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蘇伊文: 老師們,學童最愛聽故事,如何說,具吸引力?(下)
2013/10/26 18:44:53瀏覽791|回應0|推薦2

蘇伊文: 老師們,學童最愛聽故事,該如何說才具吸引力?(下)

作者:台中教育大學教授

貳、講述的技巧


在幼兒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扮演主動傳授的角色。幼兒是不識幾各字的,即使在教學資源豐富的環境中,幼兒對故事書欣賞的程度多僅止於圖畫及單字而已。所以,故事講述,仍偏重教師去做。對幼兒故事並不容易,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兒的特色,當幼兒發覺這個故事不能使自己好好聽下去時,會毫不遲疑的反應在不斷干擾別人、坐立不安、眼光注神外面等動作上,而這種情緒有傳染性,立刻會造成舞法收拾的局面,使得這堂教學徹底失唄。所以,教師在講述技巧,必須下一番功夫。


一、充分準備

教師充分準備為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教具蒐集、教材準備及參考資料的搜羅皆屬準備功夫,其中尤以教材準備為最重要。教材的純熟、豐富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的成敗,材料多而熟練,可使教師左右逢源,應付裕如。教材的準備,有下列幾個步驟:

(一) 選擇自己能欣賞的材料。教師自己能欣賞,自能輕鬆準備,而無壓迫感,在純熟原則上,就有了好的開始。

(二) 綜觀全文,找出主題所在。

(三) 修改故事。前節曾云材料可透過六條途徑去蒐集,然而,並非所蒐集的,一定適合幼兒,故此項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古籍,譯作所得,有因時代變遷,國情不同而不能與現代思潮連貫的地方都要刪除;就算是專為兒童所寫,也有因幼兒年齡,認知層次不同,需要做若干程度上的修正,比如「說謊的孩子」故事中,對六歲以上的兒童,我們可以不敘述長相,穿什麼衣服,但是,對於六歲以下的幼兒,這些的介紹卻是無比重要的,藉由老師不厭其煩的詳盡敘述,在幼兒的腦中才會浮現具體的形象。另外,故事素材的結構,可能並不完善,符合前云故事之結構最好有關端、發展、高潮、結尾四步驟,而所蒐集的,可能只是個片斷,這種情形在古籍中特多,所以,必須重新改寫、編組,以「開端明快、發展懸疑、高潮緊張、結尾圓滿」的原則,使之完整。這是教師在準備工作中最須著力的地方。

(四) 記憶全文段落。

(五) 分段記憶故事,講述時不要參考資料,以免斷續,減低效果。

(六) 力求以口語化述說故事,過度深奧的字詞、成語等最好少用,以免述說時,
語氣不連貫。

二、環境安排:

在幼兒故事教學中,教師可自由擇場地實施,以求變化,使幼兒具新鮮感,增進教學效果。室內的安排,以弧形排列為佳,務使個人都能輕鬆愉快而不必扭轉頭部造成不適,而教室內空氣、光線、溫度皆須適度,使氣氛調和。室外的安排須注意環境清潔及噪音排除,附近設施不要過多,易使幼兒分散注意力。

三、教師儀態:

教師是兒童心目中的「神」,像天使、像媽媽、像姊姊,教師是多種形象的融合體,是萬能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幼兒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必須時時注意自己,而以文雅、和藹、活潑、主動來砥礪自己。當然,教師的穿著也很重要,過分時髦固然不好,七分褲、龐克頭、大耳環,只給幼兒們「我們老師好像電影明星」的感覺,而過份守舊,空著旗袍,又使活潑生動的幼兒教學有所限制,故須以整潔大方為原則,另外建議以平底或半高跟的鞋子為佳,以便活動。

另外,顏色調和也很重要,基本色調觀念必須建立,若以橘紅衣裳配綠襪,再搭配白鞋,會予人顏色不調和之感,但若逕以「黑色」、「深藍」、「深咖啡」色為主,又予人沒有朝氣的感受,所以,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穿著以柔和色系為佳,因為,幼兒的心崇尚美,柔和,故選擇淺藍、粉紅、粉黃等,較予人願親近的刺激。

四、講故事的技術:

講述故事和演講並不相同,演說是就一件事情分析自己的論點,故須嚴肅,言語為主,動作為輔,講述故事則言語、動作比例相同,表情也可稍微誇張;
但是,講故事與演話劇也不同,話劇演出以動作為主要的媒體,故移位,出入場序就顯得重要,言語也是重要的,卻誇張無比,和講故事要求的平順、自然就不同了。故而,近年來,颇有引介英國戲劇演出法,而用於國內說故事的現象,實在值得商確。


教師在講述故事時,須注意什麼?

(一) 精神同化。講故事之先,教師須在精神上已化為故事中人,正如同這個故事是自己親眼看到或親身經歷一般,由於教師精神的投入,使得講故事不再是覆誦書上的記載,自然能引發兒童興趣,也隨之溶入故事之中。

(二)開端切要。引起動機的時間不可太長,否則,會因幼兒心中生厭而減低效果。故事的開端通常以「從前」「好久以前」起,固然有直截了當的優點,然而,過多的重複,使得故事失卻新鮮感,影響學習興趣,故也可做適度改變:「狐狸原來是沒有家的」(世界童話之旅「狐狸跟猴子蓋房子」)。

「螞蟻的家在一棵大松樹下的螞蟻窩裡。」(「螞蟻求醫記」)。

「依達姑娘的房間裡,經常用花瓶插著各種美麗的花。」(世界童話之旅「依達姑娘的花」)。


(三)言語適合幼兒程度。對幼稚園、托兒所的幼兒說故事,言語須淺顯,甚至於兒童化,事物務必用許多語句詳細說明。但是,大班、小班的不同,也使言語可有著不同的變化。小班的幼兒正是訓練聽力,訓練合群生活的開始,所以,講述故事時,要力求「詳盡、重複多遍」的原則,大班的幼兒,因已接受了訓練,則可酌程度而減少。


(四)說話力求簡單、文雅,語句不要太冗長,諷刺、尖酸的話語少用。

(五)多用表情與動作。講故事時,表情可稍微誇張的表現,如此,可加強表現效果,並提昇幼兒的注意力。動作也可誇大但不可繁複,使得喧賓奪主,且有應接不暇,不知重點何在的缺失。


(六)多用譬喻和說明。對幼兒講故事,一定要多用譬喻、說明,如此,才能使抽象,無形的語言化為具體的景物而容易瞭解。比如說到「一個小孩,長得很黑,就像木炭一樣的黑」、「紅得就像血一樣的紅」、「有一個小孩,好小好小,就像小朋友一樣的小。」能促使兒童深切瞭解,但切記須使用得當,淺顯易瞭解,亦不可解說太多,失卻重心。

(七)聲音高低仰揚,力求自然。講故事須配合情節而調整聲音,如此,有助於幼兒瞭解,比如:生氣時,聲音急促、快速而高揚;悲慘時,聲音哀傷、低沉;快樂時,聲音興奮、高昂而快速等,須好好掌握聲音的表情。快慢亦須適中,太快了,令人有好鳥亂鳴,來不及之痛苦,太慢,又使氣氛沉悶,注意力分散。


(八) 教具使用。講故事重視氣氛的培養,方能使幼兒在毫無拘束的輕鬆、自然下吸收故事內容,所以,在說故事時,播放一些適用的音樂,能增進效果。比如「光明之花」為中國民間故事,播放些古箏的作品;「水妖精」是個淒美的故事,則可播些鋼琴夢幻曲襯托,如此,更能使幼兒溶入情境中。至於圖片、模型可儘量蒐集,以增加教學效果。

(九)小班的幼兒故事教學中,故事最好一次講完,以免失望,大班則可視幼兒程度酌予分段,一方面可在下次上課時,做一考查並使幼兒有參與感,一方面也可保留部分,令幼兒補完,以訓練想像力,(此種做法以耳熟能詳的故事為主),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妙處,比如灰姑娘的鞋子撿回來了,卻不小心撞斷了大門牙;王子親吻睡美人之後,美人沒醒,而王子卻因毒性傳染,也昏睡了。故事接龍遊戲,使幼兒故事教學更加生動、活潑。


(十)講後考查。講完後,務必讓兒童友發問的機會,教師也可就今日所講,提出問題供幼兒研究,或指名幼兒回答,增加練習說話的機會。教師也可以鼓勵大班的幼兒複述一遍,再行補充,如此,可看出其瞭解程度,做為下次講述的改進。

講述故事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是影響深遠的,許多名人都是因為小時候所聽得的故事中某些啟示而促使自己立下鴻志,如蘇軾小時候,母親曾對他講述後漢范谤的故事,而使他立下忠直之名聲,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兒童教育家們也認為講述故事,可啟發兒童智力,增進讀書興趣。美國瓊貝克女士曾說:「在實施學前教育的時候,每天應唸些讀物給他聽,從報紙到交通標誌,件件都可做為材料。」

瑪麗˙夏洛克在其「講故事的藝術」一書中,也說:「孩子的聽力,會因聽故事而敏銳。孩子的字彙,會因聽故事而大大增加。孩子的想像力,會因聽故事,致充分發展。學習有三大要件,聽力之敏銳,理解力之迅捷。而三大要件,都可藉講故事來加以鍛鍊。」

由此可知,講故事對於一個人人格及織力的發展,道德修養都有深遠的影響力,而故事的入人深刻與否,具有啟示性與否,則與故事選材及講述技巧有莫大關連,此二者為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至於運用之巧妙,存乎一心,經驗是技術的改造者,明瞭基本技巧,再配以經驗,必能造就傑出優良的教師了。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也不過是希望喚起大眾對習以為常的「說故事」,投注更多、更深的關切罷了。遺漏之處,不吝賜教。

註一:參閱鄭甤教授幼兒語文教學研究

參考書目:


1幼兒語文教學研究 鄭甤 自印

2兒童文學研究 吳鼎 遠流

3童話研究 林守為 自印

4世界童話之旅 民生報叢書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show&aid=919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