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7 23:29:56瀏覽14236|回應7|推薦21 | |
勞委會,可能還不算是冷衙門,不過絕不是熱門的部會。從國民黨到民進黨,臺灣的政治始終是重財團、輕勞工。國民兩黨一個據說信奉「民生主義」,一個常常喜歡自稱「中間偏左」,不過他們很早就不真的實行「節制私人資本」、「均富」這些理想了。勞委會在政府裡的角色,反映了這樣的現實。 首先,政府各部會中內政、經濟、財政、經建會,甚至陸委會、教育部,它們的施政無不會影響到勞工。但是有了勞委會,其他的部會就有意無意的認為它們的業務和勞工無關,至少不用太考慮勞工的利益與聲音。 其次,勞委會名稱雖有個勞工,不過向來不被賦予「堅定捍衛勞工權益」的角色,反而更像是行政院的人力資源部門,目標是在全力拼經濟時管好勞工,不要讓他們亂叫亂動,也要幫政府和企業節省人力成本。 最後,有時候為了妝點門面,會任命一些出身勞工或是社運的人來當主委,不過因為前述的角色設定,誰當主委往往差別不大。想要幫勞工真的做點事的,就要有隨時走人的準備。 上一次政黨輪替時,新政府用了陳菊當主委,這次政黨輪替,新政府用了王如玄。如果把兩人拿來比一比,還挺有趣味。 兩人都是女性,雖然跟工運關係不夠直接,不過都和社運淵源匪淺,陳菊關注人權運動,王如玄在性別運動用力極深。所以,她們的人事案都帶來不少期待。八年前,媒體一再用「人道主義的實踐者」來形容陳菊,稱許她關懷弱勢,陳菊也說自己會一肩挑起800萬勞工的福祉。這次,人們對王如玄似乎也有不少期待。 兩人的不同之處也不少,最明顯的就是,陳菊基本上是個政治人,她是黨外老資格的人物,新潮流系的要角,也參加過陳水扁北市府的小內閣。當年內閣名單還沒公佈,大家就料想她會入閣,只不過沒猜倒是勞委會。 王如玄就大不同了,她是個法律人、社運人,和政黨不是沒有淵源,和政治不是沾不上邊,不過畢竟不是政黨/派系中人。內閣名單公佈前,沒有媒體討論她會不會入閣,名單公佈之後,搞不清楚狀況的人還會問一句「她是誰」。 兩人的政策理念可能是有差距的,當年陳水扁廢公娼時,陳菊是社會局長,她當然是支持阿扁的。王如玄在性別運動中,是質疑廢娼政策的,她支持性工作除罪化。日日春協會後來一直挑戰政府的相關政策,王如玄是同情、支持她們的。 八年前,陳菊上任,她自稱不是政治任命,她騙了大家也騙了自己。陳菊主掌的勞委會,不是個實現新潮流系社會民主理想的戰鬥團體,反而是個選舉機器,運用政府資源全力在工會綁樁,排斥異議者,擅長製造勞工內部的分化,甚至堂而皇之的介入工會內部選舉,扶植自己人。 她的施政全都是延續國民黨時代經建部門的規劃,看不出進步的、勞方的色彩。一場縮短工時勞資政協商談判,一場經發會大戲,陳菊和自主工會的蜜月期早早就結束。從此也沒人再提她是人道主義的實踐者,倒是她的「名言」-「先求有、再求好」、「No Work No Pay」常被提及。她愛說她的偶像是革命家格瓦拉、羅莎盧森堡,可惜還真看不出他們的相似度在哪。 八年後,王如玄擔任了同樣的職務,她會是另一個「陳菊」嗎? 無黨派的她,應該不會再把勞委會弄成派系私產、搞成選舉機器。但是她有多強的意志力和能力,讓馬團隊的翹翹板遊戲往勞方那邊多少偏一點,我們還看不出來。如果她的理念和「九萬兆」嚴重矛盾,她會當第一個真正為政策理念而放棄烏紗帽的勞委會主委嗎? 王如玄主委會是第一個「王如玄」嗎?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