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躍進國際舞台的當代中國畫家 – 張曉剛
2015/04/01 06:25:05瀏覽2158|回應0|推薦2

  張曉剛出生於四川,80年代在美術學院時期開始創作。1993年他的作品第一次在國外參展,是一大突破。但是在2006年之前,張曉剛的作品售價沒有超過8萬美金。20063月,蘇富比在紐約首次舉行當代亞洲藝術拍賣,他的大家庭:同志12098萬美元成交;2006年下半年,他的父與子2005,見下圖)在香港佳士得拍得接近200萬美元的高價。此後,張曉剛作品在國際市場價格節節高漲,例如2006年秋,英國收藏家Charles Saatchi150萬美元買下他一幅1995年的大家庭作品,2011年以720萬美元售出,翻了接近四倍,此時,他的作品售價已經直追畢加索等大師了。

  張曉剛從一個在文革時期成長的窮孩子,躋身國際藝壇新星的過程並不順利。他於1958年出生在四川,父親是公務員,8歲文化大革命剛開始時,經常晚上有人闖入家中,逼迫父母坦白認錯,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後父母被下放到農場,他們四兄弟由阿姨照顧。身為幼子的張曉剛從小害羞,愛畫畫,初中時自己拜師學畫,以歐洲古典大師為典範。他從畫畫中找到自信,忘卻現實,度過文革時期的童年。文革後,張曉剛於19781982年間在四川美術學院就讀,他的畢業作品“草原組畫”描寫四川藏區農村風光(見下圖“晚風”(1984)),可以看出歐洲古典畫對他的影響。

  1982年張曉剛大學畢業時,人人都在“單位”工作,藝術家不是正當職業,他在昆明歌舞團“單位”做美工,對工作和前途感到茫然,加上跟父親關係緊張,和女友分手,心中苦悶,孤單。他這個時期的作品色調灰暗,形象扭曲,經常出現死亡、幽靈等意象。(見下圖初生的幽靈1984)),他自己稱之為幽靈時期

  1986年張曉剛到四川美術學院任教,生活平靜,讀了很多存在主義和現代主義的書,特別喜歡馬爾克斯的“百年孤寂”,因為書中描寫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他任教學校的環境相像。 80年代,中國開放不久,社會比較保守,一些比較前衛畫家的作品不能展出,張曉剛作品比較保守的,一樣遭到打壓,他們逐漸形成小團體,互相交流,摸索方向。1996年上海舉辦第一屆雙年展,他作品被拒,第二屆又被拒,直到2004年,張曉剛的作品才首次在上海雙年展展出。畫家說,19861989年間,他生活在超現實的狀態中,畫了一些浪漫神鬼的作品。在張曉剛成名後,他的作品洛陽紙貴,一幅1988年的“生生息息之愛”(1988,三聯作,見下圖),模仿歐洲風格,在2011年蘇富比香港春拍中,以超過一千萬美金的價格售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多年來快速經濟成長,對藝術界一樣帶來巨大的變化和震撼。

  1990年左右,張曉剛思考作品的方向。1992年他到德國法國和荷蘭訪問三個月,觸發他改變方向的靈感。當時他天天泡在博物館,看遍了西方大師的創作,覺得要繼續走下去,必須做一個中國的藝術家,真實地表達唯有中國人了解的中國文化。當時,他給藝評家栗憲庭的信中說:“其實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東西了,但是是什麼?我們不清楚。帶著找自己東西的想法回國後,張曉剛看見什麼都親切,去看天安門,覺得很好看。1993年創作的天安門系列作品,明顯看到他畫風的改變。下圖天安門一號19932006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得230餘萬美元。

  他回到父母家中,同樣覺得什麼都好看。他收集家中老照片,慢慢研究,尋找個人的語言,嘗試將老照片的感覺表達在油畫中,經過一年,張曉剛找到那個感覺,開始創作“血緣:大家庭”系列作品,成為一個真正“中國”藝術家。藝評家栗憲庭認為血緣:大家庭畫面充滿了歷史感,表現中國人物常常被命運捉弄,甚至偶有不測的滄桑感,但卻平靜如水,充實自足。1993年他的一幅全家福作品被福岡亞洲美術館購買,是作品首次被國際藝術機構收藏。下圖是“血緣:大家庭-全家福二號”(1993),描繪了中國改革開放下典型的一胎化家庭。

  1993年,中國當代藝術家首次獲邀到威尼斯雙年展展出,1995年張曉剛再次以血緣系列參展,包括血緣:大家庭血緣:同志作品,英國戴安娜王妃親臨參觀,獲得巨大的迴響。1994年他開始正式以《血緣︰大家庭》命名該系列作品,風格漸趨統一,人物中性化,面貌相似,反映中國要求個人和家庭制式化的時代。下圖三個同志1994)是文革時期的年輕人。

  張曉剛作於1995年的《血緣:大家庭3號》(1995)在2008年以607萬美元創下個人作品售價紀錄,2014 年在蘇富比香港拍賣會中,再以1,210 萬美元易手。該畫以作者慣用的三人家庭構圖,父母在後,兒子居中,人物面貌相像,清楚的顯示三人的血緣關係。蘇富比指出該畫以黑灰為基調,營造出冷漠粗重的氛圍。該畫以著綠色軍服,戴著紅色臂章及毛澤東胸章的小紅衛兵為畫面中心,直接點出作品背後政治與歷史的張力,深具時代意義。

  張曉剛是家中年紀的小兒子,和父親關係緊張,和母親最親,可是母親身體和情緒都不好,使得他害怕。加上成長期間遇上文化大革命,父母下放,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血緣:大家庭系列作品中,成人多半著毛裝,軍帽,表情呆滯,家庭成員除了血緣,缺乏親密的聯繫,忠實反映了畫家心中對文革時期家庭破裂,成員關係疏離的感受,這也是那個時代中國人的共同經驗。下圖是我的母親2012

  2006年之後,張曉剛的大家庭系列受到重視和吹捧,作品供不應求,影響他的健康。之後兩年,幾乎一兩天就有人來訪,談“大家庭”創作背景或拍賣價,讓畫家感覺大眾不了解他,覺得很累,開始嘗試新的主題,例如“裡與外一號”(2006)、“綠牆-風景與電視”(2008)(見下圖)、“天堂二號”(2010)。

  張曉剛在探索新主題的同時,繼續創作以家為主題的油畫,例如“我的母親”(2012)、“我的父親”(2012)等。此外,張曉剛並於2013年在紐約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展出他最新的銅雕作品。他的銅雕人物維持“血緣:大家庭”系列中呆滯、茫然、迷惘的神情,受到歡迎,17件展品全部售出。

  張曉剛是一個很努力的畫家,在創作過程中不斷探索,尋找方向。“血緣:大家庭”將他推到高峰,但是他並不以此自滿,仍然需求突破。從一個外行的眼光看,“血緣:大家庭”作品最讓人感動。因為我們雖然沒有經歷文革和中國從閉鎖走向開放的變化,但是我們同樣生活在一個急速改變的社會中,張曉剛的畫表達出我們和上下兩代溝通困難的挫折感、家庭成員關係的疏離、和隱藏在心中對親情的渴盼。

 

  張曉剛經過不斷探索,終於成為植根於“中國”的藝術家,他以努力登上國際藝壇,他的成名不是偶然。



參考資料:

中華網-書畫,2015-01-05,張曉剛“回憶錄”:藝術光芒背後的故事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4-07-16訪問張曉剛

Sotheby’s2013-04-01Silence and Storytelling in Zhang Xiaogang’s New Works at Pace

Art in America Magazine, 2013-03-27Zhang Xiaogang's Surprise Sculptur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2-07-13, An Art Star's Creative Crisis

Timezone 8, 2008-08-01, Karen Smith, Nine Lives: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31A Chinese Painter's New Struggle: To Meet Demand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wv2013&aid=2190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