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4 04:04:40瀏覽3484|回應5|推薦131 | |
【柳】絲臨風舞翠【浪】 【蘇】公開葑修橋【堤】 【聞】賞湖畔聆瓊【鶯】 【春】霏薄霧掩晨【曉】 【曲】徑迴廊通雅【院】 【平】塔樓閣繞碧【湖】 【風】拂酒香綻薰【荷】 【秋】宵沁溢潔映【月】 【花】團錦簇亭閣【港】 【雙】嶂巍峨聳峻【峰】 【觀】賞塘池幽游【魚】 【插】間淡霧逸飄【雲】 【雪】鋪銀砌霽漸【殘】 【三】塔蘆形駐島【潭】 【橋】陽先融遙望【斷】 【印】心亭賞幽瑩【月】 橋陽→橋的陽面(太陽映射到的地方) 【南】風逸盪漫雲【屏】 【雷】塔聳矗參天【峰】 【晚】寺梵音伴鳴【鐘】 【夕】霞艷彩遙映【照】 雲屏→層疊的峰巒。 ~~~~~~~【月】華瑩皎湖心【印】~~~~~~~ ~~~~~~~【潭】塔穿孔影為【三】~~~~~~~ 西湖十景分別為: 蘇堤春曉 曲院風荷 平湖秋月 斷橋殘雪 柳浪聞鶯 花港觀魚 雷峰夕照 雙峰插雲 南屏晚鐘 三潭印月 以上為拙作;根據杭州西湖十景相關資訊編寫完成;以下美圖取自網路、文章大部份取自於《唐詩地圖—跟著唐詩去旅行》這本書 作者:姚穎‧彭程 杭州西湖遊 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句中國古來的民諺流傳至今,讓人充滿了對人間天堂的憧憬和期盼。「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一千年前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吟唱,也使杭州成為江南勝景的突出代表。 杭州之景,首推湖山之秀。西子湖秀水盈盈,四季顧盼有情:春有柳浪聞鶯,夏有曲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湖中有孤山稱仙島,環湖諸山各有勝跡:最高者天竺山,領袖群峰;次高者北高峰、南高峰遙相對峙;南屏山以怪石嶙峋見稱,五雲山以林壑幽奇名世;其餘溶洞溪澗,不勝枚舉。 杭州之景,又推文物之盛。從原始社會後期的良諸文化遺址,到秦置錢唐縣,從吳越古都,到南宋故宮,滄海桑田,物換星移的歷史,在杭州,在西湖,留下了力朝歷代的摩崖石刻,美輪美奐的亭台樓閣,園林寺院。 最值得杭州引以為豪的西湖,是經過歷代的努力之後才形成今天的美景。唐有李泌鑿井開竇、白居易修堤捍湖,宋有蘇東坡開葑築堤,明有楊孟瑛田浚湖,清有阮元疏濬湖底和修葺古蹟。這就是古老與現代並重,即年輕又深沉的西湖。西湖貯積了太多的朝代,太多的歷史。在避世的,也不能忘情於這裡的熱鬧;再苦寂的,也要分享這裏的一角秀色。修繕,修繕,修繕,幾度變遷終成此湖。 與西湖關係最密切的兩位文人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和宋代文豪蘇軾了。 西元822年,白居易於7月盛下從西安出發,東行3個月到了杭州。那時的杭州叫錢唐,那時的西湖還不叫西湖。已在潯陽江頭濕過司馬青衫的白居易一腔苦澀,只想「且向錢唐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不過,很快,西湖的湖光山色就滋潤了這位詩人,西湖的山水名勝有了最佳的歌頌者。 春題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可見隋唐西湖園林已具規模。當時,西湖園林名勝集中在以寺廟園林著稱的靈竺、孤山和以州治園林為主的鳳凰山一帶。公務之餘,白居易有時駕舟楫,至靈隱浦上岸,在水中央的冷泉濯纓浸足消磨一個下午,或是一個人沿綠楊蔭里的白沙堤春行,看看孤山寺北初平的水面,低低的雲腳,更多時候他會去湖邊訪寺僧,入仙拜韜光,多年以後他憶及江南,總忘不了「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那段日子。白居易暸解到由於杭州連年乾旱,再加上湖堤失修蓄水量少,千頃農田無法保證灌溉。於是,召募居民修築了一條捍湖堤。此堤從錢塘們向北延伸一直到今武林門附近,把西湖一分為二,堤內為上湖,堤外為下湖,平時蓄水量少,旱時灌田,後人稱作為白公堤。離開西湖前的兩個月,他終於把堤給築起來了,還專門寫了一篇《錢塘潮石記》。於是,後人知道,隋唐西湖的面積為「周三十里」,足足比現在大一倍左右。今天的少年宮至省府大樓直至松木廠一帶,以及環城西路東面於延安北路一帶在唐初時皆為湖面,還有今天的岳湖西面至洪春橋黃泥嶺一帶,其範圍包括金沙港、杭州花圃等等。三年刺史任滿,白居易帶著兩片天竺石走了,走時他給西湖留下了「西湖」這個名字。 1071年,另一位文學家來到這裡,他就是蘇軾。這一年,他被貶逐到杭州。而時隔十八年,即1089年,蘇東坡再次來杭州,任杭州知州。湖山有幸,又逢貴人。杭州無法想像沒有蘇東坡的西湖會是怎樣的西湖。其實蘇東坡第一次來杭州時,西湖已有十分之二三淤塞了。北宋時的西湖因作為放生池,禁止採捕,導致湖中菱藕蔓延,葑土日塞。於是蘇東坡動用了二十萬民工,把從湖裏挖出來的新老淤泥葑草堆積於湖中成堤,堤上修六橋,種花木柳樹。做完這件大事的詩人縱歌道:「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於南屏通。」從使湖上有了一條交通要道,蘇堤誕生了。經過了半世紀的大規模治理和整修,西湖終於從「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過度到了「一色樓台三十里,不知何處是孤山」。 春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這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當時,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遊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瀲豔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途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譽。「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池,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另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這首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一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它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自南宋「西湖十景」命名後,西湖才聞名中外。西湖不同於別的遊覽勝地之處就在於它是人文與自然美的和諧的統一。而且杭州人對它呵護有加,使西湖至今都保留著那一份古色古香。西湖的美,美在變化,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情況下,呈現不同的風采。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錢塘潮就是西湖,早鶯新燕爭飛,亂花淺草迷人,一片生機勃勃。詩人在錢塘湖堤上踏春遊賞,面對如此美好的美景,流連忘返,不肯離去。春天的蘇堤是最美的,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一枝桃花一枝柳,半邊山水半邊城。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春日,西湖的毛毛細雨下個不停,無聲、無影、無形,悄悄地落到樹上、草上、花上。伸手間。只感到微微濕意,回味「霑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詩句的味道。開著的杏花,雪白雪白的,在綠樹叢中顯得分外嬌美。細雨在花朵上凝聚出一顆顆小水珠,晶瑩閃亮。樹葉上的水珠顫顫巍巍,不時滾落下來。遠山近水、亭台樓閣,一片靜謐,享受著毛毛細雨的愛撫。西湖水面無波,岸邊垂柳婀娜,少了幾分明麗,多了幾分含蓄。毛毛細雨緩緩地落下著,像是個多情的含羞少女,藏在樹後、花下。悄悄地點染著湖山。這是一種輕柔的美,滋潤人、涵養人,人的五臟六腑和四枝彷彿也和花草樹木一起,植根濕潤的泥土,承受大自然的摯愛,呼吸著草木的幽香,心靈和毛毛細雨相融合,化入空靈的綠色世界。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這首詩,是吟詠西湖之夏的名篇,讀來清新活潑。這首絕句是楊萬里送別朋友時寫的一首即景小詩。讚美了西湖六月的美好風光。「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詩人能指出,六月的西湖風光上美,到底不是其他季節所能相比的。首句點明時間地點,指出詩人寫的是六月中旬的時的西湖風光。第二句是概寫。詩人把西湖「六月」與「四月」做比較,突出西湖風光的獨特和美麗,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讀到這裏人們自然會想知道,那六月的西湖究竟美在何處?「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是由前兩句的概括描寫轉入具體的景物描繪。滿眼綠意,一望無際,荷花在陽光照耀下特有迷人的紅豔。這裏的文字雖然樸素,卻給我們描繪出衣服意境清新,荷香撲鼻,朝陽璀璨,色彩艷麗的西湖早晨的迷人畫圖。讀了這兩句,自然會深切地感到,六月西湖的風光,確實是「不與四時同」,有她獨特的個性與迷人色彩。 曲院風荷最引人注目的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屬風荷景區。這裏以水面為主,分佈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杭州亦是「愛情之都」;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中的其中兩個:「白蛇傳」、「梁山伯和祝英台」就誕生在杭州,還有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杭州為官,和琴操姑娘演繹了一段古典愛情,南齊的杭州名妓,美麗又有才華的蘇小小,也是中國古代受侮辱女子追求幸福愛情的代表,這些故事都發生在杭州。以下摘取兩則作敘述: 向著白堤迤邐而去,遠遠地看見了天下聞名的斷橋。這裏不光有斷橋殘雪的美景,更有纏綿的愛情傳說。數千年前就在這裡,一個白蛇幻化的美女與許仙相聚。白娘子做妖做人都非常容易,麻煩的是,她偏偏看到在天府與地獄之間,還有一塊平時的大地;在妖魔與神仙之間,還有一種尋常的動物:人。由此,她受盡磨難,最終被鎮於雷峰塔下。她莫大的遺憾,是最終沒能成為一個普通人。西湖邊上的人們都說,斷橋下的水是甜的,雷峰塔下的水是苦的。 中唐詩人李賀曾為名妓蘇小小重鑄藝術靈魂。 蘇小小墓 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珮。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她的資格,要比白居易、林和靖都老。在後人詠西湖的詩作中,有意無意地把蘇東坡、岳飛要放在這位姑娘後面「蘇小門前花滿枝,蘇公堤上女當壚」、「蘇家弱柳猶含媚,岳墓喬松亦抱忠」、「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她不願做姬做妾,而是瀟灑地生活於上流社會,同時對那些內心厚實的飽學之士也備加關愛。這也正是她的風格了。由情至美,始終圍繞著生命的主題。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與梅花與白鶴,白娘子把美留在了斷橋和雷峰塔,而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貼著自己的本體生命。她只是憑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 「西湖十景」自古名揚神州,代表著西湖最美麗的精華風貌,在南宋時即已廣被人知,此十景包括「蘇堤春曉」「柳浪聞鶯」「曲院風荷」「南屏晚鐘」「斷橋殘雪」「雙峰插雲」「花港觀魚」「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十大景點,清朝康熙皇帝遊江南時,曾御筆親自為此十景書寫立碑,更加奠定了「西湖十景」的歷史地位,近代雖因時空變遷,十景已消失一、二,但是「西湖十景」這留傳千年的詩意畫境,迄今仍是最美麗,最令人神往留連的地方。 相關「西湖十景」資訊簡介若有興趣可自行收尋或參閱以下網頁的簡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0209020 以上文章大部份取自於《唐詩地圖—跟著唐詩去旅行》作者:姚穎‧彭程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