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城尋幽
2015/07/08 11:51:20瀏覽54|回應0|推薦3

俗云: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在台灣早期即是一個繁華的港都。

最先識得「鹿港」二字,是在國小的時候。一位從鹿港轉學過來的同學,眼睛大大的,一臉憨像,一對招風耳像支大扇子,頑皮的同學老愛抓他的耳朵玩,常常抓得紅通通的。他被抓得不舒服時,會操起「鹿港腔」罵人。平時沒事的時候,他臉上堆滿了笑意,很喜歡結交朋友,但是他的功課不佳,我們都市的孩子較勢利眼,總把他當做二等公民。因此在我的印象裡,鹿港是鄉下地方,居民土裡土氣,沒什麼文明。

第二次聽到「鹿港」,是從母親嘴裡。那是母親上市場買菜時,總跟一個從鹿港來的鄉下人買紅豆麻薯和牛舌餅。以前小孩子沒什麼零嘴,這兩樣甜點吃著吃著就上了癮,每次母親上市場回來,我一定迫不及待地挖她菜籃尋這兩樣寶。

一晃二十年,都成家立業了,兩個兒女相繼出生,台灣經濟起飛,家家戶戶都有私家轎車,我當然也不例外的學開車、買車,然後趁著假日帶著妻小四處尋幽探勝。上回總算來到鹿港,終於見識到她的廬山真面目。

鹿港寺廟眾多,龍山寺、天后宮、新祖宮、地藏王廟、城隍廟、三山國王廟……。很多寺廟清朝時即已建立,由於它是一個港口,各地人口貿易往來頻繁,在此落地生根外來人士逐漸增加,居民日多,因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自然就形成各式廟宇。

龍山寺位於城南,與城北的天后宮遙遙相望。兩座廟宇在當地都極富盛名,一佛一道。前者供奉觀世音菩薩,後者供奉媽祖。在天后宮附近,有座廟宇也供奉媽祖,稱新祖宮,惟香客不多。據聞清朝時期在朝為官者,都在此祭拜媽祖,而一般百姓則在天后宮祭拜,以資區別。

我們到龍山寺時,只見寺前有不少鹿港高中的學生充當解說員,他們利用假日自願做義工,將他們家鄉的一級古蹟介紹給觀光客,充分表現熱愛鄉土的精神。龍山寺的一副對聯:無我無人積善因而成勝果,大慈大悲淨魔障以渡慈航。這幅對聯最能表現觀音普渡眾生的慈悲情懷。寺前還有一群熱愛南管戲曲的音樂人,專注演奏,開懷高唱,增添古寺一股思古之幽情。

天后宮前的景致與龍山寺大異其趣。廟前攤販林立,各種鹿港當地小吃像炸蝦猴、蚵仔煎、牛舌餅、鳳眼糕,香味四溢。廟中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他們焚香跪拜,祈求媽祖庇佑,擲茭或來還願,在媽祖面前恭敬虔誠之心看了實在令人敬畏不已!天后宮前的對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正說明一般百姓最渴望媽祖能庇佑他們年年豐收,國運昌隆,全家平安。

古城的街道狹窄,但觀光客多,私自開車前來,停車卻是一大問題。我多半都是停在天后宮後面城外廣場,然後跟著遊客摩肩接踵沿著中山路的騎樓下閒逛。許多店鋪都是佛像佛具的各種雕刻,也有紙燈籠彩繪藝術,古色古香。上回路經一家紙燈籠的店鋪,一個滿頭銀絲面色紅潤的慈祥老者坐於店前,他精神钁爍的招呼客人。我看了他給的名片,才知他是國寶級的彩繪燈籠師傅,獲獎無數。逛累了,騎樓旁也有座椅供遊客小憩。少許店家走新興路線,各式咖啡冷飲種類繁多。

從天后宮往龍山寺的途中,會經過鹿港最大的第一市場,每次路過總是人山人海。一些別具盛名的小吃更是經常大排長龍,有間好吃又便宜的肉圓店,第一次光顧,人潮擠爆了,不得其門而入,許多顧客是站著吃。市場裡一家僅三尺來寬的魚丸湯店,據說從清朝時期即開業至今,每天老闆的手都沒停過,常常賣到缺貨。一碗才三十元的魚丸湯,內含八粒香Q鮮甜的魚丸,堪稱物美價廉。許多顧客吃完臨走時,還外帶生的魚丸回家自己煮,一次都買好幾百元。

轉往老街,巷弄曲盡通幽,饒富情趣。印象較深者,有甕牆和半邊井。前者圍牆由空的紹興酒甕堆砌而成,據說清道光年間鹿港與大陸商業貿易頻繁,留下許多空的酒甕足以廢物利用。日據時期,富貴人家也將財寶藏於甕牆之中以規避日人之搜查。後者是三槐堂主人把自家水井掘在牆裡牆外之間,一半為自家使用,一半供無錢鑿井人家取用,堪稱宅心仁厚,足為後世楷模,在今日急功近利、崇尚奢靡的世風下,足供我們多多反省、學習。唯一感到遺憾者,古宅邊許多不相干的攤販聚集,使遊客不能盡情欣賞古宅建築。

離老街不遠處,有一狹窄的巷子,名曰「摸乳巷」,其最狹處不及七十公分,僅容一人通過,如果男女正巧面對面走來,擦身而過時,將會是多麼尷尬。來訪遊客眾多,通過時,正當光天化日大庭廣眾之下,個個顯現君子之風,絕不會亂伸鹹豬手。倒是有不少熱戀中的情侶,在此巷中留下親密鏡頭,令遊客大開眼界。當地有些人士覺得巷名不雅,建議更改為「君子巷」,不過改名後可就少了觀光的賣點了。

回程時,許多遊客手中都提著一家百年老餅舖的糕點和一家新開業的包子店的手提袋。我們也不能免俗的排隊採購。綠豆糕、杏仁糕入口即化,不過太甜了點,吃多了會膩,胃也不舒服。據稱這些糕點是古代官宦之家平時的小點心。至於肉包,添了胡椒,我一向對胡椒過敏,因此敬謝不敏,不過不少遊客卻邊走邊大快朵頤,想必合乎大眾口味。

一天往返,走馬看花,雖無法窺其全貌,但古城的熱鬧氣氛,充塞心田,感覺蠻不錯的。

(更生日報99.1.12

                                        天后宮一景

                                       龍山寺南管演奏

                                            半邊井

                                              摸乳巷

                                                     甕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okingblog&aid=2558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