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2 17:11:41瀏覽8482|回應9|推薦105 | |
佛說三界如火宅,曆曰三伏似火爐,我道,酷暑炎夏,焰中煉餅,養性修真之功夫也。
腦門兒直暴汗的小周轉過身來,見是我,放聲大笑,你還真能找!我也忍不住笑,你們還真會搬!
十餘年前成家伊始,我便鮭魚洄游重入內湖,斯土山光水色,遠離塵囂,自此不再遠離。當是時,基隆河才扯直不久,新生地上一片荒蕪,現今人潮熙攘的科技園區,當年不過一紙輕工業區預定地,誰能料到日後光景? 內湖環境雖好,但賃屋而居,每隔三兩年就得重覓遮風避雨處,加上家中人丁漸旺,身不得穩,心何能安?終在三度搬遷後,狠心覓一蝸居,咬牙揹上貸款,一家子才總算生了根,落了地。 眼前這家胡椒餅,數年來東遷西走,卻與內湖不離不棄,倒也與吾家有幾分相似。
當年返回內湖不久,便聽聞分局旁有家老張炭烤胡椒餅,在那個騎著兩輪四處跑的年代,龍頭一拐油門一催立馬上門探奇,吃著吃著也上了癮,從此結下和內湖老張的不解之緣。
內湖分局時期可算老張的輝煌年代,週末前往報到,永遠排隊苦等,印象裡,黑麻麻的店頭老是一股子煙燻火燎氣,老周一家兩代五六個,包餡擀皮貼爐搧炭,手腳就沒停過。炭爐一揭蓋兒,你三我五他喊十幾個,能買到當場那一爐今天都算走運,等上半個鐘頭也不稀奇。那時的老張,可真紅火。
也不知哪天,老張的店面突然讓鐵皮給圍了,那年頭還沒有都更這說法,估計就是改建,莫可如何,只能一嘆。過了好些日子,竟然又在金龍路上撞見了新店面。這回老張可敞闊了,光光亮亮的,招牌上還加註「原內湖分局對面」。也好,往後從碧山巖健行下山,正好可買幾個胡椒餅充飢。可這地點畢竟冷僻啊,老張再不如從前那般門庭若市了。
接下來,不用說,某天,老張又從金龍路上消失了。 小周重新在港墘路上掛起老張招牌的時候,他弟弟已經在成功路上另起爐灶,老一輩則交棒退休享清福去。只是,港墘路的店面十分狹促,拳腳根本施展不開,而且連等同招牌的炭爐都沒法子擺出來,哪兒還像間胡椒餅店?終於,還是因為店租問題,小周選擇再度沉潛一陣子。
談起這些年先後遭遇過的房東,小周猶有些忿忿不平,我聽了也只能苦笑以對。的確,內湖這十幾年來確實翻身了,園區進駐率滿滿滿,上下班尖峰塞塞塞,主要道路的一樓店家掃數改頭換面,大街小巷裡餐廳館子如春筍般冒出,只是,要說生意好做,那也不見得,原料、房租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做生意卻不可能時時調價,再怎麼努力工作,也難以追上成本壓力。 小吃業者面對的困境,其實正是吾等正港升斗小民的寫照,揉麵醱麵,調料拌餡兒,燒炭生火,包餅貼爐,紮紮實實一步步的工夫,老老實實過簡單的日子,正漸漸被大環境變化下的真正受益者,爭錢逐利,玩產弄地者,給逼迫得喘不過氣來。
時時笑臉迎人的周家嫂子不談這些,倒是熱心地談起這回重出江湖的新品,炭烤燒餅。結合胡椒餅與三角餅的特色,外觀看似與胡椒餅殊無二致,裏頭卻是三角餅的內涵,咬起來外殼酥脆鹹香,內裡綿密細緻,充滿炭烤的焦香,醱麵的麵香,芝麻和蔥花各擅勝場,又無酥餅之油重,適合不欲多食肉者,確是頗具巧思之作!
小周啊,這回重出江湖,怎就這麼巧地找上我家附近?這回可務必要長長久久地開下去啊!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