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安寺の石庭‧知足心
2011/10/03 13:47:44瀏覽9237|回應25|推薦353

繼《金閣寺‧北大路橫行

話說我們從金閣寺出來,搭上計程車沒一會兒就抵達「龍安寺」的門口。(走路約需25分鐘)

探訪「北山文化」最過癮的,就是在這區域有三個世界遺產緊鄰著一起,你甚至只需以徒步方式便能完成所有的巡禮。


檢視較大的地圖

龍安寺  Ryoanji 世界文化遺產

交通乘搭京都市巴士59番在「龍安寺前」下車,或50、55番在立命館大學前下車徒步7分鐘。亦可搭京福電鐵在「龍安寺道駅」下車徒步7分鐘。

龍安寺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山號為大雲山。山門是江戶中期重建的

龍安寺是在禪宗盛行的室町時代,當時室町幕府的管領、應仁之亂的東軍總帥細川勝元接收了位於衣笠山山麓的徳大寺家的山荘,並於1450年創建此禪寺。龍安寺迎請妙心寺5世住持的義天玄承擔任初代住持、也就是實質的開山者。

但開基者細川勝元自身、因為也是應仁之亂(1467-1477年)的當事者之故,致使龍安寺在動亂中遭到焚燬。之後由勝元之子細川政元與4代住持特芳禪傑於1488年再重建,此後更在豐臣秀吉與德川幕府保護之下,逐漸擴增為今日之規模。

與一般寺院大不同,進入龍安寺還沒看到任何堂院,首先見面的就是一個大池泉迴遊式庭園。

鏡容池」池水如鏡,原為平安時代、徳大寺家山荘所築。據說是當時用來接待貴族公卿們龍舟遊池、歌舞昇平的場所

京都一向以庭園景觀自豪,但若非是由名人作庭、或有特別典故作保證,在庭園有如過江之鯽的京都,絕對很難成為眾所矚目的亮點。而龍安寺能以枯山水的「石庭」聞名於世,並且成為日本禪宗庭院的代表作,還被指定為國之「史跡・特別名勝」,這其中也是有其因緣。所謂「枯山水」是指用石頭和沙子等代替水來表現山水手法的庭院。

龍安寺「石庭」的正式名稱為「方丈庭園」,雖然作庭者並不明確(傳說是室町時代末期的相阿弥),但卻因1975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日本時,曾表示希望能參觀龍安寺內的庭園,參觀後英女王對庭園贊不絕口,從此也讓龍安寺的「石庭」在國際間名聲大噪。

一般遊客到龍安寺通常不拜觀佛殿,而是直接前往方丈(住持的住房)看「石庭」,入口處則設在庫裡(廚房)。

庫裡的外觀,有著禪宗寺院建築的簡素與厚實感。正前方的石段參道兩側,以竹子編成菱形的竹垣相當具有美感,這種庭園圍籬的獨特作法就被稱為「龍安寺垣

不過 ... 劉姥姥似乎把「龍安寺垣」當成"扶手"用了。

庫裡內展示了「石庭」的全景圖解與模型,順路通過後便來到「方丈」的前廊下。

方丈前廊下已經坐滿對著「石庭」觀景、沉思的遊客

「方丈庭園」是以油土矮牆圍成的長方形(25m x 10m)庭院,只見地面上鋪滿細白砂石、表面並以大耙梳出極整齊的波紋,由東端(近而遠)起、白砂上依( 5・2・3・2・3 )五組的數目、無造作的配置了十五顆岩石,此外並無任何花木作點綴,在極簡的設計中呈現出極深度的意涵。這就是日本人將巨大的中國山水世界以獨特的感性、融合禪的意境所呈現的「枯山水」石庭。

表象來看,你可以想像白砂是大海、岩石為海上仙山,最大的特徵在於營造出了「水的波動感」。以我的經驗,如果看出了神、的確是有淨化心靈的效果。

也有專家研究,石庭中有隱含的數字結構,是用來吸引觀眾的無意識視覺敏感度。例如岩石的配置形式與中國「母虎攜子渡河」的故事巧合,因此近世「石庭」也被稱為「虎の子渡しの庭」的別名。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不管你從任何角度觀看、總是至少有一個岩石隱藏着看不到,唯有在方丈房間的中心才看得到全15個岩石的配置。因為15代表月圓的「滿」,由此設計中又帶出另一個更深的隱喻:不管你在哪個角落永遠都是不足滿,而圓滿只存在你的心中,似乎暗示著凡事都要有「知足之心」。

不同角度看「石庭」。另外,周圍的矮牆是禪家藝術的典型也值得欣賞,據說是由混有菜籽油的泥土所砌成,經過漫長歲月會從內部不斷透出油脂,形成自己獨特的造型

石群的聚合、離散、遠近、起伏所蕴涵的抽象禪意或哲學,都隨著每個人的思想、不同的角度而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如果你能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看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後離去前再回來看一眼­,終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或許你就已經達到參禪的境界。

方丈(重要文化財)- 原建物在火災燒失後、現在是慶長11年(1606年)由塔頭寺院(西源院)的方丈所移築過來的建築,屬於已登錄世界遺產的木建物

方丈房內、本來有狩野派手筆的71幅襖絵,但在明治期的廃仏毀釈、因寺院處境困窮而被變賣散盡。

今日方丈房內所展示的襖絵(障壁畫)、是出自狩野派畫師・狩野孝信手筆作的「群仙圖」20面

皐月鶴翁於1953年所繪「北朝鮮の金剛山」的襖絵(障壁畫)

侘助椿」是種在方丈東側的一棵茶花,它可以說是日本最古老的侘助茶花,一般在3月上旬~4月上旬左右花開。關於名稱由來,是因為它是在桃山時代、由一個叫侘助的人從朝鮮把它帶回來的,因此得名。據說豐臣秀吉和茶道宗師・千利休非常讚賞此茶花,也因此而出名

位於方丈右後方、茶室蔵六庵(非公開)前的露地上,有一個由水戶黃門奉獻的石造「蹲踞」,這也是龍安寺必看的名景物。

蹲踞」即日本茶道為淨手而設置的水缽,此蹲踞的形狀似中國古銅錢,中央泉眼以一個四方孔來蓄水

沿著銅錢「口」字的邊緣分別刻著「隹、五、矢、疋」四個字型,這是採漢字共用偏旁的方式、以「口」為中心所組合成「吾唯知足」四個字。手缽上的水(如同世上的名利金錢)源源不絕的注入大小固定的口字,多的水也只能溢出

事實上,此「蹲踞」的禪意極深,是藉「知足之心」圖案化以闡釋佛教的真隨,也就是釋迦所說「知足者雖貧亦富,貪得者雖富亦貧」,這似乎又與「石庭」所意含的禪味、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也證實水戶黃門是真正參透其中禪意的人。

離去前,我又到前廊觀看「石庭」。

老實說、自始至終Rinka看到的就單純只是一個「山水」庭園而已

遊客歸路是繞由「鏡容池」的西側出場,在湖西有一家湯豆腐料理店,據說古時候的「鏡容池」是比石庭更有名的景點,在此種環境下用餐應該不錯。

鏡容池」美得讓人驚艷,池子周邊種滿了四季的花草,每一個季節都能在這裡欣賞到不同的景色。現在已被指定為國家名勝

京都の世界文化遺產

延暦寺教王護国寺(東寺)、西本願寺、清水寺銀閣寺、二条城、金閣寺賀茂別雷神社賀茂御祖神社平等院宇治上神社醍醐寺仁和寺、 天龍寺、西芳寺、高山寺、龍安寺

繼續閱讀。。。

相關連結

大雲山 龍安寺|Ryoanji

第五屆部落客百傑 第五屆部落客百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nhua168&aid=5679926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Gloomy Bea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龍安寺
2011/10/04 06:01
看龍安寺的枯山水真的是最能賞玩京都箇中三昧的地方。京都就是這樣慢慢地把玩,才能玩出京都人的那個優雅。不過話說回來,遊客多的時節去龍安寺,大家排隊等著要坐到那個台階上去賞那座枯山水的過程有點煞風景就是了。
Rinka(lunhua168) 於 2011-10-07 08:04 回覆:

我冬天去的時候...還好!

雖然很多人, 但總有空位不須排隊!

感謝來參禪!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夜安
2011/10/03 23:51

單純的只是看到一個

山水庭園

這是禪宗所說

一顆簡單心

就是禪

祝福如意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Rinka(lunhua168) 於 2011-10-07 08:16 回覆:
感謝查兄開釋!

芙芙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京都好美
2011/10/03 18:04

今年芙芙熊終於如願以償地造訪京都,真的好美,走在路上都會感到不一樣的文化氣息。

只不過京都比我想像的大很多,走了三天卻是有很多遺憾‧‧‧

 這「鏡容池」真是美呆了,下次肯定要造訪!


Rinka(lunhua168) 於 2011-10-07 08:15 回覆:
下次至少要多看幾個世界遺產吧!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龍安寺の石庭‧
2011/10/03 16:24

看了你的石庭

想到了北橫的「明池」

也有一座仿日式的石庭「枯山水」

不過我上次去的時候

覺得有點雜亂

不知是否乏人管理的原因?


        
Rinka(lunhua168) 於 2011-10-06 08:16 回覆:

北橫「明池」的日式庭園,

我也看過很多報導!

我上次去還沒有呢! 

有機會要去看看!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龍山寺一角
2011/10/03 15:13

我經常去龍山寺拜拜

沒有你這樣詳細的報導

我喜歡找乞丐 街友 流浪漢 街頭藝人

跟她們聊天 投幾個銅幣 過過癮



Rinka(lunhua168) 於 2011-10-06 08:13 回覆:

感謝光臨!

龍山寺我每個月最少也會去一次喔!

Rinka(lunhua168) 於 2011-10-06 08:13 回覆:

感謝光臨!

龍山寺我每個月最少也會去一次喔!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