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鶴立雞群一武生
2009/12/25 07:51:19瀏覽10657|回應29|推薦58

鶴立雞群一武生

于衡介紹孫立人是「將軍中的將軍」,就本職學能與帶兵成績,孫絕對當得起。坊間對孫負面意見泰半出自意識型態,以前是自認正藍旗的天子門生,現在是迷信毛教的基本教義派,蜉蟻難撼忠悃,這些缺乏份量的雜音我們自不必在意。

我雖對孫敬佩又加,但卻贊同黃仁宇對孫案的評議。黃以為孫對吾國社會背景理解不足,孫對現代化管理十分心儀而用功甚勤,但所身處吾國環境,實未達接受現代化管理條件。從巨觀歷史言,整個抗戰到內戰實為一摸索成長過程,目的在「跑步進入」「用數目字管理」階段,孫無論清華普渡到 VMI,皆為模範生,優秀而經典的學習,造成中規中矩的思維模式,對漫無章法的落后外在環境,竟只能應之以步兵操典。洵為知言。

孫為兵學選鋒,將軍中的將軍,殆無疑義。因身處百年動盪,他的悲劇性對吾輩之啟發,應不止兵學一面,僅以「不懂政治的好將軍」、「鶴立雞群而受迫害」、「隆美爾加岳飛」評之,實無足以涵蓋孫對我們的教育性。

1. 孫幼年在青島海灘,觀看德國孩子的戲耍,竟無緣無故被一個比他大了快十歲的德國孩子甩了一個耳光,兒童世界的喜怒哀樂更接近動物,沒有了世故和客套,更能反映潛意識里殖民主奴的高下,孫在自傳裡敘述,這豈有此理的一巴掌,打醒了他的向上意志。但這一掌在我卻似曾相識,七十二烈士裡的「炸彈大王」喻培倫,是所有同盟會員製造炸彈的師父,他的民族意識也是拜漢口英租界印度巡捕的巴掌所喚醒,喻和他弟弟喻培棣兩人搭小江輪自重慶往上海(1905 十月),船到漢口靠停,兄弟倆上岸觀光,結果土包子引起印度巡捕練掌的靈感,把兩兄弟打得莫名其妙落荒而逃……。從鴉片戰爭以還,祖宗缺德家門不幸,一百七十年來,英法美日俄的巴掌向四萬萬個劣等面頰上招呼,哪一天少過?

2. 大家都熟悉孫是普渡土木學士而 VMI 步科出身,卻多半鮮聞孫在清華時已是全國運動會的籃球選手 (1921),孫操場靶場戰場,「三場通吃」,只有巴頓將軍可比,巴頓年輕時也曾經代表美國參加奧運的競賽(1912,Stockholm Summer Olympiad, 27 y/o)。但孫文武全才卻遠非巴頓可比。孫會念書,成績優秀而連登黃甲,巴頓在西點卻微積分連當兩次,留了一級,他在西點最有名的就是他情急之下編出來的蹩腳謊話,他告訴逼問的老師:西點校園太大了,所以我老是找不到圖書館……。我參觀西點時,導覽的 Ms. Perry 指著巴頓銅像搞笑說,就因為巴頓以找不到圖書館耍賴,所以你們看,校方決定把他的紀念銅像就豎在圖書館的正前方!你小子再調皮呀!你再調皮呀!這下你總不能再賴找不到圖書館了吧?……炮科出身的拿破侖*2,就和孫立人一樣數學鶴立雞群,拿破侖的名言就是:打仗就是打數學。

(*2). 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 Emperor of the French. He attended school at Brienne in France where he was the top maths student. He took algebra, trigonometry and conics but his favorite was geometry. After graduation from Brienne, he was interviewed by Pierre Simon Laplace (1749-1827) for a position in the École Militaire (Paris Military School) and was admitted by virtue of his mathematics ability.

3. 孫進 VMI 之前已經先拿到普渡的土木學士,他在 VMI 修微積分恐怕已經可以上臺代課,鶴立雞群自不意外,巴頓數學不行,但專攻歷史和語文,他對戰史癡迷,廢寢忘食,很有心得,這功夫沒有白費,他與蒙哥馬利因登陸西西里而爭功,蒙哥馬利靠數學,巴頓靠歷史,他對突破點的選擇就以腓尼基和漢尼拔的舊步為借鏡。對 1944 德軍大風雪里的萊茵反撲 (Ardennes Offensive, 16 December 1944) 巴頓的預測也獨排眾議,理由來自他總結德國自菲特烈大帝以來的戰史研究。The fact that all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Fredericks reign showed Germany had never launched a winter attack is exactly the reason why they will do one.(德國遠溯自腓特烈大帝以來,從來沒有發動冬季攻勢的記錄,這個零紀錄,豈不正是現在他將出人意表發動奇襲的理由?)

4.巴頓語文能力強,孫亦旗鼓相當,兩人皆不止英語。巴頓能流利使用法語,除了修過法文,一戰時他也曾跟隨潘興將軍(John Pershing)在法國服役,國人學習所有Indo-European語系的外語,環境皆遠不如歐美,但孫確實文武全才。孫從清華到普渡念土木時,德語還是理工科必修,他在 VMI 仍續修德語。電影百色起義里,鄧小平和廣西的法國神父飆了幾句法文,但鄧楠“我的父親鄧小平”卻坦承,鄧在法國「勤工」遠多于「儉學」,法文實在端不出場,遠遜廖耀湘。但孫的德語卻遠遠超過鄧小平陳毅的法語。孫與史迪威在緬甸戰場,當兩人討論戰局必須保密時,雙方以德語問答,以管制周圍美軍的洩密,這有英美軍的回憶錄佐證。巴頓當然不會中文。

5. 孫的杰出履歷和美國經驗雖鶴立雞群,卻絕無宋家姐弟令人反胃的買辦醜態,宋訪美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發表演講,以夾雜希臘拉丁big words,維詰屈古奧是尚,意圖 impress 美國各界,而又細數她在衛斯理安的甜蜜,以營造女兒回娘家的如魚得水,美國人究竟是以何種心態對她嬌小東方美驚艷?第二天的報紙已經說明,蓋報導一面倒都是從她的旗袍跟著曲線向上發展,駐美大使胡適對她演講的不知所云大皺眉頭,一個演講是否言之有物豈能用甜美地道的發音來模糊?胡在日記里寫道:講的不成樣子,她簡直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胡適日記 1946/ 手稿本第15 冊)孫卻不然,他的英語和德語是講給不會中文的外國人聽的,孫一身粗布軍裝,是他註冊商標,他哪里要像周至柔一樣老穿得像是去上電視?然而孫之英氣逼人不只是 60 年后的我們驚嘆,60年前連殷琪的媽媽也感嘆相見恨晚,男婚女嫁沒戲唱了。

6. 韓戰開始,美軍改組東京遠東司令部,將資料中心結束,圖書釋出,孫在鳳山作陸軍總司令兼後訓中心司令,聽聞有大批極具價值圖書,立刻聯絡美軍,愿意接收全部書籍轉運臺灣,將在鳳山成立一個陸軍圖書館,容納這批寶貴的原文書。國府兵荒馬亂撤退臺灣后,百廢待舉,所有大學都缺圖書,傅斯年聽到消息,立刻張羅運輸車輛,趕往基隆碼頭,假傳圣旨搶先一步,把整船書籍連哄帶騙弄回羅斯福路,老孫大驚,找傅大炮要書,傅才不管什么斯文掃地,跟老孫打哈哈耍賴,扯了許多胡說八道,先是說陸軍首要任務是作戰訓練,這些原文書丘九比丘八更需要,然后又賴說這些書仍然屬于陸軍,但暫放臺大代管,歡迎陸軍人員共同借閱使用,傅的意思很明白,東西我已經吞下肚了,磕頭道歉賠禮都行,但是吐出來休想。老孫這才發覺,秀才一旦造反比土匪還難纏,傅抹下臉耍橫,是替萬千學子而「搶劫收割」,今天臺大總圖還有上蓋陸軍藏書大印的原文書,乃是太學祭酒搶劫的遺跡。傅孫因搶書而交手,此事件說明孫立人對書的認識和傅斯年校長一樣識貨,孫練兵卻把成立圖書館當成要務來辦,說明他對兵學的態度是如何之學院派!另外我們也插播一點感想:傅校長愛臺大,愛到違法搶劫,阿扁愛臺灣,而愛到違法貪污,只是傅搶來的書,裝填到臺大總圖,而天下為公;扁貪來的錢,裝填到瑞士銀行,而「天下為中(陳致中)」

7. 傅有為有守而閱人無算,他因九一八寫文大罵張學良,寫文章直接點名國舅「這樣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他因胡適反對立即對日宣戰,而不惜與多年好友決裂!要「捲起袖子跟胡適打一架」……。傅隨重慶國民參政會七人(*3) 訪問延安,毛單獨接待他,進了一間類似禮堂的大房間,四壁掛滿各界贈送的致敬錦旗,傅一眼看穿毛潤之原來如此!喜歡的就是這個?如此這般乃是要提醒這位北大的傅大教授,當年不該忽略我圖書館滿口湖南土音的小管理員!于是開口誇贊:啊!堂哉皇哉!毛有些聽出來,很不自在,就帶他離開(見羅家倫“懷念傅孟真”,逝者如斯集)。他在松山機場會客室見老蔣,周圍星光閃閃眾將肅立,傅卻怡然翹足而談笑自若,不是拿翹而是借《顏斶說齊宣王》典,寧要《親賢》也不可《附勢》,點明知識分子對當局應采的不卑不亢態度。這樣閱人無算的傅斯年,卻獨獨誇獎孫立人。

(*3).傅訪延安時間在1945年7月1日,同行原定七人,皆國民參政會屈志老成的賢達,傅之外有左舜生、王雲五、章伯钧、黄炎培、褚輔成,和冷遹,七人聯名致電毛周提出往訪要求,主要是希望恢復因皖南事件而中斷的政治協商。王雲五臨行因病退出。

8. 孫案是冤獄,是羅織,殆無疑義。但以當年時空,果然軍隊建制去除免疫系統,能不能阻擋細菌?沒有政工制度的臺灣,是不是已經死于敗血症?

大陸官方定調:蔣介石對不起大陸人民,王蒙說:這話很對!國民黨實實在在對不起大陸人民,丟掉大陸,逃到臺灣,害億萬人民在無止盡的政治運動中一再的被瞎整、被迫害……國民黨真是對不起大陸同胞!這話辛辣,但是把一天到晚咒罵蔣介石的深綠,丟到新疆石河子生產建設兵團,去幹一輩子的修理地球,不知是不是要倒過來埋怨老蔣,為何白色恐怖幹的太也小器了?

歷史沒有對照組,佛朗哥攻下馬德里,終結了合法的民選政府,令犧牲奉獻前仆后繼的海明威、喬治歐威爾、和白求恩等國際人道主義者,都痛不欲生、無語問蒼天,歷史卻吊詭地證明,不懂民主的佛朗哥卻歪打正著地保衛了西班牙的長遠民主。孫立人只用步兵操典去應對政治如果是無限正確,那么馬英九用繪畫繡花、溫良恭儉讓去面對亂局,豈不也無可批評?一個對國語算術無力駕馭的小學老師,只專注于檢查手帕衛生紙,其實不難理解,只是我們真的是要一個只懂烹小鮮的法匠來治大國么?

孫是將軍中的將軍,但克里蒙梭說過:“軍事太重要了,我不能只丟給將軍們去管。”


(附圖一)孫在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孫自傳里提到,他進VMI是該校第二個老中,孫新生入學聽聞已有一個姓黃的華僑,特地去拜碼頭,不想姓黃的或許被操得很疲倦、或許賣老托大,對孫很侮慢,凈說些沮喪的話,勸他自動退學,……。比照后來VMI學長整學弟的苦況,孫覺悟黃并未誇大,但黃竟先行退學。

南北戰爭后,林肯力排眾議,原主張既往不咎療傷為先,但他一死,政策奔車朽索直放極右,對南方處處打壓睚眥必報,VMI 原與 west point少林武當,皆為天王,但軍校就意味建軍,自然特別防伺,VMI 被降等,此后重北輕南,VMI 位階不如西點已成定局。孫在清華,心念早決,出國志在學兵,但父命難違,所以勉強學工程,但學位一旦拿到,立刻死灰復燃,一頭栽進軍校。蓋西點必須官方舉薦,孫拿不到中國政府的官牒,只能進VMI。張佛千說,孫天生只對帶兵感興趣。


(附圖2)
這是孫在白山黑水的四平。
難怪殷媽媽看了恨不相逢未嫁時

(附圖3)孫立人與巴頓,在南德 Bad Tölz(美軍第三軍前進指揮部,位在慕尼黑正南約20英哩)

時間在1945五月,孫因仁安羌一役獲英美授勛致謝,此行是 Eisenhower 直接邀請參訪歐洲,當時德國已降而對日抗戰尚未勝利。

(附圖4)
西點,巴頓銅像,罰站圖書館前,。。。
你小子再調皮呀!

(附圖5)有為有守而閱人無算的傅斯年
(左)傅與蔣,(中)傅與周,(右)傅與毛
周毛兩張都是訪延安的新聞照

(附圖6)1945,七月1日,專機降落延安。。。。

左起:王若飛、周恩來、朱德、左舜生、傅斯年、冷遹、章伯钧、褚輔成、黄炎培和毛澤東。


(附圖7)

這是1921參加第五屆遠東運動會出發前全隊合照,前排右即擔任後衛的孫。
籃球上有1921字樣,是合照時刻意對準鏡頭。

他們球衣上的「中國」二字真是令人感慨無限,。。。。
1921年孫中山還在世,三民主義還沒有演講本(1924),國民黨尚未北伐(1926),共產黨還是「馬神廟某大學的牛克斯主義研究會」(見西潮,蔣夢麟),蔣渭水尚未成立台灣民眾黨和文化協會(1922),法理上代表中國而對這支國家籃球隊撥發公款的是徐大總統世昌,對照今天五花八門卻令人發笑的「一中各表」與「各表一中」,這個「中國」是北洋政府,「中國」是鐵打的營盤,那些聲嘶力竭的生旦淨末丑,是流水的兵。

是役他們撂倒連莊四屆的菲律賓隊,又擺平日本,得到冠軍。

這張照片是中鋒王瑞生(後排中)的孫子,從他爺爺蛛網塵封的舊皮箱裡找到,真是侏羅紀琥珀裡的恐龍DNA,孫右手右腳上還可以看見老照片的污染刻畫,
王瑞生本人餓死在老共的大牢裡,死的比孫更慘。
參看王君原作:(從遠東運動會到北京奧運)



參看于衡的改正----貂續狗尾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mei3&aid=362115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溫良恭儉讓的皮爾斯總統
2014/06/01 10:59
Philip B. Kunhardt and Peter W. Kunhardt reflected the views of many historians when they wrote in The American President that Pierce was

"a good man who didn't understand his own shortcomings. He was genuinely religious, he loved his wife, and he reshaped himself so that he could adapt to her ways and show her true affection. He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n in New Hampshire, polite and thoughtful, easy, and good at the political game, charming and fine and handsome. However, he has been criticized as timid and unable to cope with a changing America."

史家評斷皮爾斯總統(14th任,1853-1857)說他:是個不清楚自己短處的好人。是真誠的教徒,忠於自己的妻子,調整自己去適應妻子生活贏得好感。一度是新罕布舍爾州最受歡迎的政治家,謙恭有禮,替人設想,平易近人,對政治運作嫻熟,有群眾魅力,英俊瀟灑。然而,他被認為畏首畏尾,對國家所處內外大環境跟不上節拍。

他是美國史上最糟糕的總統之一。

皮爾斯來自北方,卻因扛不住壓力而屈從Kansas–Nebraska條款,結果原本支持他的北方民意,迅速流失。

他下台後南北徹底決裂,全面內戰開打。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朱浤源訪談錄:孫立人非匪諜 郭廷亮遭暗殺
2012/09/17 23:44
朱浤源訪談錄:孫立人非匪諜 郭廷亮遭暗殺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2012.09.17 05:27 pm
 

前中研院研究員朱浤源歷經26年深入追蹤,今天出版「孫立人上將專案追蹤訪談錄」一書。
(學生書局提供)
前中研院研究員朱浤源歷經26年深入追蹤,今天出版「孫立人上將專案追蹤訪談錄」一書,動員大批人力訪問當年號稱「天下第一軍」軍長的白色恐怖受害者孫立人與身旁親友及部屬。朱浤源大膽指出,書中相關證據還原歷史真相後,證實孫立人與牽連他遭軟禁的部屬郭廷亮絕非匪諜,郭更在訪談過程中「不幸遭暗殺」。

孫立人曾任擊敗日軍「馬來亞虎」久留米師團的新一軍軍長,白色恐怖時期,因舊部屬郭廷亮遭設計自承匪諜,國民黨以孫立人「對舊部管教不嚴」為由,強迫他離開總統府參軍長職位,並遭軟禁長達33年。

民國76年蔣經國宣布解嚴後,朱浤源帶領相關研究人員,佯裝成朱的親屬,在朱加拿大籍義子的帶領下,成功穿越層層關卡,深入孫宅內對當時已是風中殘燭的孫立人,進行生前最後13次訪談。

朱浤源回憶,當年孫立人的住所是一棟圍牆高達2公尺的日式房舍,被軟禁在其中的孫立人,日夜被房舍四周的國防部副官群嚴密監視,左前方與右後方更有保密局(後來的軍情局)幹員從高樓監看,防止閒雜人等出入。

為了還原歷史真相,朱浤源不惜冒著生命安危化身採訪,如今回想起當時走入屋舍內的心境,朱浤源直呼「好緊張」,無奈孫立人當時已經高齡89歲,在許多疑點仍未釐清前,就已含冤辭世。

朱浤源特別指出,當時牽連孫立人的舊屬郭廷亮,才接受過一次訪談後,就在孫立人過世一周年的前三天,被發現從中壢火車站月台上跳車「自盡」。外界懷疑郭是因為即將道出真相,而被情治單位滅口,這起意外也更加深了朱浤源追查到底的決心。

民國89年政黨輪替後,朱浤源取得監察院「尚方寶劍」,順利調閱省立桃園醫院對郭廷亮遺體的檢驗報告,發現郭的致命傷為頭骨三處破裂,手腳身軀與衣服全無擦傷,經專業醫師鑑定後,證實郭不是跳車自盡,而是在車廂內被重擊暈死後,才丟到中壢火車站月台 。

【2012/09/17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朱浤源訪談錄:孫立人非匪諜 郭廷亮遭暗殺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368458.shtml#ixzz26k4tfNIq
Power By udn.com
yichun(meimei3) 於 2012-09-17 23:47 回覆:

“佯裝成的親屬,在加拿大籍義子的帶領下”,

應作:

佯裝成的親屬,在加拿大籍義子(捷鈞)的帶領下,


宇文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孫將軍練兵
2010/01/27 15:38

民國三十八年,家父在廣州城茫然不知何處去,忽然看到孫將軍招兵告示,前去報名,幸運成為喏大家族中唯一一個沒被共黨整到的人.說來孫將軍實在是吾家的貴人.

家父只是小兵,談不上對孫將軍有何認識,但他常說孫將軍練兵特別重視體能,早晚跑步之外,下午一定要打籃球.當時籃球都是牛皮製的,非常沉重,如此打了一場下來,每個人都氣喘吁吁.家父得利於早年的體能鍛鍊,幾十年來,連感冒也不多.

當時營裡管教士兵,體罰當然會有,但是一定只用拳打肩胛骨下,左胸上方的窩子,士兵痛而不傷.

說孫將軍靠美式裝備作戰,或說緬北日軍已是強弩之末云云者流,應該多了解孫將軍作戰與練兵的科學態度.

yichun(meimei3) 於 2010-01-28 22:37 回覆:
yichun(meimei3) 於 2010-01-31 23:38 回覆:
1.那時牛皮籃球還有“球膽”,濕了更重

2.他在鳳山發明(引進)很多體能競技的運動,像“枕木運動”“龍球運動”,既練單兵體能,又練團隊合作。另,過獨木橋,跳輪胎,爬繩網,鉆鐵絲網,種種美軍新訓中心的設備,也多由孫引入。

3.孫注重射擊,曾說重話,新兵訓練結業,射擊驗收是學測重點,基層排連長屆時自己“站靶”--站在靶旁,口報射擊成績。雖并未真的執行,但已收震撼之效。

這有點像劉玉章接金防部,將碉堡工事發包民間,驗收時問包商對自己成品有無信心?包商吹得滿飽,劉令包商“入堡受測”,發炮“實彈驗收”……

4.孫注重戰技體能,坐實洋墨水原罪,使他《反對政工制度》更為冰炭。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簡報之二
2010/01/20 07:40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12/26 06:46
郭坐穿牢底,念茲在茲就為一個公道。

原孫案操作方式先將郭屈打成招,最后認了匪諜,然后孫就變成接受匪諜鼓動,至少也是知匪不報,包庇匪諜不法……

郭 起初熬刑不過,自知過不了特工這一關,索性認了少受折磨,后來知道自誣供詞竟成全案核心,而孫學生部屬對郭配合特工陷害長官亦普遍不諒解,郭自知即便沉冤 昭雪,孫一生已為自己所誤,此生行尸走肉,亦不抱希望,忍辱偷生圖的不外是昭雪大白,最后竟因《過站不停跳車》的故事而喪命,郭家能不質疑?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剪報之一:郭廷亮
2010/01/20 07:36
剪報之一:郭廷亮
回覆此篇 刪除 2009/12/26 07:17
這里有我留下的兩張剪報之一 (1991年 11 月 26 日,中央日報海外版)

命該井里死,河里淹不死。


sa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认同兄台观点
2010/01/11 16:20

“学习外语,发音不等于语文程度。学外语只追求发音犹如对国语算术缺乏掌握而拼命检查卫生纸手巾。可参看sas文章。。。”

兄台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文学底蕴之深浅,不是以语言发音来衡量。不单外文,即便是国文,许多国学大师,其国语发音比电台播音员差了太多,然而不能据此把电台播音员称为国学大师。

不过,yichun兄上面的最后一句似有商榷余地,貌似笔误。因论及卫生纸手巾,故此处似应为:可参看大S文章《大S普通话》。

大S比起咱这“老S”那可是迷人多了。。。


《大S普通话“羞辱”主持人》


2010-1-11北京娱乐信报 www.stardaily.com.cn

【信报讯(记者张学军)美棉时尚夜日前在798艺术区举办,形象大使大S的普通话,比现场带着“港台腔”的主持人字正腔圆。

每个人小时候都随身带手帕,如今取而代之的纸巾浪费了大量资源。大S当天呼吁人们重新带手帕出门。当天,那位祖国大陆的主持人满口“港台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台湾的大S的普通话绝对纯正。曾有香港演员表示,很羡慕说得一口普通话的人。而我们的主持人天生就能说,却不知为何非去模仿“港台腔”。】

<>
  

yichun(meimei3) 於 2010-01-12 00:19 回覆:
1.國人學語文“重語不重文”積弊已久,結果寫不出通順文章也就罷了,甚或失去品定文章的辨識力,不識貨、不認識好文章,或竟崇拜的草包文章。延伸到外語不意外。

2.學外語“重語輕文”、“重語失文”不但是結構性問題,也積非成是。結果華而不實花拳繡腿成風,只追求和老外打屁亂坎而“賓主盡歡”。跳過口語也可以反映在文章本身,寫得花團錦簇而毫無主旨,伶牙俐齒而不知所云……。

3.也許我們應該追求一種樸素而拳拳到肉、針針見血的外語能力。

OOOOOOO  OOOOOOOOO  OOOOOOOO

你貼大S嚇我一跳,我當老薩你連自己的私房女友都貼出來了……

S不是“宋”吧? 這張是大S在衛斯理安的耍帥?

過客
瑕不掩瑜
2010/01/05 04:47
瑕不掩瑜,文章真不錯。
批評觀點,不必激動。

不小心看到
不如不寫算了
2010/01/04 17:33

細看版主全文後  就中提到兩處回應雜音

經翻閱回應全部   實在看不出那兩位有何抑孫之處

好像只是強調跟傅斯年有關部分 

版主既然要公開網頁任人閱聞  

這樣文內對回應者指名道姓     寫歷史人物格局似嫌小了一點

不如不寫算了


desertfo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沉澱
2010/01/04 14:24

版主的這篇文章, 旁徵博引, 文筆流暢, 故曰好文. 我藉題發揮, 雞蛋裡挑骨頭純屬個人意見, 其實並沒有貶抑孫的意思. 只是網上的交流, 如同聊天; 這不過是大家沒有拘束的各抒己見而已.

國民黨五大悍將的出處, 是我在對面的網路上查看四平戰役時, 連接到的一 篇文章中所提到的. 至今以已忘了當時的連接條詞, 不過打入陳明仁, 應該可以輾轉查到. 當然, 那篇文章如此區分, 也是作者的見仁見智; 只不過我個人是同意作者的看法的.

一杯水裡面到底有些什麼東西, 在攪混時是看不清的; 必須等它沉澱之後才能看清楚.我年輕時, 極端崇拜隆美爾, 是故至今連筆名也用了他的別號. 可是人隨著年歲增長, 看人看事會慢慢的脫離英雄崇拜的心理, 而驅向於實事求是. 好比烙餅一樣; 翻來覆去的, 務求折騰出一個成熟的面貌.

 譬如說, 前年我在歷史頻道裡看了一個很舊的人物專訪; 內容有隆沒美爾非洲軍的將領對他的一些看法, 其中提到他對高級軍官的不尊重, 甚至枉顧他們的性命, 這讓我很吃驚, 從而想到人沒有十全十美的.  因此, 在不同的角度裡去看一個人一件事, 肯定也會有不同印象. 所以我就有了這種不聽信一家一言的習慣, 而會多方面的去探究事實的真像. 這樣會需要很多的相關資料, 也必須去判定它們的參考價值; 很花時間的. 我想,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挺無聊的; 我老婆甚至說我是神經病, 但興趣所在我卻是樂此不疲. 我想, 在收集很多資料再將以消化後, 評論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時候才會有所根據, 而就此在和別人交換意見時, 也才會顯得比較有誠意.

版主的回文中提到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我其實不甚了解是什麼意思. 如果意指胡璉命大才成就他的事功, 那我就覺得很誤謬了. 十二兵團在雙堆集被圍, 是黃維瞻顧遲疑所致; 其時胡璉奔父喪不在軍中. 部隊被圍後, 他顧念袍澤之情, 兩次飛入包圍圈, 最後彈盡援絕才突圍, 且負重傷. 這種硬拼到最後的軍人品德,純屬個人素質, 和歷史的必然性偶然性無關. 因為怕死, 或心灰意懶的話, 胡璉大可留在上海醫院裡, 不必再飛入絕地. 大陸快淪陷時, 很多老牌宿將覺得大廈將頃, 而主上無能, 多選擇退居香港. 胡璉卻在傷愈後重組十二兵團; 這支部隊也因此才能因緣際會的投入古寧頭之役, 扼阻了中共攻台的勢頭; 此役胡翴於台灣百姓大有功矣!

再說八二三砲戰, 他即使不能躲過一劫也跟這場砲戰的結果無關; 因為胡璉早在砲戰之前就下令深堀藏兵於地下. 共軍如果渡海來攻, 我想結果會比古寧頭之役更慘. 當然他們也沒有這麼笨; 金門島上在當時絕少不了他們的細作, 共軍不可能會不知到道, 在密集的砲擊之後, 國軍損傷慎甚微 .

胡璉的事蹟, 在王禹廷先生的著作裡可一探究竟. 王先生所有著作我都拜讀過, 其人收集資料之全, 立論的理性頗具史學家的嚴謹; 他的著述是很值得一讀的.

我打字術速度太慢; 有關孫立人將軍的一切, 等有機會時再和網友們討論了.


江陵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一流將領品質
2010/01/04 01:50
評價孫立人,依孫子「智、信、仁、勇、嚴」來看,在古今中國將領中,仍屬第一流的。

若說到他有美式武器裝備,藉以混淆邏輯,貶其戰功,大可不必,1945-1949 有多少美式武器全丟了?

兵隨將轉,他知兵用兵,幹到軍長對於入伍新兵都要一一點名觀察,量才適能,練兵極嚴,發揮每一單兵最大功能。兵員素質差,再好武器也浪費。他練的兵投入戰場,表現有目共睹。

關鍵是天份高,吸收能力強,在國外打下良好軍事基礎,具有一流將領品質,戰略戰術俱精,仁安羌小試身手,印度練兵,打好基礎,史迪威容他在緬甸充分施展,打下多少精采殲滅戰!

至於政治構陷,兔死狗烹,兩岸皆然,更何況蔣太子必除去任何繼位阻礙。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