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21 00:55:52瀏覽1915|回應1|推薦6 | |
蒲公英 又是木棉花飄落的季節,看到四處飛揚的雪白花絮,不禁令人想起在溫哥華的那段時光,以及蒲公英盛開的景象。 也是五月時節,蔚藍的晴空下,暖和的陽光懶洋洋灑在大溫哥華每一寸土地,天空中不時飄浮著白茫茫、像是雪花一樣的棉絮,那是蒲公英盛開,到處繁殖的季節,隨風飄揚的花絮,正進行著生命的遞延,那隨遇而安的性情,充分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我總是利用早餐後的時間,伴隨著倍禎,穿過白石鎮16街旁茂密的森林,走向加美邊境Boundary Bay海灣,沿著鐵道散步,一面欣賞美麗海灘,陶醉在和風的沐浴中;一面討論著那些飄浮在空氣中白色的花絮——那令加拿大人討厭,卻讓我感恩的蒲公英。 在加拿大人眼裏,蒲公英是令人生厭的野草(Weeds),在每間漂亮房屋前後院修剪整齊的草地上,只要冒出一棵長有鋸齒狀葉子,開著小黃花的植物,人們必欲去之而後快,倒不是它出奇的形狀破壞了草地或花圃的美感,而是它旺盛而又堅靭的繁殖力,令人拔不勝拔。蒲公英的花為亮黃色,由很多細花瓣組成,成熟之後,花變成一朵圓的蒲公英傘,被風吹過會分為帶著一粒種子的小白傘。蒲公英傘掉落之處,就是蒲公英落地生長之處。雖然兒童都以吹散蒲公英傘為樂,但蒲公英隨遇而安,不擇生長環境,到處繁殖的情形,對喜愛整理庭園的加拿大人而言,的確是一件令人傷腦筋的事。 然而,對我而言,蒲公英是倍禎的救命功臣。2001年中秋節,親友與道場前賢共18人陪我到溫哥華祝賀喬遷新居並旅遊,就在安排前往洛磯山脈前一天,家庭醫師來電告知倍禎的病情。經過一連串的檢查,證實倍禎罹患了肝癌。由於對西醫的排斥,倍禎選擇中醫治療,可是沒有多久,病情竟發展到嚴重腹水。在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之際,倍禎放棄一切藥物治療,改採有機飲食,尋求從提昇自體免疫力,並配合運動做自我調整,終於在短短三個月內腹水全消,癌細胞獲得控制,慢慢的終於恢復健康與活力。在使用的有機食物裏,蒲公英扮演了關鍵角色。 每天清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榨有機蔬果汁,材料是:蒲公英一把、捲葉(Kale)或大葉(Collard)橄欖2或3葉、巴西栗(Parsley)少許、蘋果1到2粒、葡萄柚1顆、檸檬半粒,偶而加四分之一顆鳳梨,用雙蕊鋼製慢速果汁機壓汁,壓榨後之蔬果汁呈深綠色泥狀,因蒲公英味苦,剛開始頗難下嚥,經不斷試驗,又從書籍記載得知蘋果有排毒、降肝火的功效,於是增加蘋果數量,榨出來的果汁芳香可口,因此倍禎說每當聽到我在樓下榨果汁的聲音,她就垂涎欲滴。由於每週需要量大,且當地人很少使用,許多白人看到我買那麼多蒲公英,都覺得很好奇,經常有人湊近身旁問東問西。 蒲公英的收成,有一定的季節,特別是冬天,加拿大的農業除了溫室農場外,幾乎處於休息狀態,因此到處找尋蒲公英,可以說非常辛苦,最後只有靠美國加州進口的產品,由於長途運送,其新鮮度就比不上當地的品質,經過挑選往往1把蒲公英只有半數可用,不過在嚴寒的季節,也聊勝於無。 根據書籍記載,蒲公英,又稱黃花地丁,是溫帶至寒帶常見的一種一年或兩年宿生性菊科草本植物。其英文名字(Dandelion)來自法語 dent-de-lion,意思是獅子牙齒,是因為蒲公英葉子的形狀象一嘴尖牙。葉子從根部上面一圈長出,圍著一兩根花莖。花莖是空心的,折斷之後有白色的奶漿。蒲公英,在鄉間俗稱「鵝仔菜」,是一種軟枝幹植物,鄉間普遍可見。其嫩莖葉、幼苗、花蕾及根部可食用,根皮可以淬取洋紅色的染料,是早期印地安人用來染布的重要原料,其色澤明亮持久,可染出鮮明的色彩。清代藥書《本草新編》中的一句話:「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 其實,我們的老祖先早就發現了蒲公英這味尋常草藥的神奇之處,《唐本草》記載蒲公英可:「主婦人乳癰腫,水煮飲之及封之即消」。此外它還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消炎、止痛、健胃的功效,難怪有研究人員將其稱為「天然的廣譜抗菌素」。 由於倍禎的病讓筆者與蒲公英結下了不解之緣,雖是一株不起眼的草本植物,卻有超乎世俗眼光的功效。在植物界它把儒家「己立立人」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己立是:在任何環境,無論是山郊村野、無論在田園農場、或是溝壑山壁,只要它的種子所落之處,都能欣欣向榮、生生不息、繁延綿延;立人是:無論你喜不喜歡,無論男女老少,只要你需要,它都願解你疾苦,無怪乎它有「至賤而有大功」的美譽,也無怪乎當年旅居加拿大前夕,前輩鼓勵:多學蒲公英的精神。 雖是不起眼,我們常有「人微言輕」的感慨,何不學蒲公英的內斂,在默默無聞中挺立出生命的光輝?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