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看公視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嘉義東市場後記
2021/04/30 10:37:59瀏覽3175|回應0|推薦4
昨晚公視我又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主持人李明璁走訪第一攤是王家牛雜 ,這家我吃過 ,王家牛雜年輕的女兒小P說湯只是清湯沒加中藥類調味 ,因為新鮮才如此料理,她去台北吃到加中藥與九層塔的都不習慣。
去吃東市場牛雜牛肉要早點去 ,奶白的湯加上很多部位的肉 ,配碗飯實在享受,加湯很自由,到灶前有茶壺裝著牛高湯 。嘉義東市場王家牛肉湯像武林隱逸高手 ,不張揚 ,實力可雄厚 。
再來是本產羊肉,阿公賣的當歸羊肉湯 ,我沒吃過 ,當歸大大一包在湯裡,也是真材實料有機會去一嘗 。
阿富網絲肉捲 ,去年十一月七日跟陳俊文老師導覽聯合文學辦的的嘉義小旅行我經過這家時看到肉捲的粗厚色澤金黃很像我姊姊團購的 ,於是對照肉捲包裝紙 ,寫著阿富 ,賓果 ,正是 ,好像尋獲走失親人 ,歡喜至極 。
肉捲用豬的橫膈膜包,吃起來柔滑口感實在,包時筋膜要切斷,不然會彎捲不直。李明璁老師問老闆娘包了什麼 ?老闆娘說有豆薯、荸薺、肉、芹菜、洋蔥、魚漿等料 。
最後兒子說肉捲一捲賣50元 是爸爸的意思 ,賣便宜是寧願賺少也要客人吃得開心 ,聽此番話 ,很感動 ,是對食物的熱情轉移與人分享的仁愛心 ,這樣的胸襟是做興趣理想的 ,他的人生是甘甜的 ,即使每天勞動應不苦 。(去年十一月去已賣一捲60元)
東市場51號有八十年歷史的吳氏醬菜,老闆娘吳孫明霞說只要能醃的蔬菜他們都醃過。一位男客來買醃瓜 ,說要煮虱目魚頭 ,原來虱目魚要與酸酸的醃瓜煮最對味了 ,台南人吃虱目魚與西瓜綿同煮,好吃到不行。
磨菜刀已四十多年的蔡瑞西阿伯磨刀很專業 ,一大塊磨刀石磨到只剩幾公分薄片,不忍丟棄,那是去除刀子鏽蝕最好的利器,很想把家裡所有的菜刀剪刀水果刀拿去給他磨一磨 。
賣粿的店沒去過 ,老闆蔡春安說一年在春節過年、中元普渡時製作量最大 ,尤其過年時 ,連續七天12個蒸籠都沒停過 。他說他家的蘿蔔糕用埔里的蘿蔔有古早味,切蘿蔔時辣到眼睛流淚,蒸好是很香甜的,他們是絞碎與米漿同蒸,非切絲。
市場邊鳥媽媽做鳥巢這家我去過 ,那時買了兩個鳥巢還在家 ,吃水煮蛋用鳥巢盛 ,趣味無比可增強食慾 。
李明璁吃市場邊頭家雞肉飯,看了也好想去吃 ,嘉義雞肉飯如雲之多 ,不一定是噴水池、劉里長、民族、蕭老師 ,東市場這家應該也是隱藏版的好吃。
蘭井街81號新春陽中藥房是八十二歲殷銘鐘老先生開的,我六年前去 ,也進去與他聊聊 ,他很親切 ,店裡藥櫃古董級的 ,值得細看 。他自國小畢業後就開始研究中藥材,27歲開藥房,一生五十幾年沒去診所醫院看過病,一本厚厚他寫的中藥筆記是他寫數十年的醫藥寶典。他是後壁人,與崑濱伯是鄰居。
東市場周邊的城隍廟、雙忠廟是市場攤商信仰中心 ,逛市場吃市場不妨也去這兩廟走走 。
當然一樓肉販區,可以參觀日治時期東市場穹頂木構建築 ,傳統賣豬肉架子式木頭櫃檯在北部幾乎消失 ,還有他們剁肉的砧板是一整截烏心石樹幹,剁久要換,因為高度太低剁了腰會痛 。
二樓有昔日大旅社遺址 ,殘留的招牌字樣、水族箱痕跡都是嘉義東市場曾繁華過的歷史片屑 。
做醃瓜的老闆娘說她們常使用刮越瓜籽的湯匙都已成為上手好用的弧度,即使柄斷了用膠帶黏起來繼續刮,她笑說阿榮都會退伍,湯匙就沒法度退伍。
嘉義東市場建於1900年,歷史悠久,值得找時間認真去逛逛,不僅吃市場美食也看周邊的古早商店,懷舊也可向那些勤奮認真的商販致敬。

PS:4月30日下午13:00公視再重播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o9608&aid=16223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