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空法師:從念頭產生幻相,沒有實體
2017/12/26 14:21:41瀏覽509|回應0|推薦4

眾生,佛在經典裡常說,有無明煩惱,無明就是迷惑;

從無明再延伸,有塵沙煩惱,塵沙是比喻多,真的是無量無邊;

最嚴重的是見思煩惱,我們對於人事物,

對於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都看錯了、想錯了,這叫見思。

 

見是看錯,思是想錯。

我們的思想錯誤,於是影響我們會說錯、做錯,身口意三業都錯了。

錯在哪裡?與諸法實相完全相違背,

這個錯誤變現出錯誤的境界,這個境界像作夢一樣。

心想言行不端容易造惡夢,我們現在在這人世間,確實是在夢中,

在做惡夢。

這世間實際有沒有?真的沒有,這是說真話,確實沒有。

《金剛經》上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真的;

「一切有為法」,有為是有生有滅的就是有為,

有生有滅的「如夢幻泡影」,真的跟作夢一樣。

夢中好像是真有,醒過來之後明白了一場空,

夢中的境界再也追不回來,為什麼?根本沒有。

  

《金剛經》上這兩句話,非常難得現在科學家證明了,

特別是量子力學家,他們把這個現象裡頭基本的東西找到了。

《金剛經》說整個宇宙叫一合相,一就是物質現象,

有個基本的物質現象,是它組合的,所以叫一合相。

全宇宙所有物質現象,佛一句話就說完了。

這個是什麼東西?佛學的名詞叫極微之微,也叫極微色,

大乘經上有的極微色,極微之微。

佛是用分析的方法,從牛毛塵開始,牛毛的尖端上,

尖端上有一粒微塵,很小的微塵,它不會掉,因為它們有吸引力,

它很小,不會掉,佛用這個做比喻;把牛毛塵分成七分,

七分之一,羊毛塵,羊毛細;羊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兔毛塵,

兔毛就更細;兔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水塵,

水密度很大,其實並不真大,它裡頭有空隙,

這一粒微塵可以在空隙裡通過,沒障礙,叫水塵;

水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塵,

金是金屬,金銀銅鐵錫,這個密度比水大,但是還是有空隙,

這一粒小的物質現象,它可以通過,沒障礙;

這粒微塵,金塵,金屬,再把它分為七分之一,叫微塵。

佛告訴我們,這一粒微塵,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

 

凡夫當然看不到,連天人也看不到,天人有天眼,

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看不到,他們的天眼都看不到,

阿羅漢能看到微塵。

微塵還可以分,再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

色聚極微還可以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就是極微色。

這個不能分,再分就沒有了,分之後物質現象不見了。

  

科學家也用這個方法,把最小的物質想方法把它打破,

看看它有些什麼東西。八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原子,我們有理由相信,

原子就是佛經上講的微塵,阿羅漢能看見,天人的天眼還不行,

阿羅漢可以看見。

 

原子,科學技術進步,有方法把原子打破,打破之後看看什麼東西,

看到什麼?看到原子核,看到電子,看到中子,這麼多東西組成的,

它不是一個單純東西,它是組合的,這是最小的東西。

 

 

這個東西各個擊破,把電子打破、中子打破、原子核打破發現到粒子

(粒子的種類有幾十種之多),這些粒子再把它打破發現到微中子。

微中子現在知道是物質現象最小的,科學有方法把它也打破,

它一打破之後就沒有了,物質現象不存在了。

所以科學家發表的報告,根據他們所做科學實驗,

這個宇宙裡面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假的。

 

 

它的本質是什麼?是念頭,從念頭產生的幻相,它沒有實體。

這跟佛經上講的一樣。

佛經上就是把極微色,極微色就是相當於現在科學家所說的微中子,

把它打破之後物質現象沒有了。再一看它是什麼?

它是念頭波動的現象所產生的幻相,沒有實質,

是這個東西累積在一起(就是一合相)變成微中子。

 

微中子,很多微中子又聚集在一起,變成誇克,變成基本粒子,

由基本粒子又變成原子,由原子才產生萬象,這麼回事情。

所以真的,《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般若經》上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這是見到真相,這個真相跟現代科學家所發現的完全相同。

 

 

科學家對於佛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費了四百多年,

一代一代的鍥而不捨,把物質到底是什麼摸清楚了,

沒有想到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說得很明白。

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的?那個時候沒有科學,怎麼知道的?

佛法是用內功,用禪定。甚深禪定當中時間空間都不存在,

時間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能看到過去,能看到未來,

能看到極微之微,這是菩薩的慧眼、法眼。

  

宇宙的真相,實際講的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

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它從哪裡來的?

它從轉相來的;轉相從哪裡來的?

從業相來的。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

境界相是物質,境界相被科學家揭穿了。

宇宙的奧秘,現在就是能形成物質現象的念頭,科學家發現了,

所以提出「以心控物」,就是用念頭來控制物質環境。

這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

佛告訴我們,「相由心生」,心就是指念頭,

「色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

這都是經文,都是說這樁事實。

 

相本來沒有,相從念頭生的,

這個問題證據到現在還不足,還在搜集。

將來科學家完全承認,現代科學已經發現,地球上四百年的科學,

走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造成現在很多困難不能解決。

這個錯誤是什麼?

就是二分法,把宇宙現象分作物理、心理這二分,

自己造成了矛盾。實際上呢?實際上它不能分,

物質裡頭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精神,就是念頭。

物質裡頭有心,有心法,心裡頭有物質,它是一,它不是二,

一體的兩面。佛說得好,佛說這個東西,基本的東西是什麼?

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組成這個基本的物質,就是微中子,

佛法叫極微之微。極微之微是色受想行識,

它具足,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心理現象,它是一,它不是二。

 

所以一切物質現象,統統有受想行識,我們起心動念想瞞別人,

瞞不住,那是騙自己。為什麼?

任何物質現象都知道,不僅僅是日本江本博士實驗的水知道。

美國的修.藍博士到我這來訪問過,他來看我的攝影棚,

告訴我們大家,我們起心動念,桌椅知道,天花板知道,

地板知道,牆壁知道。

 

我們這房間裡所有物質現象,無論哪一個它全知道,你能瞞誰?

瞞自己,欺騙自己,這不是欺騙別人,叫自欺。

於是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現在科學家也證明,

確實有十一種不同的維次空間。

 

空間維次,在理論上講是無限的,現在科學有證據證明的十一種。

它從哪來的?它從妄念生的,有念頭就有,沒有念頭就沒有。

 

時間、空間在《百法》裡面是不相應行法,

它跟心法不相應、跟心所法不相應、跟色法也不相應,

所以它單獨成立一法不相應,二十四種不相應,

時間、空間是裡面的兩種。

不相應行法,就是我們現在所謂它是個抽象概念,沒有事實,

你找事實找不到,人有這種概念,這個概念假如沒有了,

它就不存在,是這麼回事情。所以佛法裡頭有高等科學。

2014淨土大經科注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194

 
(資料來源: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2/518619.html)

 

淨空法師 : 許多病痛與附身的化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me6WWAstc

 

 

什麼業因可以得到寶貴的人身? 淨空法師  自1:54:00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fT7JVK6WQ&list=PL719CBB7495231C6A&index=148

什麼業因可以得到呢 ?   我們自己冷靜反省就知道了

要得到人身   五戒加上中品十善  ~ 十善業道

想想我們自己能不能做到  ?

中品至少要七八十分

五戒要清淨   來生才能得到人身

如果要升天   要修上品的十善

十善要達到九十五分


生老病死是苦,只有佛菩薩能救,

世間裡面求不得是苦,愛別離是苦,怨憎會是苦,

經教裡頭有教導我們怎樣離苦的道理跟方法,在佛門。

我們在其他宗教,在這個世間現在很普遍,附身,

所謂有緣眾生附身。這有緣眾生是什麼?

都是來討命的、討債的,這個現象到處都看見。

這個問題,用佛法來化解、來調解很有效。

許許多多的病痛都是冤親債主惹的禍,他來報復你,

過去你欠他命他來討命,你欠他的債他來要錢。

只要我們心地冷靜,煩惱少,妄念少,你能看得出來。

 

有人問我,為什麼現在會這麼多?他問得很好,

他不問我們沒想到這樁事情,一問就明白了。

從前的社會,這社會上有倫理道德教育、有因果教育,

所以人有正氣,這些冤親債主不敢靠近你,你有正氣。

如果你的惡業做多了,你的正氣沒有了,

正氣沒有的時候邪念就出來,這是不善的氣,他就很容易靠近你,

就找到你身上來了。學佛的人持戒、念佛、修定,有護法神守護,

他不敢貼近。你看《慈悲三昧水懺》的故事,不就很明顯嗎?

 

 

悟達國師十世高僧,你看他那個冤家,那深仇大恨非報不可,

生生世世在等,等到第十世他做了皇上的老師,國師。

皇上送一個太師椅給他,這個太師椅是沉香雕的,沉香價值高,

藥店是一兩一兩賣的。他接受了,皇上是他的弟子,

供養這個沉香寶座,他那個傲慢心一生起來,覺得很榮耀,

天下的這些出家人那麼多,沒有人跟他相比。

這個念頭一生,護法神就走了,他的冤親債主找上身,

就得了個人面瘡,幾乎送了命。

迦諾迦尊者給他調停,這個冤親債主接受,離開了。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們要記住。

 

佛曲 :  有一天會夢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VHFGvNgSs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096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