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日本人看台灣媒體爆震
2011/03/13 20:19:47瀏覽620|回應1|推薦5

筆者友人居住於仙台市,據這位友人告知,這次強震,災情非常嚴重的宮城縣仙台市,在三月12日(星期六)早上,還沒有自來水、瓦斯、電力,手機通訊不順,連糧食也難取得的情況下,仍然按時間收到當地《河北新報》的早報。

媒體評論

 

〔摘要3.13.2011自由◎ 星友康〕筆者友人居住於仙台市,據這位友人告知,這次強震,災情非常嚴重的宮城縣仙台市在三月12日(星期六)早上,還沒有自來水、瓦斯、電力,手機通訊不順,連糧食也難取得的情況下,仍然按時間收到當地《河北新報》的早報

我們可以想像,災區人民收到早報,可得到的鼓勵有多大!他們從早報中得知外面災情的嚴重性之外,仍然可以知道外面社會為他們努力回復正常生活。就因此也有了信心及堅持等待救難的勇氣。原來,媒體也可以做到這樣的救難啊!

台灣報紙、電視媒體,是否也能在遇到如日本這次大地震的大災難時,仍能冷靜的維持、執行該有的任務?

但看到對於此次日本大地震的台灣電視新聞或報紙報導,「北海道觀光地點水汪汪!!」、「東京鐵塔歪了!!」、「旅日藝人家裡地板大理石破損」等,以及如「日本大地震台灣產業受惠」等,身為在台灣多年的日本人,心裡有點難過。

筆者感覺,台灣媒體可能因為有經營壓力,過於投入「爆料」新聞,鮮有相當整理的分析新聞。這可能是台灣和日本媒體最大的差異吧!

我寧願看NHK〔摘要3.13.2011自由◎ 洪肇陽〕日本發生了不幸的天災,把電視轉到了新聞台。只見一電子媒體斗大的標題說著:「驚~這是日本嗎?」女主播用一種相當激動的口吻如此說著。接著將鏡頭帶到了東京市區黑壓壓的人群,每個地方看起來都很慘。

是的,我的確驚悚於畫面中那些天災所帶來的無助感,然而我也驚訝於台灣媒體面對這類新聞事件的時候,如出一轍的使用極為戲劇、誇張的手法去鋪陳火災要報得轟轟烈烈,水災要講得氾濫成災,麥克風要指向受難者,鏡頭要將那絕望的面容一再放大呈現……

於是我轉到了冷門的NHK,雖然我聽不大懂日文,但是我可以確切感受到主播冷靜的口吻,縱然畫面上火是如此灼熱,水是如此無情,但著實讓我的內心安心些。淹沒的城市安靜的浮在水上,卻沒有媒體喧譁著,我們只需要這樣的情緒就好,不是嗎?

台灣的媒體除了談及災難的危言聳聽,除了將許多無稽之談一起概括全包,除了那樣訕笑式的標題作報導,是否能夠從這次的天災之中,學習到甚麼?

災後守望者日媒安定民心【摘要2011/03/13 聯合報潘家鑫/文化大學廣告系助理教授】日本東北部這次的強烈地震,日本在平日訓練有素的救災系統,在災後迅速有效率地應變,動員自衛隊趕赴災區救援。 

更讓人佩服的,是飽受驚嚇的日本民眾,在災後的井然有序,未有混亂脫序的情況發生,這應該要歸功於日本公共媒體NHK及其從業人員,在災後肩負起媒體守望者的角色,在第一時間報導並掌握災難的最新情況和畫面,主播冷靜而沈穩的專業表現,適時安定民心,引導民眾安全應變

在任何災難發生之後,人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現在的情況如何,以及下一步要怎麼去做,以維護個人及他人的安全。要消除這些「不確定感」,避免隨後引起的迷亂、恐慌行為,就必須要立即提供災民所需要的訊息,並引導他們到安全的處所

這時的新聞媒體,就應扮演起安撫人心的領航角色,尤其是媒體從業人員,播報新聞時的情緒,更會直接牽動到災民脆弱的心理。

當地震發生後,NHK即刻提供災區第一手的空照畫面,以及令人觸目驚心的海嘯畫面,令人情緒激動,怎一個「慘」字了得,但NHK的主播,能夠收歛起自己震驚、悲傷的心情,冷靜沈著地提供災後應變的消息,並不斷提醒民眾要注意安全,前往避難地點,其專業表現令人肯定。

反觀台灣,某些電子媒體在引用NHK畫面時,「隔岸觀火」地描述災情的慘烈,傷亡人數的眾多,令人遺憾地反映出這些媒體缺乏同理心與專業能力。一旦災難真的發生之後,又喜歡「興高采烈」地連線報導災民們的慘狀,再要災民們回答:「感覺怎麼樣?」的白目問題。

冷靜應對沒朝野互罵、沒哭天搶地【摘要2011/03/13 聯合報】一篇「日本震災教我們的事」遭網友大量轉載,文中描述日本政府快速決策、按部就班,媒體的鎮靜報導,「日本人教會我們什麼是面對天災該有的謙卑與準備、冷靜與行動力。」 

日本從首相、官房長官、媒體到一般民眾,雖驚恐但毫無畏懼,立即進行危機應變。網友發現日本在如此重大災變中,不見怨天尤人、沒有人怪罪朝野,重建之路從震災後的第一秒就開始,值得讚許 

日本震災時新聞客觀呈現受災區域畫面,沒有激情矯作的言語、哭天搶地的畫面搭配恐怖驚悚的配樂。不少人心中浮現共同的疑問就是「如果強震發生在台灣呢?」 

網友認為,台灣媒體素質從此次震災報導可知,「人間煉獄」斗大標題不斷出現在電視新聞中,還有記者興奮大喊「這是中央氣象局有史以來第一次發布海嘯警報耶!」有的記者抵災區後,用高亢音調報導自己正「穿著高跟鞋在現場」,令人感到荒謬

成熟媒體應安定社會 非聚焦苦痛〔陳文信/中國時報2011.03.13摘要〕    日本發生超級大地震,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台是全球轉播災情主要來源。

國內學者將NHK此次表現與英國廣播公司(BBC)之前報導倫敦地鐵爆炸案相比,強調成熟的媒體在報導災難新聞時,不會聚焦在個人的恐慌,而是充分揭露重要資訊,形成一股安定社會的力量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表示,根據傳播學界過去對災難新聞的研究,媒體報導「個人的驚恐」無助於呈現全面的災情,反而只會製造更大的恐慌;因此諸如NHK這次震災的表現,以及BBC之前在倫敦地鐵爆炸案時的新聞處理方式,都全觀地呈現事件全面,非聚焦個別傷者的恐懼和苦痛,「這才是成熟的媒體!」 

    張錦華強調,天災難以避免,但媒體若充分告知民眾如何避難、如何做好防災工作,就可以在社會上形成一股安定的力量。NHK和BBC雖然都是公共媒體,但當災難來臨時,無論是公共媒體或私人媒體,服務社會、穩定人心的責任都是一樣的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則表示,這次NHK幾乎沒有對災民侵入式、近距離的拍攝及報導,也鮮少呈現災民哭泣、哀嚎的畫面;整體而言,日本媒體在這次震災中展現出來的是自律和秩序,而這也是對受訪者的尊重 

    管中祥指出,日本媒體同業之間已建立協調的慣例,若遭逢重大災變,有些不宜開放大量媒體進入的現場,就由NHK進入拍攝,再將訊號分享給其他媒體,以免採訪場面過度混亂而妨礙救災甚至對災民造成二度傷害

管中祥建議,台灣媒體這麼多家,若能透過同業公會來協調、分工,相信也可發揮很好的效果。

心得感想:

1.      到底哪一家新聞媒體最煽情?哪一個主播與新聞編輯最煽情、刻意製造恐慌?學者不敢點名講出來,不是不用功,就是沒有社會正義感,不敢承擔責任

2.      新聞學學者水準差,新聞媒體主管與記者的水準一定差,這是鐵律。上樑不正下樑歪。

3.      每一家新聞媒體都有聘任傳播學者擔任董事或顧問,這些學者是不是新聞媒體作煽情報導的始作俑者、甚至是主謀?新聞學界的學者應該要有道德勇氣勇於揭發事實的真相,把爛學者的姓名給公布出來。

4.      許多大學會把知名的主播,當成他們學校的榮譽校友,這些榮譽校友是不是台灣新聞媒體墮落的主因?學者應該有道德勇氣,把這些喜歡做表面功夫的大學校長姓名給公布出來,登在國際學術期刊上,或寫進教科書。

5.      台灣新聞媒體的「缺失」,以及如何「改善」,就是傳播學學者可以登上國際學術期刊的重要「素材」,台灣的新聞媒體進步「過程」,將是可以改善整個亞洲新聞媒體墮落的典範,對世界的文明有極大的影響力。

6.      新聞媒體素質不良,守門人(媒體主管)素質不良、國民黨操控是二大最主要的因素,「守門人研究」一直是台灣新聞學界最缺乏的研究方向,當然也是新聞學術界可以量產最多學術報告的產區。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4976186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參考‧‧‧
2011/03/20 08:41

我們的岛嶼社會不事早已民主多元化,講究獨立自主了嗎

為何只見到這樣難以自主的聲音

有興趣聽不同的觀點嗎‧‧‧請看

http://blog.udn.com/h1234567am/4972629

如果可能,希望能得到您的賜教。

泥土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