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5 12:26:59瀏覽10762|回應18|推薦251 | |
續上篇《SWAROVSKI 水晶世界》 從維也納機場出關後,隨即展開奧地利之旅,我們乘搭火車往西南方向一路玩下來。第一天從多瑙河瓦郝河谷的梅克修道院開始,接著在薩爾斯堡渡過3夜2天,然後來到這阿爾卑斯山環抱的茵斯布魯克又玩了2天。而此時此刻,已經是第五天的晚上。不對 ! 應該是第六天的零晨,我們的所在位置是茵斯布魯克中央車站的候車室。因為下一個目的地是位於奧地利(東)南方的格拉茲(Graz),光是搭火車就需約6小時車程,因此按計畫我們是要搭乘臥舖列車前往。 雖然這次旅行買的10天奧地利國鐵券(Austrian RailPass)並不包含臥舖,必須額外再付148.8歐元 /2人,但是衡量旅館住宿費也是差不多,好處是多出了遊覽的時間。 ↓奧地利國鐵的臥舖車廂內含盥洗台及相片所見設施,另外還附帶礦泉水及簡單的點心。嚴格來說,並不是太舒適 ↓一覺天方亮,也即將抵達目的地了 格拉茲(Graz) 為奧地利第二大城市,史泰爾馬克州(Steiermark or Styria)的首府。 格拉茲的歷史始於800年以前,當時斯洛凡尼亞Slovenia人在此建堡壘,他們稱這裏為 Gradec ,意思是“小城堡”,1128 年首次使用德文的 Graz 命名這個城市。13 世紀,格拉茲逐漸發展成市鎮,成為東西歐商隊必經之路,因受南方義大利與巴爾幹半島(離斯洛凡尼亞40公里)的影響深遠,這裡的居民可以說是「講德文的義大利人」 。 西元1273年德意志國王魯道夫一世(Rudolf I,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登基。在世俗諸侯和教會諸侯的幫助下,魯道夫一世順利地對主要競爭者,德意志最強大的諸侯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Přemysl Otakar II)進行了幾次征討,最終,於1278年從奧托卡二世手中奪取了奧地利和施蒂里亞(Styria即史泰爾馬克州),從此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時代,格拉茲因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居所而繁榮。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歷史原因,格拉茲古城被完好無損地保留至今,並累積了自中世紀以來的各建築風格和每一次藝術運動的成果,其中更融合了周邊地區的不同文化,因此於西元 1999 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自然與文化的世界遺產,在西元 2003 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 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 。 由此可知,遊覽的重點就在歷史城區(舊城區)。 ↓格拉茲中央車站(Graz Hauptbahnhof) 的大廳佈置得很前衛,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因為中央車站坐落於新市區,而從車站到舊城區還有一段距離,建議一般可搭乘市電前往。 ↓車站正面右手邊就有市電可搭 為了避免沿街拖行李的辛勞,我們的住宿就近安排在車站對面的Austria Trend Hotel Europa Graz。然而也還不到 Chick-in的時間,所以將行李先寄放旅館櫃台,就可以開始去遊覽了。 雖然市電搭乘很方便,但我們還是喜歡以步行的方式遊覽。由旅館出來,我們就沿著Annenstraße大道 一路往東走。 ↓格拉茲市電是一種路面的輕軌電車,沿著市電路線走即可抵達往舊城區了 遇道路瓶頸仍然是直走,然後進入Südtiroler 廣場,沒一會兒就來到了格拉茲美術館(Kunsthaus Graz) 旁。市電站名是『Südtiroler Platz/Kunsthaus』。再往前一點即是墨爾河( Mur river) 了。 格拉茲與東北邊193公里的維也納分據於阿爾卑斯山脈南北麓,有條墨爾河(Mur)流貫過市中心,將格拉茲分為新市區與舊市區,因此有「墨爾河之珠」的稱號,河流出市區後流向西南,最後注入地中海。 在這座城市裡傳統和現代文化並存,而墨爾河(Mur)是新、舊文化的接合線。格拉茲歷史中心反映了藝術和建築運動源於日爾曼地區、巴爾幹半島和北地中海,被看作是世紀的交叉路口。這些不同地區的最偉大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在這裏充分地展現自我,創造了輝煌的綜合藝術。 ↓格拉茲現代美術館(The Kunsthaus) 位於墨爾河畔的新市區邊緣,為英國圖訊派大師彼得庫克(Peter Cook)的作品,以有機的型態外加寶藍色壓克力嵌版外牆而成, 不規則的前衛造型常被戲稱為是「巨型膀胱」或「藍色巨鯨」等 ↓再看看它弧形屋頂上自窗戶向外延伸如同「噴嘴」的大型管子 ↓若是一整個由對岸的舊城區看過來,簡直就像是外星生物降落在格拉茲市區中 我們經由Hauptbrücke橋,渡過墨爾河來到舊城區。 ↓墨爾島(MurIsland)是在墨爾河中央的人工島,由美國紐約設計師維多艾肯西Vito Acconci所設計,這是為慶祝「格拉茨2003文化之都」而建造的,主要結構以粗細的銀色鋼管組合而成,而兩邊各有橋梁串聯河岸。墨爾島像是兩個飄浮在河上的貝殼,其中螺旋上翻的這邊,其實是一個露天表演舞台 ↓墨爾島的另外一邊是半圓型玻璃咖啡館(Aiola island),外觀以銀色鋼管和玻璃交織成網狀,更神奇的是它可以隨著水位高低而升降,看起來就個一顆在河上游動的閃閃發亮的大貝殼,摩登的造型與四周的古典建築形成強烈對比 因為早上時間,街上大部份商店都還沒開門營業,因此我們決定先去遊覽城堡山 (Schlossberg) 。 其實剛渡過墨爾河,就已看到標高437m的城堡山矗立在古城區,整個山丘都被闢為城堡遺跡公園,成為城市的象徵。 要登上城堡山遊覽有三種方式:(1)可搭乘2分鐘直達山頂的索道電纜車。 ↓城堡山纜車的山腳站(Schlossbergbahn Talstation) 就在墨爾河畔附近,可惜我們來的時間太早,還沒營業 另外兩種方式是:(2)健步沿著山壁打造的石梯克里斯小道(Kriegssterig)走完260階上山,但因冬季積雪此路也不通。(3)我是搭乘更快的透明電梯,半分鐘直達山上 。費用:1.6歐元/小時(與索道通用)。 ↓以上兩種方式都必須先抵達廣場 (Schlossbergplatz),在山壁腳下可以找到克里斯小道(Kriegssteig) 的石梯以及透明電梯的入口 我們選擇搭先電梯上去,之後再走路下山。 ↓由山壁岩洞進入,透明昇降梯Schlossbergplatz/Murinsel (Lift) 就設置在城堡山中心的底部,須先購票券 ↓電梯(纜車)出口有個山頂觀景台(Schlossbergdom) ↓由觀景台可俯瞰整個格拉茲的風貌,這是一個洋溢久遠歷史的城市,擁有地中海風味的紅色屋頂和恬靜小巷。然而在迷霧的城市,只有用心才能把事物看清楚 由資料得知,城堡山主要景點包括:大鐘塔、碉堡遺址、城堡山博物館、卡森瑪特舞台、炮台、斯達巴斯特監獄等。 格拉茨鐘樓(Grazer Uhrturm)就在電梯出口旁。高28米,被人們膩稱為『大鐘樓』,是一座雙子塔鐘樓。 ↓大鐘塔(Grazer Uhrturm)是格拉茲的象徵性建築與精神指標,在城區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仰望到這座美麗的鐘樓,為了讓遠處的人們能清楚的看到時間,大鐘是用長針代表時針、短針表示分針的 大鐘塔(The Urturm)最早只是建於13世紀的一座守望塔,現在的樣貌是1588年重建的,當時它的任務是預警和報時,塔上掛著3個功用不同的大鐘,分別是報時鐘、火警鐘、死刑鐘。1712年時,報時鐘被大又新的機械式壁鐘取代,喪鐘不久也被取下,只剩火警鐘還掛在原處。 據說在1809年拿破崙攻陷此城時,一個叫威廉克蘭德的人召集當地的商人,募集了2978個金幣和41個十字硬幣(Kreutzer)來賄賂法軍將領,因此才得以保存這座鐘塔。現在大鐘每天仍報時三次(7:00、12:00和19:00),而每次都敲101響是提醒著人民,它是由101枚炮彈鑄造而成的。 格拉茨鐘樓是位於城堡山的南端,而這整個山丘的面積其實還算遼闊,不妨就來一趟微健行,全程步行走一趟,或可了解在此興建城堡的用意。於是我們就開始順著山路往山的北邊走。 ↓首先看到一口古井遺跡(Türkenbrunnen),背後的高墻上其實原本是一座斯達巴斯特監獄(Stallbastei mit Kanonenhütte) ↓就在古井一旁,可以看到昔日斯達巴斯特監獄(Stallbastei)的入口 ↓監獄內部,目前已闢為歷史博物館 (Garnisonsmuseum) 使用 ↓「Starcke Haus OG 」是開設在斯達巴斯特監獄下方、邊坡上的一家餐館 ↓斯達巴斯特監獄前一條叉路,走到盡頭有一個涼亭,旁邊解說牌標示著中國式涼亭(Chinesischer Pavilion) 繞過斯達巴斯特監獄後,我們改走山中央的步道,仍然往北行。看到城堡山纜車的山頂站(Schloßbergbahn Graz Bergstation)後,也差不多接近山丘的中心地。 ↓當我們遠遠看到一座高塔時,就表示已經抵達昔日的城堡所在地了 城堡山是格拉茲的發源地,最初就是以此為中心而發展成一座封建小城,格拉茲的德文原意“城堡”也就是指這裡。 現在的城堡遺跡是16世紀,斐迪南一世 Ferdinand I (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大公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是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國王)為防禦土耳其軍隊入侵以此為根據地建立的城堡。 19世紀,法國拿破崙侵略奧地利時,曾在此山上有過慘烈的堅守戰,雖然後來仍失守,但格拉茲人對這場戰役刻骨銘心。此役之後,法國占領奧地利長達8年,拿破崙對攻城法軍死傷無數始終難以釋懷,下令將城堡徹底搗毀,就只剩下殘留至今的斷壁殘垣,現存唯一較完整的建築是高塔和鐘樓。 ↓高塔(Glockenturm)建於1588年的查理二世大公,由Antonio Marmoro和Giacomo della Porta設計,屬於前文藝復興時期的羅馬式聖托馬斯教堂的四層八角鐘樓。和大鐘樓一樣,都是在1809年法國軍隊佔領城堡時倖免被拆毀的建物, 現在闢為城堡山博物館使用 ↓在高塔旁的空地,可以看見昔日城堡僅剩的斷壁殘垣(城堡遺跡) ↓卡森瑪特舞台(Kasematten - Schlossbergbühne) 是昔日皇室欣賞歌舞表演的舞台及包廂 ↓大水箱(Die große Zisterne) 設置在城堡北側,猜想應該是地下儲水之地 ↓在公園北端的一處角落平台上,豎立著一隻獅子塑像(The Hackher Statue),腳下踩著一面敵人的旗幟。格拉茲人民鑄造這組銅雕像,是為紀念一個叫弗蘭茨·馮·哈克的人,他在1809年拿破崙軍隊入侵時英勇抵抗法軍。 1941年,希特勒軍隊把它熔化了做武器。現在的塑像是1960年應市民的要求按原樣重做的 ↓仍可按照上山的三個方式下山,或者循一條東側環山的幽靜小路(Weldenstraße+Am Fuße des Schlossberges) 走下山 ↓踏著中世紀石礨路、穿越過一棟老建築便抵達城堡山的東側出口,而迎面是一座Dreifaltigkeits-Pestsäule 紀念碑 ↓原本念碑紀前的水池,在冬季已然變身成為冰上曲棍球的競技場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