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Anna遇上馴獸師】亨利的罪行:讓心自由,才能讓愛自由
2015/12/22 08:51:06瀏覽1049|回應0|推薦9

Henry是一位胸無大志,日復一日過著平凡生活的高速公路收費員。他從不思考生活的意義,直到遭受朋友陷害,成了銀行搶匪的替罪羊。

服刑期間,Henry的妻子移情別戀,與他離婚。在生活跌到谷底之際,他在獄中結識了好友Max,一位經常鼓勵Henry思考人生的長者。

Henry出獄後,尋思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後他找到了自己的夢想:「我要搶那間我未曾搶過的銀行。」HenryMax一起計畫天衣無縫的搶劫計畫,通過銀行隔壁相連的劇院休息室,挖掘一條地道。期間,有一個劇團正在劇院排練,為掩飾行動,Henry加入劇團。排練過程中,Henry和女演員Julie墜入愛河,打亂了他原本的計畫。如果他成功,他很可能失去得來不易的愛情……


 

§ 變動的生命

當我們內心懷抱一個夢想,好比想要和心儀的人在一起,我們會開始浮現一些美夢成真的想法,以及美夢若是成真的畫面。每當我們踏出一步,有了好的回應,我們通常會踏出下一步;當我們踏出一步,迎來的卻是冰冷的拒絕,我們可能會裹足不前、改變計畫,或往後退。

Henry的生命,在入獄之前是平凡的,他坐在收費亭、靜默著,跟整個世界都沒有聯繫。他回到家,和妻子之間也沒有太多的對話。在妻子眼中,Henry是一位敦厚的好人,謹此而已。在利用他的「朋友」Eddie眼裡,Henry是個不黯世事的傻瓜。

Henry坐在偵訊室中,他本有機會為自己辯駁,只要他說明清楚,自己是無辜遭受Eddie等人的利用,他就能脫身,卻選擇沉默,讓自己入獄,乃至失去妻子。

很可能在他入獄之前,他就已經失去了妻子,失去了生活,因為他失去了對生活的感覺。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阿德勒心理學講義》(The Science of Living)曾言:「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一定會朝著生命無用的面向發展。」

Henry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對社會漠不關心,雖然他奉公守法,但他的生命沒有熱情,他對待自己的生命就像一位旁觀者,靜靜的等待生命死去。當你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感受不到生命的熱情,唯有無限的孤寂。孤寂是冰冷的,就像遺體,沒有人會喜歡和遺體躺在一起。

Henry出獄後,我們看到他的妻子選了一位穿著體面的大話精,實則是一位窩囊廢的男人在一起,但最少這個男人充滿生命的熱情。

 

§ 成長的儀式

Max聽到Henry獄監服刑的原因,他起初不敢置信,這世界上竟然有人不維護自己的權力,即使被好友陷害,失去安穩的生活仍保持平常心。

也許Max以他的人生歷練看透了Henry,眼前這個男人並非過份冷靜,也不是放下紅塵俗務的僧侶,他只是不在生活之中,就像從來沒有被點燃的蠟燭,直挺挺的躺在流動的水中,隨波逐流。

所以Max探問Henry的夢想,激勵他開始思考,重新點亮生命的燈蕊。

搶那間根本沒搶過的銀行,對Henry而言就像一場儀式,那是他一輩子都沒想過去做,也沒有勇氣去做的事。就像一輩子奉公守法的人,曾經在大學舞會抽了大麻、酗酒過量、和不熟悉的女人滾床單,也許他從來沒有放任自己去某個異地流浪,甚至也沒有什麼不能為他人所知的祕密。但正因為他如此「乾淨」,他和其他人之間少了一份能夠互相溝通的人味兒。某些狗屁倒灶的回憶,是連結人們情感交流的樞紐。

當妻子提出離婚的要求,Henry面無表情的接受了,好像內心一點傷痛也沒有。這不令人意外,因為當一個人將靈魂從生活中抽離出來,他感受不到疼痛,這使一個人宛如超人一般,無間不摧。但這其實是詛咒,就像永生的吸血鬼,感受不到疼痛,等於感受不到生命的歡愉。

 

§ 遲來的叛逆

Henry開始試著走歪路,愛的開關才終於被開啟,但也因為「叛逆期」來得太晚,他得面對可能失去愛人的風險。

每一段愛情都充滿風險,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我們都不可能控制他人,也無法控制他人。可是正因為他人和我們不同,生命才會在互補的試探、掙扎與衝突中,達到更高的圓滿。

勇於冒險,是成長的標記。通過搶銀行的叛逆,Henry才能跨過青春期。因為只有嬰兒,才會誤以為整個世界全受自己的意志操控。

通過生命的試煉,承認自己的渺小,生命才能在真實世界中書寫,而不是憑空想像的空中樓閣。

我想起莎士比亞在《李爾王》(King Lear)劇中第三幕第六景,弄臣對潦倒的李爾王如何訴說生命的真相:

 

「只有瘋子會相信狼的溫馴、馬的健康、男孩的愛或娼妓的誓言。」(He’s mad that trusts in tameness of wolf, a house’s health, a boy’s love, or a whore’s oath.

 

弄臣告訴國王,生命的本質是殘酷的,生命的真相難免骯髒,人有向善的個性,也有六親不認的劣根性。生命本身就是一連串的任務,拒絕生命的真相,等於拒絕活過。

 

§ 尾聲

HenryMax成功了,他們劫走了大筆現金。通往邊境的車行駛至半途,Henry選擇跳車,Max沒有阻止他,他眼中的摯友已經長大了,足以自立。

拖著受傷的身軀,Henry無視正在進行的演出,對以為Henry已經遠走高飛的Julie耳語:「你願意到墨西哥找我嗎?」

Julie凝視Henry真誠的眼睛,深情款款的回應:

 

[解語] “Fuck, Henry!”

 


 


§ 躊躇不前的愛

    當我們曾經在愛裡受過傷,面對新的感情時,難免都會猶豫和懷疑。不敢放膽冒險去飛翔、放手去愛,是因為我們曾體會過「失去」或遭受被「背棄」的痛苦,這些負面的經驗,在有可能被觸發的情況下,總會隱隱作痛,讓我們對於新展開的生活或是戀情,躊躇不前。

 亦或者,相戀了之後,對於未來的恐懼、內心的不安全感,也會導致我們的心漂浮不定,無法真的勇敢去愛。或許,我們只是害怕:愛到最後的結果,會不會只是一場空?

 

§ 生命本是一場試煉

    每一段愛情,就像是一場冒險與賭注,它充滿了歡愉、驚喜與豐富的經驗,同時也充滿著未知、風險和恐懼。所以,當事情的主導權或是操控權能由自己決定時,我們的心相對就會變得比較安定而不浮躁,面對關係也是一樣,若能隨心所欲操縱節奏、未來走向,甚至對方的心意,並且能將這段關係的風險控管到零,恐懼也就不存在了,然而,這樣的生活卻又是如此的了無新意。

 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的邏輯思考、面對生活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在每一段關係裏頭才會產生摩擦、才會激盪出不曾經歷過的感受與體驗。快樂也好、痛苦也好,或許生命就是透過這樣不斷地相互切磋、試煉,而使彼此的生命達到更高的圓滿、成就一個更開闊的心視野,進而淬煉出生命的深度與層次。

月的陰時圓缺,好比生命中的缺憾,或是我們自身的不足。然而,當我們願意擁抱自己的缺憾或是不完美時,也才能真誠地接納並包容他人的不完美,了解自己對生活、對愛的恐懼,同理他人對生活、對愛的恐懼。

 

§ 與世界產生連結的感官饗宴

 不管你何時決定勇敢突破,再去點燃對生命的熱情,讓生命從沉睡中甦醒邁向未知的恐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不會太遲,只怕自己不願意開始而已,而當我們喚醒了對生命的熱情,同時也喚回了愛與期待,也就像個新生兒一樣,開始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了好奇和連結、開始會對生命下起新的定義,生活也就慢慢有了溫度。

 成長過程中雖伴隨著拉扯的苦澀,然而,當我們真正體驗過痛時,我們也就真正感覺自己活過了。

 

 【解語】 每一次的勇敢去愛,或許都只為了要再強化一次自身的存在感,過程的痛與歡愉,或許從來就不是那麼重要。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398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