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06 10:14:42瀏覽6905|回應21|推薦71 | |
打從成家之後,週末和老婆買個燒臘便當配啤酒和電視度過中午,是一種生活的常態。隨著家中人口逐漸增加,便當也越買越多個,全家一起啃著叉燒燒鴨燒雞燒肉燒骨臘腸肝腸烤肝和紮蹄,配上啤酒果汁汽水牛奶羊奶優酪乳和CSI犯罪現場,感覺到生活型態真是越來越多元了。 偶爾,興致高胃口好的時候,也會載著一家大小越過民權大橋到基隆河對岸,讓阿謙小捷嚐嚐跟家附近燒臘店不太一樣的港式小吃。 民生東路圓環四周,星散著形形色色的各式餐廳,幾家江浙館子頗領風騷,例如早負盛名賓客滿堂的侯門小館、搞些高檔食材自標身價的薺元小館、以古玩店翻新盆頭菜聞名的介云軒,然則我試過之後都難成主顧,倒是對於毫不起眼深藏巷內的香港大排檔,頗感興味。
港人所謂大排檔,即台灣之路邊攤是也,賣的自然是庶民小吃。此店雖號大排檔,實已登門入室,有樓有座,惟所售項目甚為簡略,僅僅就是粥麵飯而已,且手法限於蒸、燙、煮,熱炒一樣也無。 廚房就在店門口內,僅以透明玻璃隔開,廚師開蒸籠取盅飯、芥蘭汆燙剪段、置料碗中沖以白粥,一舉一動盡入眼中,就此點而言,仍然頗有大排檔之風。惜我觀賞甚久,仍怯於趨前造次,只從店外遠遠拍了張照片。
我來此最常點用的莫過於粥品,實在是平日不易有粥喝,市面所謂的廣東粥又多是半吊子。港人之粥甚是費工,以米粒入水並干貝大骨等強火煮至糜爛,終至於顆粒不明米水不分,粥色明白濃稠似漿,即所謂明火白粥。至於台式鹹粥則米仍是米,水仍是水,風格迥然有別。
叫上一碗荔灣艇仔粥,上灑油條、花生、蔥花及香油數滴,見之胃口大開。翻攪粥料,乃見炸豬皮、炸粉絲、碎牛肉、魷魚絲,嚼感十足。此粥原出於廣州荔枝灣,船家河上煮粥,遊客坐艇食粥,思之頗有風情。
老婆嫌我老是點艇仔粥,這回改點皮蛋瘦肉粥,香嫩滑口,照樣好吃。
老婆愛的卻是蠔油叉燒撈麵,且是為了那幾片叉燒。此店撈麵略帶鹼味,尚稱彈牙但難謂出色,淋蠔油配以幾莖芥蘭。叉燒與眾不同,居然未經醬汁醃製掛爐燒烤,色澤風味均近似日式叉燒,卻又不曾綑綁作圓形,顯得肥即是肥、瘦即是瘦,單單純純一派肉色本味。
附湯一碗,但覺濃郁的乾魷味,始終不知是什麼熬出來的。
嗜食肉類的阿謙和小捷,點一原盅腊味滑雞飯或腊味排骨飯正好。青磁厚盅將飯蒸透,另以小碟蒸好臘腸、肝腸、滑雞或排骨,點用後將料舖上飯面回籠再蒸入味,最後放上芥蘭,疊得小山似的一盅上桌。
除那認不得的附湯之外,另有空碗一只,想來是撿出芥蘭、滑雞和臘味另盛之用,否則滿盅焉有下箸之處。臘味口感極為紮實而不過鹹,雞肉或排骨均一貫的滑嫩腴口,雞皮也照例不敢碰。
此店小點種類有限,皮白色亮的白汁鳳爪最為我所喜,相較於豉汁鳳爪的重口味,僅以濃郁的白湯汆燙,更能啃出鳳爪的真味。不過這次沒點,照片先欠著。 小捷最愛蝦仁腸粉,我雖對於台製的港點信心欠奉,也只得由他。灑上些白芝麻,這腸粉倒也香滑,至於蝦仁就別太要求。
倘在炎夏,最後可以來碗陳皮紅豆湯或是臭草綠豆湯,清涼消暑。若是天寒,不妨試試豬腳薑醋一盆。以老薑片加甜醋煲豬腳與白煮蛋,直到膠質盡出極是黑呼黏稠,滋補去寒不在話下,湯汁微酸微甜拌飯極佳,即使單喝也不膩口,還有你從來沒吃過的甜味鐵蛋,一定得要試試。
端坐櫃檯不茍言笑一年到頭只著或深或淺碎花布長衫褲的老闆娘,在我們心目中是這店的精神標誌,看到她就像看到了香港。今回老人家竟然坐在餐檯包雲吞,趕快拍起來留念。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