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展的隱喻
2008/08/01 09:51:54瀏覽1889|回應2|推薦13

一年一度,像條河一樣,行人天橋上川流不息的人群。
  一年一度,香港書展一帶,人次是潮水,而這條河流量愈來愈大,似乎證明香港書展一年比一年更重要,與現場許多憂心的台灣出版人聊起來,進場人次與黯淡的銷售量,正是台北書展愈來愈收縮的象徵。2008年初的台北書展,勉強有40萬的進場人次,而2007年的香港書展,已有超過70萬的人次,今年將不止於此。就書籍銷量而言,香港更是每年激增,而台灣一年比一年銳減。
  進場人次與書籍銷量,到底代表什麼樣的意義?若是併入另一群指數一起看,就會看出這洶湧而至的人潮,只是香港特殊的、甚至令人不安的城市景觀。
  上星期國際顧問公司美世信息公佈的一項調查指出,比較全球143個城市物價指數,香港在全球總排名第六,然而房租在亞洲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多年來,高房租吞噬了香港書店的生存空間。事實上,惟當房租合理,都市中才有各種縫隙,可以讓書店林立、咖啡店由著主人隨性經營、藝術家在成名前有演練空間。由於香港書店數量嚴重不足,或者說,書店即使開了空間也嚴重不足,愛書人無處流連,因此香港書展,才有機會創造出這樣可觀的人潮。
  換句話說,香港書展的成功,其實是一項反映,反映香港缺少什麼。
  *
  人氣鼎盛之餘,除了些點綴的文學活動,整體而言,香港書展還是鬧哄哄大賣場的樣貌。一幅理想的城市地圖上,這樣的賣場最多只是配套,應與散居城市各地的書店互相呼應。舉例來說吧,同樣在香港,同樣在書展展場的會展中心,定位清楚的反而是珠寶展與傢具展之類的展覽活動,珠寶展在彼此觀摩在專業性交易,但是它不會取代香港街頭大大小小的珠寶店。傢具展也是一樣,目標也在趨勢測試與簽大額訂單,絕不會取代香港各個地區,從土瓜灣到旺角到跑馬地到皇后大道東,一條條適合遊逛的傢具街,它甚至無以取代頗有工廠風情的鴨利洲海怡大廈。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目前是用進場人次與書籍銷量來宣示成功。在香港,反正所有的績效都用統計數字來證明,然而這一套數字,恰恰不是適用於我們台灣的參考座標。
  換句話說,即使以大賣場的形式舉辦台北書展,正因為每個城市的有機元素這樣不同,其中包括綠洲一樣散布在台北各角落的書店,包括24小時讓愛書人閒坐隱遁的誠品,也包括網路書店與連鎖超商的便捷通路,即使用大聲公喊破了嗓子, 即使靠比基尼辣妹現場熱舞,台北書展也衝不出香港這般的買氣,低價賤賣反而壓擠書店的正常銷售。
  始終都是定位的問題……,以台北書展為例,定位並不在於人潮,而在於:怎麼樣堅持我們觀摩交流的方向感,以及面向未找契機的前瞻氣質。
  書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隱喻!兩岸三方互動頻繁的此刻,面對人次與業績構成的數字進行曲,台灣在定位上反而應該更加明確,簡單說,台灣究竟要向前看齊?還是向後看齊?怎麼樣正確看待所謂的經濟效益,怎麼樣看待自己這些年累積的文化縱深,怎麼樣在觀光客也衝人次的業績壓力下不至於迷失方向,端視我們是否正確解讀,,,,,,乃至齊心抵抗「數大就是美」數字謎思。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ping&aid=2097454

 回應文章

右派份子
有洞見
2009/11/25 12:18

您說 香港書展的熱鬧 反映了香港的缺少書店

書店之缺少 源自於高房租

我個人覺得 非常犀利  有洞見

是啊  我以前去香港  書店確實少  而且小......

希望您以這樣的眼光 寫出香港的企業史  商業史  非常期待


雪梨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香港書展是賣書的而已
2008/08/10 01:41
台北書展要有其質感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