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0 13:02:15瀏覽3886|回應11|推薦20 | |
讀過放牛班嗎?小老兒讀過一年,就在國三那年小老兒因為決定不考高中,於是被分發到「就業班」──放牛班的另一個形容詞。 如果現在回想那一年發生什麼事,人生第一次面臨「大欺小」的困境,當時小老兒的身材全班排隊前三名(前三矮),於是高個偶爾心血來潮「集體和你玩玩」,那又能怎麼樣!至於班導師那就更深刻,小老兒一生也被不少老師教過,就是沒有一位老師江湖味那麼重,跟鄰居的流氓大哥實在沒什麼差別,長相匪類也就算了,說話用詞外加氣質沒有一點不像,幸好小老兒的家境不好,左鄰右舍都有流氓,所以也就見怪不怪。 多少人討論「能力分班」這個問題立論點是什麼?唯恐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無法獲得充足而又良好的教育,其實這個非常詭異的迷思,如果不信的話,各位可以看一下自己身邊那些所謂「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們讀書的狀況,大多是自動自發,或者自我管理能相對比較好的學生。 依此而論,請問大家一個笨問題:如果我們把一群被大家品鑑為「資質不佳」或「品性不佳」的孩子全部放在一起,結果是什麼?他們的人生會更好嗎?學校會因為他們狀況不佳,而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嗎?答案不言而喻! 為什麼從來沒有學者或家長去正視這個問題,那些吵著要能力分班的父母究竟為了什麼要這麼做,說白了只是能為自己的孩子多爭取一點資源是一點,至於別人家的孩子那就真的是「死沒了」,這種充滿自私己見的看法,每到開學季節就要上演一次,每回看見這些父母的嘴臉,真是令人不恥!小老兒更加相信這些堅持能力分班的父母,大多認為自己的孩子天資聰敏、資質過人,要不然有什麼好吵的。 而那些被編入放牛班的孩子呢?怎麼辦!誰關心過他們的未來,如同少年殺手所說的,學校教育害了他,結果是校長出面表示他們學校出了很多好學生。社會普遍有一個巨大的迷思:其實「好學生和好孩子」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很容易被引導的跟修正的,因為能力夠或觀念正確怎麼輔導都很容易。如果我們的教育可以把更多資質不好或行為偏差的孩子拉回正軌,這才是教育的真蹄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那位厚顏無恥的校長面對自己的學生的控訴時,居然敢大放厥詞說他教了多少好學生,請問這種人有資格當校長嗎?如同在建中和北一女當校長真的需要很優秀嗎?集全國精英於一校,當這種校長有什麼困難!?不用吩咐每一個都死命的在讀書,做這種校長有什麼好得意的。 上個月,為了一點小事上了尖石的那羅部落一趟,訪問一位原住民朋友──芽悟巴善,她自幼患有小兒麻痺症,終身只能坐在輪椅上,靠著她的毅力和精神,在山上輔導三十幾位孩子作課後輔導班──泰雅文苑,談起文苑孩子的情形時,訪談中她突然眼睛唯之一亮,說:「今年終於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雖然成績沒有很好,學校也不是很棒,可是真的不容易!」這才是教育必須極力去追尋的目標。 請大家想想,「能力分班」究竟具有多大的教育迷思,以及偏差的社會價值!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