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評‧日本] 告白──被害者與加害者的結合
2011/07/04 17:15:52瀏覽4146|回應1|推薦5
告白(電影書腰版)

看『告白』這部小說,腦海中不時浮現電影『殺殺人跳跳舞』中的一句台詞:

沒有人是無辜的(No one is innocent)。

痛失愛女的中學女老師發現女兒的死不是意外,而是班上的兩個男同學所預謀殺害,為了讓他們嘗到和女兒同樣的痛苦,她以「借刀殺人」的方式展開報復,讓他們在巨大的精神折磨下,一步步走向毀滅。

加害者、受害者,在這樣的迴圈中,界限似乎模糊了。

我上課時,要是小朋友打起架來,問起原因,說是誰先動手打他,我會這麼說:「你喜不喜歡被打?你覺得打人對不對?如果你不喜歡被打,也覺得打人不對,為什麼他打你,你就要打回去?這樣你不就和他做了一樣的事嗎?」

那兩個男學生的所做所為確實令人髮指,身為母親,女老師內心的痛苦與怨恨也可想而知。但就像漫畫『風火英雄』所說的,若沒有人在某處斬斷仇恨之線,仇恨的漣漪就會逐漸擴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冤冤相報何時了?女老師像男學生毀了她最重要的女兒一樣,毀了男學生心愛的人,若男學生一輩子走不出這陰影,在她好不容易找到第二個幸福時,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破壞,最後,又是誰成功報復了誰?

小說『卡瑪俱樂部』中,女主角認為報應遙遙無期,因此決定像美少女戰士一樣「代替上天施加懲罰」,好讓傷害自己的人沒有好日子過。但是,施行各種報復,其實就等於在做壞事害人,若因果真有報,最後終會報到自己頭上來的。既然對方做錯了事該受懲罰,我們又何必自己往這渾水裡跳,陪那人一起下地獄呢?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看完兩個少年的「告白」,我有這種感覺。他們也是大人不當的生養方式所造成的可憐產物,內心恐懼不安,卻找不到適當的管道發洩,只能用殘忍的罪行來肯定自己的存在。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不是加害者,而是被害者。那麼我們該同情他們,認為他們的所做所為都是情有可原,值得原諒的嗎?

每個人都有內心的「罩門」,都有必得單獨面對的人生關卡。誰該同情?誰該譴責?本就沒有絕對。就連法律也只是個相對的概念。因為人性兼具善惡,為了懲惡揚善,才制訂一套大家都得遵守的規範,以保障大多數人的權益。因此,無論是誰,無論出自何種動機,只要選擇成為加害者,就該受到譴責,我是這麼認為的。


善惡不是絕對

剛看完這本書時,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就連看完『白夜行』時,都不曾感受到這樣強烈的黑暗。仔細推敲起來,或許是因為作者將重點放在人們的黑暗面,集中探討人性中醜惡的部分,光明面卻略過不提之故。

書中每個角色,無論是前述的女老師與男同學,還是急於膨脹自我形象的菜鳥教師、宛如審判女巫般群起棒打落水狗的全班同學、明知真相卻秘而不宣以致釀成悲劇的女班長、溺愛兒子是非不分的母親,人人都或多或少助長了罪惡,在這起悲劇中,沒有人可以徹底置身事外,聲稱無辜。

所以我覺得看這本書不只需要很強韌的神經,同時觀念也要清楚,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這股黑暗所影響、誤導,甚至吞噬。

什麼觀念要清楚?就是世上沒有絕對的惡,也沒有絕對的善這一點。正如書中所述,沒有人是打出生起就認為殺人是種罪惡,都是被教導而來的。所謂是非對錯都是在「情境」之下的判斷,這判斷又是受當時的社會風氣與道德觀念所左右,隨著時代演變,不斷在變化。因此,設法從這樣的制約中跳脫出來,從上方俯瞰一切,不斷地思考、質疑,才不會在巨大的時代潮流中迷失自己。

人都是複雜而矛盾的,就像女老師將道德掛在嘴上,卻做出反道德的報復行動;班長陳述是否該對殺人犯進行審判的見解,卻一邊在策劃恐怖的毒害行動;男學生左一句笨蛋右一句笨蛋地瞧不起身邊的人,卻忘了自己正是受到這些「笨蛋」的庇護和幫助才能活在世上。

我們沒有必要把目光放在書中描述的邪惡與不堪,變得絕望、消極、悲觀,而應該反過來,把這樣的負面能量轉為自身的正面能量,不重蹈角色們的錯誤,過得積極、快樂,那才是一種收穫。


大部分的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讚賞,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難了,那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呢?譴責做壞事的人就好了。話雖如此,率先糾舉的人,站在糾舉最前線的人還是需要相當勇氣的,但是跟著打落水狗就簡單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這麼做除了當好人,還能發洩日常的壓力,豈不是一舉數得的樂事麼?而且一旦嚐過甜頭,一次制裁結束後為了獲得新的快感就會找尋下一個制裁對象吧。一開始的目的是要糾舉壞人,漸漸地就變成強行創造出制裁對象了。

            ──節錄自『告白』


書中的男學生十三歲,介於大人和小孩間的敏感年齡。

小五、小六到高中,是一個人的人格形塑時期。這段時間,人的思想漸趨成熟,開始會去思考何謂自我、何謂生存,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最為脆弱徬徨,也最為高傲勇敢的時期。青少年不像大人會瞻前顧後,他們勇於逐夢、追求與眾不同,同時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從外表看來,他們已具有大人的雛形,卻不是完全的大人;天真稚氣,卻硬要充成熟;能夠侃侃而談自己的見解,許多觀念卻又似是而非;不屑於大人的現實世故,卻又經不起跌倒的挫折。特別在現代少子化社會裡,在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孩子,一方面急於脫離父母保護的羽翼,一方面又容易依賴父母無限的付出,動不動就設法逃避。
這樣的巨大矛盾,正是罪惡絕佳的溫床。

於是,許多半生不熟、充滿不確定感,又容易憤世嫉俗的青少年,為了向父母師長證明自己,就這樣犯了罪。

在現階段,或許他們毫無悔意,因為在他們看來,有充分的理由做這種事。但十幾二十年後,當他們在社會上經過一番歷練,見識到學校和家庭以外更廣大的世界,思想觀念有所改變,對於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也說不定。

就是因為這樣,政府才會制定少年法,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但是,一味用少年法來保障無所顧忌的青少年,是不是反而會助長他們犯罪的風氣,違害了其他人「生」的權利呢?

我認為書中的女老師說得對:與其因為犯罪手法越來越殘忍,犯罪年齡漸趨下降,而在輿論壓力下,把少年法的保護範圍從十六歲下修到十四歲,還不如減低對犯罪事件的討論與報導

越是煞有其事地報導兇手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分析他的心理狀態,用長時間大篇幅的報導弄得舉國皆知,就越容易給青少年一個錯誤的觀念:只要犯罪,而且是越殘忍的罪,就能受到越大的矚目,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明星」。如果做好事只能搏得一個小小的報導欄位,壓根兒沒有人注意,何不轉而犯罪?這社會就像嗜血的蒼蠅一樣,只對血腥味有所反應。

這,難道是我們期望的結果?

我們要的是一群經過媒體渲染後,盲目崇拜犯罪者的青少年?還是一群眼見所有人都把犯罪者當成蠢蛋,不屑一顧,因此也跟著爭先恐後與這種人撇清關係的青少年?

我們要的是那一種呢?



不甘平凡

書中綽號「維特」的菜鳥老師,因為崇拜轟動全國的「熱血教師」,渴望追尋他的腳步,忽視了學生的心情,一味追求自我滿足,反而給學生帶來更龐大的壓力。

對此,我頗有感觸。

或許我們都在無意識中,渴望成為別人的「救贖者」也說不定。因為想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生存的意義;因為想被別人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因為缺乏自信、感到寂寞、不甘於平凡,而希望自己至少在某些人心目中,是個難以取代的偉大存在。

但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錯的呢?越是從各種角度切入,試著讓自己面面俱到,就越是徬徨無所適從。小說中譴責熱血教師向來的作為:為少數問題學生停下課業,對全班說理,等於是賠上了大多數同學求知的權利。但若老師一律不理會學生內心的苦惱與問題,不做任何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只求順利趕上課程進度,滿足大家求知的部分,這,不會太冷漠了一點嗎?

無論如何,每個人都希望成就一番事業,做一個重要的人物,至少是無庸置疑的。書中的男學生認為一般人老愛說犯罪者「內心黑暗」,試著找出他們黑暗的源頭,都是老掉牙的「陳腔爛調」,這些台詞已經聽膩了。但當他將過去娓娓道來,卻又正符合這樣的論述。

這讓我想到,或許他對「分析內心」的反感,只是不願承認自己到頭來只是個庸俗的平凡人,一點也不特別,這個事實而已。



結語

最初翻開這本小說,原本只想當做吃早餐時的調劑,看看是什麼原因讓它名利雙收,無論原作還是改編電影都掀起一股話題熱潮。想不到接下來幾個小時,我就這樣無可自拔地陷了下去,竟一反最近「同時讀好幾本書,一次只讀一點」的模式,一口氣看完了。好在看過電影的朋友願意撥空跟我討論了近兩個小時,讓我的情緒得以平復下來,換個方式去冷靜思考,否則接下來幾天真不知該怎麼度過。

其實書中不少論點我都很喜歡,也很贊同。諸如對犯罪、對青少年、對人生的省思,都給我醍醐灌頂的感覺,提供我各種嶄新的思考角度,激發更多想法出來。它的書寫方式獨樹一幟,每章都是一個人物的「告白」,雖然描述的是同一段時期的經歷,卻因為人物的個性立場不同,而有全然不同的風貌。

也就是說,這故事最大的懸疑和謎題,不在於事件本身,而是「人心」。只看表面所呈現的事實,很多事只能靠推斷,但當真相透過各種人的「告白」逐步揭露,先前的想法不斷被推翻(比如男學生想殺人,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而是為了引起母親注意),那種驚訝與震撼,不亞於看見一個複雜的神秘案件被偵破。

只是,看到「好」與「壞」在書中不斷重新洗牌,我把這本書買回家收藏的衝動也逐漸平淡,等我看完毫無救贖、寬恕或光明可言的結尾後,便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對我而言,這本書是值得一看,但不值得一看再看。近乎病態的人心,實在也無需過度關注咀嚼(除非個人興趣是研究人性暗黑學)。


最後我很好奇,男學生(渡邊修哉)的母親究竟對女老師說了什麼?似乎也是她的話,使女老師下了最後的決心。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o1014&aid=5392592

 回應文章

Mel
2015/10/24 01:24

你的書評到處都充斥著沒有詳細讀過此書的論點,像是老師滿口道德,但依我看,老師根本沒有滿口道德。她講的是犯罪者沒有得到足夠且對等的制裁,所以就算她把學生交給警察交給法律制裁,殺人的學生也無法得到她認為恰當、能彌補受害人家屬的懲罰。
如果你買回家多讀幾次也許你會發現。

至於你認爲這種”毫無救贖、寬恕或光明可言的結尾",正是你覺得這本書沒有值得收藏的價值的想法,實在是令人莞爾。試想這本充斥著報復、犯罪、謀殺和人心的黑暗的小說,最後竟然勸人向上,來個歡樂大結局的話,這本書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甚至精彩度都會遜色很多,也恐怕無法贏下大獎。

這本小說可沒有標榜看完以後能讓你重拾對人性的美好之類的喔,而且小說這種東西就是讓人娛樂用的,無論他今天是不是你喜歡的類型、書裡對各種價值觀的描述是不是你認同的,只要他能引人入勝,讓你廢寢忘食看完整本書,就值得稱上是一本好書、一本值得購買的書。

最後結局的地方,雖然令人感到不寒而慄,但正因如此,才能讓修哉了解自己最愛的人被殺了是什麼感覺,而不是以自己優秀的才能加上乖學生的外殼輕輕鬆鬆在少年監獄服完刑後還不知悔改。殺了修哉牽掛以及最愛的媽媽,就像是修哉殺了自己最疼愛的女兒一樣。而且看過修哉的告白以後就會知道,如果不下重藥,他是不會悔悟的。至於他會不會又報復老師這種事情,作者沒有寫到,我們也不需要針對別人作品中沒有提到的事情多加註解,畢竟這不是我們的創作,我們也無權定論故事之後的發展。

(avril14333@yahoo.com.tw)
lyo(lyo1014) 於 2015-10-24 19:14 回覆:
我沒有說它是不好的書哦,相反,我覺得它是很傑出的小說,只是它不合我的胃口,並不會讓我想要買來收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