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四階段修持心得(二)
2016/02/19 17:53:40瀏覽228|回應0|推薦4

這期間末學有幸讀了今生與師父有約相關文章,獲益良多,得以帶給末學正知正見,而破了末學的心裡障礙,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精進波羅蜜多品"的教導,有進一步的領悟,在此分享一些法師們的文章, 希望道友們在生活中的觀照更有心得及方法

今生與師父有約/果暉法師

實踐師父指引的道路

跟隨師父多年,從師父身上學習很多。《法鼓全集》一百多冊,裡面全是師父的教法,隨手拈來皆是。如師父在《禪的世界》一書中提到,當年再度出家,曾對東初老人說:「我要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絕不讓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對不起佛教。」師公則告訴師父:「你不該這麼說,應倒過來講,你只要不會對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師父因此體會到:「師父只是指出一條路,教你如何走,而要走上這條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恆心、耐力及時間,腳踏實地,將自己的足跡踩過去。」這一段話,雖是來自師父的體會,但是對我們同樣受用。師父的教法非常豐富,如果我們沒有照著去用,沒有腳踏實地去實踐師父所指引的道,那是非常可惜的。

諸位菩薩都有自己的家庭與工作,有時可能一忙便忘記修行。但是修行是自己的事,旁人幫不了忙。以我來說,即使每天事情非常忙碌,一樣要做早晚課及打坐,如同師父所說,如果把修行當成一件重要的事,就有時間。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都要漱洗,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把修行也當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對自己負責。修行也不一定非打坐不可,而有各種方式,但每天持之以恆是非常重要的。

師父在《聖嚴法師教默照禪》一書中告訴我們,所有的佛教徒,首先要有感恩之心:要感恩父母、師長、眾生與國家,更要感恩三寶。因為有了三寶,才讓我們有佛法可聞,有佛法可修。佛法的觀念與方法,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現在我們有中華禪法鼓宗,乃是師父擷取漢傳佛教的精髓,並融合他系佛教之精華所創立,所以我們也要永遠感恩師父。感恩心是佛教徒必須具備的觀念,也是修行重要的基礎。

師父曾說,佛教弘法的團體以出家人為中心,所以要感恩弘揚佛法、傳遞佛法的佛法僧三寶。在《法華經》中也提到,只要傳遞佛所說的法,不論傳遞者是誰,都應該要感恩。法鼓山對於團體內外推動了許多重要的工作,如果不是有在家菩薩的參與,光是僧團法師的力量,是做不起來的。法鼓山僧俗四眾以共同的理念、方向與目標一起推動學法、弘法及護法,所以諸位菩薩你們每一位也都應該被尊敬、被感恩。

師父也勉勵我們要發大悲心,修行人如果不能發起大悲心,成就必將有限。要發起大悲心,首先要把我執、自私心放下。發起大悲心的同時,對任何人及所有眾生,不會有對立、仇恨、傷害、疑懼及嫉妒之心,而是以包容、憐愍、體恤的平等愛護心相對待。特別是禪修者,發起大悲之心,才能見本來面目。法鼓山大殿掛的匾額是「本來面目」,法鼓山落成開山的主題是「大悲心起」,這些都是師父用心的教法。慈悲心是可以慢慢練習的,就像以前師父常說我不笑時,面容很嚴肅,讓人感覺不容易親近,教我多照鏡子,學觀世音菩薩的微笑,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從表情開始,講話、態度也會跟著改變,常常練習就可以內化,這也是慈悲觀的練習。

放捨諸相,無住生心

師父也教導我們禪修的心態,要「放捨諸相,休息萬事」,對所有現象不去執著,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的意思是說,現象雖然是有的,但要練習不去執著。執著的心能夠少一點,人生就能快樂、開朗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煩惱,常常是通過我們的經驗常識,而起的判斷、分別與衡量,只要有分別心,就會有好壞、大小和高低之比,這些都是煩惱。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無常,都不是真的,但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如果能夠更深一層去看,或是做逆向思考,把煩惱當成修行的契機,把逆境當成是逆增上緣的機緣,就不會那麼痛苦,進而化煩惱為菩提。

如同前面所說,我第一次打禪七,從第一支香痛到最後一支香,痛固然是煩惱,但我選擇接受它,因此能堅持到最後。如同師父所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有些事情當下無法處理,或許靜待一段時間,也是一種處理方式。世事無常,時間一旦拉長以後,因緣也會隨之改變,事情往往就能獲得解決。師父也說:「忙得快樂,累得歡喜。」只要心理很健康,身體上的勞累,也就不是問題。

今生與師父有約/果醒法師

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

出家之前,我有個浪漫的想法,以為出家之後每天可以打坐六小時、十小時。結果我發現,在處理負責的執事之外,可以打坐的時間,每天連兩小時都不到。我剛出家時,農禪寺只有內殿,還沒有外殿,也沒有廚房、新禪堂,而這些都屬於我的執事。當我決定出家,就告訴自己:「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這點對我幫助很大,僧團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即使很忙很累,還是做得很歡喜。我當時要負責煮早餐,要管理車輛,早上出坡要負責打掃環境,當時農禪寺周圍都是竹林,滿地都是飄落的竹葉。現在回頭看,這些過程都是在培福。有一次,我監工時從二樓摔下,兩手都受了傷,因此那段期間三餐都必須讓人餵,沒辦法自己吃飯。我現在還留有當時的照片,看起來法喜充滿,滿心歡喜地接受這個事實。

一路走來真的很忙碌,但我都抱著「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的想法直到現在。我被派往美國,也是如此。方丈和尚曾經請示師父,要不要跟果醒法師商量?師父說,不必了,你讓他去哪裡,他就去哪裡。事實上,我心中還是會有所期望,但是我會用「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這個態度來消融自己,覺得滿好用的。

出家以後,我勉勵自己,每一天分分秒秒都要在禪七的狀態,但是我現在了解,禪修最重要的是慧的知見。剛開始禪修用的數息方法,把注意力拉到呼吸、放在身上,都比較是屬於定的修行,但是禪宗講智慧。師父說當體即空,剛開始我聽不大懂;我看《阿含經》中說到的「無我,色非我,非我所,不相在」,也看不懂。跟人討論佛的智慧,我當時的認識是佛的變化萬千很厲害,誤把神通當成智慧,對無我的概念無法理解,雖然很努力去看,就是看不懂。

我自認個性滿溫和的,進入僧團以後,才發現自己跟人的互動很難過關。這就是修行的最好境界,藉由這些人、事、環境來轉變自己的理念、態度,最後會發現,所有的煩惱都來自對自我的執著,而這過程因為有師父的指導與開示,讓我們可以時時用禪法來消融自我。

對於我這樣的弟子,師父的教導非常直接。師父曾對我說:「果醒,別人沒有請你發表意見,你不要發表意見;別人請你發表意見,不要不發表意見;發表意見以後,也不要期待一定受採用。」這段話背後的意義是什麼?是無我。師父講完之後,我記住了。

跟著師父學佛二十多年,覺得佛法講的慈悲和智慧,真是太好了!如果對慈悲與智慧有所體悟,再回過頭來看師父對弟子的教導,才能夠體會到。師父可以瞬間罵人,但又瞬間轉為笑臉。背後都是師父在應機教化的慈悲和智慧。

有一次師父當眾罵我,有位居士為我難過了好幾天。我說你難過什麼?那是有工夫的人才能夠享有的待遇。其實當眾挨師父的罵,心完全不動是騙人的,但是我會去觀照,看自己的心有沒有動。有時心會動一下,好像臉部的血液比較多,但下一秒就沒事了。我是透過禪修的練習,讓心不動。現在我有個觀念,如果我還有「師父在罵果醒」的念頭,就是沒有三輪體空,只要心中還有「我」、「你」,就是有「能所」,有個能看的心所見的外境,對我來說,這就是煩惱,是很微細的煩惱。你罵我而我能做到心平氣和,就表示有工夫了,有這樣的工夫,你會生活愉快,可是從禪修來講,只是除掉粗的煩惱。

從無我建立布施

從覺悟的角度來講,是無佛無眾生的,如永嘉大師所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如果沒有無我的觀念,很多事情根本過不了關,缺少無我智慧的慈悲,也只能說是在學習慈悲。例如,我希望眾生快樂,當中還有一個「我」希望「眾生」快樂,這表示你是有選擇性的,對象是特定的。無論布施或是修行,如果沒有無我的觀念,都是選擇性的,也就無法超越禪宗講的「能所」觀念。

反過來說,師父對弟子的調教,都是站在無我的立場。師父見到任何一個人,想的是這個人跟我接觸以後,能夠得到什麼利益?以前我不知道這背後的道理,也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也能夠做到,但是現在,如果我不這麼想,原因就是自私。師父童年時,好不容易拿到一根香蕉,便歡喜地帶到學校與同學分享,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不會這麼做,我是出家十幾年下來,才漸漸有了改變。

有一次洗衣服時,我發現脫水槽裡還有其他法師的衣服,我心想:「啊,這個人沒有正念,衣服忘了拿。」於是就把衣服拿出來放在一旁。我當時說別人沒有正念,卻沒有看到自己的煩惱,看不到我罵的對象是衣服。我把衣服當成人,我說某某人,實際上是在罵衣服。後來我才發覺不對,光是一件衣服就讓我產生小瞋心。我認為別人沒有正念,這也是瞋心。

心經》講:「色即是空」,我沒有把別人的衣服當成自己的衣服,就是一種對立。以後再遇到這種情形,我不會再有分別,隨手就把衣服晾起來。我是從這樣的過程中,練習人我的消融。師父才七歲就想到要與別人分享,我是到了四十多歲才有這樣的心得。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我永遠把自己跟眾生對立分別,這就像是夢境。一般人晚上做夢,對夢裡出現的他人影像,感到不順眼、不舒服,卻不知道夢境是心的變現。禪宗講現前如夢,現前你認為別人是心外的人,晚上做夢也會延續這樣的思惟。白天你看不到心中浮出的影像只是影像,其實這些影像,只是心透過六根錄影、錄音,再存入我們的記憶或意識裡,然後再度放映罷了。

我們很容易跟腦中浮現的影像對話,一旦跟它對話以後,就會前念引後念,後念串接前念,念念不斷。有一次師父開示說,當你發現自己起了念頭,基本上這個念頭已經消失了。凡夫沒有能力看到念頭的生相,所看到的都是念頭的滅相,我們以為看到念頭生起,其實只是識的暫留作用。任何一相當你發現的時候,其實早已消失了。

我們這顆能看到相的心,本身是不住、無相無念的,所以禪宗講「體為涅槃,用為般若」。這部分清楚以後,任何時刻,就再也不會把記憶中的影像當成實體,想起某個過去強烈好憎的人,也比較能夠心平氣和,不會把記憶中某人的影像當成實體的人了。所以,現在不管面對任何人、任何事,我會去檢視自己有沒有上當?色即是空,當體即空,其實不只是色,包括受想行識也是空的。

無我的慈悲

回過頭來從無我看師父。我剛才舉例,有人問:「師父要罵人,是不是關起門再罵?」師父說:「我罵某某人,即使對方不在場,以後知道了還是會感動。」這是在說,當你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或者站在無我的態度,就算是罵人,對方還是會感動。從這個角度來看師父,我們可以學到如何真正去利益對方。我曾經看過師父跟一位菩薩小參,師父講到一半時,那位菩薩忽然起身要走,師父當下拍桌斥喝:「給我回來!」那位菩薩嚇了一跳,便趕緊回座。師父就說:「某某菩薩,我拍桌子不是生氣,如果不這麼做,你的問題會更嚴重。」如果心存慈悲,罵人也能讓人感動,因為它跟智慧是相應的。

師父一生說法無數,都是從無我的慈悲為人著想,卻又沒有「我為別人著想」的想法。師父說:「利人便是利己」,這當中已沒有所謂「被我幫助的人」,更不會把被助者當成真實的對象,因為這個人的影像只是暫存的心念而已,所以說利人的同時就是在利己。

站在世間法講利人,是我在幫助對方,多半還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別人也會感受得到。但如果是從對方的需求給予幫助,又不覺得自己在幫助對方,這就是在調心。第一,是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修福;第二,心中並沒有一個「我」在幫助「他」,就是在修慧。如果能夠從對方的立場設想,你就不會說這個人好難度,因為你是在度自己,度自己的人我分別心。師父說:「盡形壽,獻生命」,度人是永遠不會疲倦的。如果不能做到五蘊皆空,今天盡形壽,明天還要再考慮。為什麼?因為我們常常認為身體是我,而不會想到,其實身體是我們修菩薩行的工具。

師父晚年生病,同樣也在示現無我。師父圓寂前一個多月,許多信眾都在持〈大悲咒〉為師父祈福。有一位僧團法師跟師父說:「請師父一起念〈大悲咒〉為自己祈福,以師父的功力和德行,功德一定是最大的。」師父便罵他:「我做任何事,從來不為自己求。」這是什麼意思?假設為自己求,「我」在不在?如果還有一個「我」,那就是跟煩惱相應了。

現在,任何事情我都會練習平等受,我常用一個名稱叫做「擴大感受的範圍」,假設你能擴大感受的範圍,從忍小痛開始,漸漸地,中痛、大痛慢慢都可以接受。被蚊子叮時,我便說:「來,吸飽了,趕快飛走吧!」以前我會把蚊子吹走,現在是從「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來處理。

漢傳佛教的智慧

師父一直希望弘揚漢傳禪佛教。早年我去泰國法身寺參學,那裡的法門是專門修定的,可以引發神通。我知道漢傳並不重視神通,所以就利用時間參話頭。回來以後,大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沒有擔任緊急重要的任務,因此就專注於修行。後來修到身體像棉花一樣,整天都是舒暢的,甚至走路時一個轉頭、一個眼神,都要經過我的同意;也就是說,身體各部位都是可以掌控的。師父那時也對人說,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果醒有些不太一樣了?我是偷偷用功,但是師父早已發覺。

那段時間,我也開始在禪坐會講「觀心」,觀貪、瞋、嫉妒心。師父說:「觀什麼心?那不是心。」師父要我改講《信心銘》,那是神會禪師的悟境。我在臺北安和分院和農禪寺講了兩年,講得非常痛苦。我看師父的書,一次講一頁,看的時候都懂,可是闔上書過五分鐘,用自己的話就講不出來了。那時我對「體」跟「用」,完全沒有概念,是被師父逼才講的。現在,我很感恩有那兩年的經驗,如果不是師父逼我,我對禪宗的架構,大概是不清楚的。

因為有這個基礎,再看禪宗禪師的語錄才有一些心得。師父說禪修者最好先看《禪門修證指要》,若要更深入就看《禪門驪珠集》,師父曾說禪宗的教理架構,神會禪師講得最完整。漢傳禪佛教真的是非常直接,直指人心;很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修行,講得更精準一點,生活就是禪。

祖師在對你說話或罵人的時候,他是在禪的狀態下,充滿了無我的智慧。也就是沒有我在跟你談話,沒有我在罵你。我從祖師身上看到,沒有一個對象不是我的心,已經超越了「能所」。但是一般人要超越「能所」,是需要練習的,因為有「能所」,才能夠讓我們練習放下「能所」,一個是消融自我,一個是想到眾生需要什麼。而且每個現前都是真心,而不是「能所」有別的妄心。心的本質是沒有能所的,當然這部分需要時間去消化;了解以後,就能體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或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我們的心,迷的時候叫做「眾生用」,悟的時候即是「佛用」。凡夫心與佛心,其實是相同的,但如果以能所對立去用這顆心,就是從圓滿無礙的大悲心,變成了能所對立的凡夫心。所以師父強調,要用凡夫身來修菩薩行。

師父告訴我們,禪宗是最純淨的,不重神通;反而是平常生活中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時時在用的才是禪門的神通妙用。現在你們聽我說話也是神通,我在說話,你們在聽,我們彼此都在用神通。用心產生聽的功能,用心產生說話的功能,叫做用。禪宗講,心產生種種功能叫做用,神通妙用,智慧的用是大用,一般人因為有煩惱,心只有小小的功能,叫做小用。禪宗講的大用,主要是講漏盡通。因為心的本質是無漏的智慧,所以能夠產生神通妙用,如果沒有回到這個源頭,神通一來抵不過業力,也沒辦法消除煩惱,所以師父不讓我們講神通。但是禪宗有沒有神通呢?有,做任何事的時候,我是心的主人,如果用臨濟禪來講,能夠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當中遊走而不被迷惑,這就是禪宗強調的六種神通妙用。有些人有點小神通,便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這不是智慧的大用,即使能夠招引信眾,也沒辦法持久。在漢傳佛教來講,這個觀念很重要。

我在美國,看到很多人在學日本禪、韓國禪或藏傳、南傳佛法,但是學習漢傳佛法的人卻很少。漢傳佛教的教理與其他系統不同,不只是照見五蘊皆空,更要體用,在煩惱當中能夠不被困擾,用佛教名詞來講,叫做「沒有煩惱可斷」、「沒有涅槃可證」。一般人想要斷除煩惱,若能看清:沒有一個人在煩惱,實際上也沒有煩惱這件事,則煩惱就是智慧的顯現了。知見正確,才叫「無修之修」,它是修正、放下自己的分別心,回到心的本質。要做到這點,最要緊的是時時思惟正確的知見,再配合禪修基本的數息,把心拉回來。

老老實實修行

禪宗講的智慧,即是心的本質,既是智慧也是禪定,它的本質永遠在定的狀態。而心具有照的功能,照本身即是智慧。就像鏡子,能夠照見萬物,但是鏡子本身是「船過水無痕」,就算你曾經執著一萬次,心的本質從來不會執著,它不會因為你產生執著的用就變成執著。心的本質是無住的,照而不動。當你富可敵國之時,你擁有全世界;當你很落魄、無家可歸時,還是擁有全世界,因為心的本質不增不減。有些人被拋棄,很不甘願,其實會覺得被拋棄,是因為你把心中的某個像當成某個人,把鏡子裡的某個像當成自己,執著這些假像時,以世間法來看便會覺得自己被拋棄。

其實心的本質,從來都是如如不動的,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所變化的,是你腦海中像的形式不同而已。但是,世間法就把這個像當成是我,每天都在拼湊這個像而煩惱不已。如果你能夠懂得禪宗講的體用,就會覺得漢傳佛法實在是太好了,根本不需要苦修,而是任何時間都可以修,但是正確的知見,一定要先建立。

我自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體悟無我,慢慢懂得修行是什麼。修行這件事,剛開始當然不懂,但先有個觀念進入了,再透過知見的確立,慢慢了解。就像諸位讀《金剛經》,今天好像讀懂了,過幾天讀又有不同的體會;等過一陣子再看又有新的體會,禪宗就是如此。禪的修行,一定要老老實實,要發長遠心。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ura38&aid=4732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