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四階段修持心得-(五) 正思維
2016/07/02 22:40:43瀏覽286|回應0|推薦0

圓覺經<圓覺菩薩篇>云: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最近末學循著這段經文,參照聖嚴法師的完全證語及南師的圓覺經略說的解說,發現了觀心法門中的重要教導~正思惟。有所領悟後對於職場裡眾人"人我是非"等心念的紛紛擾擾,末學終於多少消融了自我的執念,這曾經困擾末學多年,突破的關鍵在於三聚淨戒的教導,止一切惡,修一切善法,
一切有情!要懂得善護念,南師教導我們:對於自己心念的是非善惡都清清楚楚,把惡念拿掉,善念增加,功德自然增長因為破了此執念,讓末學對於六祖壇經之<無念,無相,無住>的教導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在此節錄一段聖嚴法師的註解

無念、無相、無住是什麼?

        (1)「無念」的意思,《六祖壇經》說:「於諸境上心不染,為無念。」也就是「不於境上生心」。但不是沒有念頭、沒有意識、沒有知覺,而是對一切的情況,見聞覺知,都能清清楚楚,就是沒有一個自私自利、患得患失、喜怒哀樂等「我執」情緒的反應。

        (2)「無相」的意思是「於相離相」,又說「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所謂「相」,就是一切諸法的法相,包括物質的、心理的、生理的、自然的種種現象,因為《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就是一切現象,沒有永恆的定相和不變的自相,所以要我們即相而離相;不否定一切相,也不執著一切相,這叫「無相」。

        (3)「無住」的意思是「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也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凡夫愚癡,所以煩惱不斷,原因是老在前念、後念、念念之中,念念相續的我及我所之中,不斷地打滾;對過去的失敗會悔恨,成功會驕傲;對未來的美景會幻想,未可知的阻礙會憂慮,這都是因為沒有智慧,所以心有所住。

其實,這三個項目是彼此相通,表裡相接的。若能無念、無相,一定也能無住;若能無相、無住,一定無念;若能無住、無念,一定無相。所以無念、無相、無住,都是即定即慧的定慧不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ura38&aid=64425707