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法與現代人文科學
2014/08/24 09:47:43瀏覽54|回應0|推薦0
佛法裡所提到的四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是指 以四種不同的座標去看世界 世界就會展現四種不同的風貌(相)

譬如說 以太陽為座標 是地球繞著太陽轉 若以地球為座標 則是太陽繞著地球轉

所以 僅管現代科學上明白公認 是太陽繞著地球轉

但是 在生活上 或是文學寫作上 還是會說 太陽下山了 或是日昇日落 等等用語

我們在生活上絕不會說 地球快繞過太陽了

無非就是 要符合其適用的共通座標性



現在來看 現代各種人文科學的座標性

以文學寫作而言 主要是"我相" 以個人的角度去看世界 充滿者喜怒哀樂 愛恨情仇

透過形容詞 描寫著人與人彼此之間 債權債務的關係

所以情愛小說 比較不會融入"世界大同"(人相)的觀念

可能擔心小說的讀者打哈欠 或是束諸高閣

而佛法則說"吃虧就是占便宜" "前世因 後世果"



藝術裡的領域亦然 一首歌曲好聽與否? 一張美術好看與否? 都是我相主觀的標準

而女性的服飾髮型一定是變來變去 一會兒長 一會短 一會兒復古 一會兒前衛



那麼 一些衛生保健的生物科學 則是人相的座標

所以 常會以"有益" 或是 "有害"來看世界

譬如說 蟑螂 蚊子 蒼蠅是害蟲 而蜜蜂 蝴蝶是益蟲

但是 對於某些的其他動物的看法(眾生相) 則不以為然

蟑螂 蚊子對某些動物而言是世界的美食 是百分百的益蟲

所以 若以"眾生相"來看世界 蟑螂與蚊子一定會喊冤叫屈 何害之有?



那科學上的物理學 化學 相較以上的理論 則是相對客觀

但也有所限制 像古典物理學 則必須站在"時間絕對論"上

就是 以同一時間為座標的壽者相

如果說 兩者的時間作標不同 那麼很多物理的公式 則分崩瓦解 都站不住腳



數學是人類世界上最純粹客觀的 所以稱"數學是科學之母"

它沒有時間上的問題限制

所以 在國文課裡寫作文~~旅遊心得 一百個人寫有一百個答案

因為一百個人 其座標皆不相同

但是 數學課裡寫考卷 除了寫錯的之外 一百個人寫只有一個答案

在科學界裡 後人推翻前人的理論 不在少數 時有所聞

但在數學的領域裡 沒有這種情形 只有增加其變化與擴張延伸

數學是談"有為法"的"數的變化運用"

所以 在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前四蘊都還可以過關

但在最後一關"分別~~識" 則卡住了

在數學上 1就是1 2就是2 1不可能等於2

它建立於"分別"上

如果 1可以等於2 那麼 很多數學的公式 則分崩瓦解 都站不住腳



但在佛學上講的"無為法"上 所講的"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的法相

如此超乎分別的"法相" 常會令學科學的知識分子 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所以佛法上 一下子講真空 一下子講妙有 又說"有即是無 無即是有"

甚至惹毛許多人 而說 佛法是迷信 是無稽之談 這其實是蠻有趣的現象



長期在不同的領域中薰習 自然或多或少 呈現不一樣的習氣

譬如 長期以"我相"來看世界 因為其座標 主要在於五蘊的"色與受"

所以 對於表相(色)的分別會比較重視 如外表 飲食 穿著 音樂 等等

以及情緒心情(受)的起伏也會影響較大 如勝負 得失 享樂 等等



而愈往科學的領域 則會理智重於情緒 對於外相上則相對較不注重

而偏重於對於理念的思考 尤其對於宇宙真相的探索

在每一種領域中的價值觀 會有不一樣的輕重

所以 有可能在第一種領域 是視若珍寶 但在另外的領域 卻是無關重要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 是無明本" 佛法是超脫任何座標的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相是虛妄 所以 知見也是相對虛妄的戲論 只是選擇座標的某一種相而已

知見既是無明 那麼執著於任何知見 就是 無明的來源

有時 由於知見的不同 而彼此面紅耳赤 追根究底 只是座標的不同而已

座標不同自然 "相"不同 "相不同"自然看法不同 價值觀也自然不同



萬法之相不僅虛妄 而且無常 所以 "吃虧就是占便宜" "勝就是負" "輸就是贏"

物極必反 也是老子道德經的精隨 也是科學裡的"能量平衡不滅定律"



短片 : 觀音與懺悔

YouTube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hopzwQaH7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656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