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1/11 08:57:12瀏覽750|回應3|推薦5 | |
由英聽考試看台灣英文教學 從前年開始大學入學考試增加英聽測項目,但在今年大學聯招會中有人提議表示由次採計學校與科系愈來愈少,建議是否要廢除英聽考試,但因涉及到考生權益故表示繼續至108 年才可能廢止。 由此可見當初想以英聽考試來影響台灣英文教學並藉此讓學生英文程度提升的教育政策並未成功。台灣英文教學,從原本只有國中才開始英文課程,十幾年前就已提早到國小三年級開始授課,但此教育變革實施多年以來並未看到國人英文程度有所提升,實令人不解何以一個高中職畢業生學了快十年英文卻還是無法以英文交談,更不用說以英文來寫作。 語言是用於在日常生活人際溝通之用,但台灣英文教學卻從國中開始就變為考試升學評鑑能力之用。英文不是我們母語其學習自有其和母語不一樣之處,但若把學英文方式如同原住民學國語、或閩南人學國語及外省人學台語的方式,很自然的將外語融入生活中,則何以無法用英語對話呢? 台灣引進外勞已有多年,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外勞,似乎都不懂國語和台語的情況下就來台灣工作,但不到一年時間他們就可以和僱主做簡單生活對話,到了兩三年後,他們已可以用更流利國語或台語融入台灣在地生活,甚者,有些外勞可以同時使用國台語雙語。雖說們在閱讀和書寫方面仍有其困難,但他們的聽說已達其工作生活所需,其無法讀寫但又何妨呢? 語言學習自然情境是從聽、說開始,然後才是讀寫,但是台灣英文教學卻從讀寫開始,然後才是聽說。此從考試引導教學的教育模式就可得知,台灣的英文考試只有筆試,英聽考試是這幾年才有,我們更無法設計英說考試模式,無怪乎台灣學生的英文都聽不懂也說不出口。 小孩子從出生開始便是從不斷的地聽和不斷地說來進行語言溝通能力,在小孩未入學之前根本就不會接觸到文字,但他已能夠用這些簡單日常語詞運用於生活上;反觀我們學了快十年英文的高中職生其英文對話能力,恐怕比這些外國未入學的小孩子都不如,此種英文教學模式豈能不澈底檢討嗎?難道我們學習外語能力會比外勞在學習國台語的能力還差嗎? 我們不了解為何愈來愈少大學採計英聽為入學學測成績之一,是因為英聽太簡單不足以顯示考生英文能力,還是我們英聽考試設計無法顯示學生英文程度呢?但無論如何?以台灣考試引導教學模式來看,英聽從被重視程度馬上就會反轉,此從英文補習班不再強調英聽補習便知一二,特別是幾個頂尖大學不採計,就不會有人去補英聽,學校教學也不會再把英聽視為重點科目了。 如何提升台灣學生英文程度?首先要放棄以考試引導教學模式,不再以艱深的文法、閱讀、單字去強迫學生去記這些在日常生活用不到的語言情境,如果在高中之前英語教學能夠以生活會話為主,上英文課就是英語對話,只重視聽說,不強調讀寫,則從國小就開始對話到國中畢業,七年時間以每日一小時來進行,則台灣學生怎會說不出英文呢?當他說得出口時,在高中時再強調讀寫就自然讓學生不再畏懼英文,這才是真正教學翻轉,否則還停留在讀寫考試模式的難度,再怎樣也是讓我們的學生不敢說英語。 (10月23 日人間福報社論)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