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味蕾的記憶 
2008/06/09 19:21:08瀏覽1148|回應2|推薦12
   取材自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異域女性手記】


  移居菲國千島即是自立門的開始,小家庭首要面對的是一日三餐的民生問題,雖說燒飯煮菜不是難事,然而,不是自己張羅的炊事工具,用得不順手也夠手忙腳亂,所幸尚可用新手上路,不熟悉狀況搪塞一下,不過,用慣了倒也得心應手,廚娘架勢擺將起來還是似模似樣。

  從姑娘時代起就喜歡窩在廚房裡偷師妗婆、母親的廚藝,燒幾個小菜是難不倒當時的新嫁娘,可是為抓住老公的胃,博取公婆的歡心,好歹多學吧!翻開味全、傅培梅食譜,一道道學學煮煮,讓親友笑話那麼做菜,廚房裡可得備個秤子量份量,一時間真窘得人面紅耳赤。但一邊煮,一邊學,確實累積不少經驗,當我的那口子認可說好吃的同時,偏偏輪到自己不滿意,只覺得入口的菜餚硬是少了些媽媽味、妗婆香;同樣是大米飯,為什麼菲律濱米煮出來的就硬得難以下嚥?我想念那香香、QQ的蓬萊米!

  提籃上市場也有問題,熱帶蔬菜種類不多,可菲國華人叫的菜名又跟我所知的有所偏差,茄子是「紅菜」,洋蔥是「巴蔥」;萵菜叫「黎珠菜」,後來才明白「黎茱」是音譯;我要的spinach其實是指「菠菜」而言,可是給我送上來的卻是又老又粗的「莧菜」,我冤啊!是雞同鴨講嗎?

  想娘家的心一再讓人覺得檯面盤飧也變了質,我不奢求自己燒出曹雪芹筆下榮國府那般教劉姥姥還吃出雞味兒的茄子,只想做一盤簡簡單單的油燜茄子,可是卻怎麼也燜不出妗婆燒出來的那般油、紫、鮮、嫩,為什麼我炒出來的茄子外皮是晦暗的深紫色,入口的茄子既不嫩也少了一絲清甜?魚香茄子又哪有母親做的香、辣?

  從此我明白了,記憶可能因時光的久遠而淡去,可味蕾的記憶卻忠貞不二,容不得些許差異,特別是在孕婦口中,那差異居然讓我驚悚得以為「五胡」亂到我家餐桌。這現象一直持續到一九八六年菲律濱百姓以人民的力量和平推翻獨裁二十年的馬可仕政權,結束軍統戒嚴,取消了進口貨物的種種限令,各種的中式調味作料源源進口後才恍然大悟,那食品味道的差異源於調味品的不同。記得有一天,饑腸碌碌的大兒一進家門,就對著空氣猛吸氣,連說好香好香,和外婆煮的一樣。哦!食精!那天我用金蘭醬油做紅燒肉啊!用本地土產調味品、食材燒出來的菜彷彿就有那麼一點點不同,有時便成了吾家戶長揶揄的「出世仔」(註)菜。

  近年來有一些人在馬尼拉鄰省大雅台(Tagaytay)一帶開發蔬菜種植業,因此,偶爾也能在菜市場看見那皮色鮮紫肉質細白的中國種茄子,啊!記憶深處的茄子本當如是,怎能不買?喜孜孜地燒出一盤魚香茄子,我讓味蕾來評審打分數,老爺兒女們則嘖嘖稱讚那天的茄子特別好吃,足證味蕾之不可矇混。


  一直覺得住在神州本土的老中有很多崇尚洋習慣,而住在海外的某些中國人又特別堅持傳統,例如我家公婆移民菲島,三代下來吃飯仍然用筷子,不像許多華人進餐習慣皆已菲化,飯是端在大盤裡不用碗盛,改用湯匙叉子進食了;老公嗜食中菜的後遺症是我不會煮菲律濱菜,僅會做一道酸魚湯,炎炎暑天,酸酸、清淡、鮮美的蝨目魚湯極為下飯,看到大家舒爽大啖,便令做湯人大感告慰!其實,各民族都各有其特殊的佳餚美食,不懂品嘗損失至大。

  近年來中國沿海大批父老兄弟姊妹們落戶千島,會做年糕的誰不想在春節期間賺一筆?於是,甜年糕也像中國的人口一樣,從中國城鋪天蓋地的擺到郊區,紅咚咚的年糕盒到處可見,不像從前只有幾間老鋪在農曆新年前後蒸一些售賣應節。卅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本地外賣的年糕,心中一愣,怎是如此賣像?吃起來糖份顯然下得不夠,頗有偷工減料之嫌,並不是嗜甜,而是因糖份不夠的年糕很容易壞。吾家年糕是以豆皮墊底,蒸熟後灑上芝麻,熱騰騰地在冷冷的空氣裡散發香甜的氣息,最後由外婆把紅棗兒嵌在年糕面上,使那年糕看起來既堂皇又細緻!至於那呂宋蘿蔔糕就別提了,吃不出蘿蔔味啊!於是自告奮勇要蒸年糕。

  自家蒸年糕對婆婆而言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當然也怪她不得,身為唐山鄉里首富的么女,家中飯食是專業廚師伺候,她哪裡懂得這些?十二歲來到呂宋以後,過年買塊年糕拜拜就算數了,因此,當那剛出籠灑上白芝麻崁著紅棗兒的年糕甜滋滋、喜洋洋地攤在桌上時,她高興地拿了去送鄰里親友,至於蘿蔔糕啊!讓吾家孩子不喜歡吃外邊買的,原本不吃蘿蔔糕的戶長從此也愛上!小姑、兒子、女兒全學會了如何蒸蘿蔔糕。每回赴美探親,總是和母親一起做蘿蔔糕,那做的過程也正是我們享受天倫的好時光。前時,通過E-mail教會文友周芬娜用微波爐做蘿蔔糕,讓她今年樂得在美國以蘿蔔糕來渡春節;想外婆、妗婆泉下有知亦應含笑,為吾家獨門配方的廚藝代有傳人,還開枝散葉到海外而大感欣慰。

  我愛過農曆年,可是在蕉風椰雨的國度哪有幸在冷颼颼的季候中圍爐夜話
?少了那冷氣團,年味大失!然而,三十五年的季風季雨多少都沖褪了我對老家的思慕眷戀,終於,習慣了在沒有濕冷的空氣中過年,過春節院子裡看不見杜鵑花,心情亦同樣歡喜;日子再忙碌也一定蒸幾塊蘿蔔糕應節,年糕年糕,年高大有,年年高升!當然也更是為了一饗孩子們和老伴的口腹,至於甜粿嘛!總是有人送,就偷懶免做啦!

戊子鼠年伊始,菲人鄰居早已開口要甜粿了,為了敦親睦鄰,大年初一早上,煎了一些友人贈送的坊間甜粿送給他們嘗,也留了一點點給老爺孩子。才入口呢!老爺便咦了一聲:
  「怎麼不甜?」

  甜粿會不甜?立即咬一口嘗嘗,糖份確實少放了些,我們家做甜粿,糯米和糖的比例是一比一,也就是說一斤糯米需放一斤糖啊!想來也難怪坊間的年糕不夠甜,糖、瓦斯、糯米、水費、電費……價格可大異以往了呀!在菲律濱最具春節象徵性的甜年糕難道也像許多移民一般,來到千島以後,外貌不變,事實上卻已質變了嗎?

註:菲國華人稱中菲混血兒為「出世仔」。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VRJ1LV
室內設計 VO7OH6
2009/08/19 03:27
室內設計,玩-創意,呈-理念,清木室內設計,室內設計,舊屋翻新,打造新視野....
室內設計的頂尖團隊-清沐室內設計www.qingmu.com.tw

涸澤之蛇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
2008/06/11 00:06
您回台灣的話,有一些菜一定不認識,像【大陸妹】,呵呵,不錯吃的青菜。
靖竹(luztanph) 於 2008-06-12 07:22 回覆:

台灣已有太多東西是我不認識的了。

我懷念的街道、老屋都不見了,曾走過的老街要看了又看才辨出方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