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08 02:16:44瀏覽555|回應3|推薦7 | |
. 談親民黨的本土派 很多人習慣於把親民黨的支持者看成是原先來自國民黨的、外省族群的、北部觀點的、深藍的選民。我認為這原本說對了一部份,但也只是一部份。 親民黨的基本盤其實有兩塊,一塊是外省深藍,一塊是本土。 容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加入親民黨的人,在競選拉票時,被路邊選民問到(用台語)﹕「你是我們台灣人,為什麼要去加入那個親民黨﹖」他的回答倒是很簡單﹕「如果你要我去加入民進黨,我可沒有人頭黨員,所以黨內初選就會被刷掉了,如果你要我去加入國民黨,我是台灣人,在國民黨裡沒有門路,沒有“巴谷”(日語,意思為背景、後台),我以前也在國民黨裡參加過初選,輸給黨工的配票作業,所以,我只好來參加親民黨,這樣,我起碼還有機會出來選啊。」那人聽了,也覺得講得很實在。 這類親民黨人其實還不少,而且還很有戰鬥力,可是,他們根本沒有動機非要回國民黨不可,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出身國民黨的(我現在講的,可不是指張昭雄這樣的情況喔,而是還另有其人)。他們平時都很努力在經營基層,都是實力派,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棄橘投藍的壓力。 再講一個小故事。宋楚瑜在南台灣走透透時,有時候會需要調廂形車趕路,還要借司機,這種司機必須絕對靠得住,絕對可以讓他聽到宋與其他人在車內的談話(宋有時候會把整車的親民黨立委趕下去,只跟某一來人單獨在車內談事情),這樣的司機我曾碰過兩個,兩個都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講閩南話的,當我知道以後暗吃一驚。其中有一個在高捷案上曾是張友驊的線民,提供了陳哲男的動向。 我想,很多北部深藍人士可能都不知道親民黨到底有什麼能耐來抗拒與國民黨的合併,他們所不明白的是,宋楚瑜早已暗暗網羅了許多高教育的、講閩南話的,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來共同打拼,他們反對台獨,反對民進黨的粗糙手法,可是如果加入國民黨的話,那他們就沒門路了。於是,他們選擇跟老宋。親民黨的這一塊,就是我說的本土。這可以說是老宋的一支伏兵,一直沒有正式浮上檯面。 那麼,這一塊有沒有戰鬥力呢﹖當然是有的啦,只是,連國民黨方面也搞不清楚虛實,還以為只要對出身深藍的親民黨持續保持壓力,應該就可以完成合併吧。 好吧,最後再講一點就好﹕躲在幕後打高捷弊案的親民黨人,就是本土這一塊啦,所以,很多台北的外省泛藍才不怎麼清楚高捷弊案是怎麼打起來的。〔提示﹕要知道高捷弊案的內情,肯定是人際關係要能打得進綠色政商關係的內圈才辦得到,對吧﹖而這不是本土派的話,怎麼可能﹖這樣的邏輯說得通吧﹖〕 總之,親民黨的出走潮,是把有深藍傾向的「合併派」送回到國民黨,去搶國民黨有限的提名機會,然後,留下來的本土派將與王金平的勢力緊密合作,並與無黨聯盟形成友軍,這個本土中道的新政治組合將開始推經濟與民生法案,走中產階級的民生主義路線(台灣需要一個代表中產階級的政黨),逐漸熱身,建立默契,主導改革的進程,並推動兩岸交流,目標是定在重塑台灣的政治板塊。 在西方民主政治裡,代表中上階層利益的黨會去和代表中下階層利益的黨搞合併嗎﹖美國的共和黨會去跟美國的民主黨搞合併嗎﹖英國的保守黨會去跟英國的工黨搞合併嗎﹖大家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