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07 19:30:00瀏覽1421|回應2|推薦20 | |
孩子上小學有1個月了,在安親課程之外,額外加了數學、美語。
在大家搶著幫小孩強化能力、補習的時候,我開始忙著退回原點,讓他回歸正常的小一生活,只需要在安親班寫作業,剩下的時間,可以看自己想看的故事書、畫自己想畫的圖。 升學是一條競爭的路,每個父母都有不同的規劃法,我不確定,也不能告訴別人我的作法是對的,但那是我們夫妻能做、想做、願意做的…為孩子保有多一點童年時光,未來要讀書的歲月那麼長,如何捨得讓沉重的學習壓力,從小一就開始背負… 讀書如同一場耐力賽,不見得跑得快就能贏得勝利,既然如此,我與先生希望穩固的是孩子對書本與學習的熱情…我相信只要那份熱情在,讀書便不是件痛苦或是壓力。有熱情的孩子,不用催、不用強迫也能隨時地投入知識的學習。 在準備為孩子增加更多額外的學習之前,我希望先確定孩子的心理準備好了。 前天我問兒子,讀了一個月的小學快樂嗎?兒子說:「沒有很快樂,因為每天都很忙,下課後還要在安親班上數學、美語、再寫安親班額外出的作業,回家後就吃飯、洗澡,一下子9點就到了,又要準備睡覺…感覺妹妹比較快樂,因為在幼稚園裡沒這麼多功課。」 我聽了心裡有些難過…不禁想起前陣子在Youtube上看到的一個短片「一個因為沒有下半身的女嬰,被親生父母棄養,後來她被養父母收養後,他們細心的照顧、教導,結果她成為一個體操選手」,她說,她的爸媽教導他不要有 I can't的想法,因此,她並不會因為身體的缺陷,而對自我的人生設限…所以她嘗試很多的活動,最後在體操上發現自己擁有的才能」 如果少了下半身的女孩都能擁有 I can do it 的勇氣,那麼為何我們如此擔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別人? 在孩子還沒有用自己的力量去嘗試、努力,我們就先給孩子貼上「可能會跟不上別人」的標籤,然後,又為了撕去這張標籤,給孩子加了很多額外的學習…那真的是孩子要的嗎?我們的孩子真的「跟不上別人」嗎?我們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上,卻又如此對自己的孩子沒有自信…何以如此矛盾呀?我不斷反覆的問自己這個的問題。 於是乎…我與先生討論後,我們決定讓孩子回到原點,還給他屬於小學一年級該有的童年。 我問兒子:「不上美語、數學的時間,你要做什麼呢?」 兒子說:「我可以陪你一起做家事,現在我已經會拖地板了,我很想學習自己洗衣服,放假的時候,我陪你一起做家事,你忙完了以後陪我們畫圖、講故事、玩玩具,爸爸陪我們看電視」 女兒說:「對呀~~媽媽,有大人陪的時候,我都覺得很幸福。」 「孩子把他的上半輩子交給我們」,我們有能力給予孩子額外的學習資源是好事,但愛孩子的我們…到底應該給予孩子什麼,確實是件值得我們深深思考的大事,畢竟孩子的教養時光也沒有機會重新再來過。 我比較希望孩子會自己主動提出額外的學習意願,並能告訴我想去學習的動機,唯有明白孩子的動機不是一時性起,他才能帶著熱情去參與,當學習變成是孩子愛做的事的時候,它並不會剝奪孩子的休閒時光,因為忙得再累,孩子也會樂在其中的。 退回原點,也許是件幸福的事。但幸福的公式 =孩子+父母陪伴,如果只是退回原點把孩子放逐,讓電視、3C取代父母的陪伴,那跟用很多的額外課業& 才藝學習堆砌起來的城堡,把孩子關起來,又有何異呢? 在孩子的教養時光裡,進與退都是學問,願我們隨時隨地檢視自我,深入學習如何正確愛孩子。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