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7/16 13:30:10瀏覽131|回應1|推薦0 | |
馬英九總統操作南海釣島議題國際化 當心失控
摘要:南海、釣魚台問題或許可在不久的將來暫時和平收場,但台灣拒絕與擁有共同領土的大陸站在一起,相反卻在南海、釣魚台議題上拚國際能見度,陸委會公開表示,“釣魚台列嶼及南海問題是國際議題……這是對中華民族情感的傷害,將對兩岸關係發展產生難以想像的衝擊力。
正文:陸委會
在釣魚台與南海議題逐漸升溫之際,馬政府策略逐漸浮上檯面,第一是不與大陸合作;第二是將領土爭端視為國際議題。由大陸主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南海問題學術研討會”
馬政府在南海與釣魚台議題不與大陸合作、視為國際議題,仔細爬梳可分為兩個不同層次,不與大陸合作有解釋為不選邊站的空間。後者則因美日同盟積極拉攏越南、菲律賓等事主,形成一個對中國有強烈針對性的大陣營;華府出現爭取台灣支持東盟的南海行為準則的聲音,隱含著要求台灣加入美日與東盟陣營的用意。台灣若投向以美國為首的南海、釣島陣營,擺明就是要與大陸撕破臉。、
因此,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李侃如在華府出席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討會時才會提到,“美國應會樂見台灣支持東協模式來處理南海爭議,並且和中國大陸合作以共同推展東協模式。但是如果這樣做會使兩岸關係惡化,就不是美國希望見到的,所以美國對於台灣在南海問題上採取的立場,有著兩難的局面。”
李侃如提到的問題是美國的難處,其實也是台灣馬政府的問題。南海、釣島議題突然升溫,與其說是考驗台灣處理領土爭端能力,不如說是對馬英九兩岸危機處理的測試。說白了,台灣實力不足以因應南海、釣島變局,夾在大國之間,邊緣化是必然的;但這些爭端卻導致馬政府必須攤牌表態,讓台灣陷入兩難。
若從中華民國憲法“一國兩區”意旨,兩岸主張的領土是重疊的,既然有一致的捍衛目標,理應聯手對抗意圖染指中華民族領土的國家;再不然,把頭埋在沙堆裡,眼不見為淨,也是一著棋。馬政府避開大陸,將南海、釣島議題國際化,難道是要尋求與意圖侵略中華民族領土的國家合作對抗大陸?這種邏輯實在讓人看不懂。最簡單的比方,就好像兄弟在外跟別人打架,再怎麼樣,胳膊豈有往外彎的道理?
還是,馬政府現在打的如意算盤是,反正大陸不會坐視釣魚台、南海的太平島被日本、越南拿走,台灣加入美、日、東盟陣營不會有損失?這是投機的怪招。
以最近國際局勢來看,歐元區出事拖累全球,蝴蝶效應所及各國都為經濟衰退所苦,領導人們都被經濟議題搞得焦頭爛額,忙得不得了。除非美國企圖藉此事端為重返亞洲鋪路,理應沒人想在這節骨眼打仗,更何況是已經糾纏了數十年的陳年老案。所以,有不少觀察家預測,這次的南海、釣島爭端,吵吵鬧鬧之後,總是要想個法子解決,開戰的可能性不高。
再轉回到兩岸關係來看,南海、釣魚台問題或許可在不久的將來暫時和平收場,但台灣若在領土問題採取挑戰兩岸互信舉措,即使爭端落幕,還是會留下後遺症,這是最令我們憂心的。尤其是,過程中涉及選邊時,台灣拒絕與擁有共同領土的大陸站在一起,若最後是大剌剌靠到對方陣營,那種基於民族情感受到傷害,對兩岸關係發展產生的撞擊力道難以想像,難怪美國學者也會憂心忡忡。
兩岸最近因“台北會談”卡住,江陳八會、投資保障協議全部卡住,苗頭有些不對。馬政府賣力在南海、釣魚台議題拚國際能見度,一旦情勢沒控制好,火燒上來,就等於是“兩國論”上身,變成是馬英九在幫民進黨打工,相關決策的主事者難道是抱定要犧牲兩岸政策來加入南海、釣魚賽局?要當心爭得面子,失了裡子! 轉載 (中評社 社評)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