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看不見而否認,是自己在欺騙自己!
2018/02/01 17:18:38瀏覽258|回應0|推薦3

先講講輪回   http://nianjue.org/article/52/524497.html  開示 :

  今天在座的也許有很多初學,對輪回的理解不是那麼深。

先給大家講一講輪回這個概念。

因為對輪回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大家也許聽說過“輪回”這個詞,可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輪回是指一切有生命的有情眾生在前世、今生以及來世之間,

不斷地在地獄、餓鬼、旁生、阿修羅、人間、天道

這六個道中輪轉投胎,叫做輪回。因為它只在這六個道中輪轉,

所以也叫做六道輪回。

 

六道輪回裡的眾生非常痛苦。

作為人道的我們,對其他五道可能沒什麼感覺,

就像地獄餓鬼等地方的眾生,

他們所受的苦是我們無法想象和能夠承受的。

可是因為我們肉眼看不見,就體會不到那些苦。

那我們看看我們今世投胎來的這個人間,體會一下,就能感知:

我們投的這個人身也沒有什麼可享樂的,

生、老、病、死等等的痛苦何時也不曾離開過我們。

今天在這裡說有“今生來世”,可能有人不理解。

認為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其實不然。

我們所認為的這個“我”,不是指我們的這個身體,

而是指輪迴裡的種子——心識,

身體只是暫時讓我們利用的一個工具。

 

就像今天晚上我們想要去住賓館,賓館不是我,但是我要住賓館。

所以就在母親懷孕的時候,前世的氣斷了,

心識離開了前世的身體。入胎到現世母親懷孕的身體裡,

心識就輪迴到肉體裡去,我們就把這個認為是我。

就像今晚入住賓館一樣,輪迴到房間裡去了。

然後我們去世的時候,斷了這口氣,我們的心識就會離開身體。

就像我們第二天辦理退房手續,

退了房,賓館房間就不是你的了,你就走了。

一樣的道理!暫時這個身體是我們利用的一個工具,它並不是我。

前一期的生命結束,輪迴到後一世的生命形態,

我們就把這個誤認為是我。

當我死去的時候,將要離開的這個屍體也不是我,

因為接著我們就要把它扔掉了。

來世投胎到什麼地方,看自己的修為,

多做善事就有希望來世更完美;

假如還修行的話,修得好,來世得到解脫或者成就,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我這樣講也許很多人還是不明白,還是不相信有輪迴。

他們不相信的理由是什麼?

看不見。不相信也沒辦法,輪迴的現象就顯現在我們眼前,

只是我們沒有深入去了解而已。

比如說昨天我們看不見,也摸不到,已經過去了;

明天我們也看不見,因為它還沒有來。

那昨天也不存在,明天也不存在了嗎?

因為看不見而否認它的存在,這豈不是自己在欺騙自己!

也許有的人又會想:昨天的事情我們現在還能記得,

前世的事情我們又記不得,肯定沒有了。不可能的。為什麼?

 

我們前世和今生中間有一個距離,

有一個死和生,還有一個中陰身,所以就忘記了。

打個比方,我們很小的時候做的一些事情,現在已經不記得了,

即使有人提醒也想不起來,為什麼呢?

因為這中間有一個漫長的距離。前世和今生的距離就更長了——

前世死了,死了之後有一個中陰身,

然後又有一個生的過程,所以就忘了。

可是這個地球上也有很多人能記得前世的事,這是根本不用懷疑的。

 

離我們家鄉不遠的地方,就有這麼一個小孩,

他出生長到會說話的時候,就對他的父母說,

“你們不是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在什麼地方,叫什麼名字”,

一直對他父母說。父母覺得小孩有點奇怪,有點不吉祥,

就一直瞞著別人。可是長大後就瞞不住了,他到處跟別人講。

父母無奈好奇之下就真的去他說的那個地段找,真的找到一家人,

那家人也真的死了這麼一個人。

他到了那裡,也認識前世的父母,也認得前世用過的碗和玩具,

前世騎過的馬,養過的氂牛等等都認出來。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不相信這個輪迴。

佛陀在2500多年前就宣說了這個輪迴,

但我們的悟性不夠,智慧不夠,福報也不夠。

加上很多人不宣傳這些,就算出現了這樣的事也不懂,

也就沒人過問並相信了。現在由於通訊發達,

各種各樣回憶前世的證據越來越多的在媒體出現,

所以也沒辦法不相信了。確定有來世的,這個不用說的。

 

其實佛法對我們幫助利益非常大,非常殊勝,

它是不管你信不信,人人都要接觸的一個東西。

 

釋迦牟尼佛2500多年前覺悟並了達了一切,

他看萬法就像觀掌中物一樣歷歷在目。

無論生死、輪迴、阿賴耶識、人生……。

所有萬法,他都徹見並通達。給你解釋,

為你闡述宇宙、人生、輪迴的正見,

讓你明白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僅如此,佛陀更教我們如何避開痛苦,尋找恆久安樂自在的方法。

 

並不是我們心裡感覺神神叨叨的一個東西,

甚至對它產生很多疑慮:學了這個到底有沒有好處?

學佛壓力大,各種各樣的規矩多,接受不了。

這不是接不接受的問題,而是你接不接受都避免不了,

都要經歷的。接受的話可以拯救自己,不接受就沒得救了,

就是這樣。因此,學習佛法,不管怎樣都對我們有幫助、有利益,

假如真心去依照法理修行的話,身心各方面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也因此,不管修任何法,首先要放下對輪迴的執著,這個很關鍵。

 

很多人非常執著今生的財產金錢,特別在意放不下當下的生活,

就像永遠會活在這個世界上一樣。

殊不知大家已經在往生的路上排著隊了,

最多也就幾個十年,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

因此大家一定要修一個暇滿的人身,解脫才有希望。

  

記住時間是不間斷剎那剎那不停地流逝的,

你分秒不停越來越走近死亡,無常在念念之間遷流,

任誰都無法阻擋。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容不得懈怠,

必須要精進修持善法,累積今生及後世的資糧。

須知修行的功課,無人可以替代,

這條解脫的道路,只有自己踏踏實實地一步步走下去。

http://nianjue.org/article/52/524497.html

 

淨空老法師:有同修問在往生後做破瓦法,不知是否有用?

如果有用,我們修破瓦法不就可以了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B1G6TrNNE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

 宣化上人講述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329.htm

 

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

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一切眾生,不能成聖果菩提,及證阿羅漢果,

都是因為客塵粗細煩惱所耽誤。什麼是客塵?

客就不是主人,形容本來是沒有的,只是暫時的,

亦即是我們的妄想。見惑、思惑亦是客塵。

煩惱即無明,不明白便生煩惱。

因客塵粗細煩惱所障誤,所以不能成正果,

但你們當時,究竟因何開悟,而得成聖果,

可一一向我及大眾,說出原因。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

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那時候憍陳如,即從座起立,向佛說:

「弟子現在在大眾中,算是年紀最老,經驗最多者,

還單獨得到解悟的名字。我的名叫最初解,即是最初解悟的人,

亦叫解本際,明白本來的意思。

我是聽世尊說客塵二字,而開悟證果的。」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

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世尊,譬如旅客,到旅店中,或者住宿或者吃飯。

等到食宿完畢後,又要整頓行裝,繼續前行,

並不安住在旅店中,但假若是主人,自然不離開。

 

主人比喻常住真心,旅客比喻客塵妄想——無明、見思二惑。

我們本來沒有客塵,就如我們本來很乾淨的,

但到外邊,被風一吹,塵土滿身,回來後如果覺察,

用手一拍,塵即消滅,還我清淨。這叫做破塵。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這樣詳細思惟:妄想分別,不能永久存在,所以叫它做客人。

法性是常住永久的,所以叫做主人。因此明白不住是客塵的義理。

 

亦可以說,我們的身體如旅店,自性即主人。

旅店是暫時的,主人即自性,是永恆的,

既知道身體是旅店,是暫時的,就不應該執著。

 

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

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又如下雨新晴的時候,太陽剛升到天上,陽光射入門縫,

從門隙的光線中,但可以看見空中塵埃飛揚的景象。

塵質是輕而浮動,可是虛空,依然是寂然不動的。

 

我們的見、思二惑,往還有如塵飛動,微細不能覺察,

需日光照射,才能看見。

光從門隙射入,喻如得證初果,

斷八十八種見惑,才得真正智慧,才能覺察思惑。

在法性體中,微細起滅,有如塵埃,亦即是有了真正智光,

才能明白,塵沙、無明、煩惱是動的,

法性寂然如虛空是不動的。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把煩惱,投入汪洋大海,

不要當作好東西,不要視作親人,常隨左右。

其實煩惱就是魔鬼,你們要找魔鬼,煩惱就是魔鬼,

它把你弄得顛顛倒倒,不明真理。

講經就要你們明白,除去無明煩惱,不要越聽經,煩惱越多!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像這樣思惟,用智慧光,照破無明煩惱,然後悟知,

澄然而寂靜的便是虛空,搖動不停的便是客塵。

塵的意思就是搖動的東西。

 

佛言如是。

佛說:「你所講的道理是對的。眼的能見性是不動的,

只是身境和能緣識心搖動而已。」

 

客塵還有二義,一通一別。

別者:如以見惑,不住分別,喻為客,去之猶易。

思惑,搖動不停,有如塵,拂之更難。

能者: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分別俱生。

見惑、思惑隨境生滅,非真常性,有如客。

以二障二惑能染汙妙明,擾亂性空,有如塵。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1009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