪見,接著生起邪思、邪語……乃至邪定就生起了。



第三節 正見分世俗與出世間

修行要有正確的見解,才能夠體驗出諸法因緣生、因緣滅的自然法則真理。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當然就沒有正確的效果。依佛法來說,正確的見解要符合八正道,為什麼呢?因為佛法的實踐道無疑的即是八正道,只有深刻的實踐八正道,才是真正的掌握佛教到達目的地的道路。也就是說,只有明白瞭解八正道的實質內容,才是正確的知道佛陀所留下證入涅槃的指標。八正道有分世間八正道和出世間八正道,正如《雜阿含》七八五經:

世尊告諸比丘。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所以正見也分為世間正見和出世間正見。此經內容說明正見分為「有漏」正見與「無漏」正見兩種。

有漏的正見即世俗正見,就是說他對因果等的事情已有正確的見解,不過還是會有煩惱。簡單的說,有漏就是還會有煩惱的生起。例如布施時,在內心談條件,我現在布施,希望不生病、子女考大學會考上、生意興旺等等的條件交換。如果不靈、不感應,瞋心就生起來,這就是有漏的布施。不只是布施、宗教信仰、祭拜或其它也一樣,只要有談條件就會有煩惱,像這種有煩惱的布施就是有漏的正見。

那麼什麼才是無漏的正見呢?無漏正見又要具足什麼條件呢?無漏的正見即出世間正見,就是不會引生煩惱的行為。例如布施、宗教信仰、祭拜等,都是出自於以離苦的意願為目標,並非條件交換的心態。也就是說,布施的目的是為洗滌內心的貪著、小器習性等。因此布施時也要瞭解自己所做的善行善舉是否有理性?受施者是否實際上能夠受益?自己是否適量?不要為了布施自己引生煩惱。宗教儀式或信仰都是為了離苦,並非求感應;祭拜也是以追思憶念為目標,才是無漏的正見。就《雜阿含經》所載:「正見」就是對苦集滅道有認識。苦諦就是認識世間處處遍滿苦,苦有苦的來源就是苦集諦,世間苦可滅除的,我們不必無奈的永遠遭受世間苦,滅苦有滅苦之道,此道就是八正道,佛、法、僧三寶就是解脫安身立命之處,有具備此種觀念這就是「正見」。簡單來說就是具有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聞慧,這就是出世間正見的知識。



第四節 如何建立世間正見

第一項 認識煩惱來自於自我觀念的判斷分別

凡夫不了解人會感到不安是人具有執著的心,而不是這個身體使自己不安。好壞是由我們的自我觀念判斷分別的,因此,各人對好壞的判斷就不同了。有人會說:別人使我煩惱,是別人影響我、使我不安的。假若我們了解佛陀的真理,有了正見之後,就會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也可以說是「庸人自擾之」,因為這都是自己觀念上的問題。煩惱不安都是六根觸六塵,落入想,引起愛取有生起的,並非環境或別人的影響。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其實,六根本身並沒有煩惱,那麼煩惱從何而來呢?煩惱是六根觸六塵生識後,落入自我之想,才有快樂與煩惱的感受,所以,煩惱不安都是心執著的問題並非外境。

第二項 培養理性的客觀態度

雖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但是,一位保持正見的人不會被是非所污染,相反的,若是被是非污染,他是不會有正見的。人與人之間的苦都是來自於是非,是非是出自於自我主觀的分別。如果對是非清楚但不加上自我主觀,當然就不會引生煩惱了。世間上難免會有是非、有好壞,否則就不叫世間了。是非、善惡、好壞也都是因緣生滅法,沒有具足正見的人就會引生貪瞋癡,因為沒有正見的人不知因緣法則,當然就不知無永恆的我,因此就處處都以自我觀念來保護這個我、滿足這個我,因此,就不能客觀如實。如果不能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個我,就會增強我見、我慢、我執。如果只想滿足主觀的「我」及「我所有」,那是不可能滿足的,因為沒有具足正見,當然就不能滿足,正見就如同光明,有了光明就能照破黑暗。



第五節 如何具備出世間「正見」

第一項 親近善士

哪些人才是具有正見的善士呢?

就是佛陀及佛陀的僧伽弟子。佛陀是遠離塵垢,無師自悟、自證成正覺的大阿羅漢;僧伽是追隨佛陀的弟子、修行佛法的團體,他們即是四雙八士之人,即是開法眼向初果、證得初果,向二果、證得二果,向三果、證得三果,向四果、證得四果的阿羅漢行者。僧伽,如《雜阿含經》五五○經所說:「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向初果)、得須陀洹果(得初果),向斯陀含(向二果)、得斯陀含(得二果),向阿那含(向三果)、得阿那含(得三果),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供養、恭敬、禮拜處,世間無上福田。」佛陀雖然離開了人間,但他的僧伽弟子延續不斷,所以佛陀的弟子就是上述所要親近的善士。親近善士的目的,就是聽聞正法,也就是透過親近善士聽聞善士所教導的法要而認識佛法。

如何親近善士呢?

雖然是依法不依人,但要從內心發出尊重之心,如此者,身心上自然就會表現出柔軟恭敬的舉止行為,這對個人的人格成長有正面的意義,對他人而言也有教化的功用意義存在。如果沒有尊重之心就生不起柔軟心,沒有柔軟心身心就不能平靜,沒有平靜的心哪有可能聽聞正法、接受正法呢?

親近善士做什麼呢?

就是要聽聞佛法,聽聞佛法做什麼呢?就是要對於佛法的認識。也就是說要認識佛法,是透過親近善士的教導正法,而聽聞正法而來的。

第二項 聽聞正法

什麼是正法?《雜阿含經》九三一經詳細記載:「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覺知。聖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乃至念法所熏,昇進涅槃。」此段經文說明正法有四種特色:一、現世即能自證斷離生死的熾燃(斷除煩惱)。二、不待時節:修道沒有時節限制,任何時候皆可於行住坐臥中修習,不必費時等待才能得到結果。三、通達涅槃:修習正法必得通達涅槃的道果。四、緣自覺知:這種內在自己所證之法,只有智者自知,也就是說,正法必須經由自己親證,並非只是理論。所以具備以上四種特色,才符合正法。如《雜阿含經》二四五經:正法是「初語亦善,中語亦善,後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清白梵行。」佛陀從初轉法輪說四聖諦到涅槃,四十五年間所說的一切法是初善、中善、後亦善。佛陀每一次的說法都和解脫滅苦之善法有關係,所說的都是遠離、捨離、斷盡貪、瞋、癡的方法,也就是佛陀不說與滅苦無關者,例如無記等。

第三項 內正思惟

「內正思惟」的意思是什麼呢?所謂「內」就是指個人自己。「正思惟」就是合乎理性,合乎緣起的思考。「思惟」就是思惟他的「法」、「義」、「法次法」。因為佛陀說法大約分為法說、義說、法次法說三種。所以我們內正思惟還是順著「法」、「義」、「法次法」的順序來進行。如何思惟「法」呢?冷靜客觀的思考推理,所聽到的這些話是不是真實的道理,那就是思惟「法」。這些話的內容是什麼?這些內容的功用是什麼?那就是思惟「義」。還有對於事物演變的過程,對於修道的次第,那就是「法次法」,一個法接著一個法這種次第的瞭解。

一位「淨信」的佛弟子是理性的,凡是遇到任何的事物,他都會依實際而不會只依語言或表相。也就是說,實際上的思惟是依法、依義、依法次法,而不只是依語言。一位理性的修行者,主要是依義不依語的。思惟後瞭解了,還要向法次法來力行實踐體驗。也就是說除了思考推理,釐清理論之外,還必須配合實際經驗來證悟理論。











第六節 正見的功用

第一項 正見可以淨化身心

學佛的首要,第一必須了解佛法,了解佛法就是了解四聖諦(八正道)。了解八正道就能將一切偏執邪見一一棄除、不執極端,也就是不執著縱樂和修不必要的苦行。修苦行磨練身體並非究竟,為何呢?因為身體的舉動是由心念操縱的,和身體沒有關係,身體有何罪?它是無罪的,罪在我們有邪見的心,由我們邪見的心想出來後,身、口才會去造作。既然罪在邪見的心,若沒有淨化此心而從身體上磨練處罰,是無法解決內心矛盾的。我們每天在洗澡,水對著身體沖洗,有可能洗到我們的心嗎?不可能呀!水只能洗到外面的表層,不能洗淨我們的內心。所以身體的骯髒可用水洗,心的骯髒是無法用水清洗乾淨的,只能用佛法的正見來薰習淨化。若沒有用正見的佛法來洗掉邪見觀念的話,永遠都無法淨化你的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正見的佛法,不可偏向極端,如此才能保持純潔善良的品德,透過內觀修慧斷一切邪見,滅掉三毒。

不管任何人,若無法建立「正見」,絕對沒有安心自在的一天,不要說死後要得到那裡,就連現在內心的安心也沒有辦法達到。我們要知道,要達到「正見」一定要透過佛法的薰習,還沒建立正見之前,修行永遠無法達到自在。有正見的人會在了解佛法之後,進一步的實踐正念、正知;具足正念、正知者,在心念剎那現前時,他便能很快的區別出正見與邪見,第一是否符合佛教戒律:合於佛教的戒律是善法、無罪、內心乾淨,不合佛教的戒律是不善、有罪、穢污的。第二合於佛法與不合佛法:合於佛法是善法、可分別的、緣起的、該親近的,不合佛法是劣法、不可分別的、非緣起的、不該親近的。所以有正見的修行不會模稜兩可,而是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可以朝向解脫。

修行的重點第一步是要了解苦集滅道的真理,然後透過修道,透視苦、無常、無我。當然修道就是修持八正道,若不修持八條正道就非佛陀所說的修道。這也就是說要修道必須見道,見道後才能有正見的修行。正見如人的眼目,沒有正見就難有理智的修道。比如一位流浪漢,他在外面流浪受盡了痛苦和波折,若想要回到清靜安穩的家,他必須往家的方向走,才能回到安詳的家。如果他一直往錯誤的方向,就永遠不能回到涅槃的家。所以,要回到這個安靜的家,就必須要知道正確的回家路線,然後老實的按照路線一步一步的走,最後就能到達目的地。

第二項 正見引導正確的行為

眾生就是無明顛倒,才會有苦卻找不出苦的原因。找不出苦的集因就無法改善苦,因為不知下手處,所以,才會苦上加苦,不斷的輪迴。我們的自由快樂是內心世界的寂靜而不是環境,也不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係,千萬不要誤解了。簡單說,它是來自於「正見」,我們要自由、自在,要獲得安穩、得到快樂,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見解就是了解不自由的原理在那裏?病出在那裏?知病因才能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假使不了解病因在那裏卻盲目的服藥,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因此,一位善於治病的醫師一定要知道病症的起因,才能對症下藥。

佛陀是一位洞察清楚苦集滅道的大覺者,所以,他開的藥方一定對症下藥。我們若能瞭解佛陀所說的緣起法等,才能說有正見,也就是對苦集滅道具足正確的見解,才能說有正見。假使有了正見,無論我們住在那裏,不管處在任何的環境下,我們都會很自在、很祥和、很安靜、快樂的生活。所以,正見是何等的重要,難怪佛陀把正見排在八條正道中的最前面,是有其意義存在的。因為正見是力行正道的眼目,假使沒有正見,就像沒有雷達的飛機、沒有鐵軌的火車一樣,沒有正確的方向可依,有了正見,行為當然就會正確。正見《雜阿含經》七四八經說:「彼正見者,能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中的正見就如火車頭,因此修行者必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在修行上有所成就,否則盲修瞎練、土法鍊鋼是無法進道上昇的。



第三章 正思惟(正志)

第一節 正思惟就是滅苦的思惟

第一項 正思惟就是正確的思惟

有了正見的觀念,接下來就要時時正思惟,所以八正道的順序中,正思惟排第二。正思惟,就是正確的思惟,也就是在生活中要以正見來思考與決策,時時提醒自己、喚醒自己,這就叫做正思惟。

《雜阿含經》七七五經:世尊告訴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曾看見有一法能使未生的惡不善之法生起,已生者重生令其增廣,如所說的不正思惟者(不正思惟最容易引生惡)。諸比丘們!不正思惟者,未起的邪見會使其生起,已起的會重生令其增長廣大。如是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也如是之說。」

「諸位比丘!於內法中,我未曾看見有一法能使未生的惡不善之法不生,已生的惡不善之法使其消滅,如所說的正思惟者(正思惟是最好之義)。諸位比丘!正思惟者,能使未生的邪見不生,已生的邪見令其消滅。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也是如此之說。」以上七七五經是說明沒有正思惟就會生起八邪道;有正思惟就不會生起八邪道,甚至能令八邪道滅除。





第二項 正思惟就是以滅苦為目的思惟

「正思惟」就是以滅苦為目的,以正見為前導的思惟,有了如此正見的思惟,就不會落入「我」或「我所有」的邪見中,因為有「我」和「我所有」就容易引起貪、瞋、癡。不要落入自我的主觀,將個人的好壞意見參雜在裏面,如此,才能保持客觀。能保持客觀的人,平時在培養正見之時,要訓練聽歸聽、看歸看,不要落入「我」及「我所有」的主觀意識作不實的分別,保持著聽只有聽、看只有看。假使每天都讓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觸到外境時,被自我主觀習性拖著團團轉,那麼就有可能得不到安寧。貪、瞋、癡的生起是在於自我欲,就是在六根觸六塵生六識時,落入「我」及「我所有」,因此才會產生貪瞋癡。能保持正見思惟的人,面對問題所做的思惟只有就事論事,不會摻雜自己的自我主觀習性,會以客觀的角度來思考。假使我們不客觀思考而以主觀判斷是不可能得到正確答案的。

修行人必須培養客觀,若能客觀加上正見的思惟,就能找到正確的方法,依正確方法力行體驗就可以培養出觀察的智慧,體驗到身心的真相。有正確的觀念加上正確的思惟,就能完成學佛的目的。沒有正見的思惟等於沒有正確的方向,當然就不可能有正確的行為及目的。

正思惟可由三方面開展,第一我們應該持著捨離世間享樂和染著的心態,因為生死輪迴可怕、眾生輪迴可悲,我們不可自私,應自求解脫後再利益眾生。第二我們應該要捨離仇恨、惡意或厭惡,培養慈悲、善意等高尚情操。第三我們要沒有害人的心,相反的,要用悲憫的高尚心性對待所有生命,內心要充滿慈祥與悲憫。





第三項 正思惟是如理作意,斷除惡不善法

正思惟也可解釋為如理作意,透過如理作意來完成正定,斷除五蓋等惡不善法。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思惟內的任何抉擇都要以正見為根據,也就是每一個思惟活動中,都要考慮到「這個抉擇對出離自己的苦難或世間的苦難有否幫助(苦諦思惟)?」「如此的抉擇是不是增加苦難的根源呢?(集諦思惟)」「這樣的抉擇是不是往滅苦的目標前進呢?(滅諦思惟)」「這樣的抉擇是否符合正見?是否合乎八正道呢?(苦滅道跡聖諦思惟)」如此思惟就能改善過去無明的習性,促使身、口、意行為符合正見,而生活在正見中。所以正思惟又稱為正願、正志和正意,應斷的要斷、應修的要修、應捨的要捨、應保持的要保持,才能使內心自淨意,不生起邪見。邪見沒了之後,就不會再造惡不善法,立志解脫。我們時時要有正思惟,如此的立定意向、堅定意志,我們才能夠向上、向善、向解脫,「正思惟」也可譯為「正志」的原因就在這裏,能分別善惡法,立志實踐,惡法斷除、立志善法行持,到達成功的斷除煩惱並止息苦惱的輪迴為目的。

簡單的說什麼叫做正思惟呢?就是所思惟的對象不能離開正見,也就是說,任何思惟都必須不離緣起法、八支正道、三法印(無常、苦、無我)。人生痛苦的原因就是不知無常,因此,想主宰控制一切,結果不能,因此,產生煩惱痛苦。痛苦是出自於無明所引生的貪瞋癡,如果能獲得正定,就能獲得正確的解脫知見。獲得解脫知見就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也就是說,當正定具足了,就獲得了心解脫。









第二節 正見、正思惟相續而立

在學佛的整個過程中,我們要知道正見與正思惟是主要的課程。假使沒有正見,就沒有正思惟的方向。離開正見,就沒有正思惟了,有了正思惟才能實踐正法律。如果只有正見卻沒有保持正思惟,就很難培養出掌握正見的生活,因為正思惟的作用是要消除錯誤的思想或觀念,並且有掌握導引向上、向善、向解脫的效用。因此正思惟有二種作用:第一、能促進消滅惡濁思想,第二、能發展推動純淨的思想。

正見、正思惟從何建立呢?正見是由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而建立的,所以說正見是從聽聞佛法而來的慧學。正思惟呢?正思惟是從內正思惟、慎思明辨而產生的慧學。正見、正思是相依而成,皆屬於慧。經過正確的靜慮思惟,有了正見,便能成就正信,沒有正見、正思惟就不可能成就正信。有正信就有求實現的意向,要堅定朝向正確的信仰,立志行持。所以,從正見產生的正思惟可以引發向解脫的真實欲求,古德聖賢將正思惟解釋為「正志」和「正欲」,道理就在這裡。如果透過正見的思惟,正觀到無常、苦、無我,就會對貪欲、瞋恨及對「我」和「我所有」產生厭離。因為有了正見,了解確實沒有一個「我」和「我所有」,自然就不會起欲望的沾黏,而後慢慢的捨離自體愛及境界愛。欲望越厭離,貪瞋痴就越減少,這是自然反應出來的現象。

社會是由群居形成的,因此,就有各行各業,有的忙物質的追求,有的忙心靈的淨化,這都是很自然的現象,追求物質與心靈淨化可以說都是積極的,只是所忙的方向不同而已。其實,就追求物質與心靈淨化兩者來說,各自都有不同的目標,追求物質是向外發展,心靈淨化是向內觀察,兩種是一內一外,消極逃避是自心的問題,一位有正見及正思惟的人是積極的,為什麼呢?因為他了解無常,知道世間是生住異滅、不能掌握的,所以,就會積極的自利證涅槃後利他,絕對不會消極。因此,一位有正見及正思惟的人會積極的去實踐完成自利利他的理想,達到斷除煩惱、止息痛苦的輪迴。以正見、正思惟來引導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精進到達正定,當最後的正定培養出來而獲得正確的感受時,就能正確的解脫貪欲、瞋恨、愚痴的束縛而獲得心解脫。因為有了正定,當六根觸六塵生六識時,能清清楚楚了解感受只是感受的因緣,沒有我及我所有,因此,就不會產生憂悲惱苦。



第三節 出世間思惟與一般生活思惟

《雜阿含經》七八五經記載:「何等為正志(正思惟)?所謂正思惟有二種。一種正思惟是世俗的,有漏、有執取的,向於善趣;一種正思惟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執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什麼叫做正思惟是世俗的,有漏、有執取的,而向於善趣呢?所謂正思惟為出要之覺、無瞋恚之覺、不害之覺,就叫做正思惟為世俗的,有漏、有執取的,而向於善趣。什麼叫做正思惟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執取,正盡苦,而轉向苦邊呢?所謂聖弟子正思惟一切苦、集、滅、道等,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而立志,是名正思惟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執取,正盡苦,而轉向苦邊。」(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出世間的正思惟是思惟四聖諦,相應於無煩惱的思惟。)

思惟可分為二種,一種是世俗,有煩惱、有執著,向於世間善,或與欲貪相應的生活思惟。例如社會學、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布施行善求功德等等,只要和徹底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無關的思惟就是世俗的思惟;有一種是聖、出世間,無煩惱、不執取愛染,趣向斷一切苦,是要遠離欲貪的思惟,因此才稱之為正思惟。也就是說:正思惟就是思惟和離煩惱痛苦有關,以及趣向涅槃有關的才是正思惟,所以修行(出世間)的思惟及一般的生活思惟不同之處就差在一個「苦集滅道四聖諦」。

修行的思惟(出世間的思惟)可分為兩種層次:一種是未見法之前對教義及修法的正思惟,另一種是在修行上的正思惟。法義的正思惟必須不離法、義、法次法,主要就是要釐清教義及修行方法與目的;但修行上的思惟就是不加上推理、判斷的任何自我成份在內,只有如實的在正念、正知中如實觀察、警覺、洞照的覺知。第一種目的就是開法眼,第二種目的就是調欲貪,兩種之差別是在於次第上。但要注意的就是正思惟中帶有觀察的色彩成份在內,因此也可說正思惟和觀察是可同時互相運作的。例如呼吸長或短、正念的清楚與否,如實的觀察五陰、六入處等當下的現象,這些如實知、如實見都是正思惟,也才是修行如實知、如實見的正思惟。如果沒有正思惟,如何洞見五陰等法呢?如何離欲愛、得涅槃呢?也就是說有分析就有思惟,沒有思惟何來分析呢?沒有分析何來知道五陰等法呢?修行正思惟與教義、修法的思惟,其差別就是推理、判斷及如實知、如實見,如實知、如實見的洞見才是修行的正思惟。

趣向解脫修行者的正思惟並非是世間思惟,而是正思惟苦集滅道四聖諦。也可以這樣說,離開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思惟就非出世間的正思惟了。如佛陀在《阿含經》中常常教誡弟子:勿思惟世間,應思惟四聖諦;勿思惟無記,應思惟四聖諦等。因此「正思惟」被稱為諸法之最上。它所強調四聖諦的思惟是強調於開法眼,如果法眼開了,那就是志向於證初果,所以觀察就多於思惟,經由觀察、思惟互緣來現觀四聖諦,因此兩者是互相

而成就於現觀。這也就是說在修行次第上分為開法眼和證聖果;開法眼就是思惟四聖諦的法、義、法次法,但證聖果就必需觀察加上思惟互相運作,如此就能完成現觀四聖諦。









第四章 正語

第一節 什麼叫做正語?

有正見、正思惟就自然會引生正語。什麼叫做正語?就是所說的話要端言如實。正語就是透過修口業,使口業清淨不亂語,然而,若無戒定慧是無法使口業清淨的。沒有正見、正思惟、因果道德觀念者,往往都會隨著習性,為了滿足自我,編造一些無理的是非、毀謗,他不知道講一句壞話、毀謗一個人,如此無根據的詆毀、造一個口業,就像拿一把斧頭往自己嘴巴上砍一樣,講一句砍一下,講二句就砍二下。雖然當下無明,只求口快、自我滿足,殊不知自己所造口惡業,因緣具足時,必受惡果。如是因、如是果,只是因緣未成熟並非沒因果報應。說邪語會使自己不安,並且傷害到別人。你若正語,如是語者,你都不用煩惱,事實上本來就是這樣。所以,真正的正語即是在修口業,不造一切非理的口業、不講妄語、不咒罵他人、不挑撥是非、不說帶有綺語的話引起人心術上的邪思等等。

第一項 正語就是離邪惡的語言

正語就是離邪惡的語言。簡單的說,正語就是言語要離去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四種惡習性。言語是出自於想蘊和行蘊,有想和意志推動才從口表達出來,因此,若心不正,言語也就跟著不正。心若正,所講出來的話就有正見。我們的嘴巴不會自己說話。嘴巴所說的話需要透過心想,心裏想之後,有欲望想要說,意志推動嘴巴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說,言語是用來表達內心的意思,所以,要了解一個人在表達什麼,從他的言語中就可以了解。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管道,但也會因為言語而製造出是非,甚至影響到他人互相殘殺、家破人亡或引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這都從何而起呢?就是言語所引起的。因此,在生活中使用言語不可不慎。

我常說口語不離一切法,不離那些法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有世間八正道及出世間八正道。只要言語不離八正道的正見,就是不離說正語了。所以,我們最好學到都不要罵人、不要論人是非、不要說錯最好。語言不可不慎,因為一句言語可以使人走入正道,也可以斷人慧命,有時可能因為一句話就讓人「一失足成千古恨」。邪惡的語言,猶如一支毒箭,什麼叫做邪惡的語言呢?兩舌、(挑撥是非)惡言、綺語、妄語。

第二項 正語就是不討論與解脫煩惱無關之事

我們的習性無論是善或惡,都是由點點滴滴而養成的,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如此,而是從環境中慢慢學習,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既然如此,要改變習性也要具備有正見、正思的智慧,加上隨時提醒自己,才能將以往養成的惡習改過。因為如此,所以佛陀才會對弟子如此說:只論四聖諦,不論世間等事。也就是說只有討論四聖諦,不要討論與解脫煩惱無關之事,否則反而會帶來煩惱之事(世間事)。何況討論與解脫煩惱無關之事,是對瞭解正法無幫助,對修行滅煩惱無幫助,對證聖果、完成梵行自在解脫生活無幫助,反而會增加惡習性,由惡習感招今世憂悲惱苦,也帶來未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都是對小小戒律不夠謹慎所引生的。凡事都是從小而大,習性也是相同。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就不可不重視講話了。



第二節 正語的重要性

語言如一把手術刀,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全靠使用者如何使用。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仇恨、敵對、冷漠、疏離與懷疑都是因語言而起。人類要和平相處,就要推廣正語。只要人人說話不離正語,就能化解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就沒有語言上的衝突,不會惡語相向,可以減低或斷除一些不必要的誤會,使彼此和樂共存,那麼和樂的社會就不難見了。(取自捷徑究竟解脫之道46)

一位真正有修行、有德行的人,即使做錯了一件小事,他也會覺得犯了很大的過失,不會因「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只要是一些些違背自己道德良心的事就是一件大事,便會趕緊改善,以後不再讓它有惡的助緣生起,這種人就是真正有內觀、有戒德、有持戒、有道德之人。語言不正、信口開河、亂講話引起的後遺症是很大的,人人對口業都要謹慎,尤其是佛教徒,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就必須要實踐言說正語。

語言是人類相互溝通的管道,透過語言可相互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語言在生活上佔有很重要的角色。也因為如此,語言不但會成為情緒發洩的工具之外,也會因口不擇言而說出傷害別人也無益自己的語言,例如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除此以外,一個人若是失去了正見及正思之時,也很容易在無聊閒談之時,講些無助於彼此身心成長的話。雖然有時覺得,這是因為無聊隨便說說,或是開開玩笑而已,殊不知已經造作了妨礙身心成長的惡業了,甚至有時還會傷了彼此和氣,大打出手。大家要知道語言是要經過想,然後透過行(思)才從口中表達出來,因此雖然大家在一起,說說玩笑或談論一些別人的是非來打發時間,卻自不知如此就漸漸的養成了說話的惡習,偏離了正見和正思,難怪古德所說:「禍從口出」。



第三節 如何學習修正語

學習修正語的方法就是時時提醒自己說話要誠實坦白、正直可靠,所說的話都是對彼此增長正見智慧有幫助的,而不談論對增長正見無益的話。修正語不只幫助自己增長正見,也能化解僧團的爭端,促成六和敬。

要學習正語一開始並不容易,但只要有正見、正思惟存在,時時注意自己想要說的語言,是否對別人或自己的身心有正面的利益關係,也就是說對遠離煩惱痛苦有關;如果無關,那寜願保持沉默不語。因為說一些對正法無關,對修行無關,對證果無關,對解脫無關的話,反而會使行者養成偏離了正見和正思,因而放逸正法而習近世俗的習性。但如以為整天保持沉默不說就是學習正語,這種作法也是矯枉過正不是根本之道,因為不說話反而無法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經驗,也無法與僧團成員互助、互勉、策勵,更無法透過團體互動的力量,改善自己的身口意行為,完成符合戒德與解脫智慧、圓滿德行的人格,難怪佛陀含有責備之意、將那些該講話而不講話的僧人、稱之為「啞羊僧」。此是責備那些整天對也不說、錯也不說,也不與僧團成員互相討論,只有整天保持沉默不語之人。因此修行者培養正語互動是必需的。

說話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未弄清對方的意思之前,就假設自己已經瞭解對方的意思了,因而浪費時間並且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所以說話之前先聽清楚並正確理解對方的意思是需要的,因為注意聽聞是溝通的一大關鍵,否則就牛頭不對馬嘴了。此外,說話前也要顧及時間和地點,以免容易使人誤解或犯惡口業。如果所言無益,則應保持「高貴的緘默」,這也是培養正語的好方法。切記!說話是為了彼此的利益。記住這個重點,就不會犯邪語了。

但要完成正語,除了具備正見、正思之智慧外,還要有正念、正定的能力,否則是很難在講話中保持清楚自己在講什麼?因此不知不覺之中失去了正念、正知,偏離了正見、正思,以致於無法掌握自己的言行了。要學習正語,從溝通入手是需要的,要與人溝通,首先要清楚正確的瞭解對方的話,不要急於回答或發言,因為急於發言的舉動,都是強烈我見習性的展現。不管對方所說的話,你清楚正確的了解與否,都要讓對方將話說完。如果對方的話已經偏離了互動溝通的話題,或離開了正見之語言,才適當慈悲的提醒對方,以免浪費時間,談論一些無意義身心之言語,除此之外能夠耐心的聽講,也是一種學習慈悲喜捨的修行法。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以實踐自利利他、淨化世間為目的,因此每一位僧團的修行成員,都必須先培養樂於互相檢討的態度,如實的從過去世俗的習性中解脫出來,完成符合正法律的健全的人格。



第五章 正業

第一節 正業的內容

正業的意思就是端正的身心行為,其戒條就是不故殺、不偷盜、不做不誠實的交易,使過著堂堂正正合乎道義和平的生活。「業」就是「行為」的意思,分為身業、口業、意業三種,口業及身業是由意業而表現出來的。如果觀念正確,身口行為就會正確。觀念要正確,當然就要有正見的智慧,沒有正見的智慧就不可能有正確的觀念,沒有正確的觀念,內心是得不到寧靜的。如有正見的觀念及正思惟,就能引生正語與正業;若偏離了正見及正思惟,就會生起邪語及邪業。

正業簡單說,就是遠離殺、盜、淫三種惡行。也可以說,「正業」也就是不做危害道德的行為。它包括故殺、偷盜、邪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等。換句話說正業就是要保持正確自利利人的行為,不要使身口意行為偏差,產生貪瞋痴而傷害自己及他人。但重點在於觀念,不故殺就是不故意殺害生命,我們反省一下,若有人要殺我們或打罵我們,我們就會生起害怕的心,當然別人也會害怕,更何況被殺呢?我曾經看過一個小個案,有一位小弟弟,年約十餘歲而已,他寫了一篇文章,寫得很好,寫什麼呢?內容是他原本很喜歡釣魚,但是,有一天魚鉤鉤到自己,他感覺很痛。他心就想:自己被魚鉤鉤到就感覺到這麼痛,那這條魚被我的魚鉤鉤到之後,牠不是比我還痛嗎?從此以後,他再也不釣魚了。各位想想看,小小年紀,他的覺察、反省力量就如此的強,那我們呢?怎麼能忍心去殺害其他的生命呢?

偷盜也是不道德的行為,法律或道德都是不允許的。你所偷的錢有可能是小孩的註冊費或是月底的房租費、生活費、醫藥費,被偷走了,那怎麼辦呢?有時被偷者還會想不開而自殺,為了你的偷盜而害死他人的生命或許是害死全家人,所以,當賊的人要快點反省、改過自新。我們的東西讓別人拿走之後就難過得要命,為何我們拿別人的東西卻不會為他人著想呢?小弟弟小小年紀被魚鉤鉤到,就馬上覺悟,當小偷者怎可不覺悟呢?自己的東西掉了、不見了,就會煩惱、難過、起瞋恨,何況東西被偷呢?我們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想,檢討一下、思惟一下,這樣我們就不會去做不正當的行為。

邪淫就是不正常的男女關係,破壞家庭的和諧,造成社會上的不安,危害社會善良風氣。邪淫,當今社會事件很多,這都跟社會開放、因果道德敗壞有關係。正業,除了殺、盜、淫、不正語不可行以外,在生活中還要依據正見、正思惟,使身口意保持清淨。



第二節 如何修持正業

正業有二種。有正業。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離殺.盜.婬。是名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所以正業的學習,就世間法來說除自己生活要節制、依正見而行外,還要包括向上精勤修內觀智慧、積極的捨貪瞋痴。

修持正業當然不離正見、正思、正語,除此以外要力行每件事之前,都要冷靜的思惟如此行為是否符合於正業。不但如此,還須思惟所為之事是否有助於正見的成長?或是沒有助益而只是一時習性的衝動而已。若沒有如此正見與正思,一位未成就四雙八士者,就容易沉迷色聲香味觸五欲之中,因而放縱任性的迷失於財色名食睡,過著世間凡夫煩惱痛苦的生活。所以正業的修持就是要從過去的錯誤中改變過來,使身口意符合正見行為的生活。

前面曾提及正業須捨離貪瞋痴,其中要離貪要行三種施:財施、法施、無畏施。一、財施,就是適當、適量的將自己的財力、體力去協助需要的人,或布施於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向初果、證初果,向二果、證二果,向三果、證三果,向四果、證四果者,因為他們是四雙八士的男女行者,是世尊的弟子僧等。

二、法施,將自己所認識的正知見(即不違正見)之好處,不管任何人只要有因緣都要介紹給需要的人,這是言教的法施,除此言教法施外還要施以身教,使未信者能信,也就是自己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之生活中,都要保持正念、正知不失威儀,以身作則的感招周遭的人,使已信者增進修行進道上昇,未信者能生信。

三、無畏施,無畏施是自己透過悟證以後,自己從煩惱束縳中解脫出來,並具足了實踐的經驗,即已自證;「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因此內心生起無畏的智慧,在眾生有憂愁、悲傷、煩惱、痛苦、顛倒、恐懼之時,也有足夠信心與能力適時的給予疏導、調伏與教導智慧的能力,使他人對正法的利益、修行梵行的利益、解脫的利益能獲得正見,而達到究竟解脫。但若不能獲得究竟解脫者,至少也能安樂人天,為人間的幸福與國家世界和平盡本份的力量,這就是正業的修行及目的。





第六章 正命

第一節 什麼叫做正命呢?

正命就是以正當的職業來維持合理的經濟生活。簡單說是指人人應該在不違背道德原則下,賺取財物,維持生活。《法句經》第一○三偈說:寧可死的有修為和值得尊敬,也不要活得如同一個邪惡或狡猾的人。任何一個人,如果只顧自己的利益,用非法的手段來謀求生計,這種心存邪見不正命的人,他的心是永遠得不到安寧的。正命,簡言之就是以正當的方法謀求衣、食、臥具和醫藥,不可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謀取身命必需品。

很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因而違犯了正命的生活,殊不知雖然滿足眼前的欲望,但已經造作了苦之因,有了苦因必定遭受了苦果。因此修行者除了不從事一切違法或道德的行業外,要以正當的職業獲得生活。例如不從事下例五種職業(即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或因飲酒亂性所引起造惡不善有關之行業來維持生命,因為這些都是會害自己、害他人。再者,謀生的方法也不能促使他人犯五戒,因為促使他人犯五戒也會帶來不安煩惱。甚或雖然無犯戒的行為,但心中一直存著惡念,期待別人痛苦而自己獲利,如希望瘟疫流行、饑荒、戰爭而使自己致富,這些都不是正當謀生的方法,也都是非正命的行為。

一個以正命為生活原則的人,他的所作所為不做違背道德的行為,也必定符合正見。學佛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身命,不以修苦行來折磨這個色身,但也不縱欲或過度享受來滋養這個身心,而應以正法律淨化身口意,使我們心靈平靜,才能達到開顯智慧,悟證真理,所以身命很重要。學佛不要誤認為這身命是臭皮囊就不照顧它,這是不中道的,沒有身命就不能悟證真理。佛陀教導弟子修行要行中道,不要走兩種極端,這兩種極端就是縱欲和修苦行。一位在家眾除了應以正當的職業來養活身命外,還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律,培養三善根和憶念佛、法、僧、戒、施,加強道心,進一步訓練內觀,隨分修持解脫道。



第二節 五種邪命

佛陀曾開示出家弟子,不可以五種邪命(不正命)的生活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第一:現種種的神蹟奇特之相,期望別人來利養、讚歎,這是不正命的行。

第二:自己讚歎自己的功德,「哦!我的功德有多大,修得多好,你布施給我比布施給其他人還加倍的有功德!」讚歎自己的功德,以求別人的恭敬供養,自歎自誇,希望別人對你好,這是不正命。

第三:學占卜斷人吉凶,以討好他人對你有好印象,獲取他人的信施,這是不正命。

第四:未證說證,未悟說悟,以大言壯語的方式,誇大其詞,求取別人對他的布施,說自己已經證得大阿羅漢果!自己已修證到某某境界!種種邪言、邪語寄望別人的布施,這是不正命。

第五:得到甲方利養時,就在乙方前稱說甲方所施的功德是如何如何的大。在乙方之處得到了信施時,就在甲方前稱讚乙方信施的功德有多麼的多,他的目的是想多得到別人的利養,想要追求名聞利養。為了求別人對他的供養,不擇手段大顯身手,這都不是一位有正命之人應有的生活原則。









第三節 正命的積極面

正命除了以上所談不應作為的消極行為外,更重要的是應從事積極的作為,也就是說除了不要造作惡不善法外,更應保握當下的生命,力行實踐佛法,利己利人建立人間淨土,尤其出家眾除了不應從事邪命之行為,更應積極的從事培養正見,力行八正道生活,弘揚正法,負起延續正法之責任,才是本份內的事,也是「正命」積極面之展現。最簡要來說:正命就是不要以違犯正見的手段來維持生計。難怪佛陀會如此的說:「以不道德及不自制的方式活了一百年,還不如有道德及覺照地活一天。」佛陀的教誡不可不慎,因此身為一位修行者應當善用生命學習正命,完成正命的生活。



第七章 正勤

第一節 正勤就是正精進

正精進也可說是正方便,而正精進就是四正勤的修習。正勤就是有正確積極的心,求向上、向善、向解脫。「正」就是正確的方法,「勤」就是努力的精進。有正確的方法加上努力的精進,才有辦法在真理上勇猛的力求體證。若你的方法不正確,精進也沒有用,方法錯誤的精進會愈走離解脫愈遠,如果有正確的精進會愈走愈向解脫的路接近。簡單說,正勤就是以正確的方法勇猛精進,邁向解脫、證入涅槃。

一個學佛者若無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雖然在力行精進,但那不是正精進了。正精進能增長智慧,破除無明黑暗所引生的貪、瞋、痴、憂悲苦惱。正勤是對治惰性的最好方法,在生活中有了正勤,就能常正思惟、正精進。

正勤(正精進)是八正道中之一,正勤可以說是實現理想的不二法門。我們因為長期對修行正法的放逸,所以才會沉淪於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輪迴中,而正勤是以積極的態度來破除放逸,是對治放逸的方法。正勤的意思就是有持續積極的心,以及勤勉上進永恆不退失之意志。勤勉上進什麼呢?當然就是善根。何謂是善根呢?有增上善學、增上戒學、增上意學(正定)、增上慧學(現觀四聖諦)、增上正解脫學,這都是增上善根的對象,因此正勤是八正道中排為第六。



第二節 四正勤的運用原則

正勤也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主要的使命就是:「已生惡令速斷,未生之惡令不生,未生之善念令生,已生之善念令增長廣大」,經由四正勤的運用原則,我們就會逐漸的減少欲貪,並消滅過去無明惡濁的觀念,也會逐漸的增加善學,直到完成善學,使我們獲得究竟的解脫。

已生惡令斷之意,並非意指已為惡行為之後才來將它斷除,而是當發現惡不善之念生起時就要令斷,未生惡令不生之意就是:保持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使惡不善法之念不生起。其實只要保持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當然就不會有惡不善之念生起,而惡不善之念之所以生起是因為失去了正見、正思的緣故。

在修行的精進上不止是令惡念不生,或已生惡令斷這樣就可以了,應該更積極使未生之善念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長廣大,如此的不放逸才是進道上昇的精進精神,如果只有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是還不夠積極的。當然八正道中的正勤之增上善學,就是力行實踐完成世間八正道,進一步的增上善學就是實踐完成出世間八正道,如此才是八正道中的正勤之修行。雖然很多人自稱道理瞭解了,但為何不會積極的力行以實踐呢?其實那是對道理一知半解,因此才會放逸不勤於精進的。如果真正瞭解正法之人,他一定會精勤於實踐,因為他已經知道世間處處充滿著苦,也瞭解苦之集因;知道苦是可滅除的,不需要無奈的苦中作樂,因此就會不放逸的積極於八條正道修行,因為一個人不可能知道正法,而不力行願繼續的在苦中作樂。例如一位將命終之人,明知有一位醫生能夠治他的病,使免於死亡而不去求醫的道理是一樣的,一個人不可能知道煩惱痛苦可滅除,而不力行斷除煩惱痛苦,而願無奈的接受煩惱痛苦。



第三節 任何的成就,都是精勤精進而來的

《雜阿含經》七二七經:佛告阿難:「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經文就是佛陀向尊者阿難說:「唯一精進這條路,不放逸的修習多修習,就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究竟解脫)。」

精進可解釋為:志欲、敢行、不退轉、熱勤、堅忍、不放逸。精進用簡單說,就是能夠將心導向於持續不懈怠。(取自七覺支29) 《雜阿含經》三四八經中佛陀向諸比丘說明:若比丘依如來真實教法精勤修行,就能得善逝、正覺。任何的成就,都是依不放逸精勤精進而來的,學佛修習佛法也不例外,必須方法正確依著正精進的堅固心而行。如果放逸了,懈怠心就會生起來,就會處處找機會做藉口原諒自己,如此沒有精進力之人,就樂住於苦為樂,因此就會感招未來的生老病死大苦聚集。









第四節 精進的原則

雖然選擇正法、律的精進,但也要有精進的原則,例如《雜阿含經》二五四經就有敘說二十億耳比丘雖然很精進,但是都無法進道上昇到達斷除煩惱,因此就生起悔意而欲還俗,佛陀知道後,就以琴弦急緩作譬喻,令二十億耳比丘覺悟,後來到達漏盡心得解脫,成就阿羅漢。

二五四經有一段經文是這樣說的: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

此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精進必須要有原則的平衡發展,太急就容易生起掉悔之心而失去正念;精進太緩者,就會生起懈怠之心,因此而失去正念。若是精進能夠平衡,那麼進道上昇就不難,完成四雙八士就有望了。精進者不只是精進要有原則,還要有具備正確的精進目標。如果一位精進者,沒有正確的精進目標,雖然是很精進但就不是正確的精進。如果沒有正確的目標精進者,那當然就不可能會成就正果的。



第五節 如何激發使精進力生起呢?

一位修行者若是離開精進,懈怠之心就生起了,懈怠心生起來惡不善法就趁機而入的破壞精進心。沒有正精進意志力之心的人,他就一再的沈淪於感官的欲樂中,而很難逃出欲界的控制,只因為這種欲樂會使自己越放逸,越充滿邪見。一位行者如果心中有精進力,就能很快的從放逸中覺醒出來。如何激發使精進力生起呢?以下提供幾點給各位做參考。

一、省思放逸的害處。

例如省思放逸可能會墮入憂悲惱苦之中。最好是省思自己所遭遇到的痛苦,因為這樣的省思最深刻,最容易喚醒自己提起精進力;或者是省思你感覺這種是很痛苦的事情也可以。如果想不出痛苦之事,那麼也可以想三惡道輪迴之痛苦,或者冷靜思考生命無常,生老病死的可怕,這種省思可以促進精進力生起。

二、憶念解脫者的自由生活。

例如憶念佛陀及佛陀阿羅漢弟子,他們都已經到達究竟斷除貪瞋癡憂悲惱苦。已經從過去的煩惱、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一位真正自在的人;他們都已經脫離了一切愛欲,過著清淨無染的生活,內心只有正見而沒有邪見;應該知道的法,應該持的戒律,應該修的法,應該要滅除的苦,應該要自證的道果智,都已經完成了;現在就已經得到解脫,將來不再受束縛,不再在生死輪迴中遭受果報了,如此的憶念解脫者的功德就會提起精進力。

三、省思精進的利益。

任何的事情不分世、俗、有漏、有取或出世俗、無漏、無取趣向涅槃之事,都必須要經由精進而才能成就的。人生難得今已得,正法難聞今已聞,當今又生活在太平之日,食、衣、住、行、吃、穿都不困難,應該要好好的把握這種機會,珍惜這種福報,精進不放逸的精勤努力,依正法律的七覺支精進,完成七覺支、生起明,趣向究竟的解脫。若是因懈怠而失去此寶貴的因緣,那麼要成就四雙八士,完成究竟解脫就難了。我們要接觸到正法律是很難的,可以用百千萬劫難遭遇來形容,要珍惜此寶貴的機會,機會失去了要找回是很困難的。如今既然已經有這份福報接觸這殊勝的佛法,就應該好好的掌握殊勝的因緣,完成四雙八士,到達究竟的涅槃。

四、憶念眾生苦。

佛陀的弟子應具備有自利利他的志願,先自利完成四雙八士,然後普渡眾生,這是一位聖弟子應有的心態,也是慈悲喜捨的願行。慈悲喜捨不只是口號,而是要導向行動,如果沒有行動就不是慈悲喜捨。但要行動也要有足夠的正智,否則就無法行慈悲喜捨。



第八章 正念

第一節 什麼叫做正念呢?

正念是如實於當下的變化中觀察,無論當下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加入任何的主觀意識,沒有任何所求,沒有任何的自我色彩,不推理、判斷、分別,沒有任何的主宰欲,對思考、判斷、推理、貪、瞋、癡、煩惱痛苦、快樂等都是一視同仁,不分別好壞、善惡、好或是不好,不逃避、不排斥、不貪愛、不疑、不癡。簡單說,正念就是一種不帶任何色彩或分別概念的如實覺知作用的功能,就好像一位單純看戲的人一樣,雖然不間斷地在觀察身心,不論是身體或感受、想及當下的現象變化,但都沒有任何的批判、攀緣或逃避,只有如實觀察、覺知當下現象的生滅變化過程。

正念就是在行住坐臥生活當中都不離開四種念住,四種念住就是身、受、心、法。有正念的人時時刻刻都會念住四種念住的其中一種,憶念不忘對身體的活動、情緒的感受、心智的活動以及諸法。諸法就是一切現象,包括精神與物質,都要精進精勤的注意觀察,在觀察分析當中可體證諸法是無常、苦、無我,慢慢地就能夠離貪欲、瞋恨、愚痴。我們應該要知道佛陀是以什麼方法發現真理的?很顯然的,是以培養訓練「正念」,透過觀察分析色、身兩法,體悟緣起法則,從這當中才能確實知道人生的真理本來就是無常、苦、無我。了解無常、苦、無我的人就不會再沾黏、執著「我」及「我所」,就不會活在痛苦生活中。但若不了解無常、苦、無我的人,他的生活就會有痛苦。

「正念」是訓練自己有覺察智慧的好方法,從四種正確的念住身受心法上,培養出強有力的內觀智慧,透視身心上的緣起真理。「正念」就是指念頭隨時都要安住在身受心法上做內觀覺察。否則,不能說是有正念的人。



第二節 正念的重要性

什麼叫做正念呢?就是念住於身受心法四念處。佛陀一再的對弟子們開示說:「念念分明、培養自覺是成就滅苦,體證涅槃的唯一之道」,甚至於最後的遺教也說:「以四念處為住」,另外在三十七道品中,正念就佔有五處,例如四念處中的正念、五根中的念根、五力中的念力、七覺支中的念覺支、八正道中的正念,由以上所述可知正念的重要性。可以這樣來說:任何修行者若離開了正念,修行就變成口頭禪,而任何修行者若離開了正念就是放逸者,除此之外,任何人在說話中,若離開了正念,就有可能偏離了正語而不知道。所以任何人離開了正念,就會生起貪、瞋、痴等。

因此任何一個修行者若離開了正念,就已經離開了修行。因為修行是要培養自覺,透過自覺完成正觀五陰,六入處等,是無常、苦、無我、集、滅、味、患,因而厭離欲貪以免禍患產生的出離心志,否則是無法不放逸的精勤於離欲、滅盡苦之集,而獲得究竟解脫自證涅槃。所以說離開正念就已經離了修行。何況也只有培養正念、正知(自覺)完成正定的生活,才能於行住坐臥的生活中不相違、不衝突。









第三節 如何修習正念

平常就必須提醒自己,將注意力放在我們身體的舉動變化、感情變化、心境變化,由此開始訓練,進而能察覺到緊張、衝動、雜念、貪、瞋的生起、延續、變化和消失等,從粗到細甚至很敏銳的覺察智慧,觀察到微細的種種變化,體會悟證到一切都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因緣生滅法,直到對身心執著的捨離,進而滅盡貪瞋痴。

一個修行人最重要的至少一定要訓練保持正念,然後培養出客觀的生活角度,只當觀眾就好,千萬不要變成演員,因此,行住坐臥當中,都要保持念住在身、受、心、法中,要保持明白清楚、清醒智慧,對一切事物都保持客觀,對當下保持明覺清楚,但只要保持觀照就可以。如何觀照呢?觀照就像只是在看戲的觀眾而不落入當演員。比如我們看到二隻狗在打架,一隻黃的、一隻白的,我們眼睛看到打架就保持只是看到打架就好,不要再以自我主觀判斷那兩隻狗到底誰對誰錯,說不定你覺得那隻黃狗不對,於是你就拿棍子打黃狗,記住!只要清楚看到兩隻狗在打架就好,我們像看戲的觀眾,而那兩隻狗就是演員。如果生起了慈悲心想勸架,就只要想辦法將這兩隻狗拉開,不要讓牠們再互相爭鬥下去,只要保持著勸架只是勸架、拉開只是拉開的單純心態就好。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為了意見不合而起衝突,假使在衝突的當下,保持客觀知道他們在衝突,這樣就不會加入自我主觀、落入誰對誰錯的是非裏。如果有慈悲心及化解衝突的能力,就應該保持客觀的態度化解衝突事件,不要用自我主觀來判斷那一個對?那一個不對?無明的落入是非紛爭裡,產生貪瞋痴憂悲惱苦。有人、有生命很自然的就會有本身的意見及念頭,各人的觀念不同,這是自然的,但觀念不斷的在改變,沒有內觀智慧的人是無法發現的,當然也無法體會。不只是觀念不斷的在改變,身體也不停的在生滅變化,若無內觀智慧,就容易錯解這個身心是一個不變的我,這是因為無法看清楚真正生滅的變化過程。假使能夠真正體驗到如實變化的整個過程,就有正念的智慧,就不會落入「我」或「我所有」的邪見了。



第四節 正念的種類

念分為四種。一者,念:有生命的有情眾生都有念,死人或是植物及石頭、大地等沒有精神者就便無念。二者,隨念:隨念就是六根觸六塵生六識接受外境時,心隨之起念,稱之為隨念。三者,重念:重念就是妄念。念頭大約可分二種:一種是妄念,另一種是妄想。妄念是將過去所知、所見、所受的資訊重複一次再一次的想起來,只要有適當的助緣不只一次、不斷的次數回憶想起,這種稱之為重念。四者,憶念:憶念就是妄想,造善業、造惡業或造不善不惡業,都是出自於憶念。

念,隨念,重念,憶念四種,其實都是相依相緣的,譬如當眼睛看到喜愛的東西,這就是念。因為眼睛本來只是一個能看的器官功能而已,有眼睛的功能觸受到外在的色塵,本來只是單純的識反應,但加上了自我意念就生起喜歡、不喜歡或沒有喜歡不喜歡。既然是有分出喜歡或不喜歡,就已經加入了自己的貪念或瞋念。若不喜歡就已經加入了自己的瞋念;若是喜歡就加入了自己的貪念。這種六根觸受六塵所生起的念,都是隨時遇緣境都會產生的,這種就是隨念的現象。六根觸受六塵記在腦內的印象,無論是善或惡,只要是遇到適當的助緣,就會不斷的重複想起來,哪種東西是喜歡的、哪種東西是不喜歡的,都會不斷的反覆重念起來,不斷的亂想;更進一步的憶念想要取或排斥的使念起念滅不停。

《雜阿含》七八五經中說:「何等為正念呢?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向苦邊。什麼為正念是世俗的,有漏、有執取的,轉向善趣呢?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這就叫做正念為世俗的,有漏、有執取的,而正向於善趣。什麼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於苦,轉向苦邊呢?所謂聖弟子以苦作為苦的思惟,集、滅、道也一樣,以道做為道的思惟,和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這就叫做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於苦,轉向苦邊。」

由以上經文就可知,佛陀將正念的修法分為二種:一種正念為世俗的,有漏的、有取的,而轉向於善趣的。這種世俗的正念就是時時注意當下,重視於念,念茲在茲於正念,如實不虛的保持在當下的正念中,這就是世俗有漏、有執取的,這就是能轉向於善趣的正念;另一種正念是聖的、是出世間的,是無漏、不取,正盡於苦,而轉向於苦邊的。這種出世間的正念,是透過培養正念,完成正念的如實思惟、觀察體驗苦集滅道四聖諦,相應於解脫(無漏)的思惟、觀察,這就叫做出世間的正念。

什麼稱之為正念是世俗的,有漏的、有執取的,轉向於善趣的呢?如果念時、是隨於念、重於念、憶於念,而是不妄不虛的話(也就是說念念清楚),就是名叫正念為世俗的,有漏的、有執取的,而正向於善趣的。什麼是正念是聖、是出世間,是無漏、是不取,是正盡於苦,而轉向於苦邊的呢?所謂聖弟子乃是以苦作為苦的思惟對象,集、滅、道也是同樣的,如實的以道為思惟的對象,和無漏的思惟相應,如念而隨念、重於念、憶於念(念念清楚),都不妄、不虛的話,就名叫做正念是聖、是出世間,是無漏、是不取著,是正盡於苦,而轉向於苦邊的。也就是說如果培養正念目的不是體驗苦集滅道四聖諦,而只是為了培養正念而培養正念者,這就是轉向善趣的世俗正念,因為有培養正念的人,他能保持清醒使精神集中在於當下,對於當下的一切行為都能保持清楚,因此就不會失控,也能使心平靜、安詳,懂得處理生命中的各種問題,減少煩惱、壓力,對正確的行動更有信心及耐力與毅力,因此能獲得正向於善。但如果將培養正念,完成正念目的是為體驗苦集滅道,那就叫做出世間的正念了。

簡單說,所謂的善趣正念,就是善護念,使念頭不向外遊走攀緣造惡業,不妄不虛的生起惡念則令斷除,甚至善護不要使心意亂而起惡念;若已經重念起惡念想,應當要善護,不令它生貪欲想,不令它生瞋恚想,不令它生起害想,如實不妄不虛的保持正念善護,惡斷善則生起,如是不妄不虛的重重警覺,這種就稱之為善趣正念。善趣正念,就是念念善護六根,免得造作惡業,就可得趣向善處,得善果報,就是善趣正念。而什麼是無漏正念呢?依據《雜阿含》七八五經中有一段說明無漏正念:「……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無漏正念是思惟苦集滅道四聖諦,時時不妄、不虛正念思惟修行四聖諦,就能夠滅除世間的煩惱憂愁,清除生命中的種種痛苦。



第五節 正念和專注

專注就是心一境性,是強迫將精神集中在固定的所緣目標,以訓練出精神集中的力量,所以用勉強訓練的方式就可以培養出一般的禪定。如果過度運用強烈的全神貫注來禪修,長期下來就會使身心勞損疲憊不堪,嚴重者失去正念,加上不知運用擇法覺支,就會產生掉悔,不知其中原因的人就誤以為是入魔。

修專注可使精神集中,也可以暫時的減少妄想和妄念,或是暫時忘了一切,若運用適當也可以得到喜樂和輕安。但修專注必須有特定的環境,否則是很難有所成就的。而培養正念就不同了,正念培養不須任何特定環境,也不須固定所緣,只須如實的在行、住、坐、臥的生活中,念住身、受、心、法,沒有任何壓力,只有保持清楚的覺知當下的現象變化過程,因此只有正念配合正知才能使我們開展能觀察的智慧,完成照見身心實相是因緣生滅法,是無常、苦、無我,到達自證甚深緣起,體證苦集滅道。

要使正念保持在所緣上,必須依靠專注的力量。因為專注能使精神集中,正念則能覺察當下變化,專注正念配上正知完成正智就能調伏世間貪憂。如果只訓練專注,而沒有培養正念、正知,專注反而會幫助「我執」;禪定若沒有繼續在靜態中訓練,很快就退了,反而對開啟智慧產生負面的作用,無法完成觀察的智慧。但只有培養正念而不配合正知,就變成偏向於專注,也無法完成現觀四聖諦的修證智慧。也就是說專注就是正念的助道力,因沒有專注的力量,正念就容易偏離了當下。

正念和專注雖然不同,但是對一位初學者來說,正念和專注必須平衡配合運作,如果偏向於其中一個而疏忽了另外一個,禪修就會失去了平衡,因此就難進道上昇。

具正念、正知,自然就具備了專注,因此具備正念、正知者,他的專注定力就不會退,就可保持在行住坐臥中。修智慧禪的基本要件就是訓練專注配合正念、正知。只要專注和正念、正知平衡發展,長期培養內觀禪修,慢慢就會養成隨時隨地都會保持在正念、正知中,正念、正知配合就能產生如實知見的智慧,自覺緣起,自證四聖諦,開啟清淨智慧法眼,進一步完成四雙八士。

訓練專注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是需要的。訓練專注的目的就是發展正念、正知的力量,而不是為了神祕的體驗,或暫時忘我的無想無念之深定境界。這些神祕的體驗以及忘我的深定,反而會影響開啟清淨智慧法眼。有專注的定力,在六根對六塵境時,比較不容易失控。

有正念可以清楚覺察當下的現象,有正知能掌握當下做的是什麼,正念、正知的配合就能轉變成修慧的自覺知見。正念、正知開發出實相般若時,能發現無常、苦、無我及無我所,甚至連正念、正知都不是我,正念、正知只是一種透過身心相依相緣運轉的過程而已,也是無常、無我。有如此正見的修證智慧,就能去除無明所引生的一切苦集;苦集滅除了就不會有苦的生起了,也就不須滅苦了。



第六節 正念與四念處

《雜阿含經》六二二經:「什麼叫做正念呢?若比丘對於內身之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以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以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這叫做比丘之正念。」經文告訴我們隨時念住於身、受、心、法四種念住,精勤精進的以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瞋癡所引起的憂悲惱苦,這就是正念。

簡明而說,正念就是對身體的活動如實念住(身念住),對情緒的感受如實念住(受念住),對心智的活動如實念住(心念住),對身、受、心一切變化現象如實念住(法念住),精勤注意觀察,憶念不懈怠。這種修法就是四念處禪修法。培養正念和四種念處離不了關係,離開了四念處就無法培養正念、正知了。由此可知正念和四念處具有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在《雜阿含經》六一○經就說明了二者的修行關係。六一○經記載: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我現在要為你們說明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希望你們仔細聽著,同時也要好好的思考我所說明之修行四念處的方法道理。如何修四念處呢?就是對自己的身體作身念住的修行,用這種方法精勤精進,同時以正念、正知來調伏世間憂愁悲傷的痛苦;同樣的,也對自己外身、內外身觀察念住,精勤精進,而以正念、正智調伏世間的憂悲。如是,對自己感受、憶念、現象(緣起法則)之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察念住,精勤努力精進,同時也以正念、正知調伏內心的憂愁悲苦,這就叫做修四念處。」

正念是八正道中以念為主的修行方法。以念為主的修法若用廣義來說,那就涵蓋了整個佛法的修行體系,例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念法,以及念自於本身的四念處等的修法都不離於念。用簡要來說修「端正法」或「正法要」都不離念的修法。念不只是涵蓋整個佛法的修行而已,也涵蓋了世俗、出世俗的生活,因為一切生活都不離念,那當然修行也就不離念了。也就是說念有正念與邪念,正念可獲得正定,邪念可獲得邪定,正定可獲得解脫煩惱、痛苦,邪念可增長煩惱、痛苦,一樣是念但有不同的結果。

八正道中正念的念,就是隨念或繫念於當下。隨念就是不離佛、法、僧、戒、施、天,繫念就是念住於四念處。世尊乃是阿羅漢,應當供養的聖者(應供),真正完美的自覺者(等正覺),智慧和德行兼備的成就者(明行者),善巧地斷除貪、瞋、癡者(善逝),洞悉世間真相者(世間解),可調教者的最佳教練(無上調御士),諸天和人類的老師(天人師),自覺、覺他的佛陀(佛陀),世間至尊的聖者(世尊),這就是佛隨念的內容。法隨念就是隨念佛法的功德。僧隨念就是隨念四雙八士的聖弟子僧的功德。施捨隨念就是隨念施捨的功德。戒隨念就是隨念聖者所喜愛的戒,以及所持的戒德。天隨念就是隨念天人的功德(宿住隨念)。隨念於佛、法、僧、戒、施、天(宿住隨念)就能生起世俗及出世俗的正見。由世俗及出世俗的正見,進而修四念處繫念於當下身、受、心、法,從中體驗五陰及一切諸法都是無常、苦、無我,以及五陰之集、滅、味、患、離,因而住正念、正智,隨順覺五受陰調伏欲貪、斷欲貪、超越欲貪的生活,獲得心解脫。

正念與四念處是相依的,如果只有具足正念而没有繫念於身、受、心、法,那就難如實知見五陰等法無常、苦、無我,雖然具備對五陰、五受陰等之知見,但没有正念、正智的隨順觀、隨順覺,那也難斷除欲貪獲得心解脫。因此正見、正念與四念處配合精進,才能具備修行的次第修法(法次法向),否則只有單一的修行是無法完成佛道的。









第七節 正念的功能

第一項 體驗四諦,引生現觀的智慧

正念就是保持著對所緣(目標)的念住,既不忘記它也不讓它失蹤,展現著勇於面對的態度,直接的與所緣(目標)確保清楚,單純客觀的覺知所緣(目標),不要作任何的思考、推理與判斷,單單純純保持清醒,以覺念來培養正念,就會慢慢的擴大正念,從正念中就會生起正知(正智)。

正知是從培養正念中,所培養出來能覺知的智慧。《雜阿含經》六二二經:「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正知),迴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也就是說,正知(正智)是從培養正念所引生出來能自覺無常、苦、無我之智慧。有了正知就隨時知道自己有沒有偏離當下的正念,因此正念乃是正知之因。只要從粗淺微弱的正念中,不斷的念茲在茲培養正念,就會慢慢的增強正念。正念增強了,就會將正念擴大及更深入所緣目標。有了正知就清楚的知道當下是否偏離正念,不是像初培養正念時,觀察力薄弱,離開了當下所緣還不自知。初培養正念時,正念是粗淺而微弱的,要從粗淺而微弱的正念擴大增強,正知也隨著越清楚明覺。

正念、正知是相依相緣,目的就是要完成體驗苦集滅道四聖諦,引生現觀的智慧。如果能將正念、正知持續不斷的保持,就會降伏五蓋使心更明淨,正念越增加,正知越有力,此時就不必一定要以固定的目標為所緣,可將所緣目標擴大到整個身心或根塵識,此時就可能會直觀到身與心是分開的,初步的自覺開悟到所緣的目標是身,能觀察的就是心。更進一步觀察到身、心兩者相依且不斷的生生滅滅現象,身心都是生滅無常法,因此體會自覺開悟到無常故苦的實相特質,到達這種程度時,就可以說對四聖諦的第一諦已經開悟了。所以我們修四念處培養正念、正知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自覺開悟體驗苦集滅道。

第二項 體驗無常、苦、無我、味、患、離

正念的功能是什麼呢?就是能獲得如實知見身心的本質;是無常、苦、無我,集、滅、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的智慧。由此智慧開啟法眼(見法)瞭解四聖諦,進而現觀(洞見)四聖諦,最慢七有天、人往還,得離苦邊,即斷三結證初果;進一步隨順觀五陰,隨順覺六入處觸、受,調欲貪使貪、瞋、痴薄弱證二果,再來一世得離苦邊;斷除身見、疑、戒禁取、貪欲、瞋恚五下分結,證三果,得不還果,此世之後,於化生處般涅槃,成不退轉法;斷五下分結及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成就斷五上分結,證四果阿羅漢,於現世得解脫知見,不受後有,這正是正念的功能。

修行要獲得解脫,初步一定要先建立起對五陰如實知,是無常、苦、無我的正確(正見)知見,但要獲得此正確的知見修法,當然就是培養正念,由正念獲得正知,再由正知獲得五陰等是無常、苦、無我,集、滅、味、患、離欲之智慧,然後進一步以正念、正知調欲貪、斷欲貪,超越欲貪。



第九章 正定

第一節 何為正定

什麼叫做正定呢?大念處經中,佛陀說:「比丘們,什麼叫做正定?比丘捨離了感官的欲望、捨離了不善的心理狀態,進入並保持初禪,離欲而生,有覺想、有思惟,充滿喜樂;然後平息覺想和思惟,得到內在的寧靜和心意的專一,進入並保持第二禪,專精而生,沒有覺想和思惟,充滿喜樂;然後喜受消失了,體驗著聖弟子所說:『住於寧靜和專注就是快樂』的樂受,進入了第三禪;然後捨棄了喜樂的感受,先前的喜樂皆已消失,進入並保持於第四禪—超越喜樂,由寧靜和專注所淨化,這就叫做正定。在《中阿含經》中,佛陀說:「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由正定。」

正定就是以攝心不亂、保持明覺為主要修法,當然要依八正道的次第力行實踐,才能到達正定。如果不依八正道就容易引生邪見,邪見就引生邪定。正定不是一般的定,正定是具備戒定慧,也就是具足心解脫,所以,正定並非一般的定,當然也不是枯木定。

詳細說正定就是具足正念、正智的智慧,在生活中不落入喜貪五陰等。正定若對四念處而言,就是能使心保持在當下的正念、正知中,使心不落入五蓋,生起惡不善法,對其他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也是如此。例如,正定對正見而言:就是能使觀念保持在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三法印之中,不再落入常、樂、我淨的邪見;正定若對正思惟而言:就是能使心保持於出離生、老、病、死、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心境,完成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之志願,不生退志之心。

若正定對正語而言:就是能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反而說對身心出離煩惱痛苦有關之語言;若正定對正業而言:就是能不從事違犯五戒之行為;若正定對正命而言:就是不會為了生計而做對別人有害之事;若正定對正精進而言:就是能使日常生活保持在四正勤的生活中,也就是說精進於已生的煩惱令斷除、未生的煩惱令不增長、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時時保持在正念、正知中,不放逸。總之,一個具足正定的行者,當然就是一位具足八正道的生活者了,因此有正定的生活是不會招感苦集,既然沒有苦集,那來苦的生起呢?苦是錯誤的觀念而引生苦集的,人人若要完成究竟的解脫當今及未來的憂愁、悲傷、煩惱、痛苦,就必須有具足正定的生活,否則即使是辯才無礙,但仍是一位充滿憂愁、悲傷、煩惱、痛苦的凡夫俗子。

第二節 正定的特色及功能

佛陀在四聖諦中所談苦滅道跡聖諦八正道,其中的正定,當然並非是一般的定,那是具足正念、正知、正見之正定。也就是說在佛陀教法中的定,是具有正見的中道生活,而不是逃離生活的精神統一,或是無想無念的精神恍惚狀態,這個重點大家應該要注意的,以免錯失寶貴的生命在外道中空度歲月。

其實在禪定方面來說:佛陀所教導的禪定(正定)是能融合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而且也離不開日常生活;它不但不受限在經過控制規劃的環境中,而且能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解脫自在的生活,如此之解脫才能不受後有,這才是佛教正定的特色,也才是真正佛陀教法禪定之定義。這也就是說:真正的心清淨是建立在樂受不生貪,苦受不生瞋、保持覺受隨觀,不落入不苦不樂受之癡,如此中道的生活,才能使內心得到真正的清淨,當然這都必須要依靠正定的力量,而不是一般所說精神集中,使心不起分別或無想、無念的世間禪定就能做得到的。

至於正定的功能是什麼?那就是自覺四聖諦以及五陰等是無常、苦、無我,集、滅、味、患、離,具備有如此正見的自覺以後,在行、住、坐、臥的生活中隨觀身、口、意,明覺六根對六塵所生起之觸、受,在觸、受中,樂受不生愛染、苦受不生瞋心,不落入不苦不樂受之癡,保持生活在不起貪、瞋、癡的中道中,這就是正定的功能。

第三節 正定與一般定

禪定和一般定是有所不同的,在佛教的立場來看,定並非是目的,也不需要太深的定,因為佛教的正定是中道的生活,因此學習正定是從培養正念、正知開始。透過培養正念、正知完成如實知、如實見四聖諦,開法眼、證聖果以後,生活在正定(中道)中去滅除貪、瞋、癡,獲得究竟的涅槃,這才是佛教修定的目標。

這也就是說佛教修定的重點是在培養正念(覺知),因此定只是被拿來作為達到完成正念(覺知)的工具,再從正念中如實知見四聖諦(正知),獲得五陰等無常、苦、無我,如實過著隨觀五陰集、滅、味、患、離的正智生活。在生活上保持在八正道中,不造作苦集,如此就能獲得究竟滅苦,因此佛教不重視深定,而只要有足夠的專注能力培養正念就可以了,因為在培養正念當中就已經等於在訓練定了。例如「定」的意思就是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達到無散亂之心就是稱之為定,既然如此,保持在正念當中就已經也在訓練定了,當然在培養正念的過程,難免還會生起散心的,這在培養正念的過程是自然的,若是具足正念了那就不會再有散心的現象了,也只有如此的培養正念、正知,才有能力獲得四聖諦的智慧。因此正定並非是一般的定,而是具足正念、正知的生活在中道中,如此的正定才不再有後有,這個重點大家必須要釐清,若將正定誤為只是一般定的境界,那麼對修解脫道來說當然是負面的。為什麼呢?因為一位修解脫道者,培養自覺是很重要的工作,沒有自覺的能力就無法現觀四聖諦,沒有現觀四聖諦是無法開啟解脫的智慧及證聖果的。

一般定只能使心完成專注,或者到達無想、無念的深定境界。既然是無想無念,那麼如何現觀四聖諦體驗五陰等無常、苦、無我呢?雖不可否認培養訓練定能於當下暫時滅除煩惱,可是這種並非是究竟的滅除煩惱,而只是藉定的力量使一切煩惱暫時不生起來而已,並非是具足戒、定、慧,究竟的滅除煩惱痛苦不受後有的正定生活,因為正定的生活是不可能會造作苦集(渴愛),只有没有造作苦集才能獲得究竟解脫,否則都只是對治法而已,不可能完成究竟解脫不受後有。

佛陀所教導的禪修是將目標放在培養正念(覺知)、正知之上,定只是被拿來作為達到目的工具而已,定並非是佛教修行的目的。用簡要來說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從聞慧完成修證慧,由修證慧獲得正定的生活。

第四節 如何應用八正道中的七支完成正定?

八正道雖然分為八部份,但必須相依相成才能完成正定,缺一不可。《雜阿含經》七五四經說明八正道之前七正道乃為正定之基業。七五四經這樣記載:

佛陀告訴舍利弗:「所謂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正定),為賢聖的根本,為賢聖的眾具(修行完成聖者的助道因緣)。哪七種呢?所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以此七道分為基業後,就能得其心於專一,因此叫做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從以上經文可知道八正道中的前七正道是完成正定之基業,若沒有前七正道,就無法完成正定,因此八正道是相依相緣相成的。

首先我們就來瞭解七條正道與正定的因、緣、果關係。正見、正志是「因」,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是「緣」,正定是「果」。有了正見、正志為因,加上實踐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為緣,才能完成正定的果,因此八條正道是貫穿戒、定、慧三學,藉由戒、定、慧相依、相緣、相成所完成的八條正道。

以下就先談正見。一個人如果没有正見的智慧,那麼要如何修行呢?没有正見智慧的修行者,就像在航行在海上沒有羅盤或指南針的船隻一樣,茫茫大海不見彼岸又不知東、西、南、北,那要如何達到彼岸呢?修行者也是一樣的道理,若是没有正見的智慧,那又如何修行呢?雖然有了正見的智慧,但没有完成正見的正志,那有可能會實踐於修行呢?何況有了正見的智慧,才能知道苦集滅道四聖諦,也才能使煩惱的世間得到光明(智慧)。只有如此的正見智慧者,才會為了獲得光明而生起完成正見的志願(正志)而實踐修行八正道。因此正見、正志就是八正道中之首,也是八正道中戒、定、慧三學中之慧學。没有正見、正志的智慧修行者,那只有盲修瞎練而已,是無法獲得正定的生活。這也就是說若要完成正定,必須先具備有正見、正志的智慧,由此正見、正志的智慧才能正確的學習培養正語、正業、正命。

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戒學。没有具足正定的智慧是無法完成清淨的戒學,但若没有正語、正業、正命的知識,那更無法從生活中實踐戒,没有戒就無法精進於正念而完成正定,因此八正道中的戒、定、慧是相依、相緣、相成的。我們應該知道在八正道戒、定、慧三學的修行中,並非是先修持戒清淨之後再修定,具足定再修慧,而是戒、定、慧相依、相緣、相成就的,因此八正道中的戒、定、慧是一起修的,不是一次將戒、定、慧分批來修,這就如一棵藥丸中雖然含有八種成份。吃藥時,我們是一次吞下去的,不需將藥中的八種成份一一分開來吃。

一個人如果没有正見的持戒,很容易落入戒禁取而自己不知道;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没有正志,雖然已具備有正見的持戒知識,但仍不會去力行持戒的。因此具足正見智慧的持戒者,他就能清楚的如何持戒,不會非因計因、非果計果的執持戒禁取見。

從以上說明可知,有正見的人他知道戒是聖者喜愛的,因為戒能使一個人內心清淨而精進於正念、正知完成正定,過著遠離恐懼的生活。如前所說,八正道中的戒學就是正語、正業、正命。一個人如果違犯正語、正業、正命,就是犯戒了。但要具足正語、正業、正命的持戒清淨,就必須要有正定的智慧,否則就只能知道要實踐正語、正業、正命,但還是無法做到正語、正業、正命,這是未具足正定的緣故,因此才無法具備正語、正業、正命的生活。

那麼要具足正定當然須要透過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才能完成正定的。只要完成了正定其他七支就完成了,因此八正道中除正定外的其他七支是完成正定的因、緣。也就是說没有正定是無法獲得持戒清淨的,但要完成正定也須要八正道中的七支來協助,否則是無法獲得完成正定。所以說八正道中的戒、定、慧是相依、相緣、相成就的。

因為一個人如没有正念的智慧,就無法於當下發現是否離開了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但有了正念的內觀智慧,就能於發現偏離了正見的當下回到正見;偏離了正志就會回到正志:偏於了正語就會回到了正語;偏離了正業就會回到正業:偏離了正命就會回到正命;放逸了就會回到正精進,偏離了正念就會回到當下,這些都必須依靠正念的內觀智慧。如果没有正念的內觀智慧,那麼又如何的能發現偏離了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呢?既然無法發現偏離了七條正道,那又如何學習八正道中的七支正道而完成正定呢?所以没有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的助緣,那也無法開啟正念的智慧。

有了正念的智慧才能完成正觀五陰是無常、苦、無我,集、滅、味、患、離的正智,藉由正念、正智調欲貪、滅欲貪、完成正定。再進而將正定的智慧落實在八正道中的生活,因此就不會在製造苦集,沒有苦集就能獲得究竟解脫了,也只有如此才是究竟解脫之道,也是佛教的特色。



第拾章 結語

總而言之,八正道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道諦,道諦就是可以到達究竟滅苦的八正道。

那麼什麼是正見呢?如果從字面說,正見就是正確的知見,也就是正確的見解,具足正確的人生觀。

正思惟:就是具足正見的聞慧和思慧後,時時提醒自己要保持在正見的生活中,完成修證慧的工作,能夠生活在梵行已立的正見中。簡單說,就是思惟力行完成滅貪欲、瞋心,沒有害人之心。

正語:就是說話必須純真而且還要有益的話,簡單說就是正當的語言,徹底的斷除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經過裝飾不實的好聽話)。

正業:就是離去殺生、偷盜、邪淫三惡行。

正命:就是用正當的手段去謀求衣、食、臥具、醫藥。什麼是正當的手段呢?就是不要為了生活所需而犯五戒。

正方便(正精進):就是有精勤不放逸的念茲在茲,保持在當下的正念中,持之有恆不退志之心努力精進。

正念:就是保持在四念處當下的所緣上。

正定:就是保持精神集中在當下的正念上,使心不會被外境所染。

佛陀教導實現理想「解脫煩惱」人格的方法,就是稱之為「法」或「道跡」。這條「道跡」就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八條正道是一位修行解脫道者必須實踐之道,因為八正道是一套具足戒、定、慧能落實在日常生活的行為修法。任何人若能具備八正道的生活,就能獲得當今究竟的解脫煩惱,過著解脫貪、瞋、痴束縳,成為自由、自在沒有煩惱的安樂人,這種人臨命終時,因為已具足無我的智慧,所以就有能力面對並在安詳平靜中逝去,而不是在充滿悲慘與痛苦的狀況下死亡。

佛教八正道的修行次第就是聞、思、修慧的實踐歷程,是修解脫者所必須修習的,所以佛陀將它稱之為「古仙人道」,離此沒有第二條可完成究竟解脫之道了。

八正道首位就是正見,由正見生起正志(正思惟),具備了如此的智慧之後,修行才會有目標可行,否則就是盲修瞎鍊了。但有了正見、正志的智慧並非就解脫了,如果是如此,那佛教就不必談苦滅道跡的修行了。有了正見、正志的智慧以後,必須依正見而起正語、正業、正命,具備身、口、意三業清淨,進而在行、住、坐、臥的生活中精進正念,然後與戒、定、慧相依相應,完成無漏(没有煩惱)的正定智慧,所以在五根(信、精進、念、定、慧)中,佛陀才會說智慧如房屋的棟樑一樣,立基後需先將棟樑安立,直至建物完工,棟樑成為建物的主要支撐結構。同樣的,八正道的實踐需先培養正見的思慧,直至完成修証慧的正見,如此才能獲得究竟解脫。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736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