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08 11:52:58瀏覽2642|回應0|推薦6 | |
凡事都有第一次的初體驗,而 《 跑酷 . 我的城市嬉遊記 》 My Playground 這部紀錄片給了我一個好理由踏入「光點台北」, 一個平常不太會有機會進入的神祕白色建築物,前身為美國駐台領事館,佇立在中山北路的林蔭間,經過百年歲月流轉,到今日蛻變成台北人心目中獨有的藝文空間,有著播不完的好電影和看不完的精彩,可以說光點台北是電影院,但單單用電影院來形容此處,就不免得沾染了商業化的俗氣,此處不播商業賣座鉅片,不賺大把的白花花銀子,而提供觀眾對電影不一樣的品味和認識,多了些藝術電影、紀錄片等多元片種,賦予心靈思考和創意發想的空間,誰說電影只是膚淺的玩意? 紀錄片 當這世界越來越擁擠,水泥叢林成為我們居住和賴以生存的唯一空間時,來自我們體內那股渴望玩樂的心態是否就此喪失宣洩的機會? 還記得上次翻過高牆、穿越圍欄,單純只為了翻過而翻過、穿越而穿越是什麼時候嗎? 又是否肢體上的障礙挑戰只屬於小孩和青少年們的特權呢? 更為什麼唯有那些國高中生才能享受爬牆 ( 逃校 ) 的刺激感呢? 此時,請捫心自問,我們都把腎上腺素用到哪裡去呢?趕報告的 deadline ? 老闆指派的工作?百米衝刺僅為了擠進被沙丁魚似的人們塞爆的捷運車廂? 既然覺得這些事情做起來這麼不開心,這麼沒有意義,何不把賀爾蒙浪費在快樂上?以上差不多就是這部紀錄片 跑酷.我的城市嬉遊記》My Playground 想要傳達的概念。 本片集結了眾多精英中的菁英,由當代影像藝術大師卡斯帕施洛德 (Kaspar Astrup Schröder) 擔任導演,加上來自丹麥,被「大都會雜誌」稱為建築界的 Lady Gaga 的當代知名金獎建築師 Bjarke Ingels ,同時也是上海世博丹麥館的設計者,領軍的當代建築改造團體 B.I.G (Bjarke Ingels Group) ,以及不可或缺的主角們,丹麥的城市跑酷運動家捷游團隊 ((Jiyo) ,英國、美國、東京、中國的跑酷團隊等,交織了一場城市遊樂園狂想曲。 紀錄片的鏡頭從歐洲的丹麥 、 英國 , 跨域太西洋到另一岸美國紐約,再翻過一片太平洋到日本的東京,經過海峽來到中國,用影像記錄著類似卻不盡相同的故事,是跑酷,把這些不同膚色 、 語言的人們拉在一起,在迥異的城市裡,他們都正從事著類似的行為,可能像貓般優雅的跳下樓梯 、 攀上欄杆 、 翻越高牆 、 倚靠牆縫擺盪到地面,或是在奮力奔跑後,躍過一棟又一棟的高樓間等,這些不再是美式英雄片中蜘蛛人 、 蝙蝠俠的專利,而沒有超能力的平凡人,也可以進行,即為跑酷的概念。 Bjarke Ingels 本人一向以天馬行空、前衛又大膽的建築風格,贏得多項建築大獎,跑酷無拘無束、勇於大膽挑戰障礙、自由奔放卻不失哲理的本質,深深吸引了他,故 B.I.G 把位在哥本哈根當地的著名建築物-山形住宅 (The Mountain Dwellings) 以及當初尚未完成的上海世博丹麥館,提供給捷遊團隊 (Jiyo) 進行跑酷,並且決定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跑酷運動公園。而在 2009 這夢想不再是夢想,世界上第一個跑酷公園 The JiYo Park 正式成立,並以設計發想者捷遊團隊命名,其位於丹麥 Copenhagen Vestamager 捷運地鐵站旁。 整部片紀錄了跑酷這項行為的精神和哲學理念,藉由跑酷運動家的視野,觀眾得以用嶄新的角度去看城市,人成為連結冰冷建築物的線索,賦予一成不變世界一抹熱情以及絢麗的火花,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精神,去再次探討人造建築和人類之間的可能性。 移動的藝術 跑酷 (parkour) 一詞,源於法文,有時也會翻成城市競走,從事跑酷的人不應視其為一項運動,它更像是一種意識形態,要把自己設定為被追逐的人, 要怎麼有效率的移動和逃跑就是精隨所在了,這不單單只是跑的快就好,而是怎麼再最短時間最有效並在不會傷害到自己前提下 ( 受到最少傷害 ) 讓自己從 A 處抵達 B 處。 多數人跑酷玩家相信或許在地球有人類之初,就有跑酷這樣行為模式了 ,只是到了 80 年代,才被法國人賦予的正式的名稱。從事跑酷的人,稱為traceurs ,在法文裡是子彈的意思,他們會像是流動的子彈飛越車子 、 穿過窗戶 、 利用柱子借力使力空翻 、 做出許許多令人料想不到的高難度體操動作等,有時也結合上各式的武術表現。遠觀跑酷,雖然無法理解筒中的真實奧秘,但就單單觀察這種行為的變化性,是很容易著魔的,見證人身上有豹,奔跑的潛能,回歸猴子狀態,盪過樹梢的能力,讓本能帶動軀體去做無限制條件的動作,以及發揮高度創意。他們雖無意成為表演者,但在畫面裡,力量的美學發揮的淋漓盡致, 有爆發力,也有柔軟度,充滿技巧和物理力學的動量原理,像是強而有力度的行書,觀者不免會被牽引進去,如此也就是藝術形式大改變的最佳詮釋,回歸到人的本身,而非不是本體的物品上,讓生命體化為藝術呈現的主體,的確是現代藝術的訴求之一,像是 60 、 70 年代出現的表演藝術的概念。 跑酷的哲學 如果說武術的學問在於拆解完武這個字,所得到的止戈二字,用反擊或是借力使力的方式去阻止戰鬥 、 殺戮發生,那跑酷就是武術的相反,三十六計之走為上策,其實更確切來說,應該是跑為上策,模擬後有追兵的情形,用腎上腺素極速分泌,驅動身體瘋狂向不知名的前方移動,其中需要克服的是自身的恐懼,要安然的全身而退,但也要夠快夠準,當眼前是一道都市峽谷,要怎麼面對恐懼 、 獵捕畏懼,說服自己跳過去,同時也要具備專注力和良好的反應,都市中多的是層出不窮的障礙物,這些東西會阻礙逃跑速度,所以該怎麼利用它們化為助力就是學問所在,有靈活的思考能力和創意才能從障礙物中,得到成就感,創造屬於自己的移動模式和全新的動作組合,這比較類似於一場與自己的小小競賽,無關較量 、 競爭,也不用跟別人比自己跑的多快 、 動作完全的多順利,獨自一人單打獨鬥不奇怪,加入一個團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享受,樂自其中,欣賞跑酷帶來的刺激感和純粹不過的愉悅感,同紀錄片裡的一名跑酷者所言 : 「你不是因為長大才停止嬉戲,你長大是因為你停止嬉戲。」 “You don’t stop playing because you grow up, you grow up because you stop playing .” 當然,跑酷部分表現出反動的精神,違反社會的規章和秩序,就在世界定義建築物讓人住 、 路才是讓人走 、 橋用來穿越河道 、 圍牆用來阻隔 、 拉環用來保持乘客平衡 、 跑酷的視野卻會破壞所有的規則,一樣的空間有千百種不同的經過方式,違反建築者的大條件前提,或是刻意忽略這建築存在的原始用意,讓使用者成為主宰的一方,可謂為使用模式上的「作者已死理論」詮釋。 B.I.G (Bjarke Ingels Group) 的 建築物 Bjarke Ingels 本 人實踐著他個人的 實用烏托邦 ”(Pragmatic Utopianism) 理論,他深信小小脫離現實之際也要顧全實用性,才能說是真正的建築物。之中不乏許多形貌類似於山形住宅 (The Mountain Dwellings) 的作品,如 VM Houses 等,一再再表現出想要把環境融入建築裡,有綠意之餘,也提倡環保 、 愛護環境,多採用開放式而有階梯空間感的建築設計,這和日本伊東豐雄近幾年的作品理念有點雷同,並且企圖融合各種建築功能,像是把停車場和圖書館容為同一個空間,住家含有運動功能等等的,從書和官網中,可以看到許多天馬行空的建築計畫設計,那些設計圖太前衛到難以理解,說是沒有規則的建築,也不為過,漩渦型 、 人字型 、 之字形 、 井字型,太多太多匪以索思的未來作品規畫圖,另一方面,越是接近他的理念,越是能了解他會把作品分享給跑酷玩家們的心意,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破懷眼前的制式定義,好笑一點是這讓我聯想到一幅超現實主義的作品,瑪格利特 的 ” ce n'est pas une pipe” ,當一個看起是菸斗,我們心裡也覺得是菸斗的東西,被賦予一個否定其身分的定義,那建築物可不可以不是人活動的空間?可不可以再只是上課 、 住居 、 學習 、 展覽的場所?如此一說,倘若放下我們對任何實體的既定看法,是否天馬行空 、 離經叛道也會失去趣味 ? ? 此文獻給那些不曾停止玩樂的人們 Reference: 1. Bjarke Ingels” ,Big Bjarke Ingels Group Project 2001-2010”,2010 2. Bjarke Ingels, 'Yes is More: An Archicomic on Architectural Evolution’, 2009, 4. http://www.teamjiyo.com/en/ 5. http://www.parkour.com/category/news/miscellaneous/parkour-parks/ 6. http://video.libertytimes.com.tw/movie.php?id=1123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