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綠能是以大片土地以換取電力 台灣地狹人稠 推廣容易遭遇抗爭 (四之一:借鏡德國)
2013/04/21 00:12:33瀏覽2190|回應0|推薦50

引用文章歐洲已經很努力地在發展綠能了,德國是最大贏家,德國也可能是最大輸家

談到廢核或是發展綠能就必須分析德國的經驗,德國土地面積有台灣的十倍大,人口只有台灣的三點五倍,德國人口密度:229人/平方公里,台灣人口密度:644人/平方公里,德國人口密度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由於綠能是以大片土地以換取電力,德國有相對大片的土地發展綠能,但是台灣地狹人稠 推廣容易遭遇抗爭。

本篇文章將以德國為師,探討德國在大力推廣綠能並採取漸進廢核後所立即碰到的瓶頸,並提出台灣盲目發展綠能所應該注意到可能破壞綠色大地環境的錯誤。

.

壹、德國發展綠能的手段

1998年社民黨(總理施洛德)與綠黨(副總理菲舍爾)組織聯合政府,2000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並於2004年對該法進行了修改,根據不同的太陽能發電形式,政府給予為期20年、每千瓦小時0.45~0.62歐元補貼。請參考以下文章:

德國農場太陽能私人投資經  2013/2/25  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30225/1242706102.html

在2004年,太陽能發電每度補助0.45歐元,以歐元兌台幣 1 :38.5 計算,相當是以每度新台幣17元購買太陽能發電。(注意喔:是保證收購20年的價錢)

經過精算,投資綠能七年回本,剩下的時間就都是淨賺,結果當然是有能力裝綠能設備者都雙手贊成,也讓綠能廠商海賺一票。

綠能推廣愈積極,愈多的老百姓裝機,並期望賺到錢,因此綠黨的支持率版圖愈大。

誰該埋單呢?

總該有人要埋單吧!

因此就慷他人之慨,由全民埋單,在電價中開徵綠色能源補貼費用。從此,德國的電價步步高升。

在引用文章 歐洲已經很努力地在發展綠能了,德國是最大贏家,德國也可能是最大輸家,已經詳述:

根據報導:綠色能源真貴 明年德國電費又要漲 大紀元 2012/11/1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1/1/n3719970.htm

在2012/11/1德國電價已經由2011年冬季的每度25.3歐分(0.253歐元) 漲至每度25.75歐分(0.2575歐元)。根據能源供應商Verivox的預測,2013年德國的電價至少還要上漲10%,2013年綠色電力附加價將從2012年的每度(千瓦小時)的3.5歐分漲到約5.3歐分,再加上消費稅,每度(千瓦小時)的綠色電力附加價達到6.3歐分。以歐元兌台幣 1 :38.5 計算,綠色電力附加價6.3歐分相當是新台幣2.4元,每度要多負擔新台幣2.4元。

.

2011 年各國平均電價比較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q_service/..%5C..%5CUpFile%5CPowerTableFile%5CN2013220175534.pdf

<表一> 

-----住宅用電----------工業用電-----

國別 台幣元/度 ------ 台幣元/度
大陸 2.22 2.88
台灣 2.75 2.35
南韓 2.81 2.17
美國 3.47 2.05
香港 3.78 2.92
法國 5.51 3.58
英國 6.03 3.75
新加坡 6.09 4.52
瑞士 6.54 3.87
日本 7.68 5.27
比利時 7.78 4.08
義大利 8.21 8.22
西班牙 8.70 4.38
德國 10.37 4.63
丹麥 12.05 3.39

2013年德國平均家用電費已經高達每度新台幣12元。

.

1998年德國綠黨答應和社民黨聯合執政的條件就是生態稅和廢核。2001年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oeder)先與四家大能源公司簽約逐步減少核電供應,再於國會修法通過2021年將19座核電廠完全廢止的目標。

2005年年底的選舉,基民黨獲勝,梅克爾總理強調電力的穩定,早於1995年4月時,梅克爾在柏林任聯合國氣候委員會的第一屆環境部長。在這段期間內,她致力於減少國際溫室效應。1997年在京都議定書簽署之後,梅克爾就開始投入減碳工作。梅克爾是一個關注核心能源運用的支持者,比如如何從關鍵資源中獲得電力。在她的領導下,致力於減少核廢料

2010年十月梅克爾政府促成通過將德國全國17座核電廠的使用期限平均延長12年。

但是2011年福島核災後,迫於連續兩次地方選舉都失利,梅克爾總理關閉七座運轉超過30年的核電機組及一座正在歲休的核電機組,並宣布在2022年全面廢核。

梅克爾政府大膽提出能源結構轉型的時間表,目標是再生能源佔用電量的比例,在2020年前要提高到35%,2030年前50%,到了2050年至少80%,碳排同時也要減少80%。

梅克爾總理領導的基民黨自311福島核災後,連續兩次地方選舉失利,包括:三月27日在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邦、以及五月20日在德北的不萊梅市。

拜福島核災所引起的恐慌,綠黨首次拿下基民黨連續執政58年的巴登-符騰堡邦的州長寶座。

.

今年九月又逢四年一度的德國大選,倘若 連梅姑 也敗選,立即反核將成主流。

在台灣,國民黨勢必得顧全五都選舉的選情,政策絕對跟著轉變。

反核四公投 必通過停建核四。

.

倘若 梅姑 能勝選,代表德國民眾接受漸進廢核,未來將有充裕時間發展替代能源。

因此在台灣,國民黨可以按照既定的時間表漸進廢核繼續發展,

反核四公投的結果 應該是續建核四。

.

貳、德國發展綠色能源的瓶頸

環保人士已經開始省思,德國的田野已經不再風景如畫,不再詩情畫意,原因很簡單,整個視野 (View) 被高壓電網給破壞了。

 

依據聯網城邦網友 萊茵堂主 的說法:德國綠能的發電量本就北多南少,一旦廢核,須加建四千公里高壓輸電線路,才能北電南送。

事實上,綠能的觀念就是以大片的土地以換取電力,在人口稠密的地區,綠能因為土地成本高、取得不易,因此效益不會太顯著。但是倘若建在人口分散的地點,除非能就地消耗掉,否則要建高壓輸電網外送,成本會非常高,而且會破壞到綠色的環境。

德國的北部是寬廣的大平原,風場充足,風力發電穩定。德國的風力發電機組超過23,000 座,但是這些沒有經過規劃的機組,散佈在廣大的地區,已經造成建置輸電網路的困境,尤其是當風力發電滿載時,併聯電網的結果已經造成電網的不堪負荷,甚至可能發生跳電的意外。

衝綠能 德國的古老櫸樹森林遭殃 聯合報 2013/3/17

德國權威新聞周刊「明鏡」網站報導,梅克爾內閣全力拓展風力、太陽能和沼氣等再生能源之際,卻重創自然保育。為了保護環境反而傷害環境,此一矛盾讓綠能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赫斯省北部森林區為了架設高壓輸電網路,卻毫不留情的砍倒拔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才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之一的「德國的古老櫸樹森林」。

.

反思德綠能困境 專家:應革新電網 醒報 2013/3/13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9719

「德國發展的困境在於電網革新的步伐不夠快!」趙家緯指出,德國之所以會發生供應不穩,甚至癱瘓工廠生產線問題在於,德國大力投入再生能源,但能源最關鍵的輸配網絡的建置,跟不上其再生能源發展的速度。

.

智能電網成德國能源轉型瓶頸 人民網 2013/1/30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n/2013/0130/c1002-20367936.html

智能電網是龐大投資的核心部分。按照德國政府規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產出中的總比重將從現在的約20%增加到80%。風能和太陽能可能成為主體。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面臨兩個矛盾。一個矛盾是,70%的人口住在城市,但能源生產主要在農村和山區。另一個矛盾是,人口和工業集中在南部,而風能主要集中在北部。而且風能和太陽能供給不穩定,“看天吃飯”,必須建立完善和智能化的電力輸送、儲存和分配系統,才能應對這些挑戰。

.

Germany's wind power chaos should be a warning to the UK  The Telegraph 2012/9/22
http://www.telegraph.co.uk/comment/9559656/Germanys-wind-power-chaos-should-be-a-warning-to-the-UK.html

以上這篇報導指出 They are taken in by the wind industry’s trick of vastly exaggerating the usefulness of wind farms by talking in terms of their “capacity”, hiding the fact that their actual output will waver between 100 per cent of capacity and zero.  風力發電之電力產出的變化量太大,狀況好時滿載100%發電,但是狀況差時可能是 zero,完全發不出任何電。

Germany discovers two massive technical problems:One is that it becomes incredibly difficult to maintain a consistent supply of power to the grid, when that wildly fluctuating renewable output has to be balanced by input from conventional power stations. The other is that, to keep that back-up constantly available can require fossil-fuel power plants to run much of the time very inefficiently and expensively (incidentally chucking out so much more “carbon” than normal that it negates any supposed CO2 savings from the wind). 結果是無法提供穩定的電力,反而需要更多的備載容量火力發電廠,還必須隨時熱機待命,以備綠能發電不足,卻反而增加了碳排放量。          《待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752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