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鄭重推薦《泥土》先生這篇文章:
2009/12/10 01:38:59瀏覽2938|回應7|推薦54

鄭重推薦《泥土》先生這篇文章:

八田與一與嘉南大圳的研究


推薦摘要:

2001年日本右翼漫畫家小林善紀在其《臺灣論》里追功力讚八田與一(はったよいち)之后,朝野爭相引述。其主要論點:

1.日本建設臺灣有功,
2.其動機無私無我,
3.遠超過養雞取蛋的思維。
4.八田與一的嘉南水利工程是代表。

嘉南水利工程被大書大獎,特點有:

1.長度是萬里長城的6倍!
2.完工后灌溉15萬公頃
3.是當時遠東(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這個論述在泥土先生的檢查下無法通過辯證,質疑點有:

1.嘉南大圳的設計施工,目的是搭配殖民地糖業資本主義政策,回撲稻米增產的排擠壓力,并非改良嘉南地區稻作灌溉。有學者矢內原忠雄(東大校長)研究《日本帝國下的臺灣》為證。

2.嘉南水利工程完成后,日本自己當時的自我表揚文獻對此隻字不提。有總督府出版品《1936台灣治績誌》原始資料為證。

3.就工論工,工程本身誇稱“世界第一”實屬汗顏,是以“為民興利”為飾詞,包藏“三年輪作”的臺糖剝削。有官方喉舌1930臺灣新報主編田川大吉郎的報導及《1930、1931臺灣新民報》的原報導為證。

4.日本將舊事找出擴大宣傳是搭配皇民化運動,為政治目的
服務(“大東亞圣戰精神總動員”)而扭曲歷史,有當時原始報刊資料為證。

5.臺民主觀感情之一:受害多于受惠。有當時民生水平的消費數字(張漢裕的doctoral dissertation)為證。有臺灣耆老吳濁流王永慶等回憶(王:王永慶談話集。吳:亞細亞的孤兒)為證。有我學者周憲文對「流血輸出」的討論,以及日本學者川野重任所著《日據時代台灣米穀經濟論》等為證。

6.臺民主觀感情之二:烏山頭水庫外八田與一銅像,并非臺民感戴,而為日籍員工所籌建,有《台灣治績誌》原記錄為證(yichun按:1945日本移交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檔案)。

結論:泥土先生本篇為嚴謹的辯證式操演,是駁斥“印象派史學”的良好示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mei3&aid=3573919

 回應文章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永遠告別八田與一<< 2015年06月22日 04:10 徐宗懋>>
2015/06/22 07:41
永遠告別八田與一
2015年06月22日 04:10 徐宗懋

日據時代,水利工程專家八田與一被一些人說成愛台灣,所以蓋了嘉南大圳,1942年日軍占領菲律賓,八田與一被派往菲國進行灌溉設施調查,途中遭美軍襲擊身亡。按照同樣邏輯,八田與一正要去「愛菲律賓」了。

1896年日本占領台灣的第2年,一些大眾畫家發行了台灣占領地的手繪本,這張繪本描繪了日本人嘲笑台灣人的情景。台灣人卑下無知,台灣女人卑微服侍著日本婦女。這種嘲笑台灣人的繪本,反映了殖民當局看待台灣人的目光,貫穿了半世紀。毫無疑問,八田與一是日本帝國忠實的公務員,然而,水利工程需要龐大資本和人力,不是個人主觀選擇,而是日本帝國擴張的一環。總督府協助拍攝的宣傳影片「南進台灣」,清楚指出:「台灣是帝國南方的第一關卡…稻米可以兩期收穫…。」,日本占領台灣以後,1910年併吞朝鮮,1932年占領滿洲,日本的統治和殖民,都帶著全局的眼光。

台灣水源充足,陽光普照,適合稻米、甘蔗和水果的種植,嘉南平原的水利開發,目的是提高稻米和蔗糖的產量,做為日本的糧倉,為帝國總目標服務。至於朝鮮,則開發工業能力,殖民滿洲則是農工漁業都有,在日本社會掀起移民的高峰,大量日本專業人才湧往滿洲,在帝國的占領、殖民和擴張的過程中,八田與一就是其中的一個螺絲釘,聽從著帝國政府的指揮,這也是嘉南大圳在日本帝國所扮演的角色。

然而,儘管帝國是為了一己之私,但卻提供了美麗的謊言。他們告訴被壓迫和殖民的人民,正是因為接受了殖民統治,所以被殖民者才擁有現代化的建設,否則將永遠陷於落後。這是一場深刻的心靈戰爭,如果接受了這個說法,被殖民者等於承認自己無法現代化,只配被統治,而且對日本人永遠感到自卑,沒有勇氣反抗。日據時代台灣前輩,終其一生都在反抗這種心靈的矮化。

至於嘉南大圳對農民的影響,維基百科說:「嘉南平原生產驟增,60萬農民受惠…每年稻米和甘蔗及雜作的產量高達…」,其實是亂寫亂抄,最簡單的反證就是陳水扁,過去他不斷說自己來自台南佃農家庭,日據時代三代貧農,不識字,只能用粉筆在牆上寫數字,經常只能吃番薯籤。嘉南佃農被殖民當局當奴工使役,吃不上自己種的米,紛紛參與了農民組合的抗爭,他們到底受了八田與一什麼恩惠呢?三餐不繼的台南農民會去集資替八田與一建立銅像嗎?台南佃農是在光復後,實施土地改革後,才從被奴役的慘狀中解放出來。

日本殖民建設到底有多好?或著有多不好?必須是看回答的人是誰,如果是日本人自己說多好,那並不奇怪;如果是第三者的得失評估,也可唱不同的調。問題是,如果是被殖民者或其後代,肯定了日本殖民統治,等於是承認自己無能,而且很適合被殖民統治,這是台灣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的基本道德認知。沒有日本的侵略和殖民,其他國家百姓沒有能力發展嗎?當然不是!南韓人口土地都比日本小得多,今天電子工業和流行文化都超過日本,體育與日本相當,中國大陸更不用說,高鐵、航空、太空、電子商務都遠遠超過日本,體育更把日本壓到很下面,有誰需要日本的殖民才能進步呢?

肯定殖民等於自認無能

我的日本作家友人本田先生說:「有些台灣人在他面前稱讚日本殖民台灣,後來越講越不安,一開始我不了解,後來意識到,講話的人等於是承認自己非常無能。」我想此乃問題的關鍵,做為台灣人,無論現實或心靈上,都必須告別八田與一。至於台中市長林佳龍要重建日本殖民統治象徵神社,說是要恢復台灣人的光榮感,台灣人可不會這麼覺得,但林佳龍堅持自己因日本殖民統治而備感光榮,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作者為資深媒體人)(中國時報)

sunis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埋骨何須鄉梓地? 人間無處不青山
2009/12/14 18:57

其實走趟八通關古道, 中南部, 常常可見立方柱體的"戰死碑"(依日本神道教習俗)

面對日本右派, 我會這麼勸他們: 一位親王擺明是戰死的, 何必遮遮掩俺? 這遠比病死的光榮百倍吧?

你們為了塑造"台灣順民"的印象, 這麼搞讓北白川宮能久蒙羞含辱百年, 這算得上"大和魂, 武士道"嗎?

"台灣順民", 讓土城那位與成天鞠躬道歉的那隻俗辣來代表就夠了, 北白還是得"還他公道"啦

yichun(meimei3) 於 2009-12-15 03:56 回覆:

北白川宮能久死因成謎,而乙未戰爭日本自己的傷亡也有搽粉(或心戰)的爭議,照日本自己公布,島民死亡14000餘,日軍本身:戰死164而病死4642 (數字依據王崇禮著:日據初期的臺灣醫療),歷史解釋權歸勝利者獨占,從來如此……


能久死因已有黃榮洛著專書《北白川宮新竹死》詳論,羅列疑點,反覆辨實。蓋,日方恐《長義軍志氣,滅大和威風》具不愿吐實之充分動機,而據臺后因此長期報復彰化而移重心于新建臺中,亦泛見于地方文獻。此猶如汪兆銘死于名古屋醫大,而死因揣測不息(參看五個佩服 (5))。


sunis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拙見
2009/12/10 18:03

1.乙未戰爭後, 日本官方派出農經團實勘台灣水利工程, 佐藤四郎即在官方紀錄中實載佳南埤圳"數以萬計", "驚訝於台灣農業建設水準, 與日本無異"

嘉南平原知蘭潭建設早於明鄭時代, 清代八堡圳的建設, 至今嘉惠農民, 居民感念, 為興建工程師立祠祀奉, 香火迄今不輟,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一國之君, 卻做如此之論, 令人浩嘆

2.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怎麼死的? 日軍真如日方戰報所陳: 多數官兵死於瘧疾?  日軍果真"只"出動了三萬餘人? (日方動員的部隊番號會說故事)

北白的遺骨還在圓山, 現代的法醫學與瘧疾病理學可以說明這一段史實, 六十餘年來, 藍綠打混戰, 競相自卑自薄之餘,何以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之黑旗軍英魂?  何以"建立台灣國" ?  何以偏安苟全不倫不類之"中華民國台灣" ?

yichun(meimei3) 於 2009-12-10 22:01 回覆:
見偏執漫畫(小林紀善)之秋毫而不見官方紀錄(佐藤四郎)之輿薪,肇因于“選擇性相信”,動機確如所責:競媚邀寵,自卑自薄。說穿了就為幾張票。

李敖說:以前(解嚴前)沒有真相,因為怕政府;現在(解嚴后)沒有真相,因為怕暴民。

《肉食者鄙,未足以謀》因為肉食者只會追著蓋洛普跑。

另,開棺驗尸重做法醫學(抽DNA作PCR),有research ethics限制。

DrCompost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淺見
2009/12/10 08:26

以為,做學問最怕是有「預設立場」。

如果已經有結論再回頭找證據,就很容易以偏概全。

yichun(meimei3) 於 2009-12-10 08:31 回覆: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1920-30年臺民平均死亡年齡~27歲說明嘉南大圳帶來民苦民怨,有待商榷。
2009/12/10 06:41
以1920-30年臺民平均死亡年齡~27歲說明嘉南大圳帶來民苦民怨,有待商榷。

因為嚴重的傳染病問題,帶來高死亡率:

一,鼠疫(plague):

依據《2006淡水鎮志》(戴寶村等編),1897至1901五年間,鼠疫病患者有10,175人,死亡者7,922人。其後五年(1902-06)年,鼠疫流行達到頂峰時,患者13,343人,死亡者1,063人。
鼠疫由大陸傳入,經由北(淡水)中(鹿港)南(安平)三口,再擴大侵入全臺,幾乎年年發生,是1920年代之前各種法定傳染病中死亡人數最多之一種。由日籍學者集中防疫,于1920年總督府正式宣布臺灣本土的鼠疫根除。

二。鼠疫之外,臺灣其他兩大傳染病為霍亂(cholera)及天花(smallpox)。

霍亂:
1902-1906(明治35-39年)五年間,全臺霍亂病患者747人,死亡者614人。1919(大正8年),霍亂由陸客舶入造成重大流行,全臺延燒,患者3,836人,死者2,693人。

天花:
天花之為害,雖不及鼠疫及霍亂,但持續較久。1897-1901(明治30-34)最嚴重,短短五年間,患者1,758人,死亡95人。1917-1921(大正6-10年)的五年間,患者人數1,314人,死亡330人。其後,患者及死亡人數銳減,但是1937-1941(昭和12-16年)的五年間,仍有天花患者76人,死亡15人。

三,此外還有瘧疾(malaria):
因瘧疾而死亡者,1903 年有 13,544 人。1916 年死亡人數也超過 10,000 人。

回顧日本據臺之初,熱帶傳染病瘧疾、霍亂和赤痢,是來自寒帶的日本殖民者所從未面對。而天花在日本因普遍種痘早已控制,領臺后亦不得不全面施打。而訓練助手醫佐醫護,以及推行衛生習慣,全面加強公衛。內外交迫也使得開辦醫學校培養隊伍成為南方殖民的首要政策。

matt2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推薦
2009/12/10 03:32
還我歷史真相。


sa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
2009/12/10 02:53

兄台推荐的这篇文章,虽然我对这个行业以及这个历史都不瞭解,但这种治学之严谨,为文之理性,确是我所追崇效法的榜样。

尤其是对“泥土”先生在文章下的这段回覆,令人感慨良深:

【人類對於事情的判斷,不能只靠信念或感情,必須根據各種事實的資料‧‧‧不論多聰明的人‧‧‧

長久地缺乏正確的資料,只是聽說這個或者那個,怎能作正確的判斷;

知道嗎,在六十年前,二十歲的人,現在也已八十歲了,他們現在還能記得多少‧‧‧──除了大多數人的童年總是快樂的之外,更何況‧‧‧

在嚴密的殖民統治之下,在戰爭的消息封鎖下,六十年前的青年可能知道多少社會的真相‧‧‧因而,他們的印象多數難脫離教科書的文宣‧‧‧怎可能知道真相‧‧‧】

法庭办案遵循的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治学写文,应“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性客观为准绳”。

说着说着,突然觉得这好像又是兄台设了一个套让我去钻?似乎兄台借此文婉转地批评我?不厚。。。呃,是很厚道啊。。。

既如此,我也要批评兄台一下。不可以就这样给个链接推荐了一篇文章,就当作一碗“山西刀削麵”端出来。至少,也得加上一些你自己的点评在里面吧?

yichun(meimei3) 於 2009-12-10 03:52 回覆:
罵的好,
怪你回應比我貼文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