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交流才有和解與和平
2023/09/04 22:48:58瀏覽56|回應0|推薦0

距離明年初我總統大選還有四個月,在非綠陣營還在混亂中尋求整合之際,北京對台灣的選舉已有定見,不論哪個黨的參選人當選,大陸的對台政策仍然要服膺於「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體目標,盡最大努力完成和平統一。

 

RAY CONNIFF & Coro & Orquest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0f5JnjZA0

 

【摘要2023.9.3..聯合報邱坤玄】距離明年初我總統大選還有四個月,在非綠陣營還在混亂中尋求整合之際,北京對台灣的選舉已有定見,不論哪個黨的參選人當選,大陸的對台政策仍然要服膺於「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體目標,盡最大努力完成和平統一,但是在「極限思維」的設想下,已經做好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準備。

如此就可理解為何北京在選前就對賴清德定性定位為「台獨工作者」以及「麻煩製造者」,雙方已經是「敵我矛盾」的關係,不可能因為他當選而存在接觸與溝通的可能,只有堅持鬥爭的路線。

最近陸委會表示,將規畫陸籍團客來台的可能,從宣布日起,以一個月為準備期,將視大陸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大陸國台辦則嚴厲批判,民進黨政府的規畫開放是「畫餅」的政治宣傳,是「名放實擋」,並且以三個「前所未有」抨擊,兩岸政府關係的前景值得憂慮。

當兩岸政府完全缺乏互信,形成負面的螺旋下行關係時,地方政府與民間的呼籲與實際行動,就成為避免兩岸關係垂直降落的重要來源。最近台北市長蔣萬安訪問上海舉行「雙城論壇」,蔣市長在論壇演講中,藉著歷史與文化的連結,沒有制式化的政治口號,自然傳達了兩岸共同的理念,可以做為兩岸地方政府交流的楷模。

如果兩岸增加交流的數量與範圍,台灣內部就不會充斥著兵凶戰危的報導與氛圍,也可以避免資訊閉塞,產生誤判,更值得關注的是我們在中國研究可能產生的偏態。

台灣的中國研究一向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主要歸因於兩岸同文同種,較能體會中國人的習性,加上長期與大陸交往、談判、對抗的經驗,因此對大陸資料與人物的解讀、情勢研判與預測方面,具有先天性的優勢,外國的中國研究學者經常到台灣取經。

但是現在受到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抗中國的影響,台灣的中國研究則是趨向防衛為主,聚焦於如何因應中國大陸的各個面向的威脅,這當然是國家安全的關鍵議題,但是如果將一切中共的言論與作為都視為認知作戰與統戰,再也不需要到大陸訪談與調查,就有「管中窺豹」之虞了。長此以往,台灣的中國研究可能淪為防中、抗中的工具,失去了分析客觀、理解深刻的優勢地位。

兩岸對峙的格局或許不能扭轉,但是過程仍然有貢獻所能,穩定局勢的機會,因此支持兩岸交流與和解的地方政府與民間人士,應該以維繫和平,避免戰爭為首要目標。民間財團應有雄心成立世界級的中國研究智庫,以及補助學術界的中國研究,才能真正掌握廿一世紀國際情勢發展的脈動。(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

 

感想:

1.        兩岸交流才有和解與和平。這理論是根據哪一本大學教科書?或哪一個世界知名學術大師的論述?還是中共網軍的言論?

2.        北京在選前就對賴清德定性定位為「台獨工作者」以及「麻煩製造者」,這種戰狼式外交,已經引起南海周遭國家的反彈,已經引起G7國家的反對,導致出現國際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的風潮,因此現在中國失業嚴重、經濟下滑、科技業被卡脖子、數千萬人民不聊生

3.        當兩岸政府完全缺乏互信,形成負面的螺旋下行關係時,台灣的軍警警覺性因此提高,整體國防力量也因此大大提高,增加了台灣避免被中共併吞的實力

4.        當美中政府缺乏互信,形成負面的螺旋下行關係時,美國的國防部警覺性因此提高,整體軍事力量也因此大幅提高,增加美國聯盟震懾中共的實力,因此中共不敢輕啟戰端。

5.        最近台北市長蔣萬安訪問上海舉行「雙城論壇」,完全違背當初他競選時許下的承諾-出訪中國一定在沒有軍演的情況下。驗證出號稱國民黨最優秀的政客,相當不守信用,內在人格有缺陷

6.        如果台灣內部不充滿著兵凶戰危的氛圍,反而紙醉金迷,就容易產生誤判,喪失戰鬥力、抵抗意志。

7.        台灣的中國研究一向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主要歸因於兩岸同文同種,過去國共內戰死傷近千萬人,較能體會中國人的習性。中國歷史上,每次改朝換代都是因為中國人喜好屠殺中國人的民族性發作,因此台灣人對中國人的習性非常了解,國共內戰、228事變都是最近的證據。

8.        台灣不應該以維繫和平為首要目標,應該以增強自己的經貿、科技、國防實力為第一重點,才有可能擴大國際影響力,因此避免戰爭、維持和平。這是軍事基本常識。

9.        警察對付黑道、槍毒,要用武力實力打擊,不是用談判、講和平。這是打擊犯罪心理學的基本常識。面對黑道的霸凌,委屈求和平,只會被得寸進尺、自招屈辱。

10.      面對惡婆婆的霸凌,委屈求和平,只會被得寸進尺、自招屈辱。真正的和平,是自己有賺大錢的能力與實力

 

若中國「戰爭威脅」能改變人民意志台灣民主將蕩然無存【摘要2023.9.3..自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天到彰化縣溪湖鎮福安宮參拜,受到信徒的熱烈歡迎,廟口開講時,賴清德問大家怕不怕「阿共仔」?大家說「不怕」。

他說,台灣是民主的國家,選誰當總統,是人民的自由,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用「戰爭威脅」所能改變,如果用「戰爭威脅」能改變台灣人的意志,以後台灣總統就由中共決定好了,如果有那麼一天,台灣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民主將蕩然無存。

賴清德說,蔡英文總統就任78年來從未去惹中共,但對方卻三不五時喊打、喊吞併,台灣總是忍氣吞聲。國際社會都說,兩岸情勢緊張,問題出在中國,中國不僅要併吞台灣,也要改變世界的局勢,國內一些政黨或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說,「兩岸情勢緊張,問題出在蔡英文」,這是在誤導民眾。

賴清德強調,台灣是民主的國家,選自己的總統,是人民的自由,假若有一個國家可以用「戰爭威脅」讓台灣人民選出他鍾愛的人,台灣就不是民主國家,中國若能用「戰爭威脅」能改變人民的意志,等於總統以後就由他來決定,如此一來,台灣人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民主制度,將蕩然無存,台灣的民主是大家共同爭取來,大家要珍惜,他需要大家的支持。

 

【摘要2023.9.3..自由】全國基督徒守護台灣賴清德後援會成立大會,今在彰基蘭大衛國際會議廳舉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說,中國企圖把2024總統大選導向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在野黨也企圖用戰爭左右人民的選擇,他相信人民是有智慧,台灣的總統人選不該由中國來決定,他希望大家能夠支持他帶領台灣繼續大步邁向民主的康莊大道。

賴清德致詞中,賴清德細數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促使他棄醫投入政治,更感謝從政20多年來,一路受到基督長老教會的扶持與栽培,他以當年從成大醫院總醫師轉到台南新樓醫院,並踏上政治路,他效法的是新樓醫院醫師飄洋過海替台灣民眾醫病,目的傳道福音,而他從政傳達的信念就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賴清德說,這個理念經過230年來依然不改變,現在的意志更比過去更堅強。他相信眾多民眾支持他的背後,對他有著更大的期待。他責任重大,未來遇到很多的困難與挑戰,他會用包容的心面對不同的意見。他是平凡人,在眾多參選人中他不敢奢望上帝站在他這邊,他會盡最大的力量,希望上帝可以讓他站在上帝的身邊。

賴清德說,台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過跟過去不一樣。中國對台灣壓力更大,但他對台灣的信心比過去強大,因為台灣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孤單了,過去兩蔣領導時代,兩岸的關係是國政內戰的延續,有很長的時間,美國聯中對抗蘇聯,台灣的聲音不被國際聽到,台灣的前途隨時都可能被犧牲。

現在不一樣了,國際局勢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中國習近平,改制度擔任第3屆國家主席,讓國際社會人士清醒,看清過去他們認為,只要讓中國經濟繁榮,中國共產主義就會變民主,這樣的推論結果證明是錯誤的。

他強調,中國不斷在東海、南海軍事演習,也和俄羅斯聯合軍事演習,影響到印太地區和平,明年113日投開票結果,影響台灣未來的前途,大家千萬不要被錯誤的口號影響,中國把大選定位成戰爭與和平的選舉,國內在野黨響應這種說法,企圖用戰爭的說法影響台灣人民的選擇。

每一場選舉,其實台灣就像走在十字路口,要走民主還是回頭路,他希望這次也不要例外,大家支持他帶領台灣在民主這條路繼續,他會以和平做燈塔,以民主做指南針,帶領台灣一步步乘風破浪勇敢向前走。

賴清德引用諺語「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就是台灣精神,大家會努力讓後代子孫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發芽滋長。他並推薦4位彰化縣立委參選人,第1選區陳秀寳、第2選區黃秀芳、第3選區吳音寧、第4選區陳素月,期許國會能過半。

 

麻生太郎的政治藝術【摘要2023.9.3..自由松田康博】日本有媒體報導,麻生太郎前首相在八月八日的凱達格蘭論壇中,發表日本將防衛台灣的「爭議言論」。麻生的言論在中國遭到強烈批判,在日本國內也引起正反兩面的看法。

然而,這在台灣並未被視為「爭議言論」,《自由時報》的標題是「麻生太郎籲台展現不惜動武意志」,《聯合報》的標題為「麻生:美日台要做好打仗的覺悟」,《中國時報》的標題則是「麻生太郎:嚇阻才能避戰台灣要展現動武意志」,各報均報導麻生強調嚇阻力的重要性。

麻生究竟傳達了什麼意思?對誰產生什麼影響?麻生說了什麼?麻生並未用他最熟練的英語,我有點納悶,為何他要以日語演講。聽完後的第一個感想是,麻生的說法拐彎抹角不易理解,他的言論並未被完全準確地傳達出去。

麻生提到嚇阻力,必須具備防禦能力、執行該能力的決心,並將此決心傳達給對手的重要性,這部分的說法有準確的傳達。

問題在於,他談及「要有不惜一戰的覺悟。一旦有事,光花錢擁有防禦能力是不夠的」之後,模糊了主詞,又接著說「在有事之際使用(防禦能力)。為了台灣的防衛、為了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使用它」,這部分發言中的「為了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幾乎未被報導引用。

毋庸置疑,台灣和台灣海峽是兩個不同的地名。從上下文來看,「台灣的防衛」主詞是台灣,「為了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主詞則是美國和日本。

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但這並不代表日本要為台灣進行防衛。日本既沒有台灣防衛的政策,也沒有相關的作戰計畫,實際的問題是,日本光為自身防衛已竭盡所能,根本沒有餘力防衛或支援台灣。被期待在台灣和日本兩條最前線,承擔介入和提供支援的角色,是美國和澳洲

然而,做為美國盟友的日本若能增強本國防禦能力,將可遏止中國對台動武。因為在日本留有足夠戰鬥力的狀況下,即使中國攻擊台灣也必定落敗。換言之,就算日本未對台灣進行防衛,而專注於自身防衛,也足以對「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做出貢獻。但是,這點幾乎未獲理解。

有四成左右的台灣人民相信「日本會派自衛隊保衛台灣」,大部分的中國人民則認為「日本鬼子對中國台灣具有野心」。日本人直覺認為「麻生又失言了」。因為麻生是有名的「大砲」、「提款機」,但這次情況不同。

隨行的眾議員鈴木馨祐和一位不具名的政府高官表示,麻生和政府就演講稿進行縝密的協調。隔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不便對此發表評論」。麻生實質代表岸田文雄首相,發表他礙於立場不便表態的言論。只不過,在「爭議言論」之際,麻生並沒有盯著原稿,語法也相當混亂。因此,即使曾與政府就演講稿進行協調,但是否100%照著協調好的內容演講,仍存有模糊空間。

麻生的發言,就好比美國總統拜登的「故意失言」。美國政府對台灣有事,雖然維持戰略模糊,拜登卻有四度表態「保衛台灣」的「失言」紀錄。拜登的發言,意在讓中國相信美國會介入,以維持嚇阻。

不出所料,中國對麻生的言論強烈反彈,台灣人民則相信麻生說的是「日本會保護台灣,台灣人也要有不惜一戰的覺悟」。換言之,儘管麻生的言論並未被準確傳達,卻產生強化對中國嚇阻力,同時又提振台灣士氣的效果。

如果這不是政治藝術,那什麼才是呢?這是我們這些重視準確性的學者,永遠無法模仿的一門高等藝術,讓人不得不感到欽佩。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983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