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桃園中壢/從河岸綠廊窺探過去-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
2014/02/03 11:39:59瀏覽612|回應0|推薦7

  俗話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老是在課堂上講解觀光與環境保育總是脫離不了關係,總得帶學生親身走訪感受一下。這天帶領學生造訪中壢的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它就位在新榮國小旁,離中壢火車站走路約10幾分鐘,雖然園區不大,但是這裡能夠讓你了解這片土地曾經的美好。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201165成立,成立的宗旨則是為實踐與傳達環境教育的理念,有時也會與各級學校合作進行校外教學,設計與安排相關的戶外課程,環境教育從小紮根其實才是長遠之計,比起制式的政令宣導,這樣寓教於樂的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館區緊臨老街溪,分成生態館、故事館、水源頭三大區,不過還沒開始導覽,園區入口的大溜滑梯就先擄獲眾人的心,學生玩得不亦樂乎,似乎也找回童年的樂趣,直到導覽員鄧大哥出現才肯罷手。身為音樂名人鄧雨賢家族後輩的鄧大哥相當熱心地帶領我們在園區裡四處遊走,每到一個停留點都能滔滔不絕講述點滴歷史,從生態館外頭的蒲桃樹講到先民的古早生活,簡直就是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穿梭的時光旅人。生態館是由一棟二層樓的紅磚民居所改建的,裡頭主要展示水資源及河川生態教育,介紹了老街溪的源頭及坎坷的前世今生、人為污染以及溪裡的生態系,認識了藻礁與珊瑚礁的不同、小時候拿來當玩具槍子彈的朴樹子彈、可幫農夫清除害蟲的澤蛙、生活在人類居住地的溝鼠,以及專門幫水牛清潔的牛背鷺,各種應該屬於這裡的生態系都讓人聽得目瞪口呆,因為我們還在找他們回來。喔,別忘了還有老街溪的名產-桃園豬,又叫做台灣黑豬,據說豬八戒就是以他為範本呢;另外還有客家人相當重視的「義民節」,每年的農曆720日就會看到熱鬧滾滾的賽神豬活動,看起來在地居民對於豬的重視與依賴程度還真不小呢。

  如果你想嘗試古早的「礱」,你也可以親身體驗。所謂的「礱」就是專門用於脫除穀類硬殼的器具,看鄧大哥示範的相當輕鬆,從未用過的我們大概只會搞破壞吧。故事館裡的柴燒大灶則是鄉村三合院日常生活的必備設施,看得出先民利用空間的智慧,也讓我想起小時候蹲在外公家的大灶前看著熊熊烈火的專注,不知怎的,這樣的簡單質樸就是特別吸引我;水井邊的公雞和母雞則帶著小雞出來透透氣;記得再往下看看地板的大地圖,找到你家在哪裡了嗎?

  走回生態館二樓的觀景台,陽光灑落在我們身上,大樹得以擁有向上生長的空間,倚著欄杆環視園區,另一頭的廁所是用原本廢棄的豬圈改建而成,故事館後方的一畦菜園則等著滋養菜苗,那是人們生活與建築、土地依存的見證,而人們也期待下一次的豐收。慶幸還有熱心的有志之士願意為我們生活的土地爭取應有的權利,讓老街溪能夠掀蓋喘息然後重生。這也讓我們有所省思,其實只要我們從生活中做起,環境回來了,自然生態就回來了,就是如此簡單,如此的「唯吾知足」。

 

本文已刊登在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頻道玩家札記

 

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哪裡去:桃園縣中壢市中原路88

 

部落格

 

粉絲專頁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travelfun&aid=1092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