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慈悲是一種巨大能量
2014/08/19 15:37:26瀏覽49|回應0|推薦0
慈悲是一種巨大能量 2013-10-11覺悟之路 文章來源 :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9/187802.html 以前曾聽一些出家人說過:慈悲是一種高尚的心態,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然而,在人世間對物質利益與名譽的追求之中,根本無法去理解和體會慈悲的真正的內涵。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能改變自私自利的後天形成的觀念,就無法做到慈悲待人。慈悲的心可以溝通無限的能量;慈悲的行為可以引發無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場。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能獲得的能量就有多大;一個人如果慈悲心常在,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樣博大,他就會擁有無堅不摧的巨大能量;一個修煉人在真正放下生死的時候,心中懷著的是永恆的慈悲。人世間的以惡治惡,無法起到根除邪惡的效果;當一個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敵人的時候,那種能量是比刀劍更強有力的武器。以寬容與忍讓接納對方的攻擊,以微笑回應俗人們的諷刺與挖苦,以包容對待他人的誤解與過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辯,對眾生之苦充滿恻隱與憐憫之念,淡然而無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覺者永恆的心態。 慈悲待人並不需要過多的話語,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傳達給他人。慈悲是一種真實的能量,它能溶化人們內心的冰雪。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或修煉人之間的間隔,無論人們如何用人的辦法努力去消除,都不會得到徹底的解決,這是因為人的辦法缺乏能量。但是慈悲的力量卻能化解一切冤緣,使人世間的一切因果回圈得到善解。慈悲之光勝過千言萬語,它能使心靈之間的怨恨與間隔頓時消失於無形。 慈愛眾生並給與其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痛苦,稱為悲;救度他人的靈魂使其不致墮落就是對眾生的最大的慈悲。慈悲是完全放下自我為他人著想的一種境界,也是修煉人徹底放棄情欲之後所產生的純淨善念。慈悲之光威力無比,它能融化人世間一切不善的物質,照亮宇宙中的任何一個角落。 慈悲能喚醒眾生內心深處的善念。一個修煉的人即使身陷魔難之中,慈悲也能在瞬間成為他最有力的法器,鏟除邪惡,救度善根尚存的生命。心懷慈悲,正念正行,無往而不勝。 佛學常見詞彙 何謂『五見』 『見』者,思慮推求審詳而決擇事理也,通於正邪, 《止觀》曰:「一切凡夫 未階聖道,介爾起 計,悉皆是見。」又曰:「作決定解,名之為見。」 《俱舍論》曰:「審慮為先決擇名見。」 《大乘義章》曰:「推求說之為見。」 1.身見【薩迦耶見】:是執著五蘊假合之身為實有。 2.邊見【邊執見】:是偏於一邊的惡見;如有些人以為人死後一切都歸於無。所謂:人死如燈滅,這就叫作斷見;又有些人以為人死之後仍是為人;豬、馬、牛、羊死後仍是為豬、馬、牛、羊,這就叫作常見,這種執斷、執常的見解,都偏於一邊,故名邊見。 3.邪見:是邪而不正的見解。如謗無因果,壞諸善事。 4.見取見:見取見之見即指我見、邊見、邪見;取是取著不捨,對於上述三種不正見執以為是,名見取見。 5.戒禁取見:就是執行或受持邪戒,錯認以為是正戒。如:一般人持牛戒、狗戒等,以為是生天之因;又有一般人塗灰、斷食,錯認以為是涅槃之道。 五見又名:五惡見;亦是五利使~意指五種急性的煩惱; 另外,五種慢性的煩惱,也就是五鈍使:即貪、瞋、癡、慢、疑。 〈佛法名詞註解~取自: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居士編著〉 一代奇僧佛圖澄 http://blog.cnyes.com/My/002424/article67967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fYDH6RG9U&list=PLF6C8F887DF27089C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636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