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在乎投票率
2006/12/11 16:15:02瀏覽625|回應1|推薦7

   雙城之戰結束了,電視上「政治觀察家」們不斷在分析選舉結果,大家關心的都是未來藍綠政治權力可能的變化,分析兩黨政治操作的精細與拙劣。許多「觀察家」們都有各自的政黨、派系背景,很多言論其實都是政治宣傳、煽動,而不是客觀的分析。雖然少數文字評論提到選舉的「無政策」、「無遠景」,但是對電子媒體和這些「政治觀察家」來說,政黨在市政改革、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政策是否符合基層大眾所需,是否能帶來真正的進步,根本是毫無重要性可言的冷門話題。他們關心的是未來誰奪取大位、權力如何消長分配、藍綠板塊是否/如何挪移。而「第三勢力」毫無空間更似乎是無須討論、證明的基本前提,尤其是明年立委將實施單一選區新制。

 然而,不管政客如何聲嘶力竭,政黨如何用盡心機,這次選舉最突出的現象不是藍綠板塊的固定,而是投票率與投票人數的大幅下降。從1994年到2006年,臺灣進行了四次直轄市長選舉。以台北市而言,今年的選舉人數是四屆中最多的一次,但是去投票的公民數和投票率都是最低的,而高雄市投票率更是連續四屆的直線下降。比起投票率高峰,北高兩市投票率的降幅分別高達16.4%12.7%。所以,當在朝者慶幸於權力的鞏固、策略的得宜,而在野者還在技術問題上找失敗答案時,數字告訴我們:有一大批選民並未對民進黨的金權政治健忘,也絲毫不能被國民黨感動、對泛藍信任,而是走向拒絕投票、或是冷漠失望。

 對於藍綠來說,這樣的政治走向可能是好事,因為這表示以後的選舉只要能夠穩定基本票源,就至少能確保既有權力版圖,如果再精於候選人包裝和旁門左道的選舉伎倆,就能夠壓倒對手,奪取中央執政權。所以一些政治學者也會拿出「投票率越低表示民主越成熟」的所謂「政治學原理」來呼應。

 然而,從基層大眾的利益和政治改革的前景來說,這樣的走向將是最大的悲劇。因為從此政黨只要鞏固少數支持者就能夠攫取政治權力,民主勢將從「多數人的政治」徹底淪為少數人的操弄。因為從此臺灣政治將完全固定在民族主義/族群政治主宰的兩極化政治,所有社會正義、經濟公平的議題將不再有人聞問。因為從此任何有意義的政治社會改革都不會排上議事日程,政治不過就是政黨及其支持圈的「資源分配-選票回饋」關係,政治只會更加敗壞。

 這次的選舉,由於許多選民的冷漠,是一場兩黨都沒真正得到教訓的選舉,然而我們也不能簡單地得出第三勢力沒有空間的結論。未來台灣政治改革的契機將在於流失/不進場以及那些含淚投票的選民能否找到新的政治參與動力。如果沒有修憲改制等變數,明年的立委選舉將首次實施兩票制。單一選區固然不利於小黨和弱勢團體,同時政黨比例代表的席次比重過低,但是「政黨票」的登台仍然是小小的契機。長年以來一直追求社會平等、生態平衡、性別解放等進步改革的各方團體人士,該是思索如何匯聚力量、整合政綱、提出人選來感動選民、落實改革的時候了。

(刊登於中國時報民意論壇)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kage1938&aid=589256

 回應文章

我們依然仰望星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太媒體
2006/12/11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