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性產後子宮下垂
2011/01/03 00:02:35瀏覽64806|回應8|推薦235

正常狀況下,子宮由於左右三對韌帶──圓韌帶、寬韌帶和基底韌帶的懸吊,能夠維持其在骨盆腔中的位置,醫師在內診時,可以很容易地稍微移動它,但不致下墜。


生產時,由於努力用腹壓向下推擠胎兒,產後通常子宮多少會有一點下垂,產次愈多,下垂的機會愈大,如果再加上坐月子期間,沒有適當的復原運動,則更麻煩。


但是這些情況,在婦女年輕的時候還未必會察覺出來,隨著年齡的增大,下垂的情形會逐漸明顯,因為女性荷爾蒙的不足,肌肉、筋膜、韌帶的鬆弛,使得子宮的支持力量逐漸喪失而下垂。


子宮下垂是往陰道方向下墜,度者子宮還在陰道內,嚴重者子宮往往掉到陰道口,甚至下垂到體外了,這種情形現在幾乎只見於老太太,因為她們過去生得多,如今身上的「零件」又已年久失修了。


子宮下垂造成的問題,主要是下墜感和下腹沈重的感覺,如果下垂到某一個程度,也會造成性交的不便與不適,因為老是會撞擊到子宮和子宮頸。而如脫垂到體外,往往因與內褲摩擦,而造成子宮頸潰瘍或出血。



子宮下垂也叫子宮脫垂,子宮下垂分為三級,第一級是子宮頸仍在陰道內,第二級是子宮頸已到陰道口,第三級則是子宮頸已降掉到陰道之外。他表示,引起子宮下垂的主要原因是骨盆肌肉或韌帶弱化了或受傷,引起骨盆器官脫垂。


因此,這些因素如懷孕,自然生產,停經,手術開刀,肥胖,抽菸,長期抬重物,便泌或咳嗽等,都可能會引起骨盆器官脫垂。



子宮下垂是因為盆腔的韌帶和肌肉鬆弛或退化,不能承托子宮而令子宮下垂到陰道內。因為婦女在懷孕期或分娩期間,可能損害到子宮的
韌帶和肌肉。如果曾經懷孕幾次或有難產的婦女,就比較容易患子宮
下垂。如果是輕微下垂,子宮頸仍然在陰道內,嚴重的子宮頸會伸到
外陰位置,更嚴重是全個子宮會伸到陰道以外。
情況輕微可能會有少
許不適,嚴重的會感覺到外陰聚下,十分不適,而且大小便非常困難
。因為由於子宮前有膀胱,後方有直腸,子宮一下墜,往往一併牽引兩個鄰居,一起拖下水,因而同時有膀胱下垂和直腸脫垂,這兩者也都是往陰道的方向下墜,嚴重者亦會翻到體外。兩個鄰近器官下垂的結果是,尿不易排空,因此容易頻尿、膀胱炎;大便也常常解不乾淨,而感覺還有便意。前面的陰道壁會牽連到膀胱,而後面的陰道壁會牽連到直腸下垂。如果本身的膀胱肌肉和
韌帶是有鬆弛的情況,病者就會有小便失禁的現象。
治療方法,如果
病者已經期,可以做手術割除子宮,和收緊鬆弛的韌帶。如果病
者未到經的時候,已經有子宮下垂,就只可以割除子宮頸和收緊韌
帶。但是因子宮下垂而引致小便失禁,當手術時醫生亦會將膀胱肌肉收緊,使病者失禁的問題有改善。做子宮下垂手術的過程是非常複雜,而病情較輕微的病者,都是暫時觀察一段時期,才決定是否動手術。
如果嚴重的病者身體是沒有什麼疾病,就可以做手術,但是身體有其
他內科病症,就不適宜手術,暫時可以用承托子宮環放入陰道內,令子宮不下垂,但是戴了這個環要定期去醫生處檢查和清洗,因為戴的時間過長,會引起發炎和細菌感染。



子宮下垂可由以下的緣由所導致:



1.生產造成的子宮下垂(例如巨嬰、難產等)



2.腹腔內的力量太高(例如過分肥胖、久咳、便秘、或盆腔內有腫瘤壓制,都會使腹腔力量增高)。



3.年齡及器官衰老加上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的降低,使骨盆腔底部肌群(PFM)錯過張力,子宮韌帶也逐步退化萎縮。



4.通行各類盆腔手術爾後也大約造成子宮下垂的後遺症。



5.縱使沒有以上經驗,但是先天性盆腔肌群軟弱斷然也能夠產生子宮脫垂。



子宮下垂產生的症狀:基於子宮是女性在娠期撫養胎兒的袋狀繪製,在平常是穩固於骨盆腔內,但是一旦因各種緣由下垂爾後就會產生各種不適的症狀。包括:



1.子宮下垂骨盆腔有力量感,下腹有重墜的認識。



2.感知下背部疼痛。



3.性交時感知疼痛。



4.因子宮前有膀胱後有直腸,所以一旦下垂大約發生排尿或排便的掩埋。



5.嚴重患者會感知下體有突出物。



6.嚴重患者因子宮脫垂發生步行磨難。子宮下垂優秀的治療門徑還是手術療法。就是以陰道式子宮切除術爾後,再將基韌帶等激勵繪製好好穩固,同時修補盆骨底肌群和陰道壁,包括縫補前陰道壁粘膜預防膀胱脫出,縫補後陰道壁粘膜層預防直腸的脫出等。



而對於尚需懷孕的子宮下垂患者,則會被勸告啟動別的治療門徑,例如授受運動強化盆骨底的肌群繪製,或啟動雌激素藥膏塗在陰道內強化陰道超產對子宮的激勵。也有啟動外用激勵物,就是將合成樹脂材質的改正環放到陰道之內預防子宮脫出等等,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姑息療法而已。



懷孕本身就可能造成骨盆底的肌肉筋膜負擔,所以並不是剖腹產就不會子宮下垂,而且會下垂也不只有生產一個原因,個人的體質狀況、體形、工作也都有一些影響,不過子宮到底下垂到什麼程度在標準上並不是很客觀的,如果妳只是在內診檢查時子宮頸感覺比較低,也沒有其它像是尿失禁等問題,只要勤作骨盆腔運動,應該就可以更加改善,行房次數或是動作並不會有影響,性器大小也沒有關係。坐月子沒有好好的調養或是做產後運動是可能有影響的。在已經有下垂的狀況下,增加腹壓的動作,例如妳提的打噴嚏是有不利的影響,不過影響實際上並不大,重要的是妳目前的骨盆腔肌肉能不能承受這些腹壓增加的動作,如果有好好訓練這些肌肉,再打多少噴嚏都不會有影響的。如果下垂嚴重,要看做的手術種類,住院天數可能從三至七天不等,費用應該也可健保給付。


過去以陰道或子宮切除為主,對於較年輕,還想擁有子宮,但卻有明顯的子宮下垂症狀的婦女,則可以做子宮懸吊手術,新式的子宮修補系統如何治療骨盆器官脫垂:


美國AMS系統發明的新式手術方法,可以矯正子宮下垂及膀胱直腸脫垂。骨盆器脫垂修補系統一長條筋膜懸帶植入體內,可托住脫垂器官,並恢復至自然的解剖位置,且強化道周圍組織,永保其支撐力,在陰道壁做一切口和陰道周圍皮膚上數個微創小切口,此小長條筋膜懸帶即由這些小切口植入體內,手術完即可立刻看到效果。


AMS方式治療已完成多例,全部效果良好,可以矯正骨盆器官脫垂,值得推廣使用,病患多數可保留子宮免於切除。


子宮托是公認骨盆器官脫垂非手術的標準治療法。針對脫垂的不同陰道裝置和材料,包含布製、木製、蠟製、金屬、象牙、骨質、海棉製、軟木製的材料。現今所用的子宮托通常是矽膠和塑膠製品,他們有安全及易於操作的特點。



1.使用的時機


 骨盆腔器官的脫垂仍然是最常使用陰道子宮托的症狀。在傳統上,子宮托通常是用於不適合或不想進行手術的婦女,2000American
Urogynecologic
Society
成員的一個調查在行醫超過20年的婦科醫生身上證實了這個觀點,然而在同一個調查中指出年輕的婦科醫生,尤其是urogynecologist通常將子宮托作為在建議手術前的第一線療法。已經經歷過一次手術但症狀沒有緩解的婦女,常常會選擇使用子宮托而非再一次進行手術。



2.子宮托的種類


現在主要是兩大類的子宮托:支持性的子宮托和空間填充式子宮托。美國婦女泌尿醫師在臨床上依其不同脫垂部位及嚴重程度而有不同選擇,如表1,2,在所有的子宮托中,最常被使用及研究的兩種即是ring
and Gellhorn pessaries


1:依陰道脫垂部位來選用子宮托:






























醫師反應



陰道前壁



陰道後壁



(apical)



Procidentia



第一選擇



Ring



Donut



Ring



Gellhorn



第二選擇



Hodge



Risser



Gellhorn



Donut



2:一般子宮托選用的情形:






































子宮托種類



功能



適應症



特點



Ring
with support



Support



Mild
uterine and vaginal prolpase; cystocele



容易置入及移除,可以性交



Gellhorn



Space-filling



Uterine
and vaginal prolapse III and IV



病人自己不易置入及移出,不可性交



Donut



Space-filling



Uterine
and vaginal prolapse III and IV



病人自己不易置入及移出,不可性交



Cube



Space-filling



Uterine
and vaginal prolapse III and IV



陰道容易裂傷,分泌物較多,需經常性移出



3.病患評估與子宮托的置放


會使用子宮托的病人常是對治療決策主動參與的病人,且子宮托治療的成功奠基於病人往後照顧子宮托的能力,不論是自行照料或是有旁人(如看護)的幫忙。另一個關鍵是病人是否有後續評估的意願及方便性。此外,子宮萎縮的問題應在子宮托放置之前或同時就該給予治療。至於哪種裝置的選擇則視病人的因素而定,例如荷爾蒙狀態、性生活頻率、是否曾進行子宮摘除以及脫垂的期別與位置。大致說來,病人必須先排空她的膀胱與直腸,然後以lithotomy姿勢躺在檢查台上、醫師先以指診評估陰道的深度與寬度來初步估計所要使用的子宮托大小,才進行子宮托的放置。


理想上,子宮托應該每晚或每週移出,以肥皂及清水來清洗乾淨,清潔後並於隔天一早重新放置回去。病人在接受子宮托裝置後會,需學到如何處理一些子宮托常見問題的指引(3)。初始階段,病人須每一到兩週回診一次。之後若是病人並無感覺不舒服則每半年回診檢查一次即可,但若是病人自己無法或不願進行裝置或移出子宮托的病患,則需每三個月回診一次。後續的追蹤是因人而異的。


3:子宮托照顧指引:





























子宮托
樣式:  大小:   



1.初次放置子宮托應於兩週後回診檢查,檢查子宮托及陰道是否完好健康,之後追蹤方式,第一年每3-6個月,第二年及之後每6個月回診一次。



2.以下為常見問題及如何處理:



a.子宮托滑脫:回診並將子宮托帶回,可能需要調整子宮托的大小或樣式。



b.骨盆疼痛:自行移除子宮托,回診並調整合適的子宮托大小或樣式。




c.陰道分泌物異味:以溫水沖洗陰道,或以Trimo-San
vaginal gel(
有助於維持陰道的酸性並減少製造異味的細菌)以每週1-3次使用。



d.陰道出血:可能導因於不合適子宮托與陰道表面刺激與摩擦,請回診。



e.膀胱漏尿:子宮托支撐陰道後有時會引發漏尿,請回診與醫師討論。



4.子宮托使用的併發症



正常使用下,嚴重的併發症如腐蝕到鄰近的器官是非常少見的,除非術後長年的忽視。因此,每一次的回診除了一開子宮托外,還必須檢查陰道是否有腐蝕、擦傷、潰瘍或是肉芽組織的產生。一旦有上述變化,陰道出血通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不應忽視此一警訊!子宮托造成的潰瘍治療方式為改換其他子宮托類型或大小以緩和壓力,或是乾脆就完全移出等待傷口癒合。脫垂造成潰瘍的症狀很像子宮托潰瘍,但差別在於脫垂的出血是因脫垂物摩擦到病人的衣服所造成。治療方式則是放入適當的子宮托。另外,若是有陰道萎縮則局部或全身的雌激素estrogen使用是有需要的。而潤滑劑的使用對避免併發症的產生是有幫助的。


產婦生產完流行用束腹帶,希望快速恢復窈窕身材。但束腹帶無益瘦腰,且不少產婦綁太緊,造成子宮、膀胱下垂,增加未來尿失禁、子宮脫垂風險。只有剖腹產後為壓迫傷口、避免滲血,可使用數天,自然產後不應用束腹帶,調整型內褲或束褲也應少穿。


無助瘦腰


臨床常遇到產後數個月的婦女,下腹部有下墜感,腹部隱隱作痛,且有腰酸、頻尿等狀況,問診發現,她們產後長達12個月使用束腹帶。


有產婦束腹1個月,早晚都用,不但腹部疼痛,有下墜感,用手伸進陰道,竟能摸到下垂的子宮。


坐月子用束腹帶,不僅無法讓肚子變小,還會在產後骨盆底肌肉最柔軟之時,直接造成損傷與鬆弛,「讓本已肥厚的腹壁變成銅牆鐵壁,咳嗽、走路、起身、甚至憋氣、解便時,升高的腹壓會把尚未復原的骨盆底肌肉向下推。」


骨盆底肌肉損傷的這類女性450歲就可能有尿失禁、子宮脫垂的困擾。


調整內褲也別穿


身體組織具極佳展延性,產後不需束腹帶,也可逐漸回復,「僅剖腹產後為壓迫傷口、避免滲血,須使用數天束腹帶,否則產後都不要用,而調整型內褲或束褲也應避免。」


產後3個月內不要做仰臥起做、避免粗重工作,多做可幫助骨盆腔收縮的運動可預防子宮、膀胱下垂,避免尿失禁與陰道鬆弛,對恢復性生活也有幫助;坐月子不要吃太補,多躺著休息。


產後瘦肚子注意事項


束腹帶無益瘦肚子,產後不需使用,僅剖腹產後,為壓迫傷口、避免滲血,徵詢醫師後,可使用數天


產後應舒適平躺按摩腹部,幫助子宮恢復彈性與排出惡露


產後3個月內不要倒立、仰臥起坐或做粗重工作


坐月子不要吃太補、太油,應以均衡為原則,多躺著休息


產前到產後持續練習骨盆肌肉收縮運動,可預防尿失禁、陰道鬆弛,以及子宮、膀胱下垂



產後3個月起配合運動,訓練腰肌與腹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ov&aid=4756473

 回應文章

yogivillage瑜村落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建議不要用束腹帶
2012/12/10 09:34
非常謝謝您詳細的回覆,著實解答我的疑惑,我也認為不需要用強硬的方式促使它回復,只是去上月子課,連講師也提倡使用束腹帶,所以希望了解更多相關的意見,那孕婦需要使用拖腹帶嗎?謝謝:)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medov) 於 2012-12-10 12:19 回覆:
托腹帶是在外出需要走很久時才需要穿,在家裡面走動或是睡覺時就不需要穿。在懷孕後期大約32週開始,症狀會越來越明顯,如果有這些不適症狀,就應該考慮藉由托腹帶來幫助支撐,以緩解症狀。大約有一半的孕婦,懷孕後期均會因為肚子變大而發生上述不適。

不是所有孕媽咪都要用到托腹帶,使用托腹帶能達到支撐下腹、提高腹壁肌肉力量的效果,每位孕婦腹壁肌肉的強度不同,有些強度不錯,肚子凸的不會很明顯,而且也不容易有妊娠紋,所以始終不需用到托腹帶;但也有些孕婦身材較矮小,或腹部肌肉過於鬆弛,增大的腹部容易向前下方形成「懸垂腹」,造成身體重心往前移,影響到活動,這些孕婦最好就能使用托腹帶。

職業婦女越來越多,很多媽咪懷孕後仍要繼續上班,甚至一直到生產,這些上班族孕媽咪因工作關係,更容易出現前述不適症狀,例如在百貨公司上班,必須久站的媽咪

懷雙胞胎的媽咪,子宮大小及肚子承受重量比一般孕婦大,也很需要托腹帶,而且可能要比其他孕婦更早使用。

孕期體重增加太多,負擔一定比一般孕婦大,因此,除了使用托腹帶幫助緩解不適之外,更要從根本問題加以解決,包括食物選擇以及飲食調整,讓體重增加控制在正常範圍,整個孕期最好體重增加在11~15公斤的範圍內。

yogivillage瑜村落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建議不要用束腹帶
2012/12/08 13:50
您好,很謝謝你分享這麼詳細的資訊,不過想請問為何建議不要用束腹帶或調整內褲?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深信要用束腹帶才可以快速恢復肚圍,另一問題是意指產後3個月都不要做訓練腹肌和倒立的動作嗎?為什麼呢?謝謝你:)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medov) 於 2012-12-09 11:19 回覆:
剖腹產後可視情況使用幾天束腹帶,一般產婦在做月子期間使用束腹帶,反而會增加日後發生尿失禁、子宮脫垂的機率。

婦女產後使用束腹帶的情況相當普遍,使用者的理由不外乎束腹帶有助緊縮產後鬆弛的腹肌,其實這麼做非但無助產後塑身,就算有,也只是暫時的假象而已,還對產婦健康有害。

至於道理很簡單,產後的肚子就像一個鬆垮的氣球,用束腹帶綁住腰腹部就好比將一個原本施力點分散的圓形氣球束成長形;如此一來,升高的腹壓只會使得尚未復原的骨盆底肌肉更集中向下推,進而增加或加重產後發生漏尿、子宮脫垂的機率及嚴重程度。

唯一例外的情況是,剖腹產產婦為了壓迫傷口避免滲血,可在徵詢主治醫師的意見後,適度使用一到兩天的束腹帶。

其實人體的組織是很奇妙的,就像撐大的子宮產後會漸漸恢復原來大小一樣,肚皮也不例外。只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生過小孩的婦女想完全恢復小姐時代結實的腹壁,確實不容易。

產婦做月子期間應儘量躺著休息,有空多練習凱格爾骨盆體操(陰道及肛門四周肌肉的收縮、放鬆練習),便可有效預防產後漏尿及子宮脫垂。至於倒立也有助預防子宮脫垂的說法,則純屬無稽。

針對產後瘦身與塑身,即使是坐月子期間,產婦飲食也只須符合均衡、新鮮原則即可,過度油膩甚至刻意進補都沒必要;除了飲食,產後三個月開始配合運動訓練腰肌與腹肌,才是兼具健康與效果的王道。

麗丹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女人真辛苦
2011/07/18 12:39

婆婆今年75歲,最近才知道一直為子宮外露所苦,去醫院檢查聽到要開刀就很猶豫,考慮到身體狀況(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及要在那裡開刀較好.....

婆婆住南崁,請針對婆婆狀況給予建議( 平常照護及醫院或醫生)

謝謝您

祝您  平安喜樂

麗丹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medov) 於 2011-07-19 16:01 回覆:

我是認為你婆婆到省桃或台大、三總再檢查一次,看看其他醫生看法,沒必要開刀就免掉!桃園地區最好到虎頭山榮總或省桃開刀,因為公立醫院萬一發生醫療糾紛,至少民意代表可介入!私立或財團法人的醫院就不要,發生醫療糾紛,民意代表還要拿他們政治獻金!看看其他醫生看法,沒必要開刀就免掉!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麼嚴重
2011/01/31 17:54

這樣以後生小孩要自然還是剖腹呢?????????

但是剖腹後會不舒服!!!!!!!!!!!

恩 真可怕

我只能說 女性真的很偉大


秋天的風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不错哦!
2011/01/05 15:22

介紹的真詳細,謝謝您給我們上了一課!

lv2011官方新款目錄

lv2010新款gucci2010秋冬專賣店lv 手袋新款2010lv2011新款型錄gucci2011新款包目錄gucci2010 and 1 1guccii台北郵購lvlv 手袋新款2010lv專門店香港Louis Vuittonlv2010新款lv2011官方新款目錄香奈兒包包lv2010新款


top-vltw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恩~
2011/01/05 15:18
以後妻子要生了後,應該多多做複原~
ugg雪靴專賣店 adidas外套 adidas2011新款目錄 nike特賣會2011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功 德 無 量 ﹗
2011/01/04 02:25
敬祝閤府新年 快樂健康如意﹗

亞雅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真詳細的介紹
2011/01/03 14:36
真詳細的介紹  尤其生產後  女孩愛美都會用束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