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06 14:06:32瀏覽8729|回應0|推薦2 | |
如果手機男友(攜帶彼氏)只是一部單純的驚悚電影我會給它很高的評價,偏偏這部電影硬是加入了所謂的靈異與純愛元素,讓我一邊看一邊渾身不對勁,說它恐怖也好驚悚也罷,在編導做作的劇情安排與平淡無奇的場景營造及年輕演員生硬不自然的演技中著實把一個無論是以靈異還是驚悚為主要走向都有極大發揮空間的故事糟蹋殆盡,總之就是想耍恐怖血腥耍不到位,想加上兩小無猜純純之愛使電影昇華卻又像不慎溢出的牛奶潑灑一地搞得好不狼狽。 都市傳說向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沒有源頭的道聽塗說,通常開頭都是︰聽說有人在哪裡遇到了什麼事然後如何如何……二、總是不時冒出的禁止性法則條文︰不要隨便讓人搭便車或住宿、深夜走在路上如果有人叫你絕對不要回頭。三、結局總是眾說紛紜或不了了之。 傳說就是要人人口耳相傳,假使傳說只是躺在書裡等著被翻閱,那麼我想他大概也不會是一個多麼精彩的故事,手機男友(攜帶彼氏)的開頭真的是集驚悚懸疑於一身,以日本女高中生之間爭相競玩的一款網路虛擬交往遊戲帶出一連串的恐怖死亡事件,日本女高中生每每引領日本社會話題與潮流,無論藝人動態、時裝打扮還是青少年世代次文化主體重心,若是用在都市傳說的傳播上威力只有加倍,這種情形在已開發且人口眾多的國家裡最為明顯,例如不看某個電視節目隔天就沒有話題跟同學同事聊天不用這個牌子的包包或不穿所謂某潮牌的衣服就表示跟不上時代,更不用提台灣前一陣子一窩蜂的開設小籠包及蛋塔專賣店的跟風,這種我不做、我沒有就比不上他人的心態與想法除了表現出人類社會集體的盲從性,也直接導致人類失去本身最重要的一個特質——自我獨立思考,意即每個人都是複製人一模一樣沒有獨特性可言,但人性總是弔詭,每個人的心裡都渴望自己與眾不同,但又極度不願自己成為邊緣的異端甚至是迫害異端。 善與惡的詮釋在手機男友(攜帶彼氏)裡做得是最不到位的一環,片中國中女生被強暴後心懷忿恨最後提了桶汽油決定與強暴者同歸於盡,但這些被國中女生燒死的加害者卻在死後被電腦程式所控制變成了遊戲,再透過現代的網路科技反而成為檔次更高更無法可管的行兇者,而燒死他們的國中女生卻被囚禁於電腦中無法脫身,就算女主角最後刪除所有資料但惡靈仍然繼續做惡,因為國中女生還存在於程式中,只要她不超生這些加害者也就永遠不會離開,原本的被害者在瞬間突然成為所有惡靈存活與否的關鍵,但女孩明明就是被害的一方,難道是因為女孩對加害者過於強烈的恨意才導致這些惡靈變本加厲?所以人性本惡,暴力還是要用暴力來解決?犯罪的一方死後竟然還可以折磨活著的人?善與惡的分際不但模糊還很讓人費解,我真的搞不清楚編導到底想要透過這段劇情表達什麼。 雖然手機男友(攜帶彼氏)並不是一部拍得特別出色的恐怖電影,但在某些老生常談的議題上倒是提供了不同的思考空間,虛擬男友的遊戲必須靠玩家不停地以郵件往返方式才能維持點數並向上提升,若否則點數就會不停下降,等到最後數值為零玩家就會死這個安排我了解,因為一場戀情的結束對某些人來說真的就像是死了一回,但為什麼點數達到一百玩家也會死於非命?這是嘲諷戀愛男女在彼此情投意合甜蜜到滿點的同時死去才是最幸福的?還是編導另有所指︰其實愛得太過與不及都不是所謂美好的戀情?雖然這只是個虛擬的網路遊戲,但現實世界裡不也是有情侶動輒互相殘殺的事件?不愛我就殺了我或愛你愛到殺死你,虛擬的網路戀愛的確是現實世界的反射面,但現實總是更為荒謬殘酷。 還有一些我覺得比較有趣的安排,為了不想因虛擬男友點數逐步下降而死亡的逃脫方法就是把虛擬男友透過手機傳送給另一個女生(不能是男生,恐同症?),而且一經傳送虛擬男友就無法回到原來的手機上,這橋段真是似曾相識,因為在電影七夜怪談裡也是只要把錄影帶拿給另一個人看就可以逃過詛咒,所以這種人為性的劈腿行為讓這些虛擬男友顯得一點都不執著癡情,只要有替死鬼繼續他們的業務就好,所以那些死掉的女生根本就不是死於惡鬼之手,她們全部是被人性集體謀殺,只要動一動指頭就可以把惡靈傳到別人的手機上,如果那個人正好是你最討厭的仇敵豈不一石二鳥?而當最後女主角看到墜樓的男性屍體旁的手機螢幕上顯示出當初欲加害自己的女同學頭像嚇得魂不附體時,我心想︰怕什麼?不過是手機男友換成手機女友而已,再說同性相斥,她只會跑到男人的手機裡作怪,妳是女的有什麼好擔心?電影結尾最後一計回馬槍雖然形同雞肋,但我卻想到事不關己就漠不關心同樣也是一種人性。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