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25 16:51:51瀏覽1446|回應1|推薦12 | |
在一次旅遊中,與住在水南洞的洪媽媽(嚴玉春女士)同車,她比我小一歲,我和她一見如故,交談十分融洽,她說她的父親生前是九份礦工,晚年得了礦工病,雖曾數次住院,拖延了一段時間才上路。至於她的老公洪文雄先生,光復前(1941年)出生的囝仔,彰化縣二林鎮人。1967年,她的老公與五哥洪壬申先生一起來到水南洞找頭路。透過同鄉幫忙,二兄弟順利進入台金當礦工。 五哥洪壬申先生 洪文雄先生
1967年冬天,中午時,礦坑發生災變,在坑內工作的洪壬申先生走避不及,被坑頂落下的岩石砸中,當場死亡。洪文雄先生因為身體不適,當天没有進坑工作,得以逃過這場災難!
以下這段記錄是洪文雄先生生前所寫的記錄,由於是親身經歷,以第一手記錄形容並不為過。 看起來,洪文雄先生應是水南洞礦工,第一個以文字記錄礦工在坑內工作以及落磐現場情況,人會死,字不會死!未來的世界,必為他的存在作見證。雖然嚴玉春女士將她老公生前所拍的照片,全部找出來給我讓我掃描存檔,可惜没有礦工在坑內工作的照片。 我問嚴玉春對「五更起大厝」這句俗諺的看法,她說:「三頓若没餓到,就要偷笑了,那來的五更起大厝?」她說她的父親是九份礦工,老公是台金礦工,兩人都因礦工病病故,礦工的日子好不好過?別人不一定知道,她可是一清二楚! 後記:這是礦坑落磐現場第一手記錄: 民國58年(1969年)7月7日瑞三煤礦的煤塵爆炸,災變發生在侯硐地區的瑞三煤礦坑內,主要原因是煤塵爆炸,有37人死亡,2人受傷。 當天,聯合報記者龍啓文先生到現場拍攝,這位記者應是有心人,現場每一個角落都有拍到。己確認這些照片存放在:聯合報 新聞圖庫 - 聯合知識庫, https://insight.udndata.com/ndapp/image/ImStory?ChannelID=2&topicid=9&func=view&page=2&kind=imstory 點:檔案照片/天災與意外 https://insight.udndata.com/ndapp/image/ImCategory?ChannelID=2&SortID=66 瑞芳媒礦災變 https://udndata.com/ndapp/image/ImStorytopicid=2765&func=view&ChannelID=2 民國69年(1980年),永安煤礦坑內發生出水災變,34名礦工罹難。 同年10月01日,第三屆時報文學獎,有兩位得奬者是以永安礦坑災難為題材。 敘事詩首獎:〈最後的王木七〉 作者: 陳膺文(筆名陳黎) 簡介: 民國四十三年生,台灣花蓮人。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 以下這段記錄取自:陳黎詩選 1974~2010年 124頁~126頁。 後記:一九八O年三月廿一日,瑞芳永安煤礦四腳亭楓仔瀨路分坑因湧水,發生了近年來最大的礦場災變;上午十一時四十分,右三片坑道(距坑口約800公尺)突然大量湧水,水流湍急,當時正在坑內工作的工人除王淑憲、吳火土等十人於千鈞一髮之際自本斜坑中通風道及時逃出外,其餘王木七、俞添登、呂阿馨、杜萬來、余清祥、許肇基、鄭春發、李春雄、徐水源等三十四人皆不幸葬身坑底。積水判斷係自其他舊坑道古洞水以及基隆河河水滲入,災變後礦務局雖即調數台抽水機日夜不斷抽汲,然一以坑內落磐不斷,抽水不易,二以坑內進水較抽出者為多,水勢仍不斷上升;三月廿一晚間水漲至距坑口130公尺處,至三月廿四日竟漲至距坑口僅 53.7公尺。後經海軍蛙人以砂包將基隆河進水口堵截,水位始開始下降;四月四日距坑口91.4公尺,四月十四日距坑口150.3公尺,四月廿二日大幅降至距坑口215公尺,至五月十日,終發現屍體一具:頭部祇剩頭骨,身體肌肉消蝕大部份--證實係第一位跑出右三片,復轉回呼叫左三片同伴因而不及逃出的掘進工俞添登。 此詩的「說話者」王木七,五十一歲,永安煤礦掘進工,住瑞芳鎮吉安里大埔路一七三號。據報載:其長子王必祿在馬祖服役,三月廿二日拍回一封緊急電報,謂看電視報導,家鄉煤礦災變,一位被誤報名為王木土的礦工罹難其中,特地大清早打電報回來問「父是否安康,來信告知」。王木七家中除妻王陳滿外,尚有未成年的六女一男,最小者尚在國小就讀。』 一九八O.五
敘事詩優等獎:〈懷孕的阿順仔嫂〉 作者: 焦桐(本名葉振富) , 簡介: 民國四十五年生,台灣高雄人。文化大學戲劇碩士。 以下這段記錄取自 :放羊的狼: 1020323瑞芳-永福煤礦、平和煤礦 http://ivynimay.blogspot.com/2013/03/1020303.html 『民國69年3月21日上午11時45分,永安煤礦四腳亭楓仔瀨路分坑本層坑之本斜坑右三片底堀進面(距坑口約800公尺),越界在斷層邊緣採掘,因採掘跡未作充分之充填及支撐,致岩盤失去支撐力發生崩塌,大量舊坑水及基隆河河水沖入,水流湍急,迅速淹沒本斜坑三半片及其下部之又斜坑全數巷道。當時正在坑內工作的工人除王淑憲、吳火土等10人幸運自本斜坑中通風道緊急脫逃外,其餘共有34名礦工受困坑底。 事發後政府高層長官多位親臨現場巡視(蔣經國總統視察瑞芳永安煤礦影片連結),礦務局及煤礦公會聞訊,立即調集各礦排水器材,動員改修工及機電工搶救,每日晝夜輪班進行排水,由於坑內落磐不斷抽水不易,加上坑內進水較抽出者為多,水勢持續不斷上升,3月21晚間水漲至距坑口130公尺處,至3月24日竟漲至距坑口僅53.7公尺。後經海軍蛙人在基隆河道進水處填塞沙包截堵,改變河水流向及在宜蘭線鐵路旁之河岸洽請中油公司鑽打2口抽水井,加速排水進度。 堵住入水口後,抽水才發生效果使水位慢慢下降,4月4日距坑口91.4公尺,4月14日距坑口150.3公尺,4月22日距坑口215公尺,搶救人員於5月10日發現一具僅餘頭骨,身體大部分肌肉消蝕的掘進工俞添登之屍體,他是第一位跑出右三片,又轉回頭呼叫左三片同伴來不及逃出而罹難。積水終於在8月上旬抽乾,共找到33具遺體,另有1人卻深陷坑內遍尋不著,而尋獲33人中之1人,因泡水過久面目全非,無法辨識身分,經徵得2人遺族同意,在坑口上方將2人合葬,分立墓碑供其子孫祭拜。』 永安煤坑災變是在1980年發生,這篇記錄發表日期是2013年,二者之間相差三十多年,看起來作者是有心人,除了保存當年的媒體報導,落筆之前,還特地到現場作進一步確認,細節則以相機一一拍照為佐證,再將兩者合併相互對照後,細心梳理後再公開發表,功力之深厚可想而知。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