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7 10:12:50瀏覽2086|回應1|推薦18 | |
我認為更嚴峻的問題還在後面,畢竟顏色還是容易辨認,暗藏的政商利益對媒體環境的戕害則更為可怕。 最近,跟幾個熟悉的線上記者聊到這個問題,大家都有著類似的憂慮。一位財經專業報的記者說,他們報社對於金融海嘯的分析報導總是傾向報喜不報憂,對於中國/兩岸概念股,總是叫好的多,談真相的少。對於類似經濟危機這種更加「專業」、藍綠顏色比較不直接,卻又真實影響民眾生活的議題,有多少人有能力分辨、有心力關注新聞報導是否偏頗、是否隱瞞真相呢?當我們批評中國部分媒體隱瞞三鹿毒奶粉真相時,誰願意來看看臺灣的媒體又隱瞞了什麼? 總統大選後,兩岸關係據說前景一片光明,陸資/房地產/陸客陸生來台等等似乎成了台灣經濟的救命仙丹,這個泡沫到現在還在吹。我是舉雙手支持兩岸正常交流的,不過這個社會還是需要烏鴉,需要把負面的、陰暗的問題談清楚。但是,媒體是否容得下烏鴉的存在? 關鍵的問題恐怕不在政府高層的干涉,而是有著更複雜的政經利害考慮。在媒體一片不景氣中,許多媒體看中大陸廣告市場,一方面希望陸委會開放大陸廣告可以投放台灣媒體,一方面未來駐點大陸的記者或許都要去拉廣告、作業績。在「錢景」都放在對岸市場上的情況下,部分媒體當然要吹捧兩岸關係前途一片光明。而某些財團更希望藉著掌握媒體,擴大在兩岸的政治影響力,畢竟,錢權是相生相長的。 在這種趨勢下,我不知道中國人權、圖博(西藏)與東土(新疆)自決、兩岸經貿對弱勢者的衝擊等議題,還有多少媒體空間?又有多少民眾只能「跟著主流來轉」,養成新的偏見與斜視? 之三︰該怎麼辦 在臺灣,幾乎無人不罵媒體,包括媒體工作者在內,他們可能是對媒體生態有所反省,也可能是站在某個立場,批評對立面的媒體。但,也很少人能不受媒體影響,能不被媒體牽動七情六慾,除非你真把家裡的電視砸了,在美而美吃早餐時,不看桌面的報紙,走進便利商店買飲料零食時,也絕不瞄櫃檯上的壹週刊封面。除非你自我要求很嚴,社會意識高漲,不但能每天看不同立場的媒體進行批判比較,還能夠自己發掘那些被媒體冷落的議題,否則你很難說自己獨立於媒體的洗腦之外。 前述的香港阿靄說︰「我們需要更強、更有意識、更多元自主的獨立媒體運動」,確實如此。在韓國,國家機器希望透過媒體「私有化」進一步掌控言論,以便推進統治集團的政經議程,也方便保守派媒體成長為巨型媒體集團,於是韓國媒體勞動者因此而展開了系列罷工。媒體工會的強大有力,正是確保媒體環境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臺灣所缺乏的。 臺灣的Bloggers是很發達活躍的,但是如何更有自主的組織與意識,而不是隨主流媒體之波、逐政商利益之流,真正成為資訊傳播的行動者,也還有待努力、有待強化。 新的一年,且讓我們一起讓臺灣多元自主的獨立媒體運動茁壯吧!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