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18 21:27:35瀏覽2685|回應8|推薦63 | |
今天特別利用空暇時間「認真地」閱讀了《商業周刊》第1000期【珍藏版】的封面故事「快樂國—不丹」。 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自已,真是感觸良多啊﹗ 一個地處於喜馬拉雅山麓下,土壤貧瘠,地勢險峻的神秘國度。「她」的面積4.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3個台灣),人口只有67萬,人均所得僅1400美元(全球排名No.152,是台灣的1/20或日本1/25)的藏傳佛教「雷龍」之國—不丹(Bhutan),竟能在2006年榮獲全球排名最快樂的國家第八名。 根據2006年7月27日,一份來自英國萊斯特大學公佈的研究報告「World Map of Happiness」(世界快樂地圖)出爐,以「快樂」做為評選的指標而非以經濟實力或國家競爭力,涵蓋全球178國家共同參與競逐(丹麥第一名;不丹第八名;美國第十七名;新加坡第四九名;台灣&香港並列第六三名;中國第八二名;日本第八八名;南韓第一百名) 真的非常羨慕不丹。或許,「她」雖不是最富有的國家,然而,其國內竟有高達97%的不丹人民都感到相當滿足與快樂。 我十分欣賞剛卸任年僅51歲(去年底便提前退位交棒給王子)的四世國王吉莫‧辛吉‧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The King of Bhutan)的清廉勤政﹑愛民親民且深具政治智慧與遠見。他寧可放棄國王原本享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也要引進西方國會制度,將行政權交還給內閣政府,帶領不丹逐步邁向民主之路。1974年,在他執政的第三年就提出GNH概念(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即「國家快樂力」取代絕大多數先進國家所長期倡導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GDP)「國內生產毛額」做為不丹政府未來的主要施政目標與努力方向。 吉莫曾負岌牛津求學,1972其父三世國王因病猝逝以年僅17歲之齡繼位,他耗時兩年步行不丹全國各地,深入探訪民情後,發現一個好政府應為民謀福並且為人民追求整體的幸福感(安全感與歸屬感),而非僅僅是物質生活上的滿足感。在位的34年裡,他全心全力推動不丹朝向平等﹑尊重﹑分享﹑平衡發展的標竿前進,不短視近利,不追求經濟成長為優先,而是積極追求人民與國家的「快樂成長率」,進而讓不丹成為全球第一個以「快樂立國」的國家。 雖然,不丹人的國民所得不高(GNP僅800美元),但並不感到貧窮(街上罕見遊民﹑乞丐),百姓都能享有免費的義務教育(幼稚園到十年級)且師資均等﹑免費的醫療設施,連佃農都擁有自己的土地。不分都市﹑鄉村所有的資源都強調均衡發展,利益公平分配,不分貴賤,讓每個人皆有平等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即使日常生活尚不富裕,但精神與心靈上卻能獲得極大滿足,也實現了咱老祖先在禮記禮運大同篇一文中所形容的理想社會雛形(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壯有所用,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同時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桃花源境界。 或許,不丹人的快樂應驗了中國古訓「不患寡,患不均」的至理名言吧。 不丹雖處於窮鄉僻壤之地,人民卻不封閉(1999已將GNH量化,並引進電視&網際網路;2003開放衛星電視&行動電話) 不丹人相當重視環保且絕不急功近利,強調部落精神與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注重人與人之間的親密互動與守望相助,是個非常樂於分享的可愛善良且樸實無華的民族。 金錢也許能買到許多物質上的享受或短暫的欣喜,但,金錢不一定能買到真正的快樂與長久的滿足。「 知足常樂」和「懂得施予&分享」,或許這正是不丹人的快樂秘訣之一吧﹗ 他山之石,反觀咱台灣的當前現況,上位者治國無方且訟案纏身,財團攀附權勢,各類官商勾結﹑上下交相利,貪腐弊案層出不窮。 執政黨對於有權有勢有錢的「權貴階級」貪贓枉法且逍遙法外,一點輒兒都沒。 當權者隨便拿咱納稅人的血汗錢去補貼被五鬼搬運的地雷公司,導致許多民眾辛苦的退休養老金都將成幻影,政府的良心在哪裡? 貧富不均愈演愈烈,社會動盪愈來愈強。雖然台灣比不丹還富有,卻有1/3甚至有1/2以上的人民不快樂,或許,咱要好好自省,但,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清廉勤政與否更是關鍵,畢竟,「上樑不正下樑歪」有樣學樣或風行草偃,這才是咱台灣人的悲哀﹗ P.S.誠摯地提醒您:1/18(今晚)起,可以觀看「不丹專題系列」(此由《商業周刊》和TVBS聯合製作的快樂國系列報導) 請鎖定TVBS-N頻道李四端「十點不一樣」《就是要快樂》新聞專題;詹慶齡《就是要快樂》快樂國專題節目,相信有更多精彩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