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1 02:51:36瀏覽4841|回應1|推薦4 | |
表現優秀的老師都有一個共同傾向:他們都不相信霸道,不會說教,也不會抬出倫理道德,他們沒有散播罪惡感或要求承諾。他們沒有對輕微的不當行為分析來龍去脈,或對意外事件追根究底。他們不會對學生的過往經歷或長遠未來抱著成見。 ──摘自《老師如何跟學生說話》 記得有一年升學考試,媽為了不給姐太大壓力,一反平時嚴厲的態度,對她和顏悅色地說:「盡妳的力去考就好,分數不重要。」以為這麼說可以讓她放鬆一點,卻想不到適得其反,姐非但沒有消除緊張,反而非常傷心,認為媽一點都不重視她。 這件事結合其他生活經驗,讓我對「人際關係」自此抱著一種悲觀的想法,那就是人心難測,無論怎麼說、怎麼做,都有可能傷到別人。除了順其自然,好像就沒有其他條路可行了。 直到看了這本《老師如何跟學生說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說話也是一門需要磨練的技巧,甚至可稱之為一門藝術。先前那些失敗的經驗,並不是因為人太難伺候,而是因為說話者忽視了說話技巧,給予對方錯誤的聯想罷了。 比如上面那個例子,媽媽這番體貼的話,聽在姐耳裡就像在宣告:「我知道妳能力不足,考不好也是理所當然,我不會對妳抱太大期望的。」這麼一來,就會造成姐額外的心理壓力,更覺得自己非考好不可,否則便不足以向母親證明自己。 這種出於善意卻造成惡果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別緊張,以你的聰明才智,一定沒問題的!」「這題目其實很簡單,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一定會的!」「這沒什麼好怕的,做了就知道其實沒什麼!」乍聽之下好像百分之百光明歡樂,毫無問題,但對聽話者而言,卻是造成焦慮不安的來源,他們會聽成這樣: 「要是做了還是不會,我不就是無可救藥的大笨蛋嗎?」「他說很簡單,但我一點也不覺得,他說我聰明一定只是在哄我、騙我的!」「大家都不覺得可怕,只有我,那我一定是個懦夫。」 於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害怕、不安、無力,聽話者不是百般作亂轉移對方注意力,就是變得畏縮不前,滿腦子盤算著該如何逃避現實。 作者這番見解,完全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過去我們總認為,所謂「愛的教育」就是沒有體罰、不批評謾罵、改採鼓勵方式的教育,若老師以此原則循循善誘,孩子依然不肯受教,那是他們被父母寵壞或者生性頑劣,不是老師的問題。於是,在無法獲得學生合作的時候,這些好好老師所受到的打擊更大:怎麼我對學生好,反而被他們騎在頭上?難道這些孩子非要人打他罵他,才肯聽話嗎? 於是,原先胸懷大志的,最後熱情消磨殆盡;原先滿懷希望的,最後一個個陷入絕望深淵。其實,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讚美本身,而在於如何表達。這其間的分寸若拿捏不好,就會自掘墳墓,造成壞結果。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會深受其害。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連講句話都這麼麻煩,乾脆閉嘴不講好了。其實不必急著心灰意冷,要把話說對,並非那麼遙不可及。只要把握住重點,慢慢練習,就能越來越熟練了。 所謂重點,就是「就事論事」,用體諒、同理的角度出發,訴諸對方的感受,不針對他的品格或個性發表言論,對方累積的負面情緒自然能得到消解,進而得到面對問題的勇氣。 比如我們可以用「考試的確很難,我想你現在一定很緊張吧。考完我陪你去大吃一頓,你喜歡那家餐廳?」取代上面那種空泛的高帽子,無論稱讚還是批評,都針對自己喜歡或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用誠懇的語氣明確地表示出來。對方感覺到你的用意不在人身攻擊,就比較能接受你話中的內容,繼續努力或設法改進,而不是被壓得喘不過氣,轉而逃避或就此自暴自棄,甚至為了報復而百般作亂。 而為免流於說教,讓對方聽到恍神或者心生反感、下意識排拒,如何把話講得簡明扼要,也是一大學問。作者認為,居於領導者地位的人,更應該設法讓自己言簡意賅,因為話說得越少,越給人權威的感覺,話也越可能被聽進去(特別是對方期待你長篇大論時,你卻輕描淡寫一句帶過時,還能造成驚喜與感激)。 同樣地,控班也應該把握重點,不旁生枝節。對許多老師來說,把重心放在處理沒完沒了的糾紛和爭執,而不是課業的教授上,本就是苦不堪言的差事,事實上老師的確無需花太多心力去處理學生的狀況,一有人掉了筆、忘了帶作業、上課不專心、偷傳紙條,就將課程中斷,苦口婆心地開始訓話,導致事態擴大,想認真聽課的學生因此失去受教權利,不認真的學生索性有樣學樣,輪流惹出一兩件事讓老師疲於奔命,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有人被退學,有人辭職不幹,兩敗俱傷,嗚呼哀哉。 先前我看另一本書《教室管理》,裡面就提過,跟學生說話時,要盡量採取「正增強」,而不是「負增強」。也就是說,講「上課時要記得帶課本來」這種肯定句,比講「下次別再忘記帶課本」這種否定句來得好。因為同樣的話講多了,會在學生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若一味說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學生就會忍不住照本宣科,掉入錯誤的輪迴中。 有些熱心教育的老師可能會質疑:不對學生講道理,無論稱讚還是批評都三言兩語帶過,他們怎麼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怎麼知道該遵循那些美德呢? 另外一些人會問:說話時瞻前顧後,不是不夠坦誠嗎?以這種態度與人相交,好嗎? 作者基諾特博士對此表示:真正的美德,是無法透過言語教會的,只能以身示範,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孩子的感覺敏銳,學習力和模仿力也強,若父母師長嘴上說要仁慈、謙虛、有禮貌、體貼別人,講求公平正義,實際展現在孩子面前的卻是殘忍、無情、惡毒、口不擇言、墨守成規,而且極度偏心,這些孩子長大後,會成為那一種人? 至於坦不坦誠的問題,其實不必太鑽牛角尖。重點只是在於「學習」。我們不會認為順從天性任意妄為是正確的,因此孩子稍為懂事,就開始教他各種待人處事的道理和規範,說話技巧也是一樣,它只是讓我們能更順暢地與他人溝通的技巧,就像彈鋼琴或拉小提琴,剛學習時可能無比生澀,一旦被身體牢牢記憶,就會成為一種反射動作,無需多想也能信手拈來。 說穿了,每個人要的都只是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都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所愛。如果父母師長不改變高高在上的態度,將孩子也視為一個會獨立思考的個體,一個跟自己一樣的「人」,處處採壓制、怒罵、諷刺的激烈手段,孩子便會以無止盡的搗蛋與叛逆來回敬。即便一時屈服了,也會心懷怨恨,將這內心的傷痕背負二三十年仍難以放下。 作者在書中一直保持幽默輕鬆的語調,沒有沉重的說教,也沒有過於嚴肅的探討,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又一個充滿信服力的實例,讓人從中自己學習。書末有一篇是大學生回憶教過自己的老師,那一段除了照例令我捧腹大笑,同時也有些心驚,一個人幼年的教育對他的影響竟是如此之大,無論好壞,都能教他永生難忘! 身為教師,又怎能不步步為營,期許自己別成為孩子一生的惡夢呢? 可惜,在心理教育這方面,社會給予的關注一直不多,國中以下的師資培訓,也尚有不足,因而造就許多本身心理就不健全的恐龍教師。 這本書當年甫一推出,便蟬聯銷售排行榜,在台灣出版時也造成轟動,我想它之所以大受歡迎,不外乎它觸碰到了問題核心,讓人一方面心有戚戚焉,一方面又能藉此摸索到正確的方向。無論讀者是老師也好,家長也罷,或者兩者皆非,讀一讀這本書,相信都能帶來不小的收穫!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