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帶你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2014/08/24 10:30:47瀏覽63|回應0|推薦1
唯識學概要 淨土教觀學苑 淨界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PhrYEAQcE&list=PLHX6aWUedjzrLgRBOYrHCJssDG-Nsfm1z




我們這個課程有二十一堂課,我只有一個要求,我不敢要求你回去再去復習,
我不敢這樣要求,但是我希望你不缺席,每堂課都很重要,
你如果缺席一堂課,你可能會趕不上我們的進度,因為他唯識學是層層節節相扣的,
你一堂課沒有聽,你下次來就跟不上,
如果你把我二十一堂課聽完,然後你每一堂都有到,然後不要打瞌睡,
上課可以打妄想但不可以打瞌睡,那麼我相信你對唯識學,會有基本認識,
應該會有基本認識,你大概對你自己過去做了些什麼事,你過去對什麼事特別執著,
你就基本上了解了。其實唯識學是帶你回到過去,
你過去到底做了什麼事,變成現在的你。

  淨土宗是談未來,淨土宗是講你未來要去哪裡,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你不處理過去,你就沒有一個好的未來,
因為你不能成功從過去跳脫出來,你根本談不上未來,永遠被過去抓住。

所以唯識學是成功的帶你進入到內心世界,看看你過去到底做了什麼,留下些什麼痕跡。
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我們對過去只有概括承受,但是你可以重新的去調整他,
我們可以開創未來,但是開創未來的前提,你要先了解過去,
一個人不了解過去,你沒有資格談開創未來,你永遠活在過去,因為你不可能改變,
你昨天跟今天一樣,今天跟明天一樣,你怎麼開創未來?

  所以唯識學它就是帶你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你知道了以後,你才有資格說我將往哪裡而去,未來你才可以做主,
當然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我說過,如果你覺得學完唯識以後,覺得自己非常不堪,有重大的挫折感,
當然回去好好拜忏,另外你可以讀讀《金剛經》,讀讀《法華經》讀讀《華嚴經》,
看看未來的你充滿了希望,所以你平衡一下,這個性相二宗,可以平衡一下。

  那麼我們第一堂課,先簡單的把這個綱要,跟大家介紹,我們明天會把這個表,
再復習一下,那麼我們今天講一個綱要,明天開始就慢慢把他展開,
什麼叫異熟什麼叫思量什麼叫了境,開始細說,
我希望大家把唯識學,你把這個教理用來觀察自己,你很快可以了解自己,
你不要把他當做一個教法,就是當做一個了解自己的一種法門,
你往內心去找答案,你這個課程會非常受益。

  我們今天先上到這,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唯識學概要——014





那麼我們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想調伏我們現在的業力,調伏我們的妄想,
必須先了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看這個講表,
我們現在的生命有一個很大的根本,叫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
第八識它有兩種功能,一個叫做異熟,一個叫含藏。

  第一個當你出生的時候,它主要的功能是異熟,
它開始釋放一種果報,或者說變現一個果報。

所以當第八識是從上而下的時候,它是在變現果報。
它變現果報有兩塊,第一個向內形成一種思想,第二個向外形成一種業力。

不管你今生福報多大,你只要在三界投胎,你的生命一定有兩種力量來牽動你:
第一個內有顛倒妄想,外有生死業力。
那麼這個生死業力,它所變現是哪一塊呢?就是最下面的根身,根塵,六根。

你一定會有一個正報的根身,可能是一個男眾的根身,也可能是一個女眾的根身,
可能是一個健康的根身,也可能是一個多病的根身,這些都是你的業力變現的。

那麼這個根身,它一定有一個依止的環境——六塵,有一個依報的環境。
你有一個房子住,你有你受用的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依報的環境。




  所以這個正報的根身,依報的環境呢,這個都沒有對錯,
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都是你的業力變現出來的。

那麼當然這個根身,我們年輕的時候,可能小時候,多分來說還是受業力的主導,
因為你思想沒有成熟。但慢慢長大了以後,你的思想開始活動了。

所以當你在承受因地的時候,它這個表是由下往上,
我再講一次,阿賴耶識在變現果報的時候,是由上往下變現,
但是當我們思想開始活動的時候,開始在造業了,因為你不可能只是受用果報,
你受用果報,這個果報體會去刺激你的思想,開始產生思想活動,也就是你開始造業了。

  那麼我們第一個業的第一個活動,就是感受,業力對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感受。

當外在的業力要進入你的生命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它很重要的橋梁就是用感受來刺激你,
就是快樂的感受和痛苦的感受。那麼我們第六意識的思想,是經不起感受刺激的,
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止觀的訓練,他被感受刺激,他一定有所反應。

第六意識開始思考,我為什麼會痛苦,我為什麼會快樂,
它一定會去找一個人來負責,一定要找答案。
當然沒有經過佛法因緣觀的人,他的思想全部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就在盲目當中去找答案。




  為什麼我會這樣貧窮呢?有些人有錢但是他多病,為什麼我會病痛呢?

為什麼我的身相如此丑陋呢等等,那麼我們會把所有的痛苦,開始做一種錯誤的解讀,
產生錯誤的妄想。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
感受刺激你的。那麼這個妄想打久了以後,習久成性就變成一種執著,
一種習慣性的等流性的思考,就變成一種思量,一種執取。

  諸位,當第六意識的妄想,已經形成你的性格,當第六意識的妄想,
已經形成一種執著的時候,你的生死業力就形成。

所以當業力刺激你的時候,如果你只是打打妄想就算了,那還沒事。
但是當你妄想以後,形成一種性格,形成一種執取,形成一種第七意識的一種我法二執的顛倒,
這個時候就開始回存到第八識,形成另外一種業力了。

唯識學概要——016

超越輪迴 ~ 改變一生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fYDH6RG9U&list=PLF6C8F887DF27089C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65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