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4/30 14:39:23瀏覽6214|回應10|推薦27 | |
很少有人事任命案,如賴幸媛出掌陸委會這般,人還沒上任,卻連續幾天成為報紙頭條、政論節目焦點。 內定海基會董事長、和賴幸媛間有官司糾葛的江丙坤,說的很玄妙。他前前後後的發言,有三個重點。其一,他事先不知情,翻成白話文是說「不被尊重」。其二,賴幸媛很熟悉國際事務,白話文是「不懂兩岸事務」。其三,賴幸媛很執著,意思是「很頑固、難鬥陣」。 邱毅委員的比喻很有趣,他說這個任命案是「在回教徒面前吃豬肉」。可惜邱委員一開口就說錯話,他想評論兩岸事務,卻不知道中國早就要求分清楚︰回族是回族,回教則該更正成伊斯蘭教,回教徒的正確用語是「穆斯林」。邱委員號召、呼應自己特定族群支持者是成功的,但是要全面、公正的評論這個人事案,還有段距離。 有許多人評論說,馬英九這著棋,還沒爭取到544萬票,先惹毛765萬票。還有名嘴說「謝長廷沒有政見,馬蕭卻清楚提出兩岸共同市場主張,這765萬票是認同共同市場的,怎可以任用不認同共同市場的賴幸媛」。原來,會搞民粹、綁架選民的不只民進黨。 難道這765萬票全是鐵板一塊,全都主張兩岸關係要激進式、無條件的開放?難道深藍名嘴忘了,馬陣營選前公開說共同市場不是競選政見?難道這些資深媒體人忘了,被視為賴幸媛大老闆的李登輝,在選前幫馬英九說過話︰「哪有什麼一中市場,有的都亂講話,大家一起做生意,不要吵架最好」? 賴幸媛的人事案,就像顆深水炸彈,丟進了國民黨老官僚們固守的臭糞坑,權力鬥爭、商業利益、統獨情結、歷史恩怨、個人面子等等,全都一股腦兒的炸開了,屎尿四濺、臭氣薰天。之前對付自家人,他們搞的是黑函與私下放話,現在來了外人,醜話、狠話、怪話全都赤裸裸的搬上了檯面。 沒有幾個政客和名嘴認真的討論一下,賴幸媛所說兩岸開放的「兩個原則一個必要」,有沒有道理。(兩個原則︰任何開放措施都需完善配套,這樣才能降低環境破壞、失業、貧富不均等外部性效果;所有開放利益應該由全民來共享,不能只被特定利益團體獨享。一個必要;兩岸關係的任何作為,一定要雙方都有善意跟共同努力)。更沒有幾個評論家稍微反省一下,如果兩岸事務全讓那些只顧財團利益的人把持,會有怎樣的惡果。賴幸媛的反對者,大概也沒興趣仔細想想,賴的歷練,究竟適不適合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來處理兩岸問題。 沒有是非原則、沒有理念辯論,只有統獨大帽子,這就是賴幸媛人事案炸開的藍營「不願面對的真相」。很多人不看好賴能作多久,認識賴幸媛十二年,我也同意這種不看好,不過我更不看好的是台灣政治辯論與評論的水平。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