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馴獸師】 價值不會自動被看見:曖曖內含光,機會被搶光
2015/05/27 12:23:19瀏覽2721|回應0|推薦12


[心結] 我明明很有能力,為什麼不受重視?

 

朋友Josh是一位業務,他跟我抱怨,我在公司忙得要死,可是好的升遷都給其他人搶走了。我問他都做了些什麼,他告訴我他什麼都做,包括整理辦公室、端茶倒水、影印資料等。

首先,我確認Josh喜歡業務工作,確定他不是因為入錯行而抱怨,進而展開後面的對談。

我:「這跟業務工作有關嗎?」

Josh:「我相信老闆能感覺到我是一位看待事情很認真的人。」

我:「你們公司有專門的清潔人員嗎?」

Josh:「有啊!」

我:「有工讀生嗎?」

Josh:「有。」

我:「你搶他們的事情做,而不是專注把業務的工作做得更好,除非你想當工讀生的頭頭,或是轉職清潔人員。」

接著我和Josh細聊,發現他花了很多時間在跟自己崗位無關的事情上,結果自己的業績並沒有顯著成長,自然升遷都落在其他「看起來悠閒」的人身上。

經過我的引導,Josh在公司觀察其他同事,他發現同事們其實並不閒,他們花了很多時間跟客戶打交道、學習語言和其他對他們自己有幫助的課。例如有些女同事去上瑜伽,好維持身材、體能,並紓解工作壓力。

Josh之前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沒做在刀口上,甚至因為雜務太多,連和主管溝通的時間都變少,自然得不到主管關愛的眼神。之後,Josh不再去搶著做那些無謂消耗自己能量的工作。

他最近去學品酒,「碰巧」幾個客戶喜歡,還因此加入了客戶和朋友組織的品酒社。

 

 

§ 心理諮商師的「薪」結:月薪三萬到月薪八萬

這兩年,我三不五時會聽見從事諮商工作的朋友談到一個現象,「公眾不了解我們的價值。」

從數據上來看,諮商師是個比高科技和網路產業更缺乏人力的藍海,好比美國心理博士Dan Miller在他的暢銷書《48天找到你愛的工作》(48 Days to the Work You Love)中寫道: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預估,未來五年,將有五千萬個新的工作職位是「和平調停者」(peacemakers)、「說故事者」以及「治療師」。未來十年三十個最快速成長的工作機會當中有十四個是給治療師的……社會對於心理諮商師的需求激增,因為這群人步入人生下半場,面對了沮喪與人生的重大變遷。

 

這還是2009年做的預測,而且針對的是美國。

台灣的情況,按林家興教授2014年的論文〈臺灣諮商心理師執業現況與執業意見之調查研究〉,2014年執業登記的諮商心理師有1359人,每一萬人口有0.59名諮商心理師,而美國每一萬人口有 3.11 名心理師人力。此外,這一萬人中的0.59名諮商師,有六成以上都在學校執業。

薪資方面,台灣的諮商心理師和臨床心理師,平均月收入大約在45,000元左右。值得觀察的是兼職心理師如果夠資深,加上勤接個案,薪水比專職心理師更高,平均月收入接近8萬元,但與此同時,也有人一個月平均收入不到3萬。

2014年,一度有立委提案放寬心理師考照資格,因為人力不足。[1]

這麼看來,諮商師應當是潛在需求龐大的職業,只是目前供給雙方還未真正有一個有效媒合的管道,市場還不成熟。可是為什麼有的諮商師,能在這個尚未成熟的市場,獲得比同行高出一倍的薪水?

 

 

§ 關注他人的需求:有用不等於做得多,而是做得對

前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合夥人李一諾在〈年輕時不要瞎著急,你才能慢慢找自己〉文中,對「諮詢」一席話或能解答我們的疑問:

 

企業請律師、財務、稅務顧問經常是必須的,但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你什麽事情一定要找諮詢公司。所以諮詢行業,能立足,完全得靠自己『有用』

 

李一諾強調不可取代的要件是「有用」。以諮商師為例,以諮商為業,諮商提供服務的本身必須得到物質交換,否則諮商成了社會福利,但社會福利也不會從天上掉下(想想你繳的稅和勞保)。進行交換,是一種對價值肯認的行動。最簡單的交換如商業交易,但交易本身涵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供給」與「需求」。雇主與員工、買賣雙方、諮商師與來談者之間的對談,其實圍繞著都是一個有用的交換概念進行:「你要的東西,我有,但『我要的東西』,你有嗎?」

想像一下,當一位喜劇片的導演在尋找豆豆先生一般的演員,長得最帥、氣質最優雅的那個人很可能反而不是導演所需要的。

大陸導演王小帥最近在媒體抱怨自己的新片《闖入者》沒人看,大家都去看言情小說改編的《何以笙簫默》,然而前者一開始的創作訴求就不是普羅大眾,又如何要求大眾買單?

當我們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是我們的能力很強,卻遇不到伯樂,還是我們根本搞不清楚伯樂要的是什麼?

諮商師經過諮商的專業訓練,包括對學位和學術考試的要求(這很重要,但是是最重要的嗎?)。一位前輩在我初期學習諮商的時候,和我分享一個觀念:「諮商師最重要的能力是個人特質」。我發現這個觀念可以應用在幾乎所有的職涯選擇:考試成績或執照只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個人進退應對,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才是職場生存的關鍵。

所謂的「不清楚」,其實是一個信號:「我對重要他人的關注度不夠。」在職場重要他人可能是老闆,在家庭可能是我的妻子,在課堂可能是某個幹部。

找工作不是工作找我,而是我找工作,且是「我向某個對象找工作」,這個本身就是進行價值交換與認定(多少能力配多少福利)。

 

 

§ 自我價值:理清我與你的和諧關係

先來做個小調查,你聽過「折衷或整合學派」、「心理分析或心理動力學派」,或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嗎?

實際上一般民眾不了解這些知識,也無須非得了解這些知識。有些人可能上過薩提爾、NLP的課程。來談者(雇主、客戶)基本不會花時間搞懂諮商師(員工)的背景理論,他們在乎的是有用還是沒用。他花費金錢和時間就是要買諮商師的專業,也就是搞懂理論,還能實踐的人。

讓我們繼續繼續回到諮商心理師的例子,按林家興論文所述:「臺灣諮商心理師的學派背景相當多元,並沒有任何一個學派主導諮商心理師的訓練與執業。」[2]

不要被自己的學經歷綁住,試著從事件思考問題。想想在堆積幕的幼童,當老師跟要他們堆出一頭大象,他們開始思考,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樂於動手。而不是跟老師說:「我沒有積木系的畢業證書,也沒有堆積木的證照,所以我不會堆積木。」

僱用麥肯錫的都是大企業,他們都很聰明,只是希望有人能看見自己的盲點。當大學生滿街跑,別忘了你的雇主比你有經驗,而你的客戶很可能比你學歷更高、也更聰明。

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是展現我們比其他人學歷更高、更聰明,也不是我們比他們更有經驗(尤其剛出社會的諮商師和員工),而是能實質性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就像當我們需要修車,我們無須和修車廠的技師懂得一樣多。僅需懂一點基本知識,能夠反應問題,確保基本權益。

但我們不能只關注在問題上,以至於忽略問問題的人。當一個人走進諮商師,他尋求的是協助,而不是聽老師講課。關注的是解決我的問題,尤其是感受和情緒。所以問題的最後,還是要回到對關係的觀照。

文末,當你深感自我價值不足時,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Q1. 丟掉文憑,請問你能告訴別人,我能創造什麼價值?

Q2. 當我創造一個有形的價值(e.g. 薪水),我的內心是否因此得到無形的價值(e.g. 幸福感)?

Q3. 我的價值是否對關係中的重要他人,能夠提供他需要的觀照與幫助?

 

 

[解語]:自我價值的滿足,往往建立在自身與重要他人的共同滿足。

 

 

讀者信箱:service@myplus.com.tw 

【讀者信箱投稿規範】

1. 來函者接受我方在保護來函者隱私的前提下,經匿名與節錄後刊載。

2. 請盡量將情況詳細交代,充分说明更易於諮商師分析與回應(包括性別、年龄、所在城市、职业等。)

3. 有鑑於來函十分踴躍,故只能每個月挑選少量一至兩篇回應於此專欄。 

 



[1] 心理師公會和學者表示問題不在人力不足,而是(1)、福利制度不夠完善,心理諮商未被納入健保。(2)、接受心理諮商的觀念在國內尚未普及。(3)、企業追求營利,若未有執照的心理學系畢業生已可勝任企業內工作,無須聘任專業心理師。所以問題並非數字上那麼簡單,但確實營造一個民眾善用諮商體系,諮商師能發揮所長的環境,是諮商相關工作者都很關注的一個問題。

[2] 也許後續研究應該調查一下,到底採取哪種學派的心理師收入豐厚。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2363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