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1 15:28:18瀏覽4451|回應0|推薦18 | |
諾蘭鏡頭下的蝙蝠俠三部曲,將走向尾聲。所幸「黑暗騎士:黎明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正好趕在Kevin要搭飛機到倫敦精神探索兩周的當天上映,當作是彼此的餞行,我們跑了一趟京站威秀,內心帶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緒魚貫走入,坐在戲院的小小位置上,我暗自為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祈禱,希冀他能全身而退,活著走出高壇市,''have some faith" 我對自己說,誰叫蝙蝠俠是我最喜歡的DC漫畫角色呢! 在這個Marvel英雄當道的年代,只有蝙蝠俠能為DC爭光扳回一城,請你相信我「黑暗騎士:黎明升起」,著實為這樣寫實版的英雄神話,畫下最完整的句點,一起重遊記憶中的罪惡之城高壇市(Gotham city)吧! 見證黑暗與光明的拉鋸戰, 再次為共同高歌正義不敗的亙古真理。 要摧毀一個男人,毀謗他的名譽、重創他的肉體,都遠不及使之痛失所愛來的有效。接續上一集的故事內容,為了讓高壇市,擁有一個可以以真面目示人,給人崇拜嚮往的對象,蝙蝠俠獨自扛下罪名,把城市守護者的榮耀賦予已逝的地方檢察官,(D.A.=district attorney) 哈維丹特(Harvey Dent),高登局長也答應死守這個秘密,讓高壇市活下白騎士的光芒下(The White knight of gotham city),至於那夜的真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I knew Harvey Dent. I was his friend. And it will be a very long time before someone... Inspires us the way he did. I believed in Harvey Dent."-Jim Gordon 小丑殘忍設局,使蝙蝠俠間接促成前女友瑞秋(Rachel Dawes)的死亡和雙面人(Two-Face)的誕生,Bruce 多年來沉溺於痛失摯愛的自責中,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便選擇行屍走肉般的幽隱生活,情願躲在房間獨自品嘗悲哀,也不再過問江湖世事,所幸,高壇市在丹特身前推動的條款保護下,犯罪率大幅降低,又有誰知道一切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 There's a storm coming, Mr. Wayne. You and your friends better batten down the hatches, because when it hits, you're all gonna wonder how you ever thought you could live so large and leave so little for the rest of us."-Selina Kyle
一日,貓女潛入韋恩府邸盜竊Bruce的指紋,才驚動了沉睡已久的蝙蝠俠,出來調查是誰在背後搞鬼,在倒臥病床上高登局長證實下,發現這次的反派,大有來頭-毀滅者班恩(Bane), 師出同門 Bruce了解到自己的所學可能不足以對抗這樣的敵人,班恩的打法更殘忍、更俐落,儼然是一個精心打造出來的殺人武器,敵暗我明的狀況,無法真正洞悉敵手,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蝙蝠俠只好麻煩不知道立場為何的貓女幫忙,藉熟門熟路的她直搗黃龍,當然,說好聽是引路,說難聽是吃裡扒外,設計人家(過分!!) 總算王見王,和班恩如願見面。(咦? 電影才演一個小時就大對決,那後面還演什麼? 別擔心,真的不用擔心,後面劇情還長的不得了!)
一陣激烈的搏鬥,同為影武者聯盟的門生,技巧上大同小異,勝負只在訓練和念頭之間, 蝙蝠俠拳拳無保留,像年輕人般的格鬥打法,讓自己的弱點和破綻全開,加上他一心求死 ,無畏於死亡的精神,將自己拉入絕境,節節敗退。他選擇退入熟悉的黑暗中, 期望能在暗處找到一絲反擊的契機。 班恩無情的聲音在空氣中迴旋道著:「黑暗? 你要黑暗嗎? 我無所謂,我生於黑暗,長於黑暗。」 ( "Darkness? You want darkness? That is fine by me, I was born in darkness. I grew up in darkness.")
當墨色的世界也無法保護英雄的時候,他注定要墬落,往下跌到最深處,跌到爬不起來為止,毀滅者班恩就這麼一拳拳重擊他的軀體,打到他站不起來,接著抓起蝙蝠俠的身軀,不著一抹情緒的把他的脊椎放在大腿上,硬生生的,啪一聲!猛力折斷,碰! 一聲,摔到地上動彈不得,這就是傳說中的那個男人嗎? "the man who broke batman's spine" 原來,魔鬼不長角,生的是這個樣子,人模人樣的邪惡。
" Why didn't you just kill me?"-Bruce Wayne "Your punishment must be more severe."-Bane "When Gotham is ashes, you have my permission to die."-Bane 但所謂真正的故事就是在英雄墜落之後才正式展開, 看英雄怎麼重振雄風,怎麼在死中求活,畏懼死亡,才能化為真正強大的動力,本能上的存生意志就是世間最強大的動能, 而我很開心蝙蝠俠找到了讓他恐懼的原因, "I don't want to die here while my city burns." "I don't want to die." 惟有不想死,才懂得活下去,要跌的更深更慘更重,方能成就站起來的時機,而墜落,換言之,就是等待升起。 "[chanting] Deh-Shay, Deh-Shay, Bah Sah Rah. Bah Sah Rah."
"What does that mean? "-Bruce Wayne "Rise." 首映當天看完都沒發文了,想當然爾,現在也不會破梗,欲知詳情請自行到戲院,滿足好奇心!!
諾蘭的把戲 常看諾蘭(Nolan)導演的電影,便會發現他很愛玩相同的把戲,但此番有別於以往喜歡切亂時間線來重組故事的做法,黑暗騎士三部曲走順向的敘事法,蝙蝠俠的誕生、改變、到結束,但眼尖的各位,理應發現幾個熟面孔了吧!沒錯!他就是喜歡用老搭檔: Christian Bale, Michael Caine, Joseph Gordon-Levitt, Marion Cotillard, Cillian Murphy, Tom Hardy.... ... Christian Bale始終不想要被定行成蝙蝠俠,因此在"The Prestige"中他成功化身為魔術師一人分飾兩角 (不知道這麼說 算不算是破梗:P),而後他也接了一堆電影,算是出名的吹氣球身材,要他壯,他就練到90公斤,要他瘦,他也能節食成60公斤;飾演忠誠管家 阿福一角的Michael Caine從2005年的"Batman Begins"到隔年的"The Prestige", 2008年的"The Dark Knight",隔兩年推出的科幻動作片"Inception"到本片,可謂哪裡有諾蘭兄弟就有阿福! Cillian Murphy也是從"Batman Begins"跟到了"Inception"的老班底;而人氣水漲船高的Joseph Gordon-Levitt、法國影后Marion Corillard以及飾演本片最重要的大反派班恩Tom Hardy三位則是從"Inception"大家庭跟出來的。 基本上,如果角色沒有在前面的兩集慘死的話,應該都可以在本片看到他們同台飆戲的精彩畫面(其實慘死的話,也是可以利用回憶的方式出現) 說到這裡,就不免追憶起當年有一個很優秀、很帥氣的演員,Joker,或許,大家後來都習慣這樣稱呼他了,誰叫他演的這麼傳神、這麼令人全身寒毛直豎。
藉由一個小故事可能可以讓大家明白Heath Ledger(希斯萊傑)到底是個多棒的演員。Bale和Ledger兩人在戲中有很多對手戲,彼此在私底下也常常互相練戲對稿,有一次,兩人向對方稀鬆平常的念完這場戲的台詞,無聊之餘,Ledger笑一笑並客氣的問:「要不要來認真排一遍?」 Bale點頭答應後,看到的是一瞬間眼前的演員彷彿被魔鬼上身,不用上妝,就能感覺到小丑的寒意逼人,那麼一時之間,他真的覺得這男人就是小丑,事閣多年,Bale仍對這段排演印象深刻不已,角色轉換之快速、之容易,簡直神乎其技。 Kevin也說倘若他還在世,「黑暗騎士:黎明升起」中,肯定有他的戲份,說不定,會好好解釋小丑是怎麼變成喪心病狂的混亂王的,天妒英才,只可惜他走的太快了,R.I.P。不過大家也都說Joseph Gordon-Levitt長的蠻像Heath Ledger,我也很期待日後能看到他接演一些反派角色,不要一直給女人欺負!(戀夏五百日」實在讓人太火大) 熟悉諾蘭兄弟編劇的傾向就不難發現,之所以令人驚奇不斷的原因,出自A B互換的小伎倆,引導觀眾相信A是真身,淑不知B才是,而B往往是大家認為最不可能是大反派的那個人,不過他們蠻有道德的,總是會給點小線索,可能是三秒五秒,可能一閃即逝,這招百用不膩,即便換湯不換藥,故技重施,眾人仍會乖乖的中計,沒錯! 我們就是這麼蠢! 至於,為什麼要提到這點,想當然爾,與本片劇情大有相關,究竟誰是A,誰是B,又到底為什麼要製造這種美麗的誤會,容在下賣個關子,因為講了你們就不用看了啊! 幹嘛掃大家的興呢! 絕對的邪惡 隨著故事的推演,反派的等級也在向上提升,稻草人(Scarecrow)、小丑(Joker)、雙面人(Two-face) 到毀滅者班恩(Bane)。毀滅者班恩,可說是蝙蝠俠所能遇到的最難纏對手,「那個折斷蝙蝠俠脊椎的男人」,可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當人有欲望,就會淪為慾望的奴隸, 一個要錢、要女人、或要權力的壞人,往往受慾望羈絆、支配,而打敗這樣的敵人也是相對容易的事,但面對一個沒有需求的人,相當於面對一個幾乎沒有弱點的人,要怎麼摧毀這樣的人呢? 此種人是無法被打擊的,於是這般邪惡更高階、更令人不安。 " You're pure evil!" " I'm necessary evil. "-Bane
有些人只是想更接近黑暗的本質,而另外有些人就是黑暗的本體,毀滅者班恩就是真正的邪惡,沒有欲望,只有信仰的惡魔,只相信一件事情,就是要毀滅高壇市,不計一切代價,破壞城市的一草一木,一瓦一寸,死忠追隨影武者聯盟的信念。克莉絲蒂筆下的比利時偵探白羅曾說:「一旦某個人自以為他知道誰該活,誰不該活,他就會變成世界上最危險的兇手,一個目空一切的狂暴之徒,他毀滅生命不是為了世俗的利益,而是基於某種理念,他僭越了上帝的職能。」 班恩自以為把城市還給了市民,不過自然也只是個他用以合理化其所為的口號,他精心打造了一個無政府的世界,把權力、財富平均下分,滿足了窮人的忌妒心,但也創造了一個沒有公平、沒有正義、沒有遊戲規戲的絕對混亂。
失衡的狀況,讓我不禁聯想到發生在半世紀前的文化大革命,打倒倫孟、推翻上位、批鬥知識份子,那不是新的秩序,是熄滅光明後的無止盡幽暗,沒有人會真正想要共產的社會,即便他是理想的、哲學的,但同時它也是政治的、可被人利用的,當達爾文的「物競人擇說」,可以被扭曲成「社會達爾文主義」,共產主義加上必然的人性缺點-貪婪、怠惰,更可以形成的是一個無藥可救、無法可管的集合。 無產階級覺得共產很美好,為什麼?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也因他們普遍沒有受過什麼教育,所以並不能理解這對於一個時代、一個國家,會造成多大的衝擊,「公平」, 其實是世界上最違反大自然的概念。 金字塔形、三角形在西方美學中被視為永恆的結構,上少底多是支持一個立體建築的最穩固結構,食物鏈中,最高級掠食者的數量相對於高級的少、高級相對初級的少、掠食者整體數量則比生產者少,一來形成生態系的平衡;對於一個社會,生產者是辛苦的工人、農民等,中下階層為了供養中上階層的知識份子,他們必須要相對多數,勞能工作遠比勞心的簡單,人人可行,而越上位工作卻越困難,越少人能勝任,於是中上階層負責創造、貢獻知識,促使整個社會有所進展,提升全體生活品質,其餘階層下的人,則像小螺絲, 或許,乍看之下,沒那麼重要,但又有哪艘大船是不需要螺絲的呢。同「機會成本」的概念,資源和能力的有效分配,才能創造最大利益,若全部資源平均分配,那就不會有金字塔式結構,會像一盤散沙,沒有目標,沒有前進的動力,永遠停滯在原點。再看看現實,共產國家在21世紀還剩下幾個,又有幾個還維持著真正的共產政體呢。 基於對蝙蝠俠的深厚情感,看著他備受考驗,令人著實心痛,為了讓自己別哭的淅瀝嘩啦,會百般抽離情緒,免得全然掉進故事,但這僅僅是個人之見,怎麼說,老天爺對這男人太過於殘忍,使其窮的只剩下錢,到頭來,卻連錢都沒了,還癡癡守著一座不明白他的城市、守著過往的記憶、守著舊有的愛情,像著騎士,他無條件的付出一切。
"You don't owe these people any more! You've given them everything! "-Catwoman "Not everything. Not yet."-Bat man 喔不! 他不像騎士,他就是個無可挑剔的騎士,有純淨靈魂的自由鬥士。 [John Blake在街道上用粉筆畫的蝙蝠記號] "I won't bury you. I buried enough members of the Wayne family."-Alfred Ps. Jason Todd 會現身,但不是用這個名字,至於他叫什麼,別問,我是死都不會說的! 如果你不知道Jason Todd是哪位,那更不要問我,我是更不會回答的! lol! Reference: IMDB quote from The Dark Knight Rises.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