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分之一中風康復者會得憂鬱症 長期病患有20%至30%確診
2023/02/26 09:17:08瀏覽197|回應0|推薦0

去年中風康復的賓州聯邦參議員費特曼,最近因憂鬱症就醫,顯示身體疾病可能引發心理疾病的問題,美國中風協會(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說,將近三分之一中風康復者罹患憂鬱症,臨床心理學家戴維森(Karina Davidson)指出,長期病患中也有20%30%會得憂鬱症。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 Carlos Kleiber (Tokyo, 198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Fap5ukOvY

 

【摘要2023-02-19..世界日報】去年中風康復的賓州聯邦參議員費特曼,最近因憂鬱症就醫,顯示身體疾病可能引發心理疾病的問題,美國中風協會(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說,將近三分之一中風康復者罹患憂鬱症,臨床心理學家戴維森(Karina Davidson)指出,長期病患中也有20%30%會得憂鬱症。

費特曼的幕僚長詹特森(Adam Jentleson)說,「雖然費特曼一生中斷斷續續出現過憂鬱,但情況在最近幾周才變得嚴重。」日前他因頭部感到暈眩住院檢查,但詹特森沒說明是否和一年前的中風有關。

華爾街日報報導,麻州綜合醫院神經科學家史旺姆(Lee Schwamm)說,憂鬱症有可能是因為腦部化學變化,影響神經傳導所致。罹患重病而演變成憂鬱症的因素很多,與疾病本身有關的生理變化可能促發憂鬱。心理醫生和一般內外科醫生都說,藥物的副作用,孤立感、運動量減少等社會環境和情緒變化,也可能導致情緒低落,變成憂鬱症。

因為憂鬱症的症狀,例如疲倦,時常會和身體疾病和藥物效應重疊,因此有時很難辨別。

美國防癌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說,約四分之一癌症患者會有憂鬱症。臨床腫瘤學家卡馬爾(Arif Kamal)說,有些案例顯示,身體疾病的生理作用會提高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例如,胰臟癌會促發某些荷爾蒙的分泌,這些荷爾蒙會耗盡血清素(serotonin)。而血清素是平穩情緒的神經傳遞質,一旦數量降低甚至耗盡,心情自然難以平穩。

卡馬爾說,身邊有癌症或重病患者的人一定要思考這個問題:「兩年後,誰來料理病患的三餐?大家都說沒問題,我一定照顧到底,這是迷思,因為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是三分鐘熱度。」

報導指出,重病初期,很難分辨一般的傷心還是憂鬱症的臨床徵兆。卡馬爾說,剛診斷出長期性疾病的患者,通常會有一段適應失調期,這是對「人生重大壓力事件」的短期反應,但也可能呈現憂鬱症的症狀。他提醒,家人在這時候應注意病患的感覺、心情和行為有什麼變化。

 

PS憂鬱症,雖然有其共通的症狀表現,但是不同的年齡、性別、社經階層,卻常有著不同的面貌,因此常讓患病的當事人、親友、老師,甚至一般科別的醫師,都認不出其真正面貌。

一、何謂憂鬱症?最常見的症狀如下:

1.憂鬱情緒:悶悶不樂、面露愁容、哭泣、易怒

2.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或樂趣、性慾減低

3.認知及動作遲鈍: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無法專心、猶豫不決、生活懶散、生活及工作能力減退。

4.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5.失眠、經常凌晨醒來。

6.疲倦及四肢無力。

7.躁動不安、手足無措

8.自責、罪惡感

9.無助、無用、無望

10.自殺念頭或企圖。

11.其他:酒精濫用、慮病(過度注意身體症狀,擔心患有重大身體疾病)

12.另外憂鬱症病患,也常合併有明顯焦慮症狀,如恐慌、莫名的恐懼、心悸胸悶、頭暈及全身疼痛等。

傳統上,所有的精神官能症,都被稱為「腦神經衰弱」。而憂鬱症,也屬於其中的一種。然而,病患很少會認為或承認自己患有憂鬱症,反而會專注於身體出現的症狀,如食慾不振、胃腸不適、疲倦、頭暈、心悸、胸悶等,以為自己患有身體疾病(稱為身體化現象),而向其他非精神科醫師求助,特別是老年人。

兒童青少年的憂鬱症,有時會以問題行為(如暴怒、躁動不安、翹課、功課退步)為主要表現。成年男性憂鬱症患者,則可能以酒精濫用、暴力行為來表現。

有人統計內科門診就診病患中,75%有情緒困擾,其中以憂鬱及焦慮症狀居多。至於症狀比較嚴重,需要接受治療的,約佔12-15%。因此正確認識憂鬱症,並對症下藥,才能免於憂鬱之苦!

二、原因:憂鬱現象遍佈所有年齡層,憂鬱本身是一種「失落」及「無望感」,在人的一生中,面臨各種發展與成長的苦痛過程,以及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難免會有不斷的挫折。當無法平靜度過每一個動盪的階段,心中失落的情緒便開始累積,直到壓力過度,對人生灰暗面再也無法抵抗,無望感油然而生,繼而醞釀出憂鬱情緒及自殺念頭。

1.發展及人際關係壓力,可能帶來的挫折與人生危機,列舉如下:

   (1)求學過程(升學主義):學校課業及同儕互動。

    (2)異性朋友交往。

    (3)家庭:夫妻、婆媳、親子。

    (4)工作:失業、財務危機。

    (5)中年危機:婚姻、事業、地位。

    (6)老年期:空巢期、更年期、退休。

    (7)親人死亡:鰥或寡、失去孩子。

  2.身體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

(1)慢性身體疾病:中風、癌症、癡呆症、多重身體疾病。

(2)慢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病、焦慮症(恐慌症)

(3)慢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照顧家屬。

(4)女性的經期症候群、產後憂鬱症、更年期症候群。

(5)酒癮及藥癮。

(6)類憂鬱症之身體疾病:內分泌疾病(甲狀腺素低下)、胰臟癌、巴金森氏症、抗血壓藥。

3.憂鬱症家族遺傳: 部份憂鬱症患者,會有體質性的遺傳,追溯家族病史,可能會有自殺、酗酒及憂鬱症等。

4.性格問題方面:若具典有特殊性格者,如強迫、依賴、神經質、畏懼或邊緣性格等,則更會因性格上的弱點,面對上述種種遭遇及挫折時,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及情緒舒解,則更容易導致憂鬱症狀。

三、分 類:

1.適應障礙症合併憂鬱情緒:因明顯外在壓力事件影響,而出現短暫時期的憂鬱情緒及症狀,通常不會超過半年,且症狀較不嚴重。

2.輕型憂鬱症:因性格關係,對環境壓力長期無法調適,而一直處於憂鬱狀態,雖不至於造成工作能力障礙,但卻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通常病程會超過兩年,有時症狀會惡化到重度憂鬱症的程度。

3.重度憂鬱症:因明顯外在壓力事件影響,或家族遺傳體質,導致嚴重憂鬱症狀,並造成明顯功能障礙,如無法工作、退縮等。病患常會有認知行動遲緩、嚴重自殺意念及傾向、整天情緒低落、不想動、不願說話等,甚至更嚴重時,會出現幻覺及妄想等精神病症狀。

當症狀嚴重持續兩週以上,就可能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有些病患在其病程中,也會出現躁症狀態,而成為躁鬱症患者。

4.器質性憂鬱症:因身體疾病(腦中風、巴金森氏症、內分泌)或藥物直接造成的憂鬱症。

四、盛行率:一般人一生中,會罹患憂鬱症之比率為15%,罹患躁鬱症之比率有1%。憂鬱症患者當中,15-20%會嚴重到需要積極治療的程度。一般發病高峰年齡為3040歲,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

憂鬱症不只是單純的心理問題,通常是由於外在壓力、性格及體質三方面交互造成,但不管原因如何,憂鬱症終究是一種大腦內分泌物不平衡的表現,因此治療上應以藥物治療為主,再輔以心理治療及動用社會支持網絡,協助排除外在壓力事件,通常有70-85%的憂鬱症病患,可獲得明顯改善。藥物治療方面:早期的抗憂鬱劑雖然效果不錯,但副作用較多,病患較不易接受。

最近精神醫藥的發達,新一代的抗憂鬱劑,如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樂復得(Zoloft)、無鬱寧(Luvox)、速悅(Efexor)及歐蕾思(Aurorix)等,副作用極少,且長期使用,對身體(肝腎功能)也很少會造成損害。有人甚至把這一類藥物,稱為心理整型劑,意即此類藥物不僅能治療憂鬱症,且治療後,甚至可能改變某些不適應和缺乏彈性的性格。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848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