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內湖/那山丘上的恬靜-郭子儀紀念堂
2013/11/04 12:57:45瀏覽855|回應2|推薦30

 

 

  這座「內湖紅樓」在拜讀過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後一直很想造訪,只是跑了許多趟都無法確認它的位置,直到這次造訪才發現,原來我當時一直在它腳下的文德路來來回回多次啊,不知不覺中打破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記錄。這次靠著山腳下豪華大樓的保全大哥指引,我們開車沿著陡窄的小山路而上,果不其然,一棟二層樓的紅磚建築映入眼簾。停好車後走近,咦,怎麼大門緊閉?原來還在中午的休息時間啊。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就先在前頭的廣場晃晃吧。9月中的天空依舊是讓人舒爽的湛藍,底下就是捷運和車來人往的大馬路,雖然這裡的地勢不高,但是幾個彎轉上山,環境清幽,只有蟲鳴鳥叫,好適合乘涼發呆。工作人員準時在下午1點半打開大門開放參觀,但記得郭子儀紀念堂在多年前還是呈現殘敗不堪的景象。根據資料記載,這棟古厝建於日據時期大正六年(1917),原是日據時期內湖庄首任庄長郭華讓的宅邸,是以紅磚和檜木為構造的2層洋樓,平面則以T字型呈現,周圍三面環山,可說是當時的豪宅。後來宗親族人遷移海外後租給他人使用,漸漸地就傾頹沒落了,直到郭氏宗親總會申請修建為「郭子儀紀念堂」,並且在民國88(1999)劃定為市定古蹟,我們才得以與這難得的紅樓相遇。

  正面的露台與三拱木窗顯現了大戶人家的氣派,兩旁的圓窗好似一雙明亮透澈的雙眼,立面則以西式山牆為基礎,裝飾有西式、漢式、台式等花草,並有洗石子、泥塑及進口彩色瓷磚裝飾;外牆使用的是大正年間盛行的紅磚石,山頭的造形則是接近於仿巴洛克風格,山頭題額「汾陽」,代表了汾陽王郭子儀的祖籍,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就是由其所平定,再加上其顯赫事績,因此被冊封為「汾陽郡王」,史稱唐汾陽、郭汾陽。內部空間則是台灣傳統的「一正兩廂」平面格局,據說一樓的正廳原本是公媽廳,目前展示了許多郭子儀與郭氏始祖等的解說資料。再從後方的木造樓梯上至二樓,兩旁空間原是耳房及偏房,為居住休息用的房間,如今則成了陳列室,擺放許多古籍、牌匾、字畫以及古色古香的木桌椅。位於二樓中央的汾陽堂原為正廳,是家居的客廳,上頭的梁柱還繪有太極八卦圖案。我們走到前廊,這裡的視野更加開闊,雖然內部空間不大,但是外頭的陽光從圓窗灑在凹凸不平的紅磚牆上時,那質樸的色澤不禁讓人倚靠其上取暖,順便想像當年人家在此遙望遠方山色的悠閒;建築的前後左右都有許多開窗,通風和採光皆有其考量。

  古厝側邊還有個小小的造型水池,幾片翠綠荷葉在水面上搖曳生姿,樹影則映照在側牆上,時而隨風擺動,像極了不按劇本演出的皮影戲。我們偷得浮生半日閒,坐在石椅上漫天閒扯,畢竟現在人的生活充斥著工作壓力,似乎都忘記了什麼才叫做「生活」。雖然我們與汾陽王毫無淵源,但是在汾陽王的地盤裡可以短暫享受到難得的悠閒,心中仍是滿懷感謝啊。

 

本文已刊登在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頻道玩家札記

郭子儀紀念堂哪裡去: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26719


 

部落格


粉絲專頁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travelfun&aid=9326048

 回應文章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05 22:43
原來內湖還有這地方,以前都不知道。
生活旅行趣(lifetravelfun) 於 2013-11-06 13:44 回覆:

真的

有緣就在此山中呢!!!


柏拉塗ㄚ了~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04 22:25
好棒!在我家附近~好
生活旅行趣(lifetravelfun) 於 2013-11-06 13:44 回覆:

而且交通方便喔,走一段車道就到了

或是快到捷運站那有登山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